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類的起源和進化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能說出人類與現代類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知道人類是由于環境的變化,在于自然環境的艱苦斗爭過程中逐漸進化來的。 能了解人類在起源和進化過程中自身形態、使用工具等方面的變化。 能力目標: 通過指導學生課前收集有關人類的起源和進化的資料等,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 對人類的起源和進化的探究,激發學生的懷疑精神,培養和發展他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比較問題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以科學的態度認識人類的起源和進化問題,認同人類起源與發展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以及科學是不斷發展的觀點。 培養學生對嚴密的邏輯、確鑿的證據、豐富的聯想和想像與科學推測的緊密聯系。 培養學生樹立珍愛生命、熱愛勞動、愛惜我們的家園——生物圈及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運用比較的方法找出人類與類人猿的異同點;2.人類的進化階段極其特點;3.認識到古人類化石和遺物等對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性 2.教學難點:人類與類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教學設計思想: 《人類的起源和進化》是第22章的最后一節,前面已學習了生命的起源、生物的進化歷程和生物進化的原因,這節課在教學上要注意對前后知識的銜接和應用,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清森林古猿、類人猿和人類三者之間的關系,要強調類人猿和人類都是由森林古猿進化來的,類人猿和人類在進化上是一種近親的關系。這節課的教學不能只局限在人類的起源和進化這兩個問題上,要強調人類是自然進化的產物,人類的出現是生物進化自然選擇規律的體現,人類對自身進化之謎尚未完全揭開,使學生體會環境變化在人類進化中的地位,人類應與自然界和諧發展,要樹立愛護環境、尊重自然的意識和觀點。 教師準備:1.查閱、搜集有關生物進化論和神創論觀點的資料等。 2.制作CAI課件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人類起源和進化的資料、現代類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狀態的資料。 教學地點:有多媒體設施的教室 課時分配 1課時 應用信息技術的依據 本節課的內容屬于古生物學的內容。而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古生物是相當陌生的,因此,如果只是通過文字圖片或羅列古人類考古成就內容來充實本節課,初二學生很難接受,單一枯燥的信息形式, 因此在這節課中我設計運用了一些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從網絡中找尋了相關影像資料,有猩猩在森林中運動的錄像和關于“露西”的圖片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加大一堂課的信息容量,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腦軟件的交互性,可以很好地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思路和策略。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影像資料更以形象直觀的形式給學生以充分的理解和掌握。這些影像給了學生直觀的感性認識,方便他們在動態中理解,也有助于他們進行分析能力的鍛煉。利用多媒體技術也同時使教師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教學選擇和教學預案,課堂容量增加,給了師生更多的自由互動和發展提高的時間、空間。 教學過程: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評價 人類的起源 引入:人類目前有很多雄心勃勃的科學探索計劃,如探索宇宙的起源,登陸月球與火星等,而其實人類對自身的起源還不清楚。人類的祖先是誰?許多民族都有關于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中國古代的女媧摶土造人和西方的上帝造人的傳說,說明人類很早就開始思考自身的起源。但早期的認識脫離不開神創論,直到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的發表,才將人類對自身的認識拉上了正確的軌道。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是直立行走的。關于人類起源的爭論有數百年的歷史,現在仍有許多問題是懸而未解的。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一書中提出,人類也是進化的產物,人類與類人猿有著共同的祖先。 并提出下列問題: 人類是如何進化來的呢? 傾聽教師 的介紹,觀看圖片,并發言闡述自己對女媧造人和上帝造人的觀點。 明確本節學習的主題:人類的發展和進化。 通過神話故事引起興趣,明確本課的學習內容。 認識觀察現代類人猿 指導學生閱讀插圖和播放關于猩猩的活動錄像,啟發學生發現問題、思索、回答,并補充。 類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長臂猿與人類的形態、結構最相似,與人類的血緣關系也很近,所以被叫做類人猿。猩猩生活在亞洲的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的熱帶森林中。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東部的赤道地區。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熱帶雨林中。長臂猿生活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以及我國的云南省。