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二課時 思維形態及其特征【目標導航 把握航向】三維目標知識把握思維的基本形態。能力從具體材料入手,通過分析思維的形態,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抽象思維的重要性,培養形象思維,提高創新能力。一、思維的基本形態1.思維形態的類別(1)從思維的方向看,有向不同方向擴散的和向同一方向收斂的。思維點撥 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發散思維亦稱擴散思維、輻射思維、求異思維,是指在創造和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中,從已有的信息出發,盡可能向各個方向擴展,不受已知的或現存的方式、方法、規則和范疇的約束,并且從這種擴散、輻射和求異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種不同的辦法,衍生出各種不同的結果。發散思維是多向的立體的和開放型的思維。發散思維聚合思維聚合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基本成分之一,又叫輻合思維、集中思維、求同思維,是思維者聚集與問題有關的信息,在思考和解答問題時,進行重新組織和推理,以求得唯一正確答案的收斂式思維方式。(2)從思維對認識對象的思考角度看,有整體地認識對象的和分別地認識對象的。(3)從思維反映認識對象的方式看,有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的和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的思維;等等。綜合思維分析思維辯證思維形而上學2.思維的兩種基本形態(1)依據:根據思維運行的的不同,可以將思維分為和。(2)抽象思維:如果人的思維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通過語詞鞏固下來,形成了,并以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就屬于抽象思維。(3)形象思維:如果人的思維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并以_________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就屬于形象思維。(4)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是思維的基本形態。基本單元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共同屬性概念概念形象特征感性形象二、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1.抽象思維以、和等反映認識對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抽象思維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單元的概念性、運行方式的和思維表達的嚴謹性。2.形象思維在、和的基礎上,運用、______和等反映認識對象,觸及事物的和。形象思維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單元的、運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維表達的________。提示 教材所使用的“思維方式”概念指的是抽象思維的形式,即概念、判斷、推理。科學思維以抽象思維為主,以形象思維為輔;文學藝術思維則以形象思維為主,以抽象思維為輔。概念判斷推理推導性感覺知覺表象聯想想象幻想本質規律形象性情感性3.在實際思維活動中,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雖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的關系。相輔相成知識點一 思維的基本形態(重點)類型關系 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區別含義人們把以概念為基本單元進行的思維,稱為抽象思維人們把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就屬于形象思維基本單元概念感性形象主要特征基本單元的概念性、運行方式的推導性、思維表達的嚴謹性基本單元的形象性、運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維表達的情感性聯系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是根據思維運行的基本單元的不同而區分的兩種不同思維形態;無論是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都來源于實踐;在實際思維活動中,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雖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目標訓練】讀漫畫《精心一跌》,完成1~2題。精心一跌1.漫畫《精心一跌》充分反映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方式。從思維基本形態角度看,漫畫《精心一跌》的創作屬于( )A.個體思維B.群體思維C.形象思維D.抽象思維解析 漫畫《精心一跌》形象、直觀地表現了當前的股市情況,C項符合題意,應入選。A、B、D三項與題意不符,應排除。答案 C2.上題中所述的思維基本形態的最大特點是( )①思維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 ②思維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屬性 ③以概念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④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 上述思維形態屬形象思維,根據形象思維的特征可知①④符合題意,故答案選C項。②③講的是抽象思維的特征,不合題意,應排除。答案 C知識點二 抽象思維的基本形式及過程(難點)1.抽象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斷和推理。2.抽象思維反映認識對象,是通過一系列環節和階段實現的,認識的對象被概括反映為概念,概念組合成判斷,判斷經過邏輯聯系形成推理,推理再構成推理系列,從而構成復雜的思想。反過來,一個比較復雜的思想,可以被分解成若干系列的推理,各個系列的推理可以分解為一個個推理,每一個推理又可以分解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判斷,最后,判斷還可以分解為一組概念。如下圖所示:【目標訓練】3.下列屬于抽象思維的基本形式的是( )①概念 ②知覺 ③表象 ④判斷 ⑤感覺 ⑥推理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⑥D.