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1全國高考-------化學(電化學部分)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1全國高考-------化學(電化學部分)解析

資源簡介

2011年全國高考試題----化學(電化學部分)解析
(福建卷)
11、研究人員研制出一種鋰水電池,可作為魚雷和潛艇的儲備電源。該電池以金屬鋰和鋼板為電極材料,以LiOH為電解質,使用時加入水即可放電。關于該電池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既是氧化劑又是溶劑
B.放電時正極上有氫氣生成
C.放電時OH-向正極移動
D.總反應為:2Li+2H2O=== 2LiOH+H2↑
【解析】答案:C
考生可能迅速選出C項是錯誤,因為原電池放電時OH-是向負極移動的。這種電池名稱叫鋰水電池??赏茰y其總反應為:
2Li+2H2O=== 2LiOH+H2↑。再寫出其電極反應如下:
(—)2Li—2e—=2Li+
(+)2H2O+2e—=2OH—+H2↑
結合選項分析A、B、D都是正確的。
(海南卷)
6.一種充電電池放電時的電極反應為
H2+2OH—2e-=2H2O; NiO(OH)+H2O+e-=Ni(OH)2+OH-
當為電池充電時,與外電源正極連接的電極上發生的反應是
A. H2O的還原 B. NiO(OH)的還原
C. H2的氧化 D. NiO(OH) 2的氧化
【解析】電池充電時,是電解池,與正極連接的是陽極,發生氧化反應,C選項是放電的氧化反應,D是充電時的氧化反應。選D
(海南卷)
12、根據右圖,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燒杯a中的溶液pH升高
B.燒杯b中發生氧化反應
C.燒杯a中發生的反應為2H++2e-=H2
D.燒杯b中發生的反應為2Cl--2e-=Cl2
【解析】 燒杯a中的反應是: O2+2H2O+4e-=4OH-,燒杯b中發生的反應為Zn2+-2e-=Zn2+,A、B是正確選項。
(全國卷)
10.用石墨作電極電解CuSO4溶液。通電一段時間后,欲使電解液恢復到起始狀態,應向溶液中加入適量的
A. CuSO4 B.H2O C. CuO D. CuSO4·5H2O
【解析】電解CuSO4溶液發生的反應為:2CuSO4+2H2O2Cu+2H2SO4+O2↑,從溶液中析出的是Cu和O2,將兩者發生化合生成CuO,加入到溶液中,可發生反應CuO+ H2SO4==CuSO4+H2O,使溶液復原。
(安徽卷)
12.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種“水”電池,這種電池能利用淡水與海水之間含鹽量差別進行發電,在海水中電池總反應可表示為:下列“水” 電池在海水中放電時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正極反應式:
B.每生成1 mol轉移2 mol電子
C.不斷向“水”電池的負極移動
D.是還原產物
【答案】D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原電池和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知識。
正極反應該得電子,因此A錯;原電池中電解質溶液中的陽離子應該向正極移動,C錯;Ag是反應的還原劑,因此是氧化產物,D錯。
(浙江卷)
10.將NaCl溶液滴在一塊光亮清潔的鐵板表面上,一段時間后發現液滴覆蓋的圓周中心
(a)已被腐蝕而變暗,在液滴外沿棕色鐵銹環(b),如圖所示。
導致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氣含量比邊緣少。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區向b區遷移
B.液滴邊緣是正極區,發生的電極反應為:O2+2H2O+4e-4OH-
C.液滴下的Fe因發生還原反應而被腐蝕,生成的Fe2+由a區向b區遷移,與b區的OH―形成Fe(OH)2,進一步氧化、脫水形成鐵銹
D.若改用嵌有一銅螺絲釘的鐵板,在銅鐵接觸處滴加NaCl溶液,則負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Cu-2e-Cu2+
(江蘇卷)
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溫度下,反應MgCl2(1) ==Mg(1)+ Cl2(g)的△H>0,△S>0
B.水解反應NH+4+H2ONH3·H2O+H+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C.鉛蓄電池放電時的負極和充電時的陽極均發生還原反應
