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部編教材九年級歷史上冊全冊復習資料第一單元:古代亞非文明知識: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印度。問題:1.古代亞非文明都發源于大河流域,故稱大河文明,其代表是四大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國文明);古代歐洲文明發源于海洋,故稱海洋文明,其代表是(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2.列舉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國文明這古代四大文明的發源地?文明出現時間?代表文明成就?第二單元:古代歐洲文明知識:古代希臘、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城邦、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問題:1.比較一下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的產生和發展?文明的特征?文明的傳播情況?2.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成就?古希臘文學中《荷馬史詩》是寶貴的文學遺產,也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古希臘建筑的代表是雅典帕特農神廟,而古羅馬的建筑有大競技場、引水道工程、凱旋門、方尖塔、萬神廟。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論”,蘇格拉底的思考轉向人類社會,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亞里士多德還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古羅馬的《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部,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第三單元:封建時代的歐洲知識:基督教的興起、法蘭克王國到查理曼帝國、西歐莊園、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問題:1.簡述基督教的創立時間、地點、創始人、教義?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傳說中的耶穌;耶穌就是救世主,耶穌教人忍受苦難,死后升入天堂。2.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廢墟上建立的大小不同的王國中,最強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蘭克王國)。經過8世紀法蘭克王國的(封君封臣)改革,到11世紀西歐普遍形成了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的(封建)制度。3.843年,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蘭西)、(意大利)三個封建國家的雛形。4.9世紀開始出現的莊園是一個(經濟)的(政治)的經濟和政治單位。莊園居民均為領主的(佃戶),包括自由的農民和缺少自由的(農奴)。莊園耕地分兩部分:領主自己保留直接經營的(直領地)和佃戶的(份地)。莊園具有司法權,設有(莊園法庭),既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5.10世紀西歐封建城市出現,城市爭取自由自治的常用手段包括(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形式是從國王和領主手里取得(特許狀);城市的基本居民是(手工工匠)和(商人)。6.12世紀西歐大學興起,大學的自治地位體現在(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教育自主權)。大學課程包括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一方面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7.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法律完備,《羅馬民法大全》包含是(《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篡》)、(《法理概要》)、(《新法典》)四部法律。《羅馬民法大全》還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出明確規定,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8.(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但它把基督教、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東方文化兼收并蓄,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第四單元: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知識:古代日本、阿拉伯國家。問題:1.5世紀,本州中部興起的強大奴隸制國家(大和)統一了日本,并建立起王室和貴族對全國的統治。2.7世紀,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大化改新”,其內容(政治、經濟各一項措施)和影響分別是什么?措施:政治上,建立以天一次出現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治理。經濟上,廢除一一切私地、私民,將土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國家將土地分給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生使用,也不能實賣;統一賦稅。意義: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3.12世紀晚期,日本源氏武士集團首領(源賴朝)獲得“征夷大將軍”稱號,建立(鐮倉)幕府,日本由此進入近700年的幕府統治時期。4.伊斯蘭教創立的時間、地點、創始人、教義(2點)?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的麥加;穆罕默德;主張“和平”“順從”,獨尊按拉。5.622年,穆罕默德遷居(麥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穆斯林公社。630年后,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6.8世紀中期,統一的阿拉伯國家經過擴張,發展成為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大帝國,并取得了輝煌的文化成就,列舉其在數學、醫學、文學方面的成就?數學:阿拉伯數字;完整的代數學。醫學:《醫學集成》《醫典》。文學:《天方夜譚》第五單元:步入近代主題: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基礎(條件)知識: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文藝復習運動、探尋新航路、早期殖民掠奪。問題:1.隨著中世紀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農業和手工業方面出現了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而富裕的農牧場主、工場主、商人、銀行家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2.“文藝復興運動”最早興起的時間、國家、核心思想、實質、影響、成就?⑴時間、國家:14世紀的意大利。⑵核心思想:“人文主義”——形成中的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種以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⑶性質: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⑷實質和影響:文藝復興運動是資產階級新文化的興起。它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⑸代表人物及成就:文學三杰:但丁(先驅;《神曲》)、彼特拉克、薄伽丘。美術三杰: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拉斐爾、米開朗琪羅。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3.“探尋新航路”的原因、概況、影響?⑴西歐國家探尋新航路的根本原因?(隨著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發展,商品經濟日益發達需開拓新市場)(推動因素?(《馬可·波羅行紀》的流行、奧斯曼帝國的阻斷)條件?(地圓學說的流行、羅盤導航技術的掌握、造船技術的突破)⑵列舉最早探尋新航路的兩個西歐國家、四位航海家以及他們的航海時間和取得的航海成就?⑶新航路的開辟對歐洲和世界的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①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②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③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4.“早期的殖民掠奪”的國家、史實、影響?⑴歐洲最早和后來居上的殖民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英國。⑵英國的殖民擴張: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建立種植園。進行罪惡的“三角貿易”;三次英荷戰爭打敗"海上馬車夫"荷蘭;七年英法戰爭打敗法國;18世紀中期建立"日不落帝國"。⑶歐洲殖民掠奪的影響:①客觀上有助于歐洲殖民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有助于世界市場逐漸形成。②給殖民地人民帶了深重的災難。③歐洲文化傳到殖民地,對殖民地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第六單元: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知識:君主立憲制的英國、美國的獨立、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問題: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君主立憲制的英國)⑴根本原因:17世紀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發展。