④⑤⑥解析 抽象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斷、推理,而感性認識的基本形式是感覺、知覺、表象,二者不可混淆,此題應選C。答案 C4.下列各項對抽象思維認識正確的是( )①以概念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 ②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 ③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④觸及事物的本質和規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 ②④反映的是形象思維的內容,不合題意。答案 C【精題】漫畫《理解有誤》諷刺了某些人不對事物進行具體分析,機械照搬所鬧出的笑話。這是通過________來表達的。( )理解有誤A.抽象思維B.形象思維C.個體思維D.群體思維解題技法審設問:本題考查對思維基本形態的理解能力。審材料:漫畫的內容是對路標—禁止行人通行的誤解。定選項:根據漫畫所描繪的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可以斷定,這是形象思維,故選B項。答案 B【變式訓練】有些順口溜形象地反映社會現實的變遷,如“沒錢的時候,在馬路上騎自行車;有錢的時候,在客廳里騎自行車。”從思維基本形態角度看,創作順口溜的思維形式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A.基本單元的概念性B.運行方式的推導性C.思維表達的嚴謹性D.基本單元的形象性解析 創作順口溜以反映現實屬形象思維,其特征主要是基本單元的形象性、運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維表達的情感性,故D當選;A、B、C皆是抽象思維的主要特征。答案 D(共22張PPT)第一單元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課標內容要求課標教學提示課標學業要求1.描述常見的思維活動,體會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了解思維的基本形態和特征;懂得正確思維的基本條件。2.區分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掌握科學思維的特點,體悟學會科學思維的意義。1.聯系實際,探究人的思維的特征、思維形態的差異,說明不同思維形態的獨特功用、彼此相輔相成的關系。2.列舉生活中正、反兩方面的事例,通過故事講述、主題演講等形式,分享如何運用科學思維處理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3.聯系科學思維與文學想象的差異,討論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特點,探究二者的關系。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經歷探究過程,明確思維的含義與特征;學會遵循邏輯思維的規律,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正確運用科學思維方法觀察和理解社會,處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第一課 走進思維世界【情境導入 激發心智】有六只將要出口的小兔,三只黑,三只白,分別裝在三個木箱中,每個木箱中放兩只小兔,一個木箱中放了一黑一白,另一個木箱中放了兩白,第三個木箱中放了兩黑。每個木箱外面分別貼著標簽,標明“白白”“黑黑”“黑白”字樣。但由于疏忽,標簽全貼錯了,與木箱中裝的兔子完全不相符合。思考 你能從其中的一個木箱中取出一只兔子,就能說出這三個木箱中裝的各是什么顏色的小兔嗎?提示 (1)在本題中,應從貼有“黑白”標簽的木箱中取出一只小兔來進行推理。因為木箱中裝的小兔同所貼的標簽不符,所以在貼有“黑白”標簽的木箱中,裝的就不是一黑一白,而只能是兩只黑兔或者是兩只白兔。如果我們從中取出的是只黑兔,那么就可以斷定其中的另一只也是黑兔,由此,就可以進一步推出貼有“白白”標簽的箱子里裝的一定是一只黑兔一只白兔。因為這個箱子里裝的不外乎兩種可能:兩只黑兔或一黑一白。現在已斷定兩只黑兔在貼“黑白”標簽的箱子里,所以這個箱子里只能是一黑一白。那么剩下的那個標有“黑黑”的木箱中裝的一定是兩只白兔了。(2)如果從貼有“黑白”標簽的箱子里取出的是一只白兔,也可作類似的分析推斷。(3)如果從標有“白白”或“黑黑”的木箱中取兔,就無法推斷了。第一課時 思維的含義與特征【目標導航 把握航向】三維目標知識理解思維的含義;把握思維的特征。能力從具體材料入手,通過分析思維的特征,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思維的重要性,對思維的內容有初步了解,并逐漸形成學習興趣。一、思維的含義1.含義(1)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思維與同義,狹義的思維與同義。(2)感性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和的反映,是認識的階段。(3)“邏輯與思維”中所說的“思維”主要是從狹義角度來講的,指認識的階段,是對事物的及其的反映。意識理性認識現象外部聯系初級高級本質規律2.重要方式:思維、歷史思維、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思維等,是對人類認識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人們認識事物本質、把握事物規律的重要的思維方式,是具有性和針對性的科學的思想方法和方法。二、思維的特征1.思維具有間接性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揭示事物的本質和,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戰略辯證底線理性指導工作感性材料現象規律2.思維具有概括性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的、的屬性,抓住內在的、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3.思維具有能動性思維能夠提煉加工,形成有別于的認識。正確的思維地反映認識對象,錯誤的思維地反映認識對象。三、思維與實踐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表面非本質共同共同本質感性材料客觀實際如實歪曲反作用目的知識點一 思維的含義(難點)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思維與意識同義,狹義的思維與理性認識同義。教材中的思維就是從狹義方面說的,即思維是在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是揭示認識對象本質和規律的過程。