D.對于反應2H2O2==2H2O+O2↑,加入MnO2或升高溫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
(新課標)
11.鐵鎳蓄電池又稱愛迪生電池,放電時的總反應為:
Fe+Ni2O3+3H2O=Fe(OH)2+2Ni(OH)2
下列有關該電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電池的電解液為堿性溶液,正極為Ni2O3、負極為Fe
B. 電池放電時,負極反應為Fe+2OH--2e-=Fe(OH)2
C. 電池充電過程中,陰極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 電池充電時,陽極反應為2Ni(OH)2+2OH--2e-=Ni2O3+3H2O
【解析】根據放電反應方程式,鐵鎳蓄電池放電時Fe作負極,發生氧化反應,為還原劑,失電子生成Fe2+,最終生成Fe(OH)2,Ni2O3作正極,發生還原反應,為氧化劑,得電子,最終生成Ni(OH)2,選項A、B正確;電池放電時,負極反應為Fe+2OH--2e-=Fe(OH)2,則充電時,陰極發生Fe(OH)2+2e-= Fe+2OH-,陰極附近溶液的pH升高,選項C錯誤;電池充電時,陽極發生2Ni(OH)2+2OH--2e-=Ni2O3+3H2O,選項D正確。
答案:C
(廣東卷A)
12.某小組為研究電化學原理,設計如圖2裝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a和b不連接時,鐵片上會有金屬銅析出
B.a和b用導線連接時,銅片上發生的反應為:Cu2++2e-= Cu
C.無論a和b是否連接,鐵片均會溶解,溶液從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
D.a和b分別連接直流電源正、負極,電壓足夠大時,Cu2+向銅電極移動
【解析】A、發生置換反應,正確。B、形成原電池,銅片作正極,溶液中Cu2+先放電,正確;鐵片作負極失去電子形成Fe2+,溶液從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所以C、正確。D、a和b分別連接直流電源正、負極,a作陽極,銅片失去電子形成為Cu2+。Cu2+向鐵電極移動。錯誤
(安徽卷)
12.研究人員最近發明了一種“水”電池,這種電池能利用淡水與海水之間含鹽量差別進行發現,在海水中電池反應可表示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
下列“水”電池在海水中放電時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正極反應式:
B.每生成1mol Na2Mn5O10轉移2mol電子
C.Na+不斷向“水”電池的負極移動
D.AgCl是還原產物
(山東卷)
15.以KC1和ZnC12混合液為電鍍液在鐵制品上鍍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未通電前上述鍍鋅裝置可構成原電池,電鍍過程是該原電池的充電過程
B.因部分電能轉化為熱能,電鍍時通過的電量與鋅的析出量無確定關系
C.電鍍時保持電流恒定,升高溫度不改變電解反應速率
D.鍍鋅層破損后即對鐵制品失去保護作用
【解析】電鍍時Zn 為陽極,Fe為陰極,KCl、ZnCl2的混合溶液為電解質溶液,若未通電,不存在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故不能構成原電池,故A錯;電鍍時,導線中每通過2 mol電子,就會析出1mol鋅,通過的電量與析出的鋅量的關系確定,故B錯;電鍍時保持電流保持恒定,則反應的速率就不會改變,故升高溫度對反應的速率無影響,故C正確;鍍鋅層破損后,鋅與鐵可構成原電池的兩個電極,鐵做正極受到保護,故D錯。
【答案】C
(上海卷)
16.用電解法提取氯化銅廢液中的銅,方案正確的是
A.用銅片連接電源的正極,另一電極用鉑片
B.用碳棒連接電源的正極,另一電極用銅片
C.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陰極產物
D.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陽極產物
(北京卷)
8.結合右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Ⅰ和Ⅱ種正極均被保護
B. Ⅰ和Ⅱ中負極反應均是
C. Ⅰ和Ⅱ中正極反應均是
D. Ⅰ和Ⅱ中分別加入少量溶液,均有藍色沉淀
【解析】裝置I中鋅作負極,鐵作正極,溶液為中性,發生吸氧腐蝕,生成氫氧根;裝置II中鐵作負極,銅作正極但溶液呈酸性,故正極生成氫氣。綜上選項A正確
(四川卷)
