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記譜法記錄樂曲的方法叫做記譜法。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由于樂曲的不同內容和需要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記譜方法。如為古琴用的古琴譜,為鑼鼓用的鑼鼓譜,以及我們現在普遍應用的五線譜、簡譜和在我國民間應用的工尺譜等便是。各種記譜法雖然在其發展中不斷地趨向完善,但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種記譜法能夠完美無缺地記錄音樂。如音高、力度、速度上的細微差異,許多裝飾音的奏法等,都還需要演奏者憑其各自不同的理解來加以具體的分析和處理。正確的記譜對創作和表演都是十分重要的,每個學音樂的人應該很好地掌握記譜法,特別是對學作曲的人來說,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基礎樂理--譜號前面已經講過,在五線譜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但到底高多少?低多少?卻無法確定。在五線譜上要確定音的高低,必須用譜號來標明。這種譜號記在五線譜的某一條線上,便使這條線具有了固定的音級名稱和高度,同時也確定了其他各線上或間內的音級名稱和高度。通常用的譜號有三種:G譜號 表示小字一組的g,記在五線譜的第二線上,叫高音譜號;另外有記在第一線上的,叫古法國式高音譜號。F譜號 表示小字組的f,記在五線譜的第四線上,叫低音譜號;另外還有記在第五線上的,叫倍低音譜號。C譜號 表示小字一組的c,可記在五線譜的任何一線上。目前被采用的C譜號有C三線譜號(中音譜號)為中音提琴所用,有時也長號所用。C四線譜號(次中音譜號)為大提琴、大管和長號所用。其他C譜號一般較少應用。使用許多譜號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過多的加線,以使寫譜和讀譜更加方便。各種譜號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連接起來使用,如高、低音譜號所組成的大譜表便是。基礎樂理--音的分組前面已經講過,鋼琴上五十二個白鍵循環重復地使用七個基本音級名稱,因此,在音列中便產生了許多同名的音,為了區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們將音列分成許多個"組"。在音列中央的的一組叫做小字一組,它的音級標記用小寫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數字1來表示,如c1d1e1等。比小字一組高的組順次定名為:小字二組、小字三組、小字四組、小字五組。小字二組的標記用小寫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數字2來表示,如c2d2e2等。其他各組依次類推。比小字一組低的組,依次定名為小組、大字組、大字一組及大字二組。小字組各音的標記用不帶數字的小寫字母來表示,如cde等。大字組用不帶數字的大寫字母來標記,如CDE等。大字一組用大寫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數字1來標明,如C1D1E1等。大字二組用大寫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數字2來標明,如A2B2等。基礎樂理--十二平均律將八度分成十二個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早在古代希臘時便有人提出了,但并未加以科學的計算。世界上最早根據數學來制訂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國明朝大音樂家朱載(土育)(1854年)。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組織中最小的音高距離。兩音間的距離等于兩個半音的叫做全音。八度內包括有十二個半音,也就是六個全音。在音列的基本音級中間,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余相鄰兩音間的距離都是全音。在鋼琴上,相鄰的兩個琴鍵(包括黑鍵)都構成半音,隔開一個琴鍵的兩個音則都構成全音。基礎樂理--音律樂音體系中各音的絕對準確高度及其相互關系叫做音律。音律是在長期的音樂實踐發展中形成的,并成為確定調式音高的基礎。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曾采用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確定樂音體系中各音的高度,其中主要的、為大家所熟知的有"純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種。目前被世界各國所廣泛采用的是"十二平均律"。但"純律"和"五度相生律"在音樂生活中仍繼續發生著影響并具有重大的意義。關于音級的介紹音級是樂音體系中的各音,它有基本音級和變化兩種。