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電學綜合題的復習指導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電學綜合題的復習指導

資源簡介

電學綜合題的復習指導
山東威海新都中學 楊龍飛
  
電學綜合題歷來是初中物理的難點,在近幾年的中考題中屢屢出現(xiàn),由于試題綜合性強,設置障礙多,如果自己的學習基礎不夠扎實,解答起來往往會感到很難。因此,積極探索電學綜合問題復習方案,有利于突破電學綜合問題中的障礙。

  一、理清“短路”概念

  在教材中,只給出了“整體短路”的概念,“導線不經(jīng)過用電器直接跟電源兩極連接的電路,叫短路。”而在電學綜合題中常常會出現(xiàn)局部短路的問題,如果導線不經(jīng)過其他用電器而將某個用電器(或某部分電路)首尾相連就形成局部短路。局部短路僅造成用電器不工作,并不損壞用電器,因此是允許的。因它富于變化成為電學問題中的一個難點。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同學們難以理解。可用實驗幫助同學們突破此難點。

  實驗原理如圖1,當開關S閉合前,兩燈均亮(較暗);閉合后,L1不亮,而L2仍發(fā)光(較亮)。
  為了幫助初中生理解,可將L1比作是電流需通過的“一座高山”而開關S的短路通道則比作是“山里的一條隧洞”。有了“隧洞”,電流只會“走隧洞”而不會去“爬山”。

  二、識別串并聯(lián)電路

  電路圖是電學的重要內容。許多電學題一開頭就有一句“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如果把電路圖辨認錯了,電路中的電流強度、電壓、電阻等物理量的計算也隨之而錯,造成“全軍覆沒”的局面,所以分析電路是解題的基礎。初中電學一般只要求串聯(lián)、并聯(lián)兩種基本的連接,不要求混聯(lián)電路。區(qū)分串、并聯(lián)電路是解電學綜合題的又一個需要突破的難點。

  識別串、并聯(lián)有三種方法:

  1.電流法:即從電源正極出發(fā),順著電流的流向看電流的路徑是否有分支,如果有,則所分的幾個分支之間為并聯(lián),(分支前后有兩個節(jié)點)如果電流的路徑只有一條(無分支點),則各元件之間為串聯(lián)。此方法同學們容易接受。

  2.等效電路法:此方法實質上運用了“電位”的概念,在初中物理中,電壓的概念,是通過“水位差”的類比中引入的。那么,可借助于“高度差”進行類比,建立“一樣高的電位”概念。可以通過類比手法,例如:如果某學校三層樓上有9.1、9.2、9.3三個班級,二層樓上有8.1、8.2、8.3三個班級,那么九年級與八年級任意兩個班級之間的“高度差”是一樣的,都相差“一層樓”。因為九年級各班處于“一樣高”的三層樓上,而八年級各班級處于“一樣高”的二層樓上。在電路中,也有“一樣高電位”的概念。在電路中,無論導線有多長,只要其間沒有用電器都可以看成是同一個點,即電位“一樣高”。因此,我們可以找出各元件兩端的公共點畫出簡化的等效電路。

  圖2是對各電阻的連接情況分析,可以簡化為圖3。在圖3中,R1、R2、R3的并聯(lián)關系也就顯而易見了。

  3.去表法:由于電壓表的內阻很大,并聯(lián)在電路中時,通過它的電流很小,可忽略不計。故在電路中去掉電壓表,不會影響電路結構,電壓表所在之處可視為開路。而電流表的內阻很小,串聯(lián)在電路中幾乎不影響電路的電流強度,因而,在電路分析中,可視其為一根導線,去掉后改成一根導線即可。

  三、“表格分析法”整理解題思路
  不少初中生反映,電學習題涉及概念、公式多,解題頭緒多,容易出錯。要突破這個難點,關鍵在于整理出清晰的解題思路。
  可以使用“表格法”幫助整理解題思路。
  表格的列:列出有關用電器的電流、電壓、電阻、電功率四個物理量。在一般計算中,出現(xiàn)用電器多為純電阻,根據(jù)歐姆定律I=U/R,電功率的計算公式P=UI,在四個物理量中只要知道了其中的兩個,就可以求出剩余的兩個物理量。(有六種情況)

  表格的行:列出電流等物理量在各分電路和總電路的數(shù)值,或物理量在用電器的各種狀態(tài)下(如額定工作狀態(tài)、電路實際工作狀態(tài))的數(shù)值。而根據(jù)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或根據(jù)題設,只要知道其中的兩個(或一個),就可以求出剩余的物理量。
  典型例題:如圖4所示,R1=2Ω,R2=6Ω,接在電源上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0.5V,求電路消耗的總電功率是多少?

  這是有關兩個電阻串聯(lián)的典型習題,有關電阻R1的物理量:I1、U1、R1、P1;
  有關電阻R2的物理量:I2、U2、R2、P2;
  有關總電路的物理量:I、U、R、P。
  在這12個物理量中,已知其中的三個物理量,就可以求出剩余的9個物理量。
  用“表格分析法”進行解題分析如下表:
有關R1 有關R2 有關總體 橫向關系
電流 I1 I2 I 電流相等
電壓 U1=0.5V * U U=U1+U2
電阻 R1=2Ω * R2=6Ω * R R=R1+R2
電功率 P1 P = ?

