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年第一學期八年級上(社政)第一次月考(問卷)考生須知:1.全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全卷采用閉卷形式。2.全卷共4頁,分卷Ⅰ(選擇題)和卷Ⅱ(非選擇題)兩部分,共25小題。3.答題前,請將學校、姓名、座位號、準考證號分別填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上。4.請在答題卷上作答,在問卷上作答無效。卷Ⅰ一、單項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一個生活在商朝的中國人,他能夠做到的有()①將占卜的結果寫在龜甲或獸骨上②通過《史記》了解黃帝的情況③到作坊看冶鑄青銅器④到佛教寺廟上香A.①②B.②④C.①③ D.①④2.參觀法國盧浮宮時,解說員指著一塊黑色的石柱(見右圖)說:“這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該石柱上部的浮雕表達的政治觀念是()A.民主共和B.君權神授C.天賦人權D.主權在民3.亞非大河文明屬于下列何種文明()A.農耕文明B.工業文明C.海洋文明D.瑪雅文明4.“徹底消滅和根除欲望后,生老病死、悲傷、哀痛、不幸和絕望就一掃而光。”該宗教是()A.佛教B.道家C.基督教D.伊斯蘭教5.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會的電影中,符合印度種姓制度的史實是()A.剎帝利命令婆羅門率兵出征B.婆羅門在主持祭祀活動C.吠舍在法庭上審判犯人D.首陀羅在自家的農田里勞動6.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場“烽火戲諸侯”的鬧劇。諸侯率兵前往護衛周王是遵守了()A.世襲制的傳統B.禪讓制的規則C.封建制的法規D.分封制的義務7.戰國七雄中,位于今天陜西省境內的是()A.楚國B.燕國C.秦國D.齊國8.“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是商鞅變法的依據,商鞅的下列變法措施,旨在加強中央集權的是()A.建立縣制B.改革土地制度C.重視農業D.獎勵軍功9.以下表述不正確的是()A.墨子主張“民貴”“君輕”B.孔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C.老子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D.韓非子是法家學派的創始人10.馬克思說:“希臘的內部極盛時期是伯利克里時代,外部極盛時期是亞歷山大時代?!薄跋ED的內部極盛”在政治方面的主要表現為()A.民主政治達到頂峰B.中央集權空前加強C.國家統一疆域遼闊D.思想文化影響深遠11.小明轉學到新學校不久,就給校長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她結合學校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改進學校工作的建議,得到了校長的肯定。小明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A.她把自己當成集體的一員,以主人翁態度對待集體B.她對維護集體榮譽的認識不足C.她想出風頭,是典型的個人主義的表現D.她無所事事,完全是出于好玩12.2018年5月,我市某中學召開書香校園現場會,所有參會人員及該校全體師生都可以借助無線網絡,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等手持終端設備,在任何地點下載閱讀和發表評論。這一現象說明()。A.網絡信息良莠不齊需謹慎對待B.網絡完全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界限C.網絡使信息傳遞變得更加快捷D.網絡使我們的物質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13.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既有利又有弊。因此青少年在使用網絡時應該()A.瀏覽全部信息B.自覺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C.邀請家長時刻監督自己,預防網癮D.拒絕一切信息14.治理霧霾,需要政府、企業和每一個公民的努力。政府出臺淘汰產能落后企業等措施,每一位公民也應該加強環保意識,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這說明()①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與守護者②每個人都可以為維護公共利益盡一份力量③維護公共利益要看自己的心情④空氣污染與全人類的公共利益相關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5.下列做法中,符合親社會行為要求的是()①克服“看客”現象以及對社會的冷漠情緒②自覺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③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義務④樂于為社會為他人奉獻愛心和力量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是因為()①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提供的條件②關注時事政治就應該多聽廣播、看報紙③這是愛國的表現和自身成長發展的需要④關心社會有利于更好地融入社會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17.2017年10月30日,從教育部獲悉,綜合實踐活動課將成為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的必修課程,自小學1年級至高中3年級全面實施。對此,同學們議論紛紛,以下說法值得點贊的是()①同學甲:“參加社會實踐有助于我們融入社會、奉獻社會,實現人生價值。”②同學乙:“中學生年齡小,社會經驗嚴重不足,不適合參加社會實踐活動?!?br/>③同學丙:“參加社會實踐,有利于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培養能力,成就自我?!?br/>④同學丁:“我們現在的學習任務非常緊,參加社會實踐只會影響學習。”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8.中國網民已達7.31億,網上可上傳信息,查詢資料,學習求教;可淘寶購物,工作娛樂,結交新友;也可以了解政府的施政綱要,利民措施。如今已進入“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有麥克風”的時代。