(議會與王權矛盾激化)⑵開始的時間及標志: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⑶處死的國王及共和國的護國主:查理一世;克倫威爾。⑷結束的時間及標志:1688年的"光榮革命"。⑸成果:《權利法案》(時間:1689年。機構:議會。目的:限制國王的權力。內容:①重申英國人“自古就有的權利”。②規定:國王不經議會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不得征稅。③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擔任英國國王,國王也不能和天主教徒結婚。意義: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國家體制)。)⑹歷史意義: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并對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2.美國獨立戰爭(美國的獨立)⑴根本原因:18世紀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⑵開始的時間及標志:1775年4月19日來克星頓槍聲。⑶建軍:1775年5月費城第二屆大陸會議,主張武力對抗、決定組建大陸軍,由華盛頓任總司令。⑷建國:《獨立宣言》(時間:1776年7月4日。機構:大陸會議。起草者:杰斐遜。主要內容: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宣言列舉了英國殖民統治的種種暴政,號召殖民地人民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意義:標志著美國誕生了。評價:第一個以國家名義明確表述資產階級政治要求的綱領性文獻,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但沒有宣布廢除奴隸制,黑人和印第安人也沒有享有天賦人權。)⑸轉折:1777年薩拉托拉大捷。(得到法國、荷蘭的支持)⑹加速:1781年約克鎮戰役,英軍康華利將軍投降。⑺結束: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⑻性質:獨立戰爭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⑼成果:1787憲法(原則:分權制衡。體制:聯邦制共和國。內容:實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分享權力;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地位: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對后來許多國家的政治變革產生了重要影響。)⑽歷史意義: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建立了民主的政治體制;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法國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產生了重大影響。3.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⑴根本原因:18世紀法國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⑵理論準備:啟蒙運動(?時間:18世紀。起源國:法國。核心思想:理性主義:抨擊法國的封建制度;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對專制;提倡對民眾進行啟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驅散愚昧的黑暗。代表人物: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性質及意義:啟蒙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國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論準備。)⑶開始的時間及標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眾攻占巴士底獄。⑷革命發展:①頒布文獻:《人權宣言》(時間:1789年8月。機構:制憲議會。內容或基本原則: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②制定憲法:1791年,廢除了舊制度,確定新制度的基本框架。③擊敗奧普聯軍:1792年,瓦爾密戰役。④廢除君主制,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⑤處死國王: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⑸革命高潮:雅各賓派掌權(首領:羅伯斯庇爾。措施及影響:對內平息國內叛亂,對外打退了反法聯軍,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⑹結束:1794年7月27日熱月政變。⑺歷史意義: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響。⑻拿破侖上臺及拿破侖帝國:①奪取政權:1799年,拿破侖發動政變,組成了一個新的政府。②對內對外措施及影響:對內:重視改善財政和發展經濟,大力發展工商業和農業,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制定《拿破侖法典》,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成為以后很多國家的民法參照藍本。對外戰爭:打敗反法聯盟并遠征歐洲大陸,在廢除各地封建特權的同時,也對當地人民進行了壓榨和掠奪。③建立帝國:1804年,拿破侖加冕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④遠征失利:1812年,拿破侖遠征俄國大敗而歸。⑤帝國滅亡:1815年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第七單元:工業革命和工人運動的興起主題: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動力知識:第一次工業革命、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國際工人運動的興起。問題:1.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是指在生產領域里用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的革命性變化。⑴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英國的前提條件?①英國建立君主立憲制,政局穩定。②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⑵工業革命最早發生的領域?發生的時間和標志?棉紡織領域;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⑶工業革命時期的動力發明及意義?動力發明:1785年瓦特發明改良蒸汽機蒸汽機廣泛應用的意義:①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②19世紀,傳統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⑷工業革命時期的新交通發明及意義?發明:1825年,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火車)正式試車成功。意義: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⑸工業革命最早完成的國家及意義?1840年左右,英國最早完成工業革命(法、美很大進展),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⑹工業革命的影響和啟示?影響:①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②帶來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啟示: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②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2.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國際工人運動的興起⑴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者和理論構成?①創立者:馬克思和恩格斯②理論構成: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⑵馬克主義誕生的時間和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⑶馬克思主義誕生的影響?及兩個事件?①影響:從此,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②事件:1864年建立“第一國際”(世界上第一個國際工人協會)1871年建立“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示例:1.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英國的許多棉紡織廠陸續從交通不便的河谷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B)A.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B.瓦特改良了蒸汽機C.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D.凱伊發明了飛梭2.在20世紀即將結束的時候,英國廣播公司在全球范圍舉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網上民意評選,結果馬克思的票數高居榜首。說明了當今世人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認同。請你指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C)A.憲章運動爆發B.巴黎公社的成立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D.《國際歌》的誕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