  注:*表示為題目中已知量。

  解題分析:從表中“有關R1”的縱向可以看出,由于已知了U1和R1故可以求出I1和P1(在本題不需要求出);再由“有關電流”的橫向關系來看串聯(lián)電路電流處處相等,可進一步得出I2和I;再從“有關總體”的縱向來看,要求P,則除了已求出的電流I這一個物理量外,還需要在U和R兩者之中知道第二個物理量,方可求出。而要求R或求U,則可以從“有關電阻”的橫向關系或“有關電壓”橫向關系中求出來。在這一步也就可以用兩種方法,所謂一題多解。

   [有關R1縱向關系]

  ∵因為R1與R2串聯(lián) ∴總電流I=I1=0.25A [橫向關系]

  總電阻 [橫向關系]

  總功率 [有關總電阻縱向關系]

  有一類習題,是關于燈泡的,常有額定狀態(tài)和工作狀態(tài),如用“6V 3W”字樣已知了燈泡額定狀態(tài)的電壓和電功率,而工作狀態(tài)則常常為“電功率最小時(或最大時)”等情況。橫向關系往往在題設中出現(xiàn),如設燈泡的電阻不變,或設電源的總電壓不變等。

  四、有關“電路變化”分析

  不少同學反映“變化的電路難,不知從何下手”。這是因為分析變化的電路涉及的內容廣,考慮的問題深。對電阻、電流強度、電壓及電功率相互關系的分析,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連錯反應,得出錯誤的結論。這是電學綜合問題的又一個難點。

  變化電路主要是通過開關或滑動變阻器的改變來富于電路變化的。電路中有多個開關,通過開關閉合和斷開的狀態(tài)變化,往往會使各用電器的連接關系發(fā)生變化,而滑動變阻器則通過滑片來改變其連入電路的有效電阻,從而使電路中的電壓、電流、電功率等數(shù)值發(fā)生變化(也有改變電路結構的)。有關變化電路,應在學會識別“部分電路短接”和學會識別串并聯(lián)電路的基礎上,掌握分析變化電路的基本思路。

  1.開關的通、斷造成電路的變化

  當開關處在不同狀態(tài)時,由于斷路和短路,接入電路中的用電器,及其用電器之間的連接方式一般要發(fā)生變化,因此首先要在原電路的基礎上畫出各種情況下的實際電路。改畫時要根據(jù)電流的實際情況,運用“拆除法”。

  拆除法要求:⑴去掉被斷路的元件;⑵去掉已被短路的元件;⑶用“去表法”去表,其原則是“電壓表處是斷路,電流直過電流表”。在去掉電壓表時,要分析電壓表讀出來的是哪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可用等效電路法進行分析。

  例 如圖5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4V,L1的電阻為4Ω,L2、L3的電阻均為16Ω。求:⑴S1、S2都斷開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⑵S1、S2都接通時,整個電路消耗的電功率。
  解題分析:在題中的當開關處于閉合或斷開的兩種情況下電路結構發(fā)生了變化,可進行電路的改畫,見圖6。
  解:當S1、S2都斷開時,L1、L3串聯(lián)。

  電流表讀數(shù)

  電壓表讀數(shù)

  當S1、S2都接通時,L2、L3并聯(lián)。

  總電阻 總功率

  2.滑動變阻器變化問題

  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有效電阻發(fā)生變化了,或是引起電路結構的變化,或是引起電路中電壓、電流、電功率的變化。

  典型例題:如圖7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化情況是( )
  A.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大
  B.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小
  C.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電壓表示數(shù)變大
  D.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電壓表示數(shù)變小

  有關滑動變阻器的此類型問題,解題關鍵是:⑴弄清滑動變阻器原理,滑片滑動時電阻是變大還是變小?⑵弄清物理量是否變化,一般來說,電源的電壓,定值電阻的阻值是不變,其它的物理量都是變化的;⑶弄清電壓表讀數(shù)讀出的是哪一個電器兩端的電壓;⑷利用表格整理分析問題的思路。

  上例題表格分析如下:

有關R1 有關R2 總電路 關系
電流 I1 I2 I ? 串聯(lián)電流相等
電壓 U1 ? U總 不變 U總 =U1+U2
電阻 R1 不變 R2 ↑ R總 R總 =R1+R2

  由電阻橫向關系可知,因R1不變,R2變大,故R總將變大;再由總電路縱向關系可知,R總變大,U總不變,故I將變小(電流表讀數(shù));因串聯(lián)電路電流相等I1=I;再由有關R1縱向關系可知,I1變小,R1不變,故U 1將變小(電壓表讀數(shù)變小)。

  在復習電學知識的過程中不能把已學過的串聯(lián)、并聯(lián)知識和簡單計算技能作機械的重復,而應在鞏固串聯(lián)、并聯(lián)知識和計算技能的基礎上,突出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特點這個重點,明確規(guī)律、特點,聯(lián)系歐姆定律,全面考慮電路中所涉及的有關物理量,采用問題討論式方法,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完成認知和思維活動的飛躍,從而具備解答電學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清徐县| 南漳县| 弋阳县| 罗山县| 灵石县| 巴东县| 三穗县| 定日县| 铁岭县| 南召县| 会同县| 雅江县| 彝良县| 酉阳| 隆德县| 南陵县| 马鞍山市| 常山县| 肃南| 楚雄市| 辉南县| 洞口县| 灵丘县| 连平县| 布尔津县| 治县。| 类乌齐县| 柳林县| 郓城县| 建始县| 丰顺县| 汉源县| 康定县| 读书| 墨玉县| 黄梅县| 滨海县| 神木县| 太和县|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