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科教師輔導講義 學員編號:1 年 級:八年級(基礎) 課 時 數: 學員姓名: 輔導科目:科學 學科教師: 授課類型 授課日期及時段 教學內容 T同步——水的分布及循環 同步知識梳理 一.水的分布 1. 在我們的周圍充滿了水,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陸地,空氣和生物體內。海洋是地球水的最主要部分,它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陸地淡水盡管只占總水量的2.53%,但水體的種類卻非常多,與人類的關系也十分密切,為我們提供了幾乎全部的生活和生產用水。 2. 歸納: 二.水的循環 1. 水循環的過程 在一定的條件下,陸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直接蒸發的形式,轉化為大氣水。植物體也會將根系吸收的水分,以蒸騰的形式釋放出來。冰川在一定條件下,也會直接升華為水蒸氣,或融化成液態水補給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空氣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條件下, 又會重新凝結成為液態水或凝華為固態水,并以液態雨水或固態的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表或海洋。降落到陸地上的水,一部分匯集成為河流水、湖泊水,或轉化為冰川,另一部分則下滲轉變為地下水和土壤水。匯集到河流、湖泊或滲透到地下的水,又會流入大海,成為海洋水體的一部分。 2. 水循環的類型 海洋—陸地(海陸間循環)、海洋—海洋(海上內循環)、陸地—陸地(陸上內循環) 3. 水循環的成因 (1)內因: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態變化。 (2)外因:太陽輻射、地球引力。 4. 水的更新周期 三.水循環分布 (1)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等一系列環節和過 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在不斷地循環。水循環是水體運動的重要形式。 (2)形成水循環的內因:水的物理屬性,即水隨著溫度的不同,以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形態出現。( 水的三態變化) (3)導致水循環的外因: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 (4)水循環:<1>小循環:①陸上內循環:陸地—大氣;②海上內循環:海洋—大氣。 <2>大循環:海陸間水循環:海洋—陸地—大氣。 (5)水循環的意義: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氣,巖石和生物發生密切的聯系是地球上的水,大氣,巖石 和生物發生密切的聯系;②使海洋源源不斷的向陸地提供淡水,使水資源得到再生。 (6)地球上主要水體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大氣水。 四.生命與水 (1)水是生命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質之一。人類動物和植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當生物體內水缺少 到一定程度時,生命就會終止。 (2)生活在不同水資源條件下的生物,為適應當地水分供給特點,會形成特定的行為特點和生理結構 特點。(如仙人掌、猴面包樹等) (3)人體重量的 2/3 以上是水分,兒童體內的水分含量更是多達體重的 1/4,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平均每天約需水 2.5L。 同步題型分析 【例1】根據“水循環示意圖”填空: 圖中字母在水循環中所代表環節是: A: ;C: ;D: 。 南水北調改變的是 這一環節。 使水循環連續進行的動力是: 和 。 【答案】(1)降水;水汽輸送;蒸騰。(2)地表徑流 (3)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 【解析】水循環主要有蒸發(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等一系列環節和過程,由圖可知,A 為降水;C 為水汽輸送;D 為蒸騰。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改變的是水在地表的流向, 屬于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這一環節。導致水循環的外因是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內因是水的三態變化, 這里只需填寫外因即可,所以(3)兩空分別為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 【例2】能使陸地上的水不斷得到補充,水資源得以再生的循環是( ) A.海上內循環 B.海陸間循環 C.內陸循環 D.大洋循環 【解析】三大循環包括陸上內循環、海上內循環、海陸間循環,所以 D 錯誤,海陸間水循環使海洋源源不斷的向陸地提供淡水,使水資源得到再生,所以答案選 B。 【例3】水循環包括三個循環,在其運動形式中完全在陸地上進行的是( ) A.降水 B.輸送 C.凝結 D.徑流 【解析】水循環主要有蒸發(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沿地表或地下流動等一系列環節和過程, 三大循環包括陸上內循環、海上內循環、海陸間循環,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完全在陸地上進行。所以答案選 D。 課堂達標檢測 1.