前者在樂音體系中具有七個獨立的名稱,鋼琴鍵盤上白鍵所發出的音是與基本音級相符合的。后者是將基本音級加以升高或降低而得來的。基本音級的名稱,用字母體系和唱各體系兩種方式來標記:字母體系:c、d、e、f、g、a、b唱各體系:do、re、mi、fa、sol、la、xi目前國內的音樂基礎知識業余考級里所指的音級是調式音級。調式音階中的各音就叫做調式音級。每個音階中的主音也就是調式音階中的I級音。每個調式音階的主音不同但標記永遠以主音為I級。do、re、mi、fa、sol、la、xi、do例:C自然大調標記:la、xi、do、re、mi、fa、sol、laa自然小調標記:i ii iii iv v vi vii i大調音階用大寫字母標記,小調音階用小寫字母標記。練習提示:1.彈出標準音用來聽辯主和弦和主音,把主和弦和主音聽辯正確后即能確定你所做的題應是什么調式。2.彈奏題目中的調式音,用第一步確定好的調試音階來判斷此調式音的音階。樂理知識-音及音高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在自然界中能為我們人的聽覺所感受的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為音樂的材料。在音樂中所使用的音,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中為了表現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選出來的。這些音被組成為一個固定的體系,用來表現音樂思想和塑造音樂形象。音有高低、強弱、長短、音色等四種性質。音的高低是由于物體在一定時間內折振動次數(頻率)而決定的。振動次數多,音則高;振動次數少,音則低。音的長短是由于音的延續時間的不同而決定的。音的延續時間長,音則長;音的延續時間短,音則短。音的強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動范圍的幅度)的大小而決定的。振幅大,音則強;振幅小,音則弱。音色則由于發音體的性質、形狀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音的以上四種性質,在音樂表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長短則具有更為重大的意義。試以《社會主義好》這首歌為例,不管你用人聲來演唱或用樂器來演奏,用小聲唱或是大聲唱,雖然音的強弱及音色都有了變化,仍然很容易辨認出這支旋律。但是,假如將這首歌的音高或音值加以改變的話,則音樂形象就會立即受到嚴重的破壞。因此,不管創作也好,演奏演唱也好,對音高和音值應加以特別的注意。由于音的振動狀態的規則與不規則,音被分為樂音與噪音兩類。音樂中所使用的主要是樂音,但噪音也是音樂表現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我國民族音樂里,噪音的使用具有相當豐富的表現能力。如在戲曲音樂中,打擊樂器在其他藝術表現手段的配合下,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現各種思想情感方面,其作用是異常明顯的,這是世界音樂文化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部分,是值得我們很好地研究和學習的。樂理知識-音域及音區音域有總的音域和個別的人聲或樂器的音域兩種。總的音域是指音列的總范圍,即從它的最低音到最高音(C2-c5)間的距離而言。個別的人聲或樂器的音域是指在整個音域中所能達到的那一部分,如鋼琴的音域是A2-c5。音區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區、中音區、低音區三種。在整個音域中,小字組、小字一組和小字二組屬于中音區。小字三組、小字四組和五組屬高音區,大字組、大字一組和大字二組屬低音區。各種人聲和各種樂器的音區劃分,往往是不相符合的。如男低音的高音區是女低音的低音區等。各音區的特性音色在音樂表現中,有著重大的作用。高音區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銳的特性;而低音區則往往給人以渾厚、笨重之感。樂理知識-淺談簡譜題外話:這個好像沒有五線來的方便~~~簡譜是記譜法一種。由于它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在記譜、讀譜上有很大的方便,因此在我國廣泛流傳。簡譜有它的優點,但也有它的缺點。例如記合奏合唱,它就不象五線譜在視覺上那么清楚,而記鋼琴譜幾乎是不可能的。過去有人認為簡譜簡單、不科學,因而否定了簡譜在現實音樂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是錯誤的。應該承認:簡譜對音樂的普及和推廣,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簡譜將會繼續發揮它的積極作用,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服務。簡譜的創造和發展過程,因為缺乏有關的材料,還不能作準確的介紹。法國的加林(1786-1821)和舍維(1804-1864);英國的格蘭威爾(1785-1867)和葛爾文(1816-1880),在簡譜體系方面,都曾作過研究和整理。