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蘇科版八下生物 26.3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蘇科版八下生物 26.3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教案

資源簡介

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一、設計思路
面對自然資源的迅速衰減和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拯救資源,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已成為我國人民的共識和各級決策者的追求。所以,通過教學,引導學生認識“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性,并使之內化為自覺行動和要求,應該是本節課的主要目標。
初二學生對自然資源有所認識,但不夠完整清晰,如學生知道自然資源有利用價值,但卻說不出這些價值體現在哪里;知道石油、煤等資源,但卻缺乏對森林等生物資源的認識,甚至錯誤地認為“生物資源是可再生的,所以不需要保護”。因此,教師可通過數字的比較、案例的闡述、資料的分析,結合討論、調查和實驗探究,來警示學生,幫助學生認識和體會自然資源的價值及其有限性,并有目的地把“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激起共鳴,逐步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了解自然資源的價值、概念及其種類;
⑵認識自然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2、能力目標:
⑴通過對資料的分析,逐步認識到自然資源的有限性;
⑵通過調查、實驗探究、模擬計算等活動,認識人類生活對自然資源的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切實感受到自然資源的價值及其有限性,從而把這種認識真正轉化為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行動中去。
三、學情分析
1、教學重點:
⑴全面認識自然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
⑵理解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意義;
2、教學難點:
⑴理解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意義;
⑵切實感受到自然資源的價值及其有限性,從而把這種認識真正轉化為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行動中去。
3、教學準備:
⑴收集有關自然資源利用的資料,進行社會調查。
⑵提前一周進行廢電池浸出液對小麥種子萌發的影響實驗。
四、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新課導入
創設情景 激發思考 播放公益短片:拍賣世界上最后一瓶純凈的空氣。
激發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導致上述情況的發生?你覺得有沒有可能發生上述情況? 觀看短片;
在教師引導下產生對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思考和產生相應的危機感。
(一)認識自然資源
1、體會:自然資源的價值 教師組織學生交流所調查的我國汽油和水的價格,然后閱讀下列資料,進行分析:
伊朗境內石油儲量相當豐富,約占世界石油總儲量的十分之一。作為世界第四大石油出口國的伊朗每天出口250萬桶原油。伊朗百姓處處能享受到廉價汽油。目前的汽油價格相當于每升0.8元(注:本文未標注的貨幣單位均為人民幣),過去的汽油價格更便宜。如六年前,汽油價格每升才0.4至0.5元。然而,伊朗是個比較缺水的地方,“水比油貴”。一瓶1.5升容量的礦泉水大概在3元左右。
閱讀資料并思考:
與我國相比,伊朗國內的汽油和水的價值有何不同?你認為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討論交流
2、自然資源的概念 教師總結自然資源的概念(自然環境中人類可以用于生活和生產的物質)。并請學生舉例說明。 舉例說出常見生活用品的自然資源來源,如書本、衣服等
(二)自然資源的種類及其有限性
1、認識資源的種類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
①你知道生產、生活經常用到的電和哪些自然資源有聯系?
②你還知道這些自然資源有何區別?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自然資源的種類可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并請學生練習。 回答1:太陽能、風能、石油、煤、水等;
回答2:略;
連線練習:將下列自然資源與相應的資源種類連起來。(具體內容略)
2、認識自然資源的有限性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資料分析:
資料1:地球上許多自然資源(如原油、煤炭、金屬礦產等)是不可再生資源。然而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社會生產方式對資源和能源的攫取遠遠地超過了環境對經濟的承載能力,從而造成了資源枯竭危機。比如美國幾乎已經用盡了探明的錳、鉻、鎳、鋁土等礦產資源。據統計,按照當前的資源消耗率和開采量,在現有探明的礦產資源中,估計石油可供使用30年,鐵可供使用93年,天然氣可供使用58年,煤可供使用226年。在我國資源枯竭問題也十分嚴重,我國的人均資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資源占有量的1/2。我國514個城市中,有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據估計,到2020年,我國絕大多數礦產資源將短缺,前景不容樂觀。
資料2:一次性筷子一年“吃”掉的木材,相當于我國全年林木消耗總量的18%。小小的筷子關系到我國的環境和資源大問題。為此,全國人大代表王全杰呼吁,要限制生產、使用和出口一次性筷子,保護我們的森林資源。
王全杰代表說,我國是一個森林資源嚴重不足的國家,現有森林覆蓋面積1.34億公頃,活林木蓄積量117.85億立方米;森林面積人均0.11公頃,活林木蓄積量人均10立方米,分別只有世界人均的11%和13%。目前我國有近千家企業生產木制筷子,年消耗林木資源約500萬立方米,約占年林木消耗總量的18%。在筷子生產過程中,從圓木到木塊再到成品,木材的有效利用率為60%,而這60%的利用率中能成為一二三等品的也只有60%,剩下的40%只能當廢棄物扔掉。日本的森林覆蓋率為65%,是我國的5倍,但他們卻明令禁止用本國的林木加工一次性筷子,其用量的97%依靠進口,每年從中國進口200多億雙,占進口總量的99%。我國僅為向日本出口筷子每年就須砍掉250萬棵大樹。
組織學生思考與討論:
①以上兩份資料分別說明了哪類自然資源的有限性?
