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冀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學第一單元第二章第一節 二、細胞的結構 教學設計 【概念解析】 新課標指出,生物學重要概念處于學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對生命基本現象、規律、理論等的理解和解釋,對學生學習生物學及相關科學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本節課要幫助學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動物細胞、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等結構;相比動物細胞,植物細胞還具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這些特殊的細胞結構。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 由于細胞結構微小,內容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基本概念多(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線粒體、葉綠體等),學生難以準確辨別,本節課,我力求利用直觀的教學手段,通過對比學習的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拼圖制作等學生活動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直觀化、簡單化,啟發學生自主建構“細胞的結構”概念。 【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是引導學生在細胞水平上認識生物體,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是從細胞開始的。有關細胞的知識是最基礎的知識,《細胞的結構》是第二章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中的重要內容。通過上節課觀察細胞的活動,學生已經對細胞有了一些感性認識,本節課認識細胞的結構,是本章的重點,只有了解清楚細胞的結構,才能進一步理解各結構的功能,才能為今后學習生物學打下堅實的基礎。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細胞各結構的特點,動植物細胞結構上的區別。 【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對生物學科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斷變換教學方式,引領學生進行觀察、討論、展示、拼圖制作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中,達到知識互補和提高,這樣,讓學生在活潑快樂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表達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識,自主構建生物學概念。 【設計理念】 生物學課程期待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也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概念的主動建構。所以,在概念教學中,我們既要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 在課程設計上,要特別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和交流。教師主要根據課堂情況適時進行點撥、評價和完善,來完成本節教學內容。在學生認識了核心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拼圖活動對重要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這樣,把課堂真正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體驗,愉快地學習。 本節課通過對比學習的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先通過觀察動植物細胞模式圖使學生找到動植物細胞結構上的異同,初步認識結構名稱;再通過進一步的觀察得出細胞各結構的位置和形態特征。通過對動植物細胞結構的觀察、分析和比較,認識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及它們之間的異同,從而幫助學生構建重要概念。充分與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微觀的、抽象的知識簡單化、具體化、形象化,把它們變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知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概述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區別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不同點。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比較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識圖能力及分析歸納等綜合能力。 情感目標:參與小組活動,并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及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區別 【教學方法】通過對比觀察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展示法、制作拼圖法等 【教學用具】多媒體、細胞結構拼圖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播放自然風光視頻,提出大自然因為有了形形色色的植物和動物,世界才如此生機勃勃。 回憶上節課生物概念 動植物差異如此大,構成它們的細胞一樣嗎? 引入課題 觀看自然風光視頻視頻 上節課已經知道,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放松心情,使學生領略大自然的魅力,認識到動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問題直接引入目標 動植物細胞結構的異同 課本P21是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盡管構成植物和動物的細胞形態各異,但它們都具有圖中的這些基本結構。 提出自主學習的具體要求。 引導學生做好展示,教師對學生的困惑、疑難問題進行必要點撥并解決課堂生成的問題。 對大膽發言的同學給予“大禮包”獎勵 知識鞏固: 回扣問題,揭示生物在起源上的統一性 自主學習: 觀察:P21圖2-5 細胞結構模式圖, 思考: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結構上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在學案上做好觀察和思考記錄。 學生對上述環節中的內容展開交流,互相評價、質疑、補充 完成連線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觀察能力和識圖能力及分析歸納等綜合能力。 設置“大禮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良好課堂氛圍 動物細胞各結構的特點 細胞的基本結構 通過剛才的對比觀察,我們已經對細胞各結構的名稱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么,這些結構具體位于細胞的什么位置?它們長得是什么樣子呢?我們需要做進一步細致的觀察和了解。 既然動物細胞擁有它們共有的結構,我們先來觀察動物細胞。 引導學生完成合作學習和積極展示。 如果要把細胞結構劃分個層次的話,應該分成幾部分呢? 小組合作: 結合P21圖下第一段文字介紹,總結出各結構的位置和各結構的形態特征。(2分鐘) 積極展示、生生交流 學生對上述環節中的內容展開交流,互相評價、質疑、補充 認識到細胞是立體的 總結出細胞的三個基本結構 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并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幫助學生形成合作意識 引導學生按順序觀察,形象描述各結構的形態特征 植物細胞各結構的特點 再來觀察一下植物細胞。哪位同學先來找出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結構? 還有哪些植物特有的結構? 細胞壁:拓展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視頻 葉綠體,怎么區別線粒體和葉綠體? 液泡(細胞液),我們接觸過細胞液嗎?通過實例引導學生認識細胞液。 知識拓展:花青素 所有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嗎?葉綠體中的葉綠素 引導學生做好展示,教師對學生的困惑、疑難問題進行必要點撥并解決課堂生成的問題。 小組合作: 總結出各結構的位置和各結構的形態特征。(1分鐘) 學生積極思考,表達想法 學生提出疑問,共同解答。 學生對上述環節中的內容展開交流,互相評價、質疑、補充 回答PPT“學以致用” 請你來斷案! 某海關繳獲了一批生物樣品,但從外形上分辨不出是取自動物體還是植物體,你能借助顯微鏡將它鑒定出來嗎?說出你的依據? 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并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幫助學生形成合作意識 拓展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總結歸納細胞的結構 根據自己的理解,總結歸納細胞的結構 學生總結、展示 培養學生總結歸納能力 制作細胞結構拼圖 打開大禮包 請將零散的細胞結構拼成完整的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粘貼在卡紙上。 提示:為了便于學生操作,拼圖中細胞膜加厚了,不符合真實的細胞膜結構特點 展示以前學生制作的模型圖片,判斷是植物細胞還是動物細胞,依據?評價模型制作中的優缺點 小組合作完成細胞拼圖 小組展示作品、學生做出評價 學生回答 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動手能力,再次構建細胞結構概念 養成實事求是的態度,進一步構建細胞結構概念 課后實踐 依據你對細胞結構的理解,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制作一個細胞模型。拿到班里來做一次展示評比。 【板書設計】 二、細胞的結構 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質 : 線粒體 葉綠體 液泡(細胞液) 細胞核 【教學反思】 1、本節課較好的體現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達到了自主構建生物概念的教學目的。在教學材料的組織與呈現上,較好地、恰當地運用了多媒體技術,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教學目標達成較好。 2、寬松的教學環境是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前提。通過學具進行實踐活動,喚起學生的參與意識,能使教材中處于“靜止”狀態的信息,變得生動、具體,也為學生提供了觀察、操作、討論的時間和空間。學生通過操作學具、交流想法等活動,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兒童樂于表現的天性得以充分的顯露,此時教師由課堂的權威轉變成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成為學生的朋友。 3、注重課堂生成。學生在描述線粒體的結構時提到“線粒體是紅色的”,教師及時加以引導評價,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生物學概念,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觀點。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