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單元第一課第二框東晉南朝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農耕規模縮小,江南出現重要產糧區,這突出表明(???)A.?戰爭對經濟的興衰具有決定性影響B.?南方農業生產技術水平超過北方C.?南北經濟發展趨向平衡D.?經濟重心已轉移到南方2.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經濟逐漸趕上北方的原因有(???)①北方土壤肥沃???②南方較北方安定③大批北方農民南遷,增加了勞動力,帶來了先進的技術???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開發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故事。以下成語的來歷與如圖所示戰役無關的是(???)A.?投鞭斷流??????????????????????B.?萬事俱備,只欠東風??????????????????????C.?草木皆兵??????????????????????D.?風聲鶴唳4.西晉和東晉的建立者分別是(???)A.?司馬懿和司馬昭?????????????B.?司馬昭和司馬炎?????????????C.?司馬炎和司馬睿?????????????D.?司馬炎和司馬昭5.“北麥南稻”至今仍是我國老百姓的飲食格局,但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不同的餐桌上除了常見的稻米飯外,還出現了面食、粟米飯等北方食品。這是因為(???)A.?南方人口增多?????????????????????????????????????????????????????B.?南方商品經濟的發展C.?面食營養價值更高??????????????????????????????????????????????D.?北方人口南遷后習俗逐漸交融6.“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的表現包括(???)①修建水利工程?????????②開墾了大量良田③牛耕和糞肥得到推廣???④小麥種植推廣到江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列表格是學習歷史常用的方法之一。閱讀下列表格,其反映的是東晉南朝時哪一方面的史實(???)農業麥稻兼作,興修水利手工業絲織業技術進步青瓷燒制技術高超城市建康城人口眾多A.?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B.?北人南遷的原因?????????C.?江南經濟發展的表現?????????D.?淝水之戰的背景8.南朝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存在于南方的四個朝代的總稱。這四個政權按照出現順序的正確排列是(???)A.?宋、齊、梁、陳?????????????B.?梁、宋、齊、陳?????????????C.?齊、宋、梁、陳?????????????D.?梁、陳、宋、齊9.下列哪一個城市是南朝的政治經濟中心和最活躍的都市,它的變化可以說是江南地區開發的一個縮影(???)A.?建康?????????????????????????????????????B.?成都?????????????????????????????????????C.?洛陽?????????????????????????????????????D.?廣州10.小明同學為某單元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示意圖,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判斷該單元的主題是(?)A.?中華文明的起源??????B.?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C.?政權分立與民族匯聚??????D.?繁榮與開放的社會二、材料分析題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莊稼成熟),則數郡忘饑。——《宋書》材料二:農民在湖沼邊筑起堤壩,進行圍墾,開辟出一片片湖田。太湖、鄱陽湖和洞庭湖周圍湖田很多,這三個地區便成為江南的糧倉。五嶺以南,種植雙季稻,一年收獲兩次,糧食自給自足。成都平原的農業也有新的發展。(1)兩則材料描述了江南開發的狀況。你能具體說一說當時江南經濟得到開發的原因有哪些嗎?(2)當時南方種植的農作物除了水稻,還有哪些?(3)有人說,經濟開發給江南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這種經濟開發是應該禁止的。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你如何看待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12.【經濟發展】經濟活動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一條主線。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冉耕字伯牛”;“司馬耕字子牛。”——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傳》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戰國策·秦策》材料三:北方人口南遷示意圖(見右圖)(1)材料一人名中蘊含了豐富的時代信息,據此你可似推論春秋時期農業生產領域出現了什么新現象?這一現象引發了急劇的社會變革,由此導致了當時思想領域出現怎樣的局面?(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商君治秦”的歷史作用。(3)材料三中北方人口南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這一時期,北方人口南遷對江南地區的開發有什么貢獻?(4)綜合上述材料,分析促進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C2.C3.B4.C5.D6.D7.C8.A9.A10.C二、材料分析題11.