看世界水儲量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如圖所示為水圈中的各種水體,下列字母代表的水體類型分別是: A. 海洋水 ,B. 淡水 , D. 冰川水 ,E. 地下淡水 。 (2)在上述各種水體中, 海洋水 為水圈的主體, 冰川水 為陸地淡水的主體。 (3)圖中F所代表的各種水體,分別為:永凍土底冰、土壤水、 湖泊淡水 、沼澤水、 河流水 、 生物水 、大氣水。 2.當今世界,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是(?? C? ) A. 江河水、湖泊淡水、大氣水 B. 江河水、冰川、深層地下水 C. 江河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水 D. 海洋水、冰川、淺層地下水 3.當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楊利偉從飛船中遙望自己的家園——地球時,看到的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這是因為( A ) A.地球表面海洋面積廣闊,所占比例大 B.太空中光的折射作用 C.地球表面全部被水覆蓋 D.地球上森林面積廣大 4.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下列關于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D ) A.我國水資源在空間上分配不均勻,但在時間上分配均勻 B.南水北調工程主要影響了水循環的水汽輸送環節 C.地球是一個巨大的“水球”,其中冰川水是地球總水體的主要部分 D.我國水土流失、沙漠化、鹽漬化等現象比較嚴重 5.圖1為“水循環示意圖”(圖中序號表示水循環環節),圖1中①③⑤⑦分別表示( )B A.地表徑流、水汽輸送、蒸發、降水 B.水汽輸送、蒸發、地表徑流、降水 C.降水、地表徑流、蒸發、水汽輸送 D.蒸發、降水、地表徑流、水汽輸送 6.下列能正確描述水在自然界與植物體之間的循環途徑的是( ) B A. 大氣→植物根系→植物葉片→大氣 B. 大氣→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莖葉→大氣 C. 植物葉片→植物根系→大氣 D. 自然降水→植物莖葉→植物根系→大氣 7.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在水循環中,水不斷地在大氣和地表之間運動。如圖所示為水循環的一部分,圖中X、Y、Z分別表示水循環的某個階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X階段是蒸發,Y階段是凝結,Z階段是降水 B. X階段是蒸騰,Y階段是凝結,Z階段是降水 C. X階段是凝結,Y階段是蒸發,Z階段是凝固 D. X階段是降水,Y階段是蒸騰,Z階段是凝結 8.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問題: (1)下列數字在水循環中所代表的環節分別是: ① 降水 ; ② 蒸發 ; ③ 水汽輸送 ; ④ 植物蒸騰 。 (2)圖中 2、3、1、5 (填序號)環節使陸地上的水不斷地得到補充。 (3)水循環連續進行的動力是 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態變化、太陽輻射、地球引力 。 (4)不同的水循環中都包括的環節是( B ) A . 地表徑流 B . 蒸發和降水 C . 地下徑流 D . 下滲和蒸騰 10.陶陶在某報刊上發現一組生物含水量的表格(如下表),其中含水量最高的是( A ) 生物名稱 水母 草本植物 植物風干的種子 黃瓜 水的質量 分數/% 98 70~85 15 95 A.水母 B.草本植物 C.黃瓜 D.植物風干的種子 11.不同水分條件下的生命體為適應當地水分供給特點,往往會形成特定的行為特點和生理結構特點。下列是由于長期生活在水分過多環境中形成的是( B ) A.仙人掌的葉刺 B.熱帶樹木樹莖上長出氣生根 C.駱駝的駝峰 D.昆蟲表面的外骨骼 12.下列四個地區,水循環最為活躍的是( B ) A.長江、黃河發源地區 B.長江中下游地區C.新疆沙漠地區 D.南極冰川地區 13.對于自然界的水循環有下列幾種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A ) A.陸地和大氣之間水循環的主要途徑是蒸發、蒸騰和降水 B.水循環過程中,水一定經歷了三種狀態 C.水的循環離不開太陽,整個過程是一個吸熱的過程 D.水循環過程中水量不會減少,因此不必擔心缺水 14.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種資源,但地球上的陸地淡水只占總水量的2.53%。如圖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和人口數量各占世界總量的百分比示意圖。可見( A ) A.亞洲淡水資源人均擁有量最少 B.全球淡水資源的分布是均衡的 C.水是循環的,沒有必要擔心淡水資源不足 D.亞洲淡水水資源總量最多,不存在淡水水資源貧乏問題 15.假如你身處偏遠海島,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辦?小明為你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內灌海水,按如圖所示完成設備的安裝,即可獲取淡水。回答問題: (1)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加快___蒸發______,形成水蒸氣。 (2)水蒸氣在塑料膜上__液化_____,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結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處后滴入水桶中,得到__淡水____(填“淡水”或“海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