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七上2.1.1 練習使用顯微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學習顯微鏡各部件的名稱、作用和方法,認識顯微鏡的結構。 (2)學習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顯微鏡的基本步驟。 2.過程與方法學會正確規范使用顯微鏡的步驟、方法,發展實驗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本節內容的學習,在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的熏陶中,樹立初步的科學意識。 【教學重點】1.顯微鏡的使用方法2.學習獨立操作能力的培養 【教學難點】規范使用顯微鏡,并觀察到物像 【課前準備】 1.顯微鏡(準備兩個不同倍數的目鏡) 2.標本(寫有"e"字的玻片) 3.擦鏡紙、紗布、投影儀,顯微鏡的使用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激趣導入這是一滴清水,看似清亮無一物的清水中卻蘊含著一個大千世界。瞧,長著橢圓形身體的藍藻,像一節一節小香腸一樣的大腸桿菌,還有 圓圓胖胖像小氣泡一樣的球菌。還有微小的動物、植物等等。那這些讓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生物,究竟又是誰讓他們現出了原形? (利用一滴水所看到的世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認識到自然界中有我們無法用肉眼觀察到的生物,進入引入對顯微鏡的學習) 學習目標 (一)、正確說明顯微鏡的結構與功能 (二)、能獨立、規范地使用顯微鏡,能觀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認識、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 (三)、認同顯微鏡的規范操作方法,養成愛護顯微鏡的習慣,初步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2)教學難點:規范使用顯微鏡,并觀察物象。 新知導學 (一)顯微鏡的發展史小組同學利用課前收集的資料為大家講述顯微鏡的發展過程。(借助課前收集的資料,說出顯微鏡的發展階段) 最早發明顯微鏡的是一名眼鏡商,最早利用顯微鏡觀察到細胞的是羅伯特?虎克,發展至今出現了電子顯微鏡,在電子顯微鏡中我們可以觀察到花粉,甚至在它的眼中,特別微小的螨蟲都會變成寵然大物(利用圖片引導學生說出顯微鏡的發展階段)顯微鏡如此讓人神往,下面我們就開始對顯微鏡的學習吧! (二)顯微鏡的構造 1、自主學習首先,了解顯微鏡的構造,請大家閱讀教材第37頁,結合我課件上的圖片共同學習顯微鏡的構造(利用教材內容及實物顯微鏡,請學生閱讀教材內容,自學顯微鏡的構造) 2、小組活動學生上臺展示說出顯微鏡的各部分結構(閱讀教材,借助實物顯微鏡認識顯微鏡的構造) 3、顯微鏡主要的構造的作用(1)、目鏡、物鏡通過小組的講解,我們清楚的認識了顯微鏡的各個結構,這里補充一點:目鏡、物鏡上都有各自的放大倍數。如:目鏡標有16X,則說它的放大倍數是16倍。區分目鏡和物鏡及放大倍數特點。指出二者是顯微鏡的重中之重。 (2)遮光器、反光鏡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反光鏡有兩個面,一面是平面鏡,適于光線較強時使用,另一面是凹面鏡,能夠匯集光線,適于在光線較暗時使用,所以遮光器、反光鏡二者能夠調節光線的強弱,(重點講授顯微鏡的重要結構——目鏡、物鏡、遮光器、反光鏡)下面我們來共同使用顯微鏡 (三)顯微鏡的使用 1、取鏡和安放總結: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鏡頭師生共同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對光播放視頻,引導學生觀看,強調注意事項,組織學生動手操作。指出:對光時我們的順序是從上向下進行對光,目的是為了使光線由下向上通過各部位進入我們的視野,直看到明亮的視野為止。先借助視頻進行模仿。 (播放視頻,引導學生觀看,強調注意事項,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學生動手操作及時請教教師及其他同學。指出:觀察時,先讓鏡筒緩緩下降此時眼睛要從一側看著物鏡,目的是防止物鏡鏡頭壓碎破片。然后眼睛注視目鏡,讓鏡筒緩緩上升,在上升過程中尋找物像。(強調注意事項)(1)、顯微鏡的成像特點在顯微鏡中我們看到了放大的像,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請動動我們載物臺上的標本,我們會發現,當我們向左動手時,視野中的物像向右移動,我們向下移動時,視野中的物像向上移動,可見,顯微鏡的成像特點是——成倒像,上下倒轉,左右倒轉,這樣我們可以總結,相當于把物體直接旋轉180?(引導學生通過對“上”的觀察結果,來總結顯微鏡的成像特點) (2)、小組討論分析低倍鏡、高倍鏡的成像特點填寫表格對比不同放大倍數的顯微鏡我們會發現它們的不同 4.清潔、收鏡清潔時,我們要用紗布擦拭鏡身,用擦鏡紙擦拭鏡頭(師生共同操作)物像大小看到的細胞數目視野亮度視野范圍低倍鏡高倍鏡 (四)顯微鏡使用注意事項顯微鏡使用中的四個先后 1、“先低后高”:觀察時,先使用低倍物鏡,再使用高倍物鏡 2、“先大后小”:對光時,先使用大光圈,再使用小光圈 3、“先下后上”:觀察時,先使鏡筒緩緩下降,再緩緩上升 4、“先粗后細”:觀察時先使用粗準焦螺旋,再使用細準焦螺旋 (五)巧記顯微鏡操作步驟(通過口訣讓學生記住顯微鏡操作步驟) 一取二放三安裝,四轉低倍五對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細調找物像??赐甑捅掇D高倍,九擦整理鏡歸箱。 (六)交流與總結 1、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多少? 2、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與玻片的“上”字有什么不同? 3、視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怎樣移動玻片使物像處于視野的中央? 4、如果顯微鏡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污點,如何判斷污點是在目鏡還是在玻片上?(七)課后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