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節 生物的變異 【學習目標】 1.舉例說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可遺傳的變異,并說出引起兩種變異的原因。 2.體驗探究生物變異的方法,提高處理和分析數據的能力,并運用獲得的數據說明生物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3.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4.舉例說出遺傳育種在實踐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舉例說出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及遺傳育種在實踐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體驗探究生物變異的方法,提高處理和分析數據的能力,并運用獲得的數據說明生物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制作PPT課件、視頻、圖片。 2.學生準備: 課前預習 【教學內容】 教學進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導入 有一對夫婦,他們有兩個孩子。爸爸媽媽眼睛的性狀都是雙眼皮, 而兩個孩子中,一個孩子是雙眼皮,另一個孩子是單眼皮。這說明了什么? 思考:雙眼皮的孩子繼承了父母雙親的性狀,這種現象叫遺傳。另一個孩子的性狀與雙親不同,是發生了變異 2.探究一種變異現象 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這就是生物的變異現象。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43內容,仔細觀察圖7-18和圖7-19各種變異現象,展示變異現象的視頻及圖片,使學生認識到變異的普遍性。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44-P45探究一種變異現象活動內容,指導學生設計并完成探究活動,教師對學生的討論進行適當引導,并對討論結果進行小結。討論以下問題: 1.根據兩個品種花生種子在不同長度范圍內的數量分布狀況,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2.把大花生種子種在貧瘠土壤里,或者小花生種子種在肥沃土壤里,結出的種子會怎樣?你做出推測的依據是什么? 3.從大花生中選擇一粒飽滿粒大的種子種下去,所收獲的種子一定都是大的嗎?為什么? 小結:變異是普遍存在的,引起變異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變異可分為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 自主閱讀課本,觀看視頻及圖片,認識到生物變異的普遍性。 閱讀課本,設計探究活動,完成探究活動,小組討論得出結論,思考回答老師問題。 3.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46-P47應用遺傳變異培育新品種內容,播放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的相關視頻及課件,指導學生參與資料分析活動,并對三個資料做出總結。 資料一總結:運用了人工選擇的方法培育出新品種。但是通過人工選擇培育新品種的這種方法需要經過幾代甚至幾十代,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很多,在現代遺傳育種方面應用很少。 資料二總結:通過雜交,低產抗倒伏小麥的基因傳給了高產不抗倒伏的小麥,抗倒伏基因與高產基因組合到一起。 資料三總結:太空椒是在太空條件下,引起普通甜椒種子的基因發生改變而產生的。 閱讀課本,觀看視頻及課件,了解依據遺傳變異原理培育出的新品種。對課本中的三個資料逐一分析,并依據老師的總結深入理解。 4.小結 1.變異是由于遺傳物質基礎的改變或環境因素的影響產生的。單純由環境因素引起的變異,不會遺傳給后代。 2.人類利用生物的遺傳變異原理選育合適人類需求的新品種,造福人類。 學生和老師一起復習,查漏補缺。 【板書設計】 第五節 生物的變異 一、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二、探究一種變異現象 1.遺傳物質基礎改變:可以遺傳 2.變異環境因素影響:不會遺傳 三、變異的應用 3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