(1)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南方的統治者大多重視發展經濟;南方社會相對安定;南方氣候溫暖、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等。(2)還有小麥等作物。(3)這種說法不對。雖然經濟開發會給生態環境帶來不良影響,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應該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意對生態環境的保護。12.(1)牛耕;百家爭鳴。(2)使秦國國力大增,成為戰國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為以后泰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根據材料答使秦國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也可)。(3)北方戰亂(江南地區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比較穩定)。貢獻:帶去了勞動力和先進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4)政治相對穩定;先進生產工具的發明和使用(或先進生產技術);恰當的經濟政策(或改革);人口增長(或勞動力的增加)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5張PPT)第一課第二框東晉南朝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人教版八年級上本資料為作者和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版權所有侵權必究詩人說南朝有“四百八十寺”,根據清朝劉世琦所作《南朝寺考·序》:“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南京)乃有七百余寺。”新課導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瓦官寺棲霞寺雞鳴寺第一課第二框東晉南朝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1.了解南方經濟在哪些方面得到了發展。通過創設情境采用訪談的方式,概括南方經濟的表現,提高歸納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2.使學生認識人口南遷是一個艱難的過程3.了解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認識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這一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學習目標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原因【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新知講解東晉南朝政局——東晉的建立1.時間2.定都公元317年建康(今南京)3.人物晉元帝司馬睿司馬睿衣冠南渡新知講解整個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個乃出身瑯琊王氏的王敦、王導,其后又有陳郡謝氏的謝安、謝玄等等。而世家大族中,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謝、袁、蕭等僑姓,和本身居于江南的朱、張、顧、陸的吳姓。東晉的統治倚靠士族,偏安江南東晉的興亡東晉立國離不開士族的鼎力支持,其中瑯邪王氏貢獻最大。“王與馬,共天下”王導謝安新知講解前秦的統治1.時間公元350年2.人物苻堅3.統一北方苻堅370年,前秦滅前燕,371年,滅仇池氐楊氏;376年,滅前涼張氏4.統治措施重用漢人王猛,實行抑制氐族貴族豪強、擴大皇權的政策,“舉異才,修廢職”,注重教育,以期培養人才,改善社會風氣新知講解淝水之戰觀看視頻,了解淝水之戰的基本情況新知講解淝水之戰1.背景公元383年2.時間前秦(氐族)基本統一北方,試圖南下吞并東晉3.參戰兵力東晉北府兵8萬人、前秦嫡系兵30萬,其他兵力50萬4.結果前秦嫡系部隊被全滅,以晉軍的全面勝利告終新知講解淝水之戰5.影響對南方:使江南地區免遭戰爭摧殘,為江南經濟持續發展提供了相對安定的環境。對北方:前秦的統治土崩瓦解,北方地區重新陷入割據混戰的狀態。相關成語從前秦方面看,前秦軍隊的民族成分復雜,其他民族不滿于前秦的統治,希望秦軍失敗,以擺脫氐族貴族的控制此外,前秦軍隊指揮不當,戰線過長也是失敗的原因。從東晉方面看,廣大將士在保衛江南、恢復中原思想的激勵下,士氣高昂;東晉主戰派謝安足智多謀,指揮得當。淝水之戰前秦為何失敗?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新知講解南朝政權的更替——宋的建立1.時間公元420年廢除晉安帝,東晉滅亡2.人物東晉大將劉裕3.意義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約30年的時間里,賦輕役稀,江南民殷國富,社會比較安定。宋疆域圖觀看視頻,了解南朝政權的更替材料一:三國以前,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都在北方,長江以南的許多地區還非常落后。從東漢末年開始,許多北方人為了躲避戰亂,逃往江南地區。西晉后期之后,更多的北方人遷到江南。他們給江南地區帶去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材料二:那時候,江南地區的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比較穩定。經過當地民眾與移民的辛勤勞動,江南地區經濟迅速發展起來,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開墾出大量良田材料三:中國在魏晉之際正處于一個寒冷期,氣候變冷、過度開墾和戰爭的破壞,使黃河流城農業生態環境迅速惡化。