資源簡介 課程基本信息課例編號10學科小學科學年級二學期第一學期課題《書的歷史》教科書書名:《科學》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年7月學生信息姓名學校班級學號課后練習一、選擇:1.遠古時期的人們也會在龜甲或是獸骨上書寫,下面哪種工具適合做“筆”?()A、樹枝B、尖石頭C、毛筆2.要將十幾片竹片裝訂成冊,下面哪種工具適合用來裝訂?()A、訂書器B、棉線繩C、小夾子二、判斷題,下列說法對嗎?請在相應的“()”里,打“√”或是打“×”。1.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2.從古至今,人類一直都用紙來制作書籍。()龜甲竹片課程基本信息課例編號學科科學年級二年級學期上學期課題書的歷史教科書書名:《科學》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年7月教學人員姓名單位授課教師指導教師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科學知識目標:1.通過觀察一本紙質書籍,了解書籍是由制作材料、文字以及裝訂而組成;2.通過觀察與比較不同時期書籍制作材料,知道歷史上書籍的制作材料在各個方面都不斷進步著;3.通過制作不同材料的簡易書籍,理解材料的革新可以促進物品的發展演變。科學探究目標:1.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對書籍制作材料的觀察與比較以及制作簡易書籍;2.能描述并交流不同時期書籍制作材料的特點以及制作書籍的感受。科學態度目標:1.理解人類對物品的實際需求促進了制作物品的材料優化和升級;2.感知書籍變遷帶給人們的文化傳承。教學重點:圍繞材料的發展,多角度、多方式認識制作書籍材料的變遷。教學難點:理解材料的革新可以促進物品的發展演變,而人類對物品的實際需求又促進了制作物品的材料優化和升級。教學過程時間教學環節主要師生活動聚焦探索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書的歷史》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各種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我們學習使用的書籍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對,書籍的主要材料就是紙。紙是記錄文字,傳遞信息的材料,人們將印有文字的紙張裝訂成冊就組成了一本書。那么,從古至今書籍的材料都是紙嗎?你知道人類曾經用什么材料來做書呢?把你所了解的跟你的家人說一說。我們來聽聽這兩位同學所了解的播放錄音這兩位同學提到了,人類曾經做書的材料有龜甲、獸骨、還有竹片,布,用這些材料做成的書你見過嗎?人們是怎樣在這些材料上書寫的?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看一段資料片,看一看從古至今人類曾經用什么材料來做書。播放視頻:從視頻中我們看到了人類曾經用過的做書材料,其中也有同學們所提到的材料,我們來看看這些材料的圖片,人們曾在龜甲、獸骨上記錄文字,人們還在青銅器上銘刻文字,圖中是毛公鼎,你看,在它的內壁上刻有32行文字,將近500個字,是現存青銅器銘文中最長的一篇。人們還在木片、竹片上書寫,將多個竹片連在一起成為竹簡,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是人們在絲綢上記錄下的文字。也稱為帛書,直到距今1900多年前東漢的蔡倫,他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加以改進,造出了可以書寫的紙。從此紙代替了竹簡、絲帛,成為最主要的書寫材料。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通過觀看視頻、圖片資料,我們了解到從古至今做書材料在不斷發生變化,這些你記住了嗎,老師來考一考你吧請你在學習任務單上將這些書寫材料與名稱進行連線。這是正確答案你連對了嗎?老師相信你一定能連對剛剛看到的都是我國用過的書寫材料,老師再給你介紹一個書寫材料,泥板,這是在古代其它地域的人們,就地取材,將文字記錄在泥板上,然后晾干或者烘干,使泥板變得很堅硬,這樣就可以長期保存下來。那么,在古代其它地域的人們還用到過什么書寫材料呢,課下可以去查閱資料了解一下!從古至今人們用到了這些做書的材料,請你想一想,為什么做書的材料會變化呢?你是怎么想的?與你的家人說一說你的想法。