它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通俗地說,只要我們在“思”在“想”、在“考慮”在“琢磨”,就是在思維。與其他動物相比,人人有思維,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但是每個人的思維又有差異,表現在思維風格不同,即思想速度、方式、質量乃至結果都有差異。【目標訓練】1.下列關于“思維”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系的反映B.思維就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C.思維是對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反映D.對事物的一切認識都是思維解析 本題考查思維的含義,應選C項。A、B、D本身都不是思維的含義。答案 C2.關于思維的形成,正確的說法是( )A.思維是人特有的屬性,是人腦的機能B.有些較高級的動物盡管沒有人腦,但也有思維C.人之外的動物可以形成思維,但不能離開認識對象D.形成思維離不開人腦這一生理基礎,但可以離開認識對象解析 思維的形成既是人所特有的屬性,是人腦的機能,同時也不能離開認識對象,B、C、D三項表述不正確。答案 A知識點二 思維的特征(重點)?思維的間接性思維的概括性思維的能動性區別原因人們不可能對所要認識的每一個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也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但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思維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錯誤的思維歪曲地反映認識對象區別作用能夠彌補直接感知的不足,克服感性認識的局限,更深刻、更正確、更全面地反映客觀事物。這種間接性也可能因為感性材料的虛假或片面,或加工制作的失誤,導致認識失真憑借思維的概括性,人們才能以簡馭繁地認識世界,從千差萬別、紛紜復雜的事物現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聯系正因為思維具有概括性、能動性,人們才憑借已獲得的感性材料、經驗和知識,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從而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思維才體現出間接性的特點【目標訓練】3.朱熹《答胡伯逢書》中提到:“夫告往知來,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者皆適。”這直接表明思維具有( )A.間接性B.概括性C.具體性D.抽象性解析 朱熹的觀點強調人能夠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表明思維具有間接性,A正確,B不符合題意;思維的特征不包括抽象性和具體性,C、D不選。答案 A4.《韓非子·五蠹》中講述了一則寓言: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來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守株待兔》的故事從一個側面表明人的思維具有( )A.間接性B.概括性C.能動性D.目的性解析 人的思維具有能動性,錯誤的思維是對認識對象的歪曲反映,正如“身為宋國笑”的守株待兔者那樣,C當選。答案 C知識點三 思維與實踐1.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任何思維都是人們在實踐中對認識對象的反映,沒有實踐就沒有思維。而思維又可分為正確的思維和錯誤的思維,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對象,錯誤的思維歪曲地反映對象。2.思維反作用于實踐,即對認識對象有能動的反作用。不同性質的思維對實踐有不同的反作用,只有正確的思維才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目標訓練】5.有人認為,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但只有正確的思維才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因此,在實踐中必須獲得科學思維,盡量避免任何錯誤。這種觀點是否正確?為什么?解析 本題考查思維與實踐的辯證關系、思維的特點和進行科學思維的條件,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題中觀點分為前后兩個辨點,答題時要注意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相結合,首先對題中辨點要具體辨析,指出相應理由,然后指出科學思維獲取正確認識的途徑。答案 (1)“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但只有正確的思維才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這句話正確揭示了實踐與思維的辯證關系以及思維反作用的二重性,是正確的。因此,在實踐基礎上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并使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獲得正確的理性認識是必要的。(2)思維具有間接性。這種間接性也可能因為感性材料的虛假或片面,或加工制作的失誤,導致認識失真。因此,人們在對具體事物的認識過程中出現錯誤是難免的,只有經過不斷糾正錯誤,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3)我們要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思維,必須深入實踐,切實把握基本事實,把握正確的思維形式,遵循形式邏輯的要求,正確運用辯證思維的方法,勇于并善于創新,自覺糾正錯誤,才能獲得科學思維。【精題】我們平時看到的樹,總是有高或矮、直或曲、粗或細、闊葉或針葉、喬木或灌木、落葉或常青等個性特征。“樹”這個概念,揭示了一切樹所具有的共同屬性,即木質莖干植物。(1)材料反映出思維具有什么特征?(2)請簡要說明思維具有這一特征的原因。解法指導審設問:本題考查思維的特征及其具有這些思維特征的原因。審材料:材料描述了多種樹木的各種具體屬性,但其共性是“木質莖干植物”。定思路:解答問題前先分析材料。材料談到我們平時看到的樹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但是樹的概念把握了一切樹所具有的個性,這符合思維概括性的特征。第(1)問,反映的是思維的概括性;第(2)問,可從概括性的含義找到答案。答案 (1)思維具有概括性的特征。(2)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從而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因此,思維具有概括性。