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實驗和觀察
【基本知識】
觀察和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許多科學知識是通過觀察和實驗,并通過認真思考而總結而出來的。
一:從觀察到實驗
為什么要用儀器和工具來觀察?
在科學研究中,人們借助儀器或工具來進行準確的判斷、測量和觀察。
在很多情況下,單憑我們的感官還不能對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斷,因此我們經常要借助一些儀器來幫助我們作出準確的判斷。
在科學研究中我們還常借各種儀器來擴大觀察的范圍。例如如用顯微鏡觀察微小的物體(細胞),用天文望遠鏡觀測遙遠的星體。
許多科學實驗的結果往往往往需要得到一些具體的數據值,所以在實驗中常常要用一些測量工具對物體進行測量————定量觀察。
2.活動:、生雞蛋放在溶液中的現象:
清水中(下沉)加鹽 慢漫上升 繼續加鹽 浮在水面上
白醋中(下沉)并且表面有氣泡冒出。
3.認真操作、仔細觀察是我們進行實驗時應有的態度,在實驗時,我們要逐步學會正確使用各種儀器,仔細觀察各種實驗現象,正確記錄實驗現象和所測數據。
二:實驗儀器
試管:是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可以加熱,用途十分廣泛。試管加熱時要用試管夾(長柄向內,短柄向外,手握長柄)。給試管內的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試管夾應夾在距離試管口1/3處。加熱時試管要傾斜45度。,并先均勻預熱,再在液體集中部位加熱。熱的試管不能驟冷,以免試管破裂。
停表:用來測量時間,主要是測定時間間隔。
天平和砝碼:配套使用,測量物體的質量。
電流表:測定電流的大小。
電壓表:測定電壓的大小。
顯微鏡:用來觀察細胞等肉眼無法觀察的微觀世界的物質及變化。
酒精燈:是常用的加熱儀器,實驗室的主要熱源。使用時用它的外焰加熱。
燒杯:能用于較多試劑的反應容器,并能配制、稀釋溶液等。
表面皿:可暫時盛放少量的固體和液體。
藥匙:用來取用少量固體。
玻璃棒:主要用于攪拌、引流、轉移固體藥品。
【典型例題】
例1.俗話說:“眼見為實。”但事實上,有很多東西我們想了解它,卻看不見、摸不著,這時我們采用的下列方法最不恰當的是……………………( )
A.向專家請教 B.查閱資料
C.借助儀器擴大觀察范圍 D.認為自己還不懂,以后再說
例2、實驗是科學研究中很重要的環節。在做“生雞蛋在鹽水中的沉浮”實驗。觀察:
①雞蛋的形狀:
②生雞蛋在清水中沉浮情況:
③不斷在清水中加鹽,觀察生雞蛋沉浮情況:
玻璃棒攪拌目的是 ,攪拌過程中能否碰到燒杯壁或底?
例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科學研究中,實驗和觀察是兩回事,它們互不相干。
B.觀察就是用眼睛看,而不能用其他的儀器。
C.電流表是測電流的,電壓表是測電壓的。
D.在熄滅酒精燈時,可以用嘴吹。
例4. 下列儀器與用途不對應的一組是……………………………………………( )
A、試管—測量液體體積 B、停表—測量時間
C、酒精燈—加熱 D、天平—測物體的質量
例5、下列儀器中,哪種儀器可以擴大我們的觀察范圍 ( )
A、停表 B、 顯微鏡 C、 天平 D、 電壓表
例6.下列儀器中,用來加熱其他物體的是_________,滴加少量液體的是________,常用來攪拌的是________,可以直接加熱的是________,用來觀察微小物體的是_________。用來添加少量固體的是________,不可直接加熱的是_______。(填序號)
①燒杯 ②膠頭滴管 ③試管 ④酒精燈 ⑤玻璃棒 ⑥藥匙 ⑦顯微鏡
【課堂練習】
1、在科學研究中借助儀器是為了( )
A、完成觀察任務 B、擴大觀察范圍 C、得到觀察結果 D、延長觀察范圍
2、不借助儀器憑眼睛觀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關觀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顯微鏡可擴大觀察范圍 B、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天體能獲得更準確的數據
C、用放大鏡觀察指紋更清晰 D、使用工具后的觀察結果肯定正確
3、認識自然首先要學會觀察,你覺得認識自然現象可能需要( )
①用眼睛看 ②用腦思考 ③用儀器和工具思考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都是
4、下列觀察屬于定量觀察的是( )
A、雞蛋是橢圓形的 B、100米賽跑中張華比李興跑的快