我國的簡譜是由日本傳來的。這種體系與舍維的體系已有所不同。按照舍維體系,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短線,都加在音符的上方。然而日本的簡譜到了我國,特別是解放后十年來,又起了許多變化和發展,現在只將現行的簡譜作如下的簡單介紹。在簡譜體系中,音的相對高度暖和七個阿拉伯數字來表示的。這幾個音的相互關系,除3 4、7 i 半音外,其他全為全音。標記:1 2 3 4 5 6 7 i唱法:do ri mi fa sol la si do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圓點,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兩個圓點表示高兩個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個圓點,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兩個圓點表示低兩個八度。要準確地表示音的絕對高度,還要應用調號標記。調號標記是用1=F、1=G……等來表示的。為了避免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過多的加點,在合唱、合奏譜中,往往應用移高或移低八度的方法來記低聲部或高聲部。例如:男高音、男低音、琵琶、低胡用高八度記譜;梆笛、板胡用低八度記譜等便是。音的長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橫線來表示的。在簡譜體系中也應用附點。但只到四分音符為止;再長的音符,如二分音符、全音符則繼續用增加短橫線來表示。附點全音符: 1- - - - -附點二分音符: 1- -附點四分音符: 1.附點八分音符: 1.附點十六分音符:1.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號是0。為了表示不同長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數目、在0的右面加附點來標記。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全休止符: 0 0 0 0 附點全休止符: 0 0 0 0 0 0二分休止符:0 0 附點二分休止符: 0 0 0四分休止符:0 附點四分休止符: 0.八分休止符:0 附點八分休止符: 0.十六分休止符:0 附點十六分休止符:0.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橫線) 附點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橫線)長達數小節的休止,可用長休止號。寫在小節內,上面的數目字表示休止小節的數目。僅有長度而無一定高度的音,用X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則用在X后面或下面加短橫線來標記。在簡譜體系中不存在譜號問題。它的音高是通過音符和調號來表示的。簡譜中的拍號和五線譜一樣,用分數標記,它和調號一起記在樂曲名稱的左下方,先記調號后記拍號。樂曲名稱的右下方則詞曲作者的姓名。速度標記和表情術語記在第一行樂譜開始處的上面。在多聲部的記譜中,小節線多半是分開的,各聲部單獨記寫。但有的器樂曲的小節線是按照樂器的分組連起來的。不論是分開或不分開,各聲部的小節線一定要上下對齊。記譜時要注意音符的空間距離,使小節與小節,拍與拍的距離大致相等,一拍之內音符少的要寫松一些;音符多的要寫緊一些。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種音符,低音點要記在短橫線下面。簡譜體系中音值組合法的規則,基本上與五線譜相同。只是在復拍子中不用代表整小節的一個音符,而用連線把音符按單拍子分組后連結起來。休止符的組合法和上面所談情況相同,當然不必再用連線。連音記號記在音符的上面,用開口的括弧加上表示連音的數目字來標記。簡譜中的移調非常簡單,只要把調號改動一下便可以了。例如C大調的樂曲要移高大二度時,只要把1=C改成1=D便完成了。簡譜中變音記號只用升(#)、降(b)和還原三種,重升(×)、重降(bb)是不用的。在簡譜體系中,較長的確定的轉調,不用臨時變音記號,而用轉調后的調號來標明。五線譜中所用的裝飾音記號、省略記號、力度記號、速度記號基本上都適用于簡譜。為了避免代表斷音的圓點和高音點相混,在簡譜中斷音用▽或▼來表示。短倚音用小的十六分音符或十八音符標記,寫在主要音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并用連線與被裝飾的主要音相連。前奏、過門、尾聲和五線譜一樣,用小音符標記,有的也用括弧括起來。記寫和弦時,音符下面的短橫線,僅在最低音下記出。關于簡譜的記譜法,目前還沒有一個較完整的體系,以上所談的僅是簡譜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識,是很不全面的。