我們來聽聽這幾位同學的想法,這幾位同學從不同的角度談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學是從材料的輕重角度考慮的,重的材料不方便攜帶與使用。有的同學還想到了材料的價格問題,帛書太昂貴,不是所有的人都買得起,所以需要找到更便宜的材料做書。還有的同學想到了材料的存放問題,像竹簡太占地了,不方便存放。正是因為人們發現了原有材料的不足,才會根據人們的需求,改進并選擇更合適的材料來做書。這些材料真的有這么多不足嗎?還是讓我們來親自體驗一下,試著用不同材料做一本簡易書。我們選擇三種不同材料,泥板、竹片、還有我們現在的紙張,我們要用小木棒、毛筆、鉛筆分別在泥板、竹片、紙張上書寫先來看看老師是怎樣寫的。播放視頻。老師的寫好了,請同學們準備好這些材料,你也來體驗一下在這三種材料上進行書寫會有什么感受。你的寫好了嗎?說一說你的書寫感受。我們來聽這幾位同學的感受。這位同學說我發現泥板很重,在泥板上寫的字很模糊,寫錯了還不能修改,我在泥板上只寫了2個字,記錄的信息量比較小。有的同學說,在竹片上寫字比在泥板上輕松些,寫錯了也不能修改,竹片太窄了,也寫不了幾個字,而紙張很薄,在紙上書寫很方便、輕松,寫錯了,還能修改。老師書寫時的感受跟你們是一樣的,通過書寫體驗,我們大家都感受到了泥板、竹片這兩種材料跟紙張比有不足之處。剛才我們是在一塊泥板、一片竹片、一張紙上進行書寫的,不能稱為書,要將它們裝訂成冊,才能成為一本書,你可以多找一些泥板、竹片、紙張來,分別將它們裝訂成冊。你可以借助線繩、訂書器來裝訂。裝訂好了嗎?這些材料能裝訂成冊嗎?說一說你是怎樣裝訂的?我們看這位同學是怎樣裝訂紙張的,我們看到他用訂書器很快將這一沓紙裝訂成冊了,很輕松、方便。竹片怎樣裝訂成冊呢?有的同學說,不知道怎么用線繩將這些竹片連起來,那古代人是怎樣將許多的竹片裝訂成冊呢?我們來看一看具體的操作方法。這種方法你學會了嗎?只要反復練習,你就會很快裝訂好。泥板能裝訂嗎?我們看這位同學將泥板摞在了一起,要不就是平鋪,顯然是不能裝訂成冊的。通過裝訂體驗,我們再一次發現了泥板、竹片這兩種材料的不便之處。雖然我們發現了這兩種材料的不足,其實這兩種材料也有優點,比如,泥板、竹片是天然材料,人們可以就地取材,竹片還它不容易損壞,還防水。它們各有優缺點。正是因為人們在使用中發現了材料的不足,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類通過智慧不斷發現、發明新材料,使做書的材料越來越符合人們的需求。在剛才的體驗中,我們也感受到現在的紙張有很多優點,實際上它也有不足,比如,遇水會濕,這也是需要改進的地方。那么,未來的書可能會用什么材料制成?會有什么特點?請同學們大膽創想,把你的想法與家人進行交流分享。最后,請同學們做好下節課神奇的紙一課學習準備,需要準備的材料有剪刀、透明膠條、橡皮至少3塊,筷子一些清水、紙張、刷子、食用油,今天的學習就到這里,同學們再見。課程基本信息課例編號學科小學科學年級二學期第一學期課題《書的歷史》教科書書名:《科學》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年7月學生信息姓名學校班級學號學習目標通過觀察與比較不同時期書籍制作材料,知道歷史上書籍的制作材料在各個方面都不斷改進;最后通過制作不同材料的簡易書籍,體會到,正是因為人們在使用中發現了材料的不足,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類通過智慧不斷發現、發明新材料,使做書的材料越來越符合人們的需求。課前學習任務提前準備好圖中材料:泥板、書寫紙、竹片、鉛筆、毛筆、小木棒、線繩、訂書器,沒有泥板,可以用陶泥代替,沒有竹片,可以用冰棍棒代替。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聚焦,你知道人類曾經用什么材料來做書呢?【學習任務二】通過觀看視頻、圖片資料,了解不同時期書籍制作材料,知道歷史上書籍的制作材料在各個方面都不斷進步著。【學習任務三】活動,通過體驗在不同材料上書寫、裝訂等活動,感受到做書材料的變化是因為發現了材料的不足,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加以改進并選擇更合適的材料。推薦的學習資源點開微信公眾號“科學聲音”,找到教科版小學科學課配套視頻二年級上冊,里面有相關的視頻學習資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04二年級【教科版(2017秋)】書的歷史-1教學設計.docx 1104二年級【教科版(2017秋)】書的歷史-3學習任務單.docx 1104二年級【教科版(2017秋)】書的歷史-4練習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