C、課本長度為25.80厘米 D、夏天熱,冬天冷
5、進實驗室做實驗,首先應明確的是( )
A、實驗操作步驟 B、實驗目的 C、實驗儀器 D、實驗觀察和記錄
6、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為了節省藥品,實驗結束后將剩余的藥品放回原試劑瓶
B、為了節省火柴,用一盞酒精燈去點燃另一盞酒精燈
C、向酒精燈里添加酒精時,不超過酒精燈容量的2/3
D、用嘴熄滅酒精燈
7、下列關于觀察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B.人觀察事物有時要借助儀器才行
C.人的感覺有很大的局限性,哪怕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
D.觀察時要集中注意力,不放過一點蛛絲馬跡
8、某同學在兩個同樣的花盆中種下大豆種子,并設計了如下的實驗。從實驗知:他在研究影響大豆發芽的因素是( )
花盆 光線情況 溫度 水
甲 向陽處 20℃ 充足
乙 向陽處 20℃ 不充足
A.陽光 B.空氣 C.溫度 D.水分
二:填空題
9、科學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 和 。
10、在很多情況下,單憑我們的感官進行觀察還不能對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斷,因而經常要借助于一些
和 幫助我們做出準確的判斷。在科學研究中我們還常借助各種 來擴大觀察的范圍。。要觀察微小的物體,可以用 ;要看到遙遠的星體,可以用 。許多科學實驗都要求得到一些具體的數值,所以,在實驗中常常要用到一些 來對物體進行測量
11、 、 是我們進行實驗時應有的態度。在實驗時,我們要逐步學會正確使用 ,仔細觀察各種 ,正確記錄實驗 和所測 。
12、 和 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方法。單憑人的感覺器官觀察還不能對事物做出 的判斷,因此我們經常要借助于一些 和 來幫助我們做出準確判斷。
三:科學探究題
13、活動二:觀察雞蛋的浮沉情況
(1)你能說出這個實驗中各種實驗器具的名稱嗎?
。
(2)本實驗要用到玻璃棒攪拌液體,以加快物質的溶解速度,在攪拌過程中應盡量避免與燒杯 或 接觸。
(3)實驗過程:
①在燒杯中裝入清水,小心地將雞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燒杯中,觀察雞蛋在水中是浮起還是沉入水底;然后逐次往水中加入食鹽,觀察雞蛋在液體中浮沉狀態。
。
②當雞蛋能漂浮在鹽水的水面上時,繼續向鹽水中加鹽,在鹽水的濃度不斷增加時,觀察雞蛋位置變化。
。
14、用做少量物體反應容器的是 ;夾持試管的是 ;放置試管的是 ;用來加熱的是 ;觀察微小的物體的是 ;測量時間的是 ;測量質量的是 ;測量電路中的電流的是 ;測量電路兩端的電壓的是 ;攪拌、加快溶解、引流的是 ;取粉末狀固體的是 ;配制溶液的是 。
15、觀察指紋活動①觀察自己不同手指的紋路是否相同? ;
②觀察自己和其他同學手指的紋路是否相同? ;
③手指紋處皮膚破了,新長的手指紋會發生改變嗎? ;
你知道原因嗎?
【課后練習】
1、學習科學的最基本方法是( )
A.閱讀、作筆記和練習 B.觀察、討論和交流 C.觀察、實驗和思考 D.閱讀、實踐和應用
2、請你先憑視覺直接判斷下面兩圖的形狀和大小,再用工具準確測量,看結果有什么不同?對此你有什么啟示?
3、能被磁鐵吸引的物質稱為磁性物質,把磁鐵分別靠近木塊、鐵釘、橡皮、書本、鉛筆、鋁制易拉罐,判斷哪些物體屬于磁性物質,判斷哪些物體屬于非磁性物質。把你作出判斷的結果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磁性物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磁性物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紙盒可以用來燒水,你信嗎?取一張不易透水、紙質較好的紙,將其折成一個不漏水的紙盒,裝上一定的水。然后按下圖所示將它懸掛在鐵架臺上,用小火在底部中央加熱(注意不要讓火燒到水面以上的紙和線),觀察水能否沸騰,查閱資料嘗試著解釋紙為什么不會燃燒?
課后練習參考答案
1、C。2、直接觀察與實際測量有很大差別,不能只憑直覺判斷,必須借助工具測量。3、鐵釘;木塊、橡皮、書本、鉛筆、鋁制易拉罐。4、因為水沸騰時溫度為100℃,沸騰時溫度不變,而紙燃燒的溫度超過100℃(紙著火溫度是183℃)。
圖1
PAGE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