樂理知識-自然半音及自然全音由兩個相鄰的音級構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自然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或由基本音級與變化音級形成。由相鄰的兩個音級形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自然全音和自然半音一樣,可以由基本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或由基本音級別變化音級形成。由同一音級的兩種不同形式所構成的半音,叫做變化半音。變化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由同一音級的兩種不同形式或隔開一個音級所構成的全音,叫做變化全音。變化全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與變化音級形成。自然半音和變化半音、自然全音和變化全音,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半音和全音,不應有所混同。由兩個相鄰的音級構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自然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或由基本音級與變化音級形成。由相鄰的兩個音級形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自然全音和自然半音一樣,可以由基本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或由基本音級別變化音級形成。由同一音級的兩種不同形式所構成的半音,叫做變化半音。變化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由同一音級的兩種不同形式或隔開一個音級所構成的全音,叫做變化全音。變化全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與變化音級形成。自然半音和變化半音、自然全音和變化全音,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半音和全音,不應有所混同樂理知識-變音記號用來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級的記號叫做變音記號。變音記號有五種:1:升記號(#)表示將基本音級升高半音。2:降記號(b)表示將基本音級降低半音。3:重升記號(×)表示將基本音級升高兩個半音(一個全音)。4:重降記號(bb)表示將基本音級降低兩個半音(一個全音)。5:還原記號(ヰ)表示將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變音記號可以記在五線譜的線上和間內;可以記在音符的前面和譜號的后面。記在譜號后面的變音記號叫做調號。在未改變新調之前,它對音列中所有同音名的音都生效。如果在樂曲中間要更換調號時,可能有三種情況。更換調號如果發生在一行樂譜的開始處,這時應該在前一行樂譜的末尾處將所要更換的調號予先記寫清楚,并將最后一條小節線向前移,以便記寫新調的調號。1:增加原有升號或降號的數目。這時只要在更換調號處的小節線右邊寫出新調的調號便可以了。2:減少原有升號或降號的數目。這時需要在更換調號處的小節線左邊將多余的變音記號還原。在小節線的右邊寫出新調的調號。3:升號變降號或降號變升號。這時需要在更換調號處的小節線左邊將原來的變音記號還原,在小節線的右邊寫出新調的調號。直接放在音符前的變音記號叫做臨時記號。臨時記號只限于同音高的音有效,而且只到最近的小節線為止,在多聲部樂曲中臨時記號往往只對一個聲部有效。為了提醒廢除前面所用的臨時記號,有時在小節線后面加上另外的臨時記號。樂理知識-等音音高相同而意義和記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等音是根據十二平均律而來的,因為只有在半音相等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產生等音。除去#G和bA兩個音級外,其他每個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都可能有兩個以上等音,連它本來的共有三個。而bA和#G只有一個等音,連它本身共有兩個。樂理知識-五線譜用來記載音符的五條平行橫線叫做五線譜。五線譜的五條線和由五條線所形成的間,都自下而上計算的。假使音樂作品是寫在數行五線譜上,那么,這數行五線譜還要用連譜號連結起來。連譜號包括起線(連結數行五線譜的垂直線)和括線(連結數行五線譜的括弧)兩個組成部分。括線分花的和直的兩種。花括線為鋼琴、風琴、手風琴、豎琴、揚琴、琵琶等樂器記譜使用。直括線為合奏、合唱、樂隊記譜用。在總譜中用直括線來連接同為樂器,把它們分成完全的或不完全的樂器組。有時在直括線之外還加上輔助括線(花的或直的)來連接同種樂器。在總譜中,獨唱獨奏聲部如果只包括一兩行五線譜的話,左邊只畫一條起線,而不加括線。為了標記過高或過低的音,在五線譜的上面或下面還要加上許多短線,這些短線叫做加線,在五線譜上面的叫上加線,下面的叫下加線。由于加線而產生的間,叫做加間,在五線譜上面的加間叫上加間,下面的叫下加間。