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學年九年級(上)社會·法治期中考試考生須知:1.全卷共兩大題,25小題,滿分為80分,考試時間為80分鐘。本次考試采用閉卷形式。2.全卷分為卷Ⅰ(選擇題)和卷Ⅱ(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卷Ⅰ說明:本卷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請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1.下列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敘述中,正確的有(?)①1914年,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標志著一戰的爆發②戰場主要集中在歐洲,先后有30多個國家卷入戰爭③1918年,協約國的核心國——德國投降,宣告一戰結束④一戰的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國家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澳大利亞駐華記者居住北京時間為1897-1920年,下列最有可能是他居住北京期間看到的是(?)①國民革命軍勝利北伐的新聞報道②“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標語照片③宣傳“民主”“科學”思想的報刊④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政策的文件A.②③B.①②C.②④D.③④3.民國十六年,宋慶齡發表聲明指出:“本黨若干執行委員對孫中山的原則和政策所作的解釋,在我看來,是違背了孫中山的意思和理想的。”下列事件與此聲明相關的是(?)A.?允許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B.?廣州國民政府遷到武漢C.?蔣介石等人發動政變,屠殺共產黨人?D.?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了中國4.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興起了反抗西方列強、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運動。其中,扎格魯爾和甘地分別領導了(?)A.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華夫脫運動B.華夫脫運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C.二月革命、非暴力不合作運動D.華夫脫運動、十月革命5.陳獨秀、李大釗等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了新文化運動。下列對于新文化運動的評價,正確的是(?)A.?啟發人們追求“民主”“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B.?一次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C.?客觀上對資本主義的產生起到了促進作用??D.?一次資產階級改良運動6.《全球通史》中寫道:“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這場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民族感情最強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這場運動”(?)A.?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B.?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C.?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D.?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7.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新”主要體現在(?)①新的指導思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②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③新的奮斗目標: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④新的斗爭方式:武裝起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很多人認為貴州省的旅游可以歸納為:一棟房子(☆☆),一個瓶子(茅臺酒),一棵樹子(黃果樹)。你認為貴州省這棟房子之所以能夠成為旅游景點,主要是因為在這里(?)A.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第一槍B.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C.宣告兩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D.促成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9.關于二戰時期的某一戰役,《法國史》一書中提到:“英、法軍隊靜守在馬其諾防線鋼筋水泥工事后面,警戒的哨兵而對德軍陣地,眼看他們裝卸輜重槍炮、挖工事,也絲毫不去打擾他們,守兵既不進行軍事訓練,又不挖戰壕,而是躲在工事里聽音樂、下棋、寫家信。”該戰役(?)A.?是英、法推行綏靖政策的具體表現?B.?促使德國占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C.?推動《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D.?宣告了“自由法國”運動的興起10.參觀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王林同學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現明顯錯誤的是(?)序號事件時間作用①“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中國人民局部抗戰開始②“盧溝橋事變”1937年8月中國人民全面抗戰開始③臺兒莊戰役1938年春天抗戰開始以來的首次大捷④百團大戰1940年8月開始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戰役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1.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就西安事變結束時的局勢發表評論說:“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的勝利。一個統一的中國,雖然緩慢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他所說的統一是指(?)A.國民政府實現了形式上的全國統一B.內戰結束,全民族抗戰正式開始C.蔣介石獲釋并重新執掌軍政大權D.促成國共停止內戰、聯合抗日12.從1938年3月開始,敵我雙方展開拉鋸戰,戰場位于徐州東北,雙方鏖戰近20天后,中國軍隊消滅敵人精銳部隊一萬多人,取得了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該戰役的名稱和指揮者是(?)A.百團大戰彭德懷B.臺兒莊戰役李宗仁C.平型關戰斗林彪D.淞滬會戰蔣介石13.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張瀾在會議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我今天愿與在座的諸位代表相約,我們全體代表更應與中國全體人民相約,我們應立下宏愿,抱定決心,在毛主席領導之下,共同起來擔負實現這個綱領責任。”“會議”上通過的“這個綱領”(?)①提出把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②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③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④規定了國家名稱和政權性質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下列對“新紀元”理解不正確的(?)A.?