這一情況反映了()①網絡生活很豐富,網絡交往很誘人,它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②網絡交往擴大了我們交往的領域、對象,改變了以前的交往方式③網絡世界有自身獨特優勢,我們可享受網絡的諸多益處④在網絡世界,人們可以享受絕對的文化權利和自由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9.信息高速公路使信息四通八達,將每個人聯系在一起,這種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①使人們實現了“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②使人們能更有效地交流信息③推動社會經濟迅速發展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溝通方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2018年3月10日,有網友消息稱,“水滴直播”平臺的“教育”分類里,都是不同學校的教室內畫面,“這些或午睡、或發呆、或看書的學生們知道自己在被直播嗎?”這一事件引發了網友的質疑。這表明()①“水滴直播”平臺侵犯了學生的個人隱私②在開放的網絡世界里,信息泄露、窺密偷拍等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讓人防不勝防③侵犯他人隱私會給侵權人造成困擾和傷害④這是對學生嚴格監管的表現,不是侵犯個人隱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卷Ⅱ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公元前356年,秦國新法規定,努力搞好生產,糧食和布帛生產多的,可以免除勞役,游手好閑而貧窮了的,把全家罰為奴隸。——白壽彝《中國通史》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邑大治。——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1)材料一中“新法”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2分)(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民勇于公戰”的原因。(2分)(3)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新法”是如何實現“家給人足”的。(4分)(4)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該事件對秦國產生了什么影響?(2分)22.(13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1圖2圖3材料二:公元前21世紀,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了。四百多年后,國王桀殘暴無度,激起平民和奴隸反抗。黃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領湯聯合周邊各部起兵,在公元前1600年前后滅夏建商。商朝末年,國王紂奢侈殘暴,修豪華宮苑,施炮烙酷刑,失去民心。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聯合其他小國,討伐紂王,消滅商朝,建立西周。材料三:(1)材料一中三幅圖片反映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種文字,請在材料三的圖中找到它們各自對應的區域。序號和字母對應起來(3分)(2)請你寫出A地所在國的一項文明成就并說明它對后世的影響。(2分)(3)依據材料一、二及所學知識歸納出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是什么?(2分)(4)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夏朝和商朝滅亡的共同原因。如果你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你會如何勸說當時的統治者?(6分)23.(1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羅馬共和國的最高行政長官,由百人團會議從奴隸主貴族中選舉產生,由兩人擔任,任期一年,退職后進入元老院,主持國家行政。兩個執政官權位相等,一切政令如果得不到兩人的一致同意,就不能付諸實行。材料二:羅馬軍隊實行公民兵制,出于軍事的需要,人們對孩子的教育注重意志品質的磨練和身體的訓練。羅馬軍隊采用軍團編制,每個軍團分為30個中隊。羅馬軍隊作戰勇敢,軍紀森嚴,擅離職守或逃離戰場的士兵要受處罰,并被視為可恥。對勇于殺敵和立功者給予榮譽和嘉獎。(1)想一想,羅馬人和斯巴達人有什么共同之處?這一共同之處對羅馬的發展有什么影響?(4分)(2)結合材料一,分析羅馬實行何種政治制度?與希臘的政治制度有何區別?(4分)(3)公元前27年,羅馬的政治制度產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產生這一變化?(4分)(4)從題(3)中,我們發現公元前27年,對于羅馬而言是重要的一年,這一時間大致位于以下年代標尺中的哪一點?(2分)(5)結合材料二,你認為羅馬成為一個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國,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人的一生,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會建立很多的社會關系,如右圖:(1)根據圖提煉兩句話描述“人和社會”的關系。(2分)(2)從建立的基礎來看,右圖的社會關系可分為哪幾類?(3分)(3)根據圖說明社會在我們成長為一名合格社會成員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5分)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小波是一位非常聰明的初二學生,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是班級網絡游戲高段選手。他無心學習,每天背著書包上學,但滿腦子裝的都是游戲。他不屑與周圍的同學發展友誼,覺得他們太幼稚,卻在網上結交很多對游戲感興趣的朋友。有一天,玩完游戲,一同上網的網友向他發出邀請,一起弄些錢來便于經常上網,小波答應了。幾天后,小波和他的朋友因合伙搶劫被抓到派出所。為了幫助小波同學,班委會決定組織一次班會。(1)請確定班會的主題。(2分)(2)請談談沉迷于網絡有哪些危害?(3分)(3)青少年應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6分)公元元年一世紀二世紀前一世紀前二世紀前三世紀前四世紀①②③④愛人父母親屬同事人生人生貴人同學老鄉朋友PAGE社會試卷第1頁(共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