②一次性筷子的自然資源屬于哪一類?你認為國家為什么要從06年4月1日對木制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等征收消費稅?你認為可再生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幫助學生認識到自然資源的有限性。 閱讀資料,進行分析并交流,從而認識到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的有限性
(三)對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1、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調查活動:我省通常是用煤發電的。空調的正確使用有利于節能節電。如空調在制冷時,設定溫度高2℃,就可節電20%。請調查同學在家或宿舍中的空調使用情況;
資料分析:?2004年6月26日,由北京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會、環境與發展研究所等組織共同倡議“夏天將空調溫度設定在26℃以上, 以減少能源消耗”。
討論:你認為“26℃空調節能行動”對保護自然資源有何意義?你認為我們應對不可再生資源采取什么措施來保證其可持續利用?
教師總結:節約資源對保護不可再生資源的意義。 參與調查;
對有關資料進行分析和討論交流。
形成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共識并能轉化成自覺的行為。
2、對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1、分析長江禁漁前后的變化,認識“合理開發、重視再生對保護可再生資源的意義”。
①展示:
歷年來長江漁業捕撈對長江魚類資源的破壞情況
我國長江禁漁的有關措施;
實施長江禁漁措施前后,漁民收入比較;
②分析:實施長江禁漁后漁民收入有何變化?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變化?你認為對可再生資源需要保護嗎?為什么?
2、在“探究廢電池浸出液對種子萌發的影響”中感悟 “防止污染損害生物資源對保護可再生資源的意義。
①匯報調查結果:同學們使用與處理廢電池的方法
②組織學生交流廢電池的危害、處理的相關知識。
③分組交流實驗探究結果和結論。
組織討論:你認為亂丟廢棄物對生物資源有影響嗎?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減少這種影響?你還知道哪些保護生物資源的有效措施?
3、提高節水意識
展示圖片:校園內常流水現象和校園內節水器圖片;
模擬計算:常流水造成的水流失計算;
展示資料:缺水和水質性缺水。
討論:對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應該采取的措施。 參與調查、探究和討論、計算等,形成對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共識并能轉化成自覺的行為。
總結與拓展
總結升華 師生共同總結與回顧,加深對自然資源的種類及其有限性的認識,了解對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措施等。積極開展“節水、節電、節能、節紙、節糧”宣傳教育活動。
五、教學反思
教育在于激發學生的生命意識。保護環境、保護自然資源是維持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證。教師要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去震動學生的心靈,激起熱愛生命的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才能促使學生在生活、學習及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自覺地去保護與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珍惜大自然賜予我們的財富。
調查1:同學在家或宿舍中的空調使用情況
①你或你家一般什么時候使用空調?
A、只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熱的夏天使用   B、一年四季,只要覺得冷或熱就要開
C、一年四季基本不開   
②空調使用中,你或你家設置什么樣的溫度?
A、25℃  B、夏天28℃左右  冬天21℃左右   
C、不一定,只要房間內溫度上升或下降越快越好   
D、盡量比最舒適溫度高或低1度
③你知道空調的耗電量與下列哪種電器的耗電量相近?
A、電燈  B、電冰箱  C、電磁爐  D、大于前者
④你知道空調設置溫度相差2度,耗電量有差異嗎?
A、相差不大  B、有較大差別   C、不清楚
調查2:同學們使用與處理廢電池的方法
①你了解廢電池的危害性嗎?
A、詳細了解   B、不清楚
②你在家中經常使用哪類電池?
A、一次性電池  B、可充電電池   C、以上兩者皆有   D、其他
③在你家中電池壽命一般有多長?
A、1個星期   B、1個月    C、不知道
④你是如何對待廢電池的?
A、隨手扔掉   B、分類投入相應垃圾桶   C、沒在意
實驗:探究廢電池浸出液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①制取廢電池浸出液:用1節5號電池浸泡在1000毫升清水中2-3天備用;
②梯度稀釋廢電池浸出液;
③各小組選擇不同實驗方案,利用小麥種子進行實驗;
方案一:分別用廢電池浸出液和清水浸泡小麥種子,然后測定其發芽率;
方案二:小麥種子不作任何處理,分別用廢電池浸出液和清水浸泡土壤,然后測定在不同土壤中的小麥種子的發芽率;
方案三:分別用不同濃度梯度廢電池浸出液和清水浸泡小麥種子,然后測定其發芽率;
(4)各小組分別對實驗結果做好記錄,并做好計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溪市| 平原县| 仙游县| 绥化市| 耒阳市| 五家渠市| 五莲县| 韶关市| 徐闻县| 阳东县| 乐陵市| 四平市| 措勤县| 富民县| 罗源县| 舟曲县| 三都| 集安市| 韶山市| 北碚区| 滦南县| 榆林市| 清河县| 康平县| 成安县| 和硕县| 海宁市| 手游| 绍兴市| 凤山市| 桂阳县| 万载县| 富平县| 丽水市| 泸定县| 曲麻莱县| 辽源市| 望都县| 通榆县| 虎林市|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