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金屬的化學性質(一)2020-2021年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新課導入鐵回憶一下哪些金屬能和氧氣反應?鎂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鎂在空氣中加熱即可發生反應,而鐵必須在純氧中才能燃燒,從反應條件上比較,可以得出什么樣的結論?金屬鎂比金屬鐵更容易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即鎂比鐵活潑。銅絲不能燃燒,但在高溫下能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其中蘊含著怎樣的化學原理?金的化學性質不活潑,金很難與氧氣發生反應。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金屬現象化學方程式鋁(片)鎂(條)鐵(絲)銅(片)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白色固體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銅表面由紫紅色變成黑色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物,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2Mg+O2====2MgO點燃3Fe+2O2====Fe3O4點燃2Cu+O2====2CuO△4Al+3O2===2Al2O3鎂、鋁等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鐵、銅等在常溫下幾乎不與氧氣反應,但在高溫時能與氧氣反應;黃金即使在高溫條件下也不與氧氣反應。因此說:鎂、鋁比較活潑,鐵、銅次之,金最不活潑。總結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判斷金屬活動性的方法之一:根據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或者反應現象的劇烈程度判斷為什么暖氣片上要刷銀粉?銀粉是銀嗎?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鋁在常溫下就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Al2O3)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因此,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4Al+3O2=2Al2O3總結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能不能用鋼絲球擦洗鋁鍋?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不能,會破壞掉鋁鍋表面的氧化鋁薄膜。【實驗探究】取四支試管,分別放入少量鎂、鋅、鐵、銅,然后在每支試管中加入稀硫酸,觀察現象,比較反應的劇烈程度。如果有氣體生成,用燃著的小木條點燃該氣體,判斷生成的是什么氣體。二、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實驗內容實驗現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鎂與稀硫酸反應鋅與稀硫酸反應鐵與稀硫酸反應銅與稀硫酸反應二、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二、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二、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實驗內容實驗現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鎂與稀硫酸反應鋅與稀硫酸反應鐵與稀硫酸反應銅與稀硫酸反應實驗結論劇烈反應,有大量氣泡產生Mg+H2SO4=MgSO4+H2↑反應較劇烈,有較多氣泡產生Zn+H2SO4=ZnSO4+H2↑反應且有少量氣泡產生Fe+H2SO4=FeSO4+H2↑無變化鎂、鋅、鐵都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放出氫氣,而銅則不發生反應。二、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鎂、鋅、鐵都能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氫氣,而銅不與稀鹽酸反應。從反應的劇烈程度看:鎂、鋅、鐵與稀鹽酸反應的劇烈程度是不同的,鎂最劇烈、鋅較劇烈、鐵最不劇烈。總結二、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判斷金屬活動性的方法:金屬是否與酸反應及反應的劇烈程度判斷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金屬活動性順序Mg﹥Zn﹥Fe﹥Cu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總結二、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觀察鎂、鋅、鐵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思考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類別如單質、化合物的角度分析,這些反應有什么特點?將這一類反應與化合反應、分解反應進行比較。二、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這幾個反應都是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二、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判斷1、反應前后均為兩種物質方法2、反應前后均為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置換反應:(A、B是單質)這種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置換反應。總結金屬的活動性是不同的,鎂、鋅、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它們都能置換出鹽酸或稀硫酸中的氫。二、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例1.下列關于金屬與氧氣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所有的金屬在常溫下都能與氧氣反應B.鋁不易被腐蝕,是因為鋁表面能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C.根據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較一些金屬的活動性D.“真金不怕火煉”說明即使高溫下金也不與氧氣反應A典例講析金屬與鹽酸反應的比較例2.根據如圖“金屬與鹽酸反應的比較”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典例講析C例2.根據如圖“金屬與鹽酸反應的比較”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室可用銅和稀鹽酸制氫氣B.四種金屬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銅C.可將上述四種金屬分為兩類:一類能與鹽酸反應,一類不能與鹽酸反應D.鐵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6HCl=2FeCl3+3H2↑典例講析例3.下列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的是()A.Fe+CuSO4=FeSO4+CuB.Zn+2AgNO3=2Ag+Zn(NO3)2C.3CO+Fe2O32Fe+3CO2D.2Al+6HCl=2AlCl3+3H2C典例講析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容:金屬與氧氣反應、金屬與鹽酸、稀硫酸反應,通過這兩個方面探究了鎂、鋁、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同時還根據鎂、鋅、鐵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特點認識了置換反應。在進行實驗探究的過程中,要學會如何用比較的方法分析歸納問題,找出規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逐步認識不同金屬在化學性質上的差異。課堂小結m(H2)——反應時間(以鎂、鋁、鋅為例)1.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判斷不同金屬與相同濃度的同種稀酸反應時,金屬的活動性越強,單位時間內產生的氫氣越________(填“多”或“少”),即曲線越________(填“陡”或“緩”)。圖1圖2多陡課堂練習2.產生氫氣的質量(1)等量金屬,足量酸(等金不等高)圖1圖2課堂練習圖1圖2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由________的質量決定,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得出氫氣的質量=金屬質量×,則的值越大,最終產生氫氣越________。將等質量的Mg、Al、Zn三種金屬分別加入到足量的稀鹽酸中,產生氫氣由多到少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如圖)。【特別提醒】金屬的化合價相同時,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產生氫氣越______。金屬多Al>Mg>Zn少課堂練習圖1圖2(2)足量金屬,等量酸(等酸等高)反應最終生成氫氣的質量由____的質量決定。將足量的Mg、Al、Zn三種金屬分別加入到一定量的稀鹽酸中,產生氫氣由多到少的順序為____________(如圖)。酸Al=Mg=Zn課堂練習圖1圖2圖3m(H2)——m(酸)(以鐵、鋅為例)向等質量的金屬中分別滴加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至過量不能課堂練習(1)開始時生成氫氣的質量由________的質量決定,加入酸的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時,a點之前產生氫氣的質量大小關系為________;待兩種金屬反應完全時,的值越大,最終產生氫氣越________(如圖3)。(2)從圖3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判斷出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酸Fe=Zn多不能課堂練習考向3 m(H2)——m(金屬)(以鋁、鎂為例)向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酸中分別加入過量的Al、Mg課堂練習(1)開始時生成的氫氣的質量由________的質量決定,則的值越大,生成的氫氣就越多;最終生成氫氣的質量由酸的質量決定,由于加入酸的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均相等,故最終生成氫氣的質量相等(如圖)。(2)從圖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判斷出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金屬不能課堂練習謝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2 金屬的化學性質(第1課時)(共36張PPT).pptx 新課導入.mp4 活動性不同的金屬與氧氣的反應.mp4 金屬與酸的反應.mp4 鎂、銅在空氣中的反應.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