29.開發氫能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硫鐵礦(FeS2)燃燒產生的SO2通過下列碘循環工藝過程既能制H2SO4,又能制H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1 g FeS2完全燃燒放出7.1 kJ熱量,FeS2燃燒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2)該循環工藝過程的總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3)用化學平衡移動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應中使用膜反應器分離出H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用吸收H2后的稀土儲氫合金作為電池負極材料(用MH)表示),NiO(OH)作為電池正極材料,KOH溶液作為電解質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長壽命的鎳氫電池。電池充放電時的總反應為:
NiO(OH)+MHNi(OH)2+M
①電池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
②充電完成時,Ni(OH)2全部轉化為NiO(OH)。若繼續充電將在一個電極產生O2,O2擴散到另一個電極發生電極反應被消耗,從而避免產生的氣體引起電池爆炸,此時,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
【解析】(1)反應方程式:4FeS2+11O2=2Fe2O3+8SO2,標出各物質的聚集狀態;在反應中4 mol FeS2的質量為m(FeS2)=4 mol×120 g·mol-1=480 g,放熱Q=480 g×7.1 kJ/g=3408 kJ,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4FeS2(s)+11O2(g)=2Fe2O3(s)+8SO2(g) H=-3408 kJ·mol-1。
(2)在反應器中發生反應:SO2+I2+2H2O=2HI+H2SO4,在膜反應器中的反應為:2HI AUTOTEXT <=> \* MERGEFORMAT
I2+H2,將兩個方程式相加得:SO2+2H2O=H2SO4+H2。
(3)在膜分離器中發生反應:2HI AUTOTEXT <=> \* MERGEFORMAT
I2+H2,將H2分離出來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動,利于I2和H2的生成。
(4)①負極反應物MH失去電子,生成的H+在堿性條件下生成H2O,電解反應式為:MH-e-+OH-=H2O+M。
②O2與MH發生反應,生成H2O和M,電極反應式為:4MH+O2+4e-=2H2O+4M。
.【答案】(1)4FeS2(s)+11O2(g)=2Fe2O3(s)+8SO2(g) H=-3408 kJ·mol-1
(2)SO2+2H2O=H2SO4+H2
(3)促使平衡向右移動,有利于碘和氫氣的生成
(4)①MH-e-+OH-=H2O+M ②4MH+O2+4e-=2H2O+4M
(新課標)
27.科學家利用太陽能分解水生成的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甲醇,并開發出直接以甲醇為燃料的燃料電池。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燒熱
△H分別為-285.8kJ·mol-1、-283.0kJ·mol-1、-726.5kJ·mol-1。請回答問題:
(1)用太陽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 kJ。
(2)甲醇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態水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3)在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考查溫度對反應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①溫度為T1時,從反應開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為v(CH3OH)= mol·L-1·min-1
②該反應在T時的平衡常數比T2時的小
③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④處于A點的反應體系從T1變到T2,達到平衡時增大
(4)在T1溫度時,將1molCO2和3molH2充入一密閉恒容器中,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若CO2轉化率為a,則容器內的壓強與起始壓強之比為______;
