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直角的初步認識說課 都亭一小 吳應軒一、說教材1、教材簡析“直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出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課本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這單元的內容是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 “直角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初步認識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后,在這基礎上出現的。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國旗、椅子、雙桿上的角,來說明這些角都是直角。然后讓學生通過折紙做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再借助三角板來說明要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比一比。最后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直角。學好這部分知識,能為今后進一步認識直角以及學習其它幾何圖形打下牢固的基礎。2、教學目標(1)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會畫直角。(2)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折一折,畫一畫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和實踐能力。(3)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直角在現實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3、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是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用三角板畫直角。教學難點是使學生掌握判斷直角的方法。二、說教法和學法我考慮到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我主要運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1)觀察法:在教學中緊密聯系日常生活實物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觀察桌面、黑板面、等入手,找到直角的輪廓,用手去摸、去感知、展現直角的形狀,再讓學生看書上國旗、椅子、雙桿上的直角。(2)合作學習法:我建立探究性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獲取知識,讓學生在感知直角的形狀,大小的基礎上發現直角,再通過擺、折、用三角板的直角判斷直角、畫直角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活動中親身體驗、感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讓他們用腦思考、用眼觀察、用耳細聽、用手操作,給他們創造一個主動性、獨立性和體驗學習的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學習氛圍。三、說教學程序(一)導入以猜謎語(鐘表),上面的分針和時針成的角不斷變化,復習角的知識,接著學生玩活動角,得到不同的角,我拿一個直角來和學生比,引出直角,這個圖形叫什么?(直角)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邊。2、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表面的角是像這樣的角(板書課題)它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教學設想:在這一環節,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角,所以我利用舊知識搭橋過渡的導入方法,成功地運用從已知到未知的教學原則。既鞏固了舊知識,又聯系實際為新知識作了鋪墊。)(二)、探究新知在教學中,要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還要注重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對簡單圖形的直觀經驗。為此,我把新課分為三個層次:1、初步認識直角(1)讓學生用活動角擺直角,用兩根小棒擺直角(2)觀察數學課本的表面的角和國旗上表面的角,比一比它們大小。(3)指導學生看課本40頁畫的國旗、椅子、雙桿上的直角,對于直角、我們還可以用一種符號把它表示出來,直角用∟表示。(4)讓學生說一說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有直角?(同桌互相說) (教學設想:通過找角,比較角的形狀、大小、從而發現直角的大小都是相等的,使學生加深對直角的認識。并通過小組討論,培養了小組團結合作的精神。)2、學會辨認直角(1)用紙折直角,拿一張紙先上下對折,再怎樣折可以得到直角?圓形紙呢?(同桌討論交流)(2)拿出三角板,讓學生想辦法怎樣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檢驗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小組交流),請學生匯報。(教學設想:通過動手操作等活動,使學生學會思考問題,這樣既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又有利于認知結構的形成。合作交流,讓學生自己找到判斷直角的方法、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得到培養。)練習 1、下面圖形是直角的在( )是打“√”。 ( 1 ) ( 2 ) ( 3 ) ( 4 ) ( 5 )(教學設想:這一練習是基本練習,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直角的特征。能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3、學畫直角(1)先讓學生嘗試畫直角,同桌探討方法。(2)教師示范講解畫直角的方法。(3)叫學生在方格紙上試畫直角。(教學設想:先讓學生動腦筋想問題,設疑引欲,增強學習內動力,再通過老師的講解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學生易于接受。)4、閱讀課本,不明白的地方問我。 (教學設想:留一定時間讓學生讀課本,質疑問難,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三)、鞏固練習 2、做41頁2題(教學設想:這道練習是新授知識的鞏固、提高環節、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四)、全課總結。這節課你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四、本節課引出的幾點思考:1、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通過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2、課堂的活動設計得有實效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不僅要解決 “學到什么”和“怎樣學習”的問題,還要解決學生“喜歡學”和“主動學”的問題,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一定要聯系學生的實際,以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心理特點為出發點。3、學生的學習應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重視學生的差異性,不能把一堂課作為教育的終極目的和結果,更主要的是方法和興趣的引導上。4、課前,要研究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發現新知的能力。教師只引不導、很多學生學習率不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