它們依靠從森林中獲取的果實、嫩芽、昆蟲等食物生存 人能夠兩足直立行走,頭顱變大、變圓,有靈便雙手,敏銳頭腦,制造工具,語言交流。。。。。。類人猿臂行,半直立行走,無腰曲等 觀看現代類人猿生活的錄像片段。通過對比找出現代類人猿與人的異同點。討論:1這些類人猿生活在地球什么大陸?什么環境氣候? 2現代類人猿與人類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 通過觀察討論現代類人猿的生活方式進一步引起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培養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分析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異同點,進一步_??????_二者之間的親緣關系,使學生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觀點 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師生共同得出結論:現代類人猿與人有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推測森林古猿當時的生活狀況 鼓勵和引導學生從運動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膽進行想像,并進行適當的補充。 通過觀察圖片和錄像片,學生以討論的方式嘗試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況。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環境的變化 設問: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漸進化成人了呢?播放古猿下地的影片片段,提供東非大裂谷地形圖,介紹形成大裂谷的前后環境的變化情況:討論:森林的減少對森林古猿產生什么影響? 組織學生分析,教師進行補充、糾正。 小結:森林古猿:大約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最初生活在茂密森林的樹上,后來由于部分地區氣候發生變化,森林逐漸減少,食物來源逐漸困難,生活在這些地區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地,后來經過漫長的年代,一部分森林古猿就逐漸進化為人類,而其他一部分森林古猿,有的絕滅了,有的逐漸進化成現代的類人猿。 達成共識:地殼的劇烈運動,氣候的變化使自然環境發生變 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_è?????_學習知識,鍛煉學生運用資料和知識進行科學分析、大膽推理的能力。 人類起源和進化的歷程 進化的主要證據:化石 展出人類起源和進化的示意圖,討論:從猿到人的過程中,在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 多媒體展示各個階段化石及復原圖和想象圖 提供關于“露西”的圖片:問:“露西”的上、下肢之間的區別與她的運動方式有什么關系?觀看“東非人”的工具:問:這些石塊可能用來干什么?說明“東非人”可能具備了什么能力? 指導學生觀察圖中的要點(骨骼的長短、粗細,骨盆的 形態等)并進行分析,引導答疑,樹立進化的觀點。 強調人類進化過程中幾個方面的重要變化。 觀察:人類起源與進化的示意圖 討論: 在從森林古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都有哪些重要的改變促進了人的進化? 從猿到人的轉變 (1)直立行走 (2)手的形成 (3)人腦的形成 (4)語言的產生 (5)制造工具是人類特有的本領 得出結論:直立行走--制造簡單工具--制造復雜工具--產生語言 通過分析_??????_學習知識,使學生初步_??????_器官結構與行為之間的密切關系。 培養學生的_??????_能力,分析能力。 人類的進化階段 展示資料,重點闡述:多數科學家將人類的進化發展大約分為南方古猿階段、能人階段、直立人階段和智人階段。在人類進化過程中腦容量的增加是最顯著的變化之一。(多媒體展示各個階段化石及復原圖和想象圖) 南方古猿階段:距今大約700萬年前,能直立行走,是最早階段的原始人類。腦容量在450~530mL。 能人階段:距今大約200萬~150萬年間,能夠制造工具。腦容量在680mL左右 直立人階段:距今大約150萬~20萬年間,最早用火,具有語言能力。腦容量在1088mL左右 智人階段:距今大約20萬~1萬年間,腦容量在1300~1500mL左右,人工取火和藝術創作,最終進化成現代人類。 理解,思考,寫出人類進化過程中四個標志性階段之間的演化關系 讓學生體驗科學推理是建立在確鑿證據基礎上的縝密演繹。明白腦容量指標在人類史上的重要性。感受用數據說話的現代科學思想。 小結: 人類的起源地是非洲,非洲是人類的故鄉。 南方古猿(400萬年---120萬年)是最早的人,人類進化的歷程最可能是: 南方古猿(阿法種)……能人……直立人……智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五個階段。 理解人類的進化是樹叢狀的,不是單線式的,人類許多親緣在進化過程中滅絕了。我們是幸運而偶然的成為地球的主宰。學生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明確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斗爭中逐漸進化來的,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尊重生態規律。 頭腦風暴 1. 人類起源的問題全解決了嗎? 2. 人類進化過程中,關鍵的一步是什么?哪些器官進化的最快? 3. 現在的類人猿還能進化為人類嗎? 4.人和動物都在進化之中,為什么人類進化得如此之快,而動物進化得卻如此之慢呢? 5.除了化石證據外,研究人類起源的起源與進化還有什么方法? 。。。。。。 師生互動,學生思考回答,教師補充引導 人類與猿更重要的區別在于人類出現了文明和社會環境,并持續發展 提升思維品質,站在更高層次看人類進化 課外拓展 向學生推薦科教影片《宇宙與人》 法國紀錄片大師雅克·馬拉特作品《智人》 課后自學 提升思想 板書設計: 人類的起源和進化 一、人類的起源:神創論與進化論 二、人類的進化 地球環境 生活在草地 進化 1、森林古猿 現在人類 發生變化 生活在森林 進化 現代類人猿 直立行走 使用和制造工具 腦量增加 產生語言和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