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2張PPT)新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精品教學課件第22課 羚羊木雕羚 羊 木 雕張 之 路蒲江縣朝陽湖學校 祝麗華制作1、整體感知課文,分角色朗讀,分析人物形象2、學會理解他人,多為他人著想。3、培養重義輕財的道德品質1.本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故事圍繞哪個事物展開 2.你能給我們講一講這個故事嗎 分角色朗讀,讀準語氣、語調;摹擬神態和動作。朗讀要求我、媽媽、爸爸、;萬芳、萬芳媽。媽:“那只羚羊哪兒去啦?” (媽媽突然問我) 我:“爸爸不是說送給我了么?” (我小聲地說) 媽:“我知道送給你了,可是現在它在哪兒?”(媽媽的目光緊緊地盯著我) 我:“我把它收起來了。”媽:“放在哪兒了?拿來我看看。”(媽媽好像看出我在撒謊)媽:“要說實話……是不是拿出去賣啦?”(媽媽變得十分嚴厲)我:“沒有賣……我送人了。”我覺得自己的 (聲音有些發抖)媽:“送給誰了?告訴我。”(媽媽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我:我“送給萬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媽:“你現在就去把它要回來!”(媽媽堅定地說),.媽:“那么貴重的東西怎么能隨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我:“不!” (我哭著喊了起來) 我: “萬芳……” 萬芳:“你怎么啦?也不打傘,是不是挨揍了?” 我: “沒有……”我:“你能不能把羚羊還我……” 萬芳“昨天不是說得好好的,你怎么能這樣呢?”萬芳媽媽“萬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東西?”萬芳媽媽“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這么貴重的東西哪!萬芳媽媽:“好好拿著,別難受,看我呆會兒揍她!” 我:“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萬芳: “你拿著,咱倆還是好朋友……”我走遠了,身后傳來了萬芳的喊聲:“我們還是好朋友----”課 堂 討 論1、禮物送出去后能不能再拿回來?2、禮物該不該送?3、貴重的物品能不能送給朋友?到底是“物重”還是“情重”?探討:1 、“這能怪我嗎?”2 、我們該如何解決 相互溝通相互理解回憶曾經與父母、與最要好朋友的相處,或是快樂,或是傷心,或是誤解,或是互相理解……點點滴滴,印在心頭,卻羞于表達。現在,請把你對父母或是朋友最想說的說出來。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理解、尊重孩子的情感!愿天下所有的子女多一些與父母的溝通,做他們的朋友!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覓到一份真摯的友情!愿天下所有的人都能相親相愛一家人!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羚羊木雕》朝陽湖學校 教師 祝麗華教學目的:1 整體感知課文,分角色朗讀,分析人物形象。 2 學會理解他人,多為他人著想,懂得理解溝通是聯系心與心的橋梁3 培養學生重義輕財的道德品質。重點:人物形象分析難點: 懂得理解溝通是聯系心與心的橋梁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課時 一課時一、 導入新課:小時候我們在父母的攜帶下成長,我們無憂無慮;現在我們慢慢長大,自己有了一些的主張,覺得那份關懷有了一些的牽絆.那我們怎樣才能回到那溫馨的港灣,怎樣讓一家人相親相愛和睦相處 那我們學完張之路的《羚羊木雕》定會獲得很大的啟示,定會解決內心的迷茫.二、展標:三、整體感知檢查預習:1、本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故事圍繞哪個事物展開 2、你能給我們講一講這個故事嗎 你認為這是誰的錯 3、分角色帶感情對話朗讀,體會我當時的心情四、研討問題:1、禮物送出去后能不能再拿回來?討論明確:除非特殊情況,不能拿回!因為有悖誠信[言而無信,失信于人。2、禮物該不該送?3、貴重的物品能不能送給朋友?到底是“物重”還是“情重”?歸納小結:1、 父母\萬芳\我的形象2、父母糊涂,愛不應成為一種傷害3、用:5.12涌現的場景說明“物輕義重”五、走出課文、走進生活(讓學生敞開心扉說出真心話,架起友誼的橋梁)1、 那我們怎樣才能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我們身上 (課件)2、假設你是故事中的一個人物,你最想給誰說聲“對不起”? 你想對你曾經傷害過的水說一聲對不起 3、總結討論結果:愛需要理解,需要溝通,需要有不同的表達,生活中的很多遺憾是可以彌補的,犯下了過錯不要緊,假若能向對方說聲“對不起”,生活也許會有新的轉機。愛不應成為一種傷害。六、課文的升華:1、 全班共唱歌曲《相親相愛 一家人》2、 齊讀祝福語七、板書設計:羚羊木雕紀念萬芳貴重爸媽我溝通理解誠 信重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羚羊木雕》教學設計.doc 《羚羊木雕》教學課件.ppt 《羚羊木雕》視頻課堂教學實錄(說課+上課+評課)(祝麗華).avi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