(5)在直接以甲醇為燃料電池中,電解質溶液為酸性,負極的反應式為________、正極的反應式為________。理想狀態下,該燃料電池消耗1mol甲醇所能產生的最大電能為702.1kJ,則該燃料電池的理論效率為________(燃料電池的理論效率是指電池所產生的最大電能與燃料電池反應所能釋放的全部能量之比)
【解析】(1)已知H2(g)的燃燒熱△H為 -285.8kJ·mol-1,其含義為1mol H2(g)完全燃燒,生成1molH2O,放出285.8kJ的熱量,即分解1molH2O,就要吸收285.8kJ的熱量。用太陽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2858kJ。
(2)由CO(g)和CH3OH(l)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①CO(g)+ 1/2 O2(g)= CO2(g) △H=-283.0kJ·mol-1
②CH3OH(l)+ 3/2 O2(g)= CO2(g)+2 H2O(l) △H=-726.5kJ·mol-1
由②-①可得:CH3OH(l)+ O2(g)= CO(g)+2 H2O(l) △H=-443.5kJ·mol-1
(3)CO2和H2合成甲醇的化學方程式為CO2(g)+3H2(g)CH3OH(g) + H2O(g)。由圖像可知B曲線先到達平衡,因此溫度T2>T1,溫度越高,達到平衡時甲醇的物質的量反而越低,說明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不利于甲醇的生成,平衡常數減小,即②錯誤、③正確;溫度為T1時,從反應開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物質的量為mol,此時甲醇的濃度為,所以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為:v(CH3OH)= mol·L-1·min-1,因此①錯誤;因為溫度T2>T1,所以A點的反應體系從T1變到T2時,平衡會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即降低生成物濃度而增大反應物濃度,所以④正確。
(5)在甲醇燃料電池中,甲醇失去電子,氧氣得到電子,所以負極的電極反應式是CH3OH-6e-+H2O=CO2+6H+,正極的電極反應式是3/2O2+6e-+6H+=3H2O;甲醇的燃燒熱是-726.5kJ·mol-1,所以該燃料電池的理論效率為。
答案:(1)2858; (2)CH3OH(l) +O2(g)=CO(g)+2 H2O(l) △H=-443.5kJ·mol-1;
(3)③④; (4)1-a/2;
(5)CH3OH-6e-+H2O=CO2+6H+ 3/2O2+6e-+6H+=3H2O 96.6%
(廣東卷A)
32.(16分)由熔鹽電解法獲得的粗鋁含有一定量的金屬鈉和氫氣,這些雜質可采用吹氣精煉法除去,產生的尾氣經處理后可用鋼材鍍鋁。工藝流程如下:
(注:NaCl熔點為801℃;AlCl3在181℃升華)
(1)精煉前,需清除坩堝表面的氧化鐵和石英砂,防止精煉時它們分別與鋁發生置換反應產生新的雜質,相關的化學方程式為① 和②
(2)將Cl2連續通入坩堝中的粗鋁熔體,雜質隨氣泡上浮除去。氣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還含有 ;固態雜質粘附于氣泡上,在熔體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
(3)在用廢堿液處理A的過程中,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鍍鋁電解池中,金屬鋁為 極,熔融鹽電鍍中鋁元素和氯元素主要以AlCl4― 和Al2Cl7―形式存在,鋁電極的主要電極反應式為
(5)鋼材鍍鋁后,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鋁膜能防止鋼材腐蝕,其原因是
【答案】((16分)
(1)2Al+2Fe2O3 Al2O3+2Fe 4Al+3SiO2 2Al2O3+3Si
(2)HCl,氯化鋁;NaCl
(3)Cl2+2OH-=Cl-+ClO-+H2O,H++OH-=H2O
(4)陽、Al-3e-+7AlCl-4===4Al2Cl-7
(5)致密的氧化鋁膜能隔絕鋼材與空氣中的O2、CO2和H2O等接觸,使電化學腐蝕和化學腐蝕不能發生。
(江蘇卷)
20.(14分)氫氣是一種清潔能源,氫氣的制取與儲存是氫能源利用領域的研究熱點。
已知: CH4(g)+H2O(g)=CO(g)+3H2(g) △H=206.2kJ·mol-1
CH4(g)+CO2(g)=2CO(g)+2H2(g) △H=247.4 kJ·mol-1
2H2S(g)=2H2(g)+S2(g) △H=169.8 kJ·mol-1