加線和加間的計算方法是:上加線和上加間,由下向上計算,下加線和下加間由上向下計算。( B 級)聲樂 代碼:YW—01—B主 項內 容 要 求愛我中華——喬羽詞 徐沛東曲北風吹——歌劇《白毛女》插曲北京胡同—— 李幼容詞 朱思思曲背水的苗家小姑娘——金鴻為詞 鄧玉華曲長城謠—— 潘孑農詞 劉雪庵曲唱支山歌給黨聽—— 蕉萍詞 朱踐耳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美麗其格詞曲大紅棗兒甜又香—— 集體詞 嚴金萱曲東方之珠——羅大佑詞曲二月里來——塞 克詞 冼星海曲放馬山歌——云南民歌奉獻——楊立德詞 翁孝良曲趕圩歸來啊哩哩——古笛詞 黃有異曲高高太子山——趙大綱詞 克義曲共和國之戀——劉毅然詞 劉為光曲好大一棵樹——鄒友開詞 伍嘉冀曲荷花夢——汪雪詞 王志信曲金梭和銀梭——李幼榮詞 金鳳浩曲今天是你的生日——韓靜霆詞 谷建芬曲媽媽教我一支歌——楊涌詞 劉虹曲瑪依拉——哈薩克族民歌牧歌——蒙古族民歌難忘今宵——喬羽詞 王酩曲南泥灣——賀敬之詞 馬 可曲情深誼長——王印泉詞 臧東升曲日月和星辰——陳奎志詞 郭志成曲珊瑚頌——電影《紅珊瑚》選曲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李幼容詞 寄明曲十八彎水路到我家——梁國華詞 徐沛東曲誰不說俺家鄉好——呂其明 楊庶正 肖珩 詞曲踏雪尋梅——劉雪庵詞 黃自曲甜甜的山歌——少白詞 魯頌曲想延安——雁翼詞 常蘇民 陶佳舟曲小背簍——歐陽常林詞 白誠仁曲幸福在哪里——戴富榮詞 姜春陽曲心靈綠地——胡宏偉詞 曉丹曲我愛米蘭——黃淑子詞 曹俊山曲我愛你塞北的雪——王德詞 劉錫津曲我的中國心——黃沾詞 王福齡曲 1.演唱二首歌曲,其中一首必須是規定曲目,另一首可自選。2.演唱時一律背譜。3.當歌曲中的一個大樂段完全重復時,演唱時可以不重復。4.能達到曲目中所要求的各種技能、技巧,有較強的唱歌能力。5.演唱姿勢端正、自然、松弛、富有美感。6.演唱時能較好地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做到有氣息支持的歌唱,發聲自然、流暢,高、低聲區能夠做到聲音基本統一。7.演唱時咬字、吐字準確、清晰,做到字正腔圓。8.演唱時能正確把握作品的風格、韻味,正確的表達作品的內涵,力求聲情并茂,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 注:在測試中,評委有權指定考生作片斷演唱。( B 級 )聲樂 主 項內 容 要 求我和我的祖國——張黎詞 秦詠誠曲我是草原小騎手——劉雅華詞 汪景仁曲我是山里小歌手——姜建新詞 華建國曲校園的早晨——高楓詞 谷建芬曲漁鄉的孩子——朱積聚詞 黃 磊曲在那東山頂上——蒼央加錯詞 張千一曲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宋青松詞 王佑貴曲中國功夫——宋小明詞 伍嘉冀曲燭光里的媽媽——王健 李春莉詞 谷建芬曲乘著歌聲的翅膀—— [德]海涅詞 門德爾松曲春天年年到人間——朝鮮歌劇《賣花姑娘》選曲春之歌——[俄]魯賓什坦曲哆來咪——美國音樂劇《音樂之聲》的插曲孤獨的牧羊人——美國音樂劇《音樂之聲》的插曲海濱之歌——[日]成田為三曲海鷗——緬甸民歌兩顆小星星——肖章譯詞 李青蕙記譜配歌鈴兒響叮當——[美]彼爾彭特曲瑪麗諾之歌——前蘇聯電影《蜻蜓姑娘》插曲美麗的夢神——[美]斯·福斯特詞曲慕春——烏蘭詞 [奧]舒伯特曲桑塔露其亞—— 佚 名詞 [意]科特勞曲少女的愿望——蕭邦曲 尚家驤譯配梭羅河——印尼民歌夏天最后一朵玫瑰——愛爾蘭民歌搖籃曲——[德]勃拉姆斯曲野玫瑰——[奧]舒伯特曲致音樂——[奧]舒伯特曲鱒魚——[奧]舒伯特曲 1.演唱二首歌曲,其中一首必須是規定曲目,另一首可自選。2.演唱時一律背譜。3.當歌曲中的一個大樂段完全重復時,演唱時可以不重復。4.能達到曲目中所要求的各種技能、技巧,有較強的唱歌能力。5.演唱姿勢端正、自然、松弛、富有美感。6.演唱時能較好地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做到有氣息支持的歌唱,發聲自然、流暢,高、低聲區能夠做到聲音基本統一。7.演唱時咬字、吐字準確、清晰,做到字正腔圓。8.演唱時能正確把握作品的風格、韻味,正確的表達作品的內涵,力求聲情并茂,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 注:在測試中,評委有權指定考生作片斷演唱。( B 級 )聲樂 副 項內 容 要 求 1.視唱:8—16小節的旋律(簡譜、五線譜任選一條)。 節拍: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 三八拍、六八拍 五線譜視唱調性:C大、a小 1.視唱:(1)現場抽簽、準備時間5分鐘。(2)要求音高、節奏準確,視唱完整,較流暢、富有樂感。 2.聽音與模唱:(1)聽音:音程、和弦。(2)模唱:4—8小節左右。 2.聽音與模唱:(1)現場抽簽完就開始進行測試。(2)聽音要求:音高準確(用“啊”或“啦”)。(3)模唱要求:音高、節奏準確,完整、較流暢、富有樂感。注:基礎知識測試內容與要求見《音樂基礎知識測試內容與要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