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的結束B.標志著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C.?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D.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15.歷史事件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下列對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表述正確的是(?)①薩拉熱窩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②國共兩黨首次合作——北伐的勝利進軍③南昌起義——辛亥革命開始④七七事變——中國全面抗戰開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著名史學家格奧爾格認為:史識,是指在一定的“史觀”指導下,通過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實,得出科學的結論和認識。據此分析,下列屬于“史識”的是(?)A.?國民大革命期間,北伐軍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B.?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反抗殖民統治的獨特道路C.?五色旗的圖案按順序是紅、黃、藍、白、黑五色橫長方條D.?九一八事變后,日軍在東北哈爾濱組建了細菌戰秘密部隊17.“餐飲講營養,保健為健康;穿衣棉和毛,名牌又時尚;出行要打的,道路真寬敞;電視數字化,手機上網忙。”這是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這說明(?)A.?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B.?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發生根本性轉變C.?改革開放是富民之路???D.?人民生活已實現全面小康18.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2.2%迅速增至57.5%,向著2020年全面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0%的目標日益趨近。2018年,中國國家創新能力排名升至全球第17位,成為唯一進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國家。這一成果表明(?)A.?我國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取得了顯著成就B.?表明我國的創新能力最強C.?表明我國已成為創新型國家D.?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唯一因素19.漫畫《同富不同路》說明了(?)①改革開放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勞動、創造社會財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②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正成為社會共識③我們可以采用一切方法和途徑去創造社會財富④改革開放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德國提出“工業4.0戰略,聚焦制造業;印度把“印度制造”列為國家戰略,韓國提出人工智能;中國制定《中國制造2025》……這一現象告訴我們(?)①時代發展呼喚創新②創新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③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④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卷Ⅱ說明:本卷有5小題,共50分。請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21.(10分)從20世紀初至20世紀40年代,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戰爭給人類帶來的不僅是災難,更多的則是教訓。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應的問題。材料一:如圖所示材料二:羅斯福在一次演講中這樣說:“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蓄謀已久的突然襲擊”。材料三:……(希特勒)侵犯俄國只是侵犯不列顛諸島的前奏……因此俄國面臨的危險也是我們和美國面臨的危險。——丘吉爾對德國侵略蘇聯發表的聲明材料四:2015年5月9日,俄羅斯舉行盛大閱兵儀式,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了慶祝活動。2019年中國也舉行閱兵儀式,慶祝抗戰勝利70周年。中俄分別舉行紀念活動,其目的是希望人們牢記二戰這一歷史災難。(1)寫出圖一中兩大敵對的帝國主義侵略集團的名稱;圖二反映的是二戰前夕法西斯集團結成的邪惡軸心,寫出其名稱。(3分)(2)材料二中“突然襲擊”是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中、蘇、美、英等26國家采取了什么重大行動?(3分)(3)面對共同的敵人,各國逐漸走向聯合,舉一例史實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是怎樣在軍事上互相配合的?(2分)(4)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和蘇聯一度成為盟友,這主要是因為哪一國際性組織的成立?決定蘇聯在歐洲戰爭結束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的是什么會議?(2分)22.(10分)孫中山,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材料一:孫中山生平大事記材料二:曾幾何時,已為情勢所迫,不得已而與反革命的專制階級謀妥協……遂為革命第一次失敗之根源……——《孫中山選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根據材料一,概括孫中山出生時的社會環境。(2分)(2)結合孫中山的生平大事,在材料一的A、B中填上孫中山的相關歷史事件,并分別說說該歷史事件中孫中山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以及該思想對之后的革命發揮了怎樣的作用。(6分)(3)材料二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根據材料分析”革命“失敗的原因。(2分)23.(10分)在追求獨立、民主、富強的過程中,中華民族不斷思考著:中國該向何處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艱難的探索】鴉片戰爭以后,近代有識之士思考著:中國向何處去?階級與階層中國向何處去探索活動地主階級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洋務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憲制維新變法資產階級革命派通過革命,推翻清朝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①知識分子②新文化運動(1)運用所學知識,依照上述表格,完成表格中①②的內容。(2分)【執著的奮斗】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共產黨人不斷探索著:中國向何處去?(革命根據地分布圖(局部))(井岡山會師)(2)通過不斷探索,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一條什么樣的革命新道路?根據材料和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是如何找到這條革命新道路的?(6分)(3)綜合上述信息,中國發展道路的探索實踐給了我們哪些經驗和啟迪?