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科目 生物 授課年級 授課教師 課題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課時 總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夠描述“化學起源說”中關于生命起源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解釋米勒實驗的設計原理及結果,鍛煉運用證據和邏輯進行分析和推測的能力。 2、關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以及新的研究進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運用科學方法解釋生命科學的有關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描述“化學起源說”中關于生命起源的過程、關注生命起源的各種觀點。 難點 描述“化學起源說”中關于生命起源的過程。 教學方法 預習、討論、總結。 課前準備 1.有關生命起源假說的圖片資料。 2.學生課前通過閱讀科普書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種觀點。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情況記錄 一、復習舊知:(提問)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是什么現象? “一母生十子,連母十個樣又是什么現象? 軟骨發育不全病癥的致病性由顯性基因控制,那么一位骨發育不全病癥患者和一位正常人結婚后,后代患該種病的概率有多大? 作答: 1、遺傳 2、變異 3、75% 二、新課導入: 你已經知道,大約400多萬年前,地球上還沒有人類。人類原始祖先——森林古猿,還在莽莽森林中風餐露宿,與獸共舞。幾億年前乃至幾十億年前,地球上的生物又是怎樣的呢?最原始的生命又是怎樣出現的呢? 新課學習: (一)學習提綱: (1)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 (2)生命起源的過程。 (3)了解科學推測的條件。 (二)新課講解 【設疑】廣袤宇宙有無數的星體,然而只有我們蔚藍的地球母親孕育了千姿百態的生命。這些生命是怎樣來到這地球上的呢? 我們知道地球誕生于46億年前,而人類是由400萬年前的古猿進化來的,那么地球上最初有沒有生命?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樣出現的呢?幾億年前或幾十億年前,地球上的生物又是怎樣的呢? 【介紹】中國古代的女媧造人傳說和神創論的有關內容。引出人類關于生命起源的幾種假說。 【課件展示】有關生命起源的幾種假說 1、神造論:上帝創造萬物,最后造人。 2、自然發生論:生物是從非生物環境中自然發生出來的:腐草化螢、腐肉生蛆、淤泥生鼠。 3、宇生論:地球上生命來自宇宙空間別的星球。 4、化學進化說:認為生命是在漫長的宇宙進化中發生的,是宇宙進化到某一階段的產物。 【強調】科學的推測要有確鑿的證據、嚴密的邏輯、豐富的聯想和想像 (1)【資料1】原始地球表面環境(課本P51資料一) 學生討論思考:學生分小組,通過課本51頁資料一回答下列問題: 1、原始地球的環境是怎樣的? 2、原始大氣和現在的大氣成分有什么差別? 3、根據原始地球的環境推測,原始地球有生命嗎?為什么? 教師補充分析: 原始地球環境惡劣,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熔巖橫流。 2、原始大氣成分:水蒸氣、氫氣、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等;現在大氣成分: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最大區別:有無氧氣。 3、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因為原始地球上沒有生命存在的環境條件。 (2) 【資料2】米勒模擬原始地球環境的實驗(課本P52頁資料二) 學生討論思考:學生分小組,通過課本52頁資料一回答下列問題: 1、米勒的實驗裝置各個部分模仿了地球的哪些條件? 2、從實驗結果,可以對生命的起源作出怎樣的推測? 教師補充分析: 1、米勒的實驗裝置模擬了原始地球的環境和原始大氣。 2、根據米勒以及其他學者的實驗結果可以推測,原始地球上盡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產生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因此,生命的起源從無機物生成有機物,這一階段是完全能夠實現的。 (3)【資料3】其他星球的隕石撞擊地球(課本P52頁資料二) 學生討論思考:學生分小組,通過課本52頁資料一回答下列問題: 1、人們發現隕石中含有什么?天文學家在星際空間發現了什么? 2、從這些發現,可以對于生命的起源可以做出怎樣的推測? 教師補充分析: 1、人們發現隕石中含有并非來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學家在星際空間發現了數十種有機物。 2、從隕石中含有構成生物體所需要的有機物的事實,可以推測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能夠從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帶到地球。 【課件展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46億年的原始的地球的特點:熾熱的,天空中赤日炎炎,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熔巖橫溢。一切元素都呈氣體狀態,不存在生命…… 2、原始地球為生命起源提供的條件 (1)、場所:原始大氣和原始海洋 (2)、物質:甲烷、氨、水、氫氣、硫化氫、等等 (3)、能量:宇宙射線、紫外線、閃電、火山噴發釋放的能量等等 3、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過程 (1)條件:原始大氣,原始海洋,高溫,紫外線,雷電等。 (2)場所:原始海洋。 (3)過成:原始大氣成分生成簡單有機物,最終演變成原始生命。 (4)結論: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 四、課堂小結 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過程: 原始大氣高溫紫外線 簡單有機物 地球降溫與水蒸氣 凝結成雨水流入江河 原始海洋10億年后,有機物形成 原始生命 課堂練習 課后習題(P55)1、2題。 六、布置作業 完成配套練習。 板書設計: 第一節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生命起源的幾種觀點 1、神造論 2、自然發生論 3、宇生論 4、化學起源說 二、化學起源說: 1、原始大氣的成分:甲烷、氫氣、水蒸氣、二氧化碳、無氧氣和臭氧層。 2、原始大氣與現在大氣最大區別:沒有氧氣 2、根據米勒等人的實驗:生命的起源從無機物生成有機物,這一階段是完全能夠實現的。 三、原始生命的誕生過程: 原始大氣高溫紫外線 簡單有機物 地球降溫與水蒸氣 凝結成雨水流入江河 原始海洋10億年后,有機物形成 原始生命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