相比之下,江南氣候酷熱的狀況有所緩解,尚待開發的資源極其豐富新知講解人口南遷1.為躲避戰禍,北民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2.自然條件優越。3.政府重視、扶持。思考:當時人口南遷有何原因?新知講解江南地區的開發觀看視頻,了解江南地區的開發的基本情況新知講解江南地區的開發——農業方面問題探究:兩則材料描述的江南地區有何不同,從材料一可以看出,當時南方經濟如何?材料二又反映了南方經濟有什么特點?江南地區的經濟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一:江南地廣或火耕水耨。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飲食還給,不憂凍餓,亦亡千金之家。---《史記》材料二: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宋書》新知講解江南地區的開發長江中下游一帶(太湖流域、鄱陽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迅速發展,福建、廣東和廣西一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1.開發區域(1)修建水利工程,開墾大量良田(2)水稻栽培技術有了提高(開始使用糞肥)(3)江南開始種植小麥(4)廣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水墨2.開發措施龍骨翻車水碓——農業方面新知講解江南地區的開發——手工業方面1.養蠶繅絲技術提升。(絲織品產量激增)2.冶鑄技術進一步改進(灌鋼法)3.制瓷業發展迅速。(青瓷燒制)南朝青瓷雙柄雞首壺南朝青瓷蓮花尊南朝時發明灌鋼法紅地云珠日天錦東晉織成履新知講解思考: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有哪些原因?1.自然環境:農業生態環境北惡南優2.技術條件:北人南遷,提供了先進的技術。3.人力條件:北人南遷,帶去了勞動力4.社會狀況:江南戰亂比較少,比較安定。其他: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勞動統治者采取得力的措施,如修建水利工程“如果沒有地方經濟的一定發展,政區建制也就失去了可能”問:江南地區開發的意義是什么?(或江南地區的開發與經濟重心的南移的關系是什么?)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新知講解魏西晉蜀十六國北朝淝水之戰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替江南地區的開發前秦東晉司馬睿317年司馬炎266年263年吳280年苻堅氐族南朝(宋齊梁陳)劉裕420年(原因、表現、影響)課堂小結課堂練習1.下列民族建立的政權在4世紀后期統一黃河流域的是()A.氐族?B.羌族?C.羯族?D.鮮卑族2.東晉南朝時,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包括()①人口南遷帶來勞動力、先進技術和先進工具②南方戰亂較少,社會穩定,有利于經濟發展③江南自然條件優越,有利于發展農業④南方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經濟重心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AB課堂練習3.下列關于江南經濟開發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北人南遷是江南經濟開發的最重要的原因B.東晉取得淝水之戰的勝利為江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環境C.江南開發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D.江南的農業以種植小麥為主4.下邊是一場古代戰爭形勢圖,根據圖中信息判斷是()A.官渡之戰B.赤壁之戰C.淝水之戰D.巨鹿之戰CD課堂練習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莊稼成熟),則數郡忘饑。——《宋書》材料二:農民在湖沼邊筑起堤壩,進行圍墾,開辟出一片片湖田。太湖、鄱陽湖和洞庭湖周圍湖田很多,這三個地區便成為江南的糧倉。五嶺以南,種植雙季稻,一年收獲兩次,糧食自給自足。成都平原的農業也有新的發展。(1)兩則材料描述了江南開發的狀況。你能具體說一說當時江南經濟得到開發的原因有哪些嗎?(2)當時南方種植的農作物除了水稻,還有哪些?(3)有人說,經濟開發給江南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這種經濟開發是應該禁止的。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你如何看待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課堂練習(1)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南方的統治者大多重視發展經濟;南方社會相對安定;南方氣候溫暖、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等。(2)還有小麥等作物。(3)這種說法不對。雖然經濟開發會給生態環境帶來不良影響,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應該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意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南朝政權更替.mpg 江南地區的開發.mpg 淝水之戰.mpg 第四單元第一課第二框 東晉南朝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 同步練習.doc 第四單元第一課第二框 東晉南朝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