(1)以甲烷為原料制取氫氣是工業上常用的制氫方法。CH4(g)與H2O(g)反應生成CO2(g)和H2(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2)H2S熱分解制氫時,常向反應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氣,使部分H2S燃燒,其目的是
。燃燒生成的SO2與H2S進一步反應,生成物在常溫下均非氣體,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H2O的熱分解也可得到H2,高溫下水分解體系中主要氣體的體積分數與溫度的關系如圖11所示。圖中A、B表示的物質依次是 。
(4)電解尿素[CO(NH2)2]的堿性溶液制氫的裝置示意圖見圖12(電解池中隔膜僅阻止氣體通過,陰、陽極均為惰性電極)。電解時,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
(5)Mg2Cu是一種儲氫合金。350℃時,Mg2Cu與H2反應,生成MgCu2和僅含一種金屬元素的氫化物(其中氫的質量分數為0.077)。Mg2Cu與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答案】(14分)
(1)CH 4(g)+2H2O(g) =CO 2(g) +4H2(g) △H=165.0 kJ·mol-1
(2)為H2S熱分解反應提供熱量
2H2S+SO2 =2H2O+3S (或4H2S+2SO2=4H2O+3S 2)
(3)H、O(或氫原子、氧原子)
(4)CO(NH2)2+8OH--6e-=CO32-+N2↑+6H2O
(5)2Mg2Cu+3H2 MgCu2+3MgH2
【分析】本題以新能源為背景涉及元素化合物性質、熱化學方程式和電極反應方程式的書寫、讀圖讀表的綜合題,是以化學知識具體運用的典型試題。
【備考提示】高三復習一定要關注生活,適度加強綜合訓練與提升。
(山東卷)
29.(14分)科研、生產中常涉及鈉、硫及其化合物。
(1)實驗室可用無水乙醇處理少量殘留的金屬鈉,化
學反應方程式為 。要清洗附著在試管壁
上的硫,可用的試劑是 。
(2)右圖為鈉硫高能電池的結構示意圖,該電池的工作
溫度為320℃左右,電池反應為2Na+S=Na2,
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M(由Na2O和Al2O3
制得)的兩個作用是 。與鉛蓄電池相比,當消耗相同質量的負極活性物質時,鈉硫電
池的理論放電量是鉛蓄電池的 倍。
(3)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固體,溶液Ph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溶液長期放置有硫析出,原因為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解析】(1)乙醇與鈉反應的方程式為:2CH3CH2OH + 2Na2CH3CH2ONa + H2↑;要除去硫,常用能溶解硫的二硫化碳清洗。
(2)正極上是S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xS+2e- == Sx2-;要形成閉合回路,M必須是能使離子在其中定向移動的,故M的兩個作用是導電和隔膜;假設消耗的質量都是207 g,則鉛蓄電池能提供的電子為2 mol,而鈉硫電池提供的電子為1 mol,故鈉硫電池的放電量是鉛蓄電池的4.5倍。
(3) Na2S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反應為:H2O + S2- HS- + OH-,HS- + H2O H2S + OH-,其中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Na+)>c(S2-)>c(OH-)>c(HS-)>c(H+)。加入CuSO4,發生的離子反應為Cu2++ S2-==CuS,使水解平衡向左移動,堿性減弱,pH減小;Na2S溶液長期放置會析出硫,是因為O2將其氧化的原因,離子方程式為:2S2-+ 2H2O+O2==
2S+ 4OH-。
【答案】(1)2CH3CH2OH+2Na→2CH3CH2ONa+H2↑;CS2(或(熱)NaOH溶液)
(2)xS+2e—=S32—(或2Na++xS+2e— Na2S2);離子導電(導電或電解質)和隔離鈉與硫;4.5
(3)c(Na+)>c(S2—)>c(OH—)>c(HS—)>c(H+);減小
2S2—+O2+2H2O 2S↓+4OH—
(天津卷)
10.(14分)工業廢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和,它們會對人類及生態系統產生很大的傷害,必須進行處理。常用的處理方法有兩種。
方法1:還原沉淀法
該法的工藝流程為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
(1)若平衡體系的pH=2,則溶液顯 色.
