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一課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和接力探索中,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逐漸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總攬全局、運籌帷幄、勵精圖治,匯聚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力量,實現了中國發展的歷史性跨越。黨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945年中共七大確立)(1921年中共一大確立)第一課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你知道鄧小平理論是怎樣形成的嗎?1992年1997年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南巡講話1978年1982年1987年1992年初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二大一、鄧小平理論1、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領導中國共產黨作了一系列重大決策,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步步推向前進。2、1982年,中共十二大: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3、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1)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2)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鄧小平理論1984國慶首都群眾游行時,北京大學的學生們在游行隊伍行進中打出意外的橫幅——“小平您好”——此畫面瞬間傳遍世界,成為共和國歷史上珍貴的記憶、電視畫面記錄的瞬間。?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可以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經濟建設兩個基本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史料研讀材料一:……關廣梅承租多家商店的成功,為她贏得了租賃企業家和女改革家的稱號,也讓她成為了‘社’‘資’問題的焦點。”材料二:“租賃坐收漁利,帶有剝削性質。”“她一個人租賃8個店,在本市形成了一個商業壟斷集團,把市場的商品和物價都壟斷住了。”“她干的是社會主義嗎?”——《中國經濟日報》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又遇到什么問題,鄧小平是怎樣解決的?大家對私營經濟的質疑。材料三:……“我無論如何不能理解:過去微利、虧損,甚至連工資都發不出的企業是社會主義,現在有了利潤的企業反而是資本主義,真是怪事!”——關廣梅不管姓“社”姓“資”,只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行,發展就是硬道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不管白貓黑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4、1992年,鄧小平到南方視察,發表南方談話(1)觀點: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的思想顧慮來作分析的。判斷姓‘資’還是姓‘社’的標準: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鄧小平三個“有利于”)——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2)影響: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1992年南巡講話,成為鄧小平畢生事業的巔峰之作,也為中國的改革開放開啟了第二個春天。這位88歲高齡的老人,在改革開放的重要關口,再次以他特有的改革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復興指明了道路。他不僅留下了光輝的鄧小平理論,而且留下了寶貴的鄧小平精神。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捧出萬紫千紅的春天提出設立經濟特區的構想鄧小平視察南方并發表“南方談話”江澤民在十四大上作報告根據鄧小平“南方談話”的精神,江澤民在1992年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利于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中國的改革開放由此邁上了新的征程。提醒:“改革開放的新階段”,這里的“新”主要是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比較兩種經濟體制的不同計劃經濟體制市場經濟體制特點資源配置方式行政手段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調節作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調節作用行政手段配置市場配置計劃經濟體制,又稱指令型經濟,是一種相對于市場經濟體制的經濟體系,在這種體制下,國家對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事先進行計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歷程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吹響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號角。指出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進行了系統的總結,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1992年,十四大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1世紀初,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5、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須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6、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五大,江澤民所作的《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的報告。大會通過的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1)鄧小平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最重要的貢獻,是他帶領黨和人民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他創立的鄧小平理論。(2)影響:鄧小平理論,科學地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1997年2月19日,正當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蒸蒸日上,香港即將回到祖國懷抱的時候,鄧小平同志卻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3歲。偉人逝世闡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982年中共十三大198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必須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四大1992年1997年形成發展成熟確立梳理鄧小平理論形成的過程200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江澤民同志作報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奮斗目標: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1、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具體內容①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②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③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影響: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2007年中共十七大在北京召開。胡錦濤在會上作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中共十七大的主題是: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三、科學發展觀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的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斗。1、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科學發展觀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三、科學發展觀2、科學發展觀內容: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3、意義: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作了戰略安排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2020年2035年21世紀中葉2017年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開。中共十九大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的指導思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歷史地位:該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201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黨的十八大以來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宣告進入)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2、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3、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作了戰略安排①從十九大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②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兩個階段目標)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改革開放中共十二大(1982年):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共十三大(1987年):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中共十四大(1992年):必須用鄧小平理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鄧小平理論寫進黨章,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六大(2002年):“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七大(2007年):提出科學發展觀中共十八大(2012年):科學發展觀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九大(2017年):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的指導思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