(2分)24.(10分)為了實現“中國夢”,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帶領中國人民踏上了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穿越歷史滄桑巨變,回望90多年前那段苦難和輝煌。材料一:剛剛成立了六年的中國共產黨經受住了這種考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又繼續戰斗了。——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材料二:“《決議》批判了"左"傾機會主義的軍事路線,重新肯定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正確軍事路線。要求紅軍迅速完成從陣地戰到運動戰的轉變,靈活機動地運用戰略戰術,為創建新的根據地而斗爭。”——摘自《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材料三:中國共產黨把敵人視為“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民團結和凝聚成萬眾一心的不可戰勝的力量。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勝利渡長江八路軍主動出擊囚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材料一中的“繼續戰斗”是指哪一歷史事件?簡述該事件的歷史地位。(3分)(2)這次會議是在什么嚴峻形勢下召開的?會議前后中國共產黨的形勢發生了哪些變化?(3分)(3)根據材料三中的圖片和文字,概述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是怎樣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的?(4分)25.(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全球創新指數中國近年排名(1)從圖中,你能獲取哪些信息?(2分)材料二:“創新是從根本上打開增長之鎖的鑰匙。”——習近平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能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摘自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2)結合“創新改變生活”相關內容談談你對材料二的認識。(4分)材料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資源,這是創新發展的最大“富礦”。要提供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推進“雙創”示范基地建設,鼓勵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開放創新資源,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合的創新創業格局,打造“雙創”升級版。(3)依據材料三說說我國應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4分)第1頁共8頁四校聯考2020學年九年級(上)期中考試社會?法治答題紙姓名: 班級: 座位號: 貼條形碼區缺考考生,由監考員用2B鉛筆填涂右面的缺考標記考生禁填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姓名。2.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注意事項填涂樣例正確填涂一、選擇題,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1)(3分)(2)(3分)(3)(2分)(4)(2分)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22.(1)(2分)(2)(6分)(3)(2分)23.(1)(2分)(2)(6分)(3)(2分)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21.(1)24.(1)(3分)(2)(3分)(3)(4分)25.(1)(2分)(2)(4分)(3)(4分)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2020學年九上社會期中考試參考答案21.(1)三國同盟、三國協約軸心國軍事同盟(2)日本偷襲珍珠港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3)諾曼底登陸或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等(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雅爾塔會議22.(1)內:清王朝的腐朽統治搖搖欲墜。外:西方列強加緊侵略中國,民族危機日趨嚴重。(內外兩個角度回答得2分)(2)A:1905年孫中山在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提出了“三民主義”,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3分)B: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3分)(3)資產階級革命(或辛亥革命)(1分)原因: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1分)23.(1)①辛亥革命;②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2分)(2)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2分)①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②1928年,井岡山會師,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力量不斷壯大;③在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指導下,到1930年,全國建立起大小十多塊革命根據地,最終找到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革命新道路。(三選二,4分)(3)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立足國情,從中國實際出發,走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2分)24.(1)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3分)(2)形勢: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長征。(1分)變化:遵義會議糾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是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2分)(3)抗日戰爭時期,與國民黨開展第二次合作,在全民族抗戰中,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對日作戰,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分)在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加速了全國的解放。(2分)25.(8分)(1)2013-2017年,我國創新能力不斷提升,(1分)但與發達國家尚有差距。(1分)(2)創新是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已經成為了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創新讓生活更美好。(任意答出兩點,2分)(3)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4分)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學年九年級(上)社會期中考試·法治答題卷.doc 2020學年九年級(上)社會法治期中考試.docx 參考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