(2)能說明第①步反應達平衡狀態的是 。
a.CrO和CrO的濃度相同
b.2v (CrO) =v (CrO)
c.溶液的顏色不變
(3)第②步中,還原1mol CrO離子,需要 mol的FeSO·7H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常溫下,Cr(OH)的溶度積,要使降至10mol/L,溶液的pH應調至 。
方法2:電解法
該法用Fe做電極電解含的酸性廢水,隨著電解進行,在陰極附近溶液pH升高,產生Cr(OH)沉淀。
(5)用Fe做電極的原因為 。
(6)在陰極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電極反應解釋) 。
溶液中同時生成的沉淀還有 。
【解析】(1) c (H+)增大,平衡2CrO42-(黃色)+2H+Cr2O72-(橙色)+H2O向右移動,溶液呈橙色;
(2) Cr2O72-和CrO42-的濃度相同時,并不能說明各組分的濃度不再改變了,故a不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狀態;(Cr2O72-)和(CrO42-)表示的都是正反應或都是逆反應,2(Cr2O72-)=(CrO42-)并不能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溶液的顏色不再改變,也就是各物質的濃度不再改變,是平衡狀態,故選c;
(3)還原1 molCr2O72-離子生成2 mol Cr3+,得到的電子數為6 mol,根據電子得失守恒可知,需要6 mol的FeSO47H2O;
(4)當c(Cr3+)=10-5 mol/L時,溶液的c(OH―)= mol/L,pH=5,即要使c(Cr3+)降至10-5 mol/L,溶液的pH應調至5。
(5)在電解法除鉻中,鐵作陽極,鐵優先失去電子生成Fe2+,以提供還原劑;
(6)在陰極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H+放電生成H2的同時,降低了溶液的酸性;Fe2+與Cr2O72-反應生成了Fe3+,Fe3+轉化為Fe(OH)3沉淀。
【答案】(共14分)
(1)橙 (2)c (3)6 (4)5
(5)陽原反應為Fe—2e— Fe2+,提供還原劑Fe2+
(6)2H++2e— H2↑ Fe(OH)3
(湖北卷)
26.(15分)甲、乙、丙、丁、戊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丙處于同一主族,丙、丁、戊處于同一周期,戊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甲、乙、丙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甲、乙組成的成見氣體X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戊的單質與X反應能生成乙的單質,同時生成兩種溶于水均呈酸性的化合物Y和Z,0.1 mol/L的Y溶液pH>1;丁的單質既能與丙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應生成鹽L也能與Z的水溶液反應生成鹽;丙、戊可組成化合物M。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戊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
⑵寫出乙的單質的電子式:_______。
⑶戊的單質與X反應生成的Y和Z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4,反應中被氧化的物質與被還原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
⑷寫出少量Z的稀溶液滴入過量L的稀溶液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
⑸按右圖電解M的飽和溶液,寫出該電解池中發生反應的總反應方程式:_______。將充分電解后所得溶液逐滴加入到酚酞試液中,觀察到得現象是__________。
【解析】甲、乙組成的常見氣體X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則X是NH3,甲是H,乙是N。甲、丙處于同一主族,并且丙的原子序數大于N,則丙是Na。根據戊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甲、乙、丙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則戊原子最外層電子數=1+1+5=7,則戊是Cl。戊的單質是Cl2,與NH3反應生成乙的單質N2和NH4Cl、HCl;并且0.1 mol·L-1的Y溶液的pH>1,則Y是NH4Cl,Z是HCl。
丁的單質能與NaOH溶液反應,也能與HCl水溶液反應,則丁是Na,生成的鹽L是NaAlO2。丙、戊組成的化合物M為NaCl。
(1)Cl-的結構示意圖為:
。(2)乙單質N2的電子式為:
(3)NH3與Cl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NH3+3Cl2=N2+2NH4Cl+4HCl,在反應中氨氣做還原劑,氯氣做氧化劑,被氧化的物質與被還原的物質之比為:2:3。
(4)將少量的鹽酸滴入過量NaAlO2溶液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O2- +H++H2O=Al(OH)3↓。
(5)按右圖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2NaCl+2H2O2NaOH+Cl2↑+H2↑。電解后得到NaOH溶液,滴入酚酞溶液中,觀察到溶液變紅。
【答案】(1)
(2) (3)2:3 ⑷AlO2- +H++H2O=Al(OH)3↓
(5)2NaCl+2H2O2NaOH+Cl2↑+H2↑ 酚酞溶液溶液變紅
====
高溫
====
高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远县| 五指山市| 庆云县| 绵竹市| 乌海市| 西贡区| 永清县| 抚顺县| 临夏市| 和顺县| 临安市| 永春县| 三都| 崇文区| 五峰| 信宜市| 霞浦县| 晴隆县| 汝南县| 新平| 大名县| 博罗县| 民乐县| 葵青区| 高尔夫| 滦南县| 正定县| 五家渠市| 宣武区| 祁连县| 会理县| 武鸣县| 铜陵市| 斗六市| 伊金霍洛旗| 阳曲县| 霍邱县| 兴业县| 西畴县| 永宁县| 腾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