思維拓展 任何事物都是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思維的概括性就在于人們能夠從千差萬別的現象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東西,從而人們能夠以簡馭繁地認識世界。在學習和工作中要注意體會和把握思維的這一特征。【變式訓練】東漢時候,王戎和幾個小朋友到野外玩耍。看到路邊有棵李子樹,樹上結滿了李子,小朋友們紛紛跑上前去摘李子,王戎卻站在一邊一動也不動。小朋友們就問他為什么不摘李子吃,王戎說:“李子樹長在路邊,結滿了李子,卻沒人吃,說明李子是苦的。”小朋友們一嘗,果然是苦的。王戎的正確判斷主要體現了思維的什么特征?這一特征是如何體現的?解析 本題以“王戎不取路邊李子”的故事為背景,考查對思維特征的理解能力。第(1)問,分析材料可知主要體現了思維的間接性;第(2)問,首先回答思維間接性的含義,然后結合材料運用思維間接性的原理分析,注意材料與原理的結合。答案 (1)材料主要體現了思維的間接性。(2)人們不可能對所要認識的每一個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也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但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而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王戎根據經驗知道李子有甜和苦之分,路邊的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別人摘掉吃了,現在沒人摘,說明這李子一定是苦的。王戎沒有直接品嘗就對事物的屬性作出了正確的判斷,體現了思維的間接性。第二課時 思維形態及其特征【目標導航 把握航向】三維目標知識把握思維的基本形態。能力從具體材料入手,通過分析思維的形態,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抽象思維的重要性,培養形象思維,提高創新能力。一、思維的基本形態1.思維形態的類別(1)從思維的方向看,有向不同方向擴散的發散思維和向同一方向收斂的聚合思維。思維點撥 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發散思維亦稱擴散思維、輻射思維、求異思維,是指在創造和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中,從已有的信息出發,盡可能向各個方向擴展,不受已知的或現存的方式、方法、規則和范疇的約束,并且從這種擴散、輻射和求異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種不同的辦法,衍生出各種不同的結果。發散思維是多向的立體的和開放型的思維。聚合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基本成分之一,又叫輻合思維、集中思維、求同思維,是思維者聚集與問題有關的信息,在思考和解答問題時,進行重新組織和推理,以求得唯一正確答案的收斂式思維方式。(2)從思維對認識對象的思考角度看,有整體地認識對象的綜合思維和分別地認識對象的分析思維。(3)從思維反映認識對象的方式看,有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的辯證思維和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的形而上學思維;等等。2.思維的兩種基本形態(1)依據:根據思維運行的基本單元的不同,可以將思維分為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2)抽象思維:如果人的思維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屬性,通過語詞鞏固下來,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就屬于抽象思維。(3)形象思維:如果人的思維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就屬于形象思維。(4)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是思維的基本形態。二、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1.抽象思維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反映認識對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抽象思維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單元的概念性、運行方式的推導性和思維表達的嚴謹性。2.形象思維在感覺、知覺和表象的基礎上,運用聯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認識對象,觸及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形象思維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單元的形象性、運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維表達的情感性。提示 教材所使用的“思維方式”概念指的是抽象思維的形式,即概念、判斷、推理。科學思維以抽象思維為主,以形象思維為輔;文學藝術思維則以形象思維為主,以抽象思維為輔。3.在實際思維活動中,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雖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知識點一 思維的基本形態(重點)類型關系 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區別含義人們把以概念為基本單元進行的思維,稱為抽象思維人們把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就屬于形象思維基本單元概念感性形象主要特征基本單元的概念性、運行方式的推導性、思維表達的嚴謹性基本單元的形象性、運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維表達的情感性聯系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是根據思維運行的基本單元的不同而區分的兩種不同思維形態;無論是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都來源于實踐;在實際思維活動中,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雖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目標訓練】讀漫畫《精心一跌》,完成1~2題。精心一跌1.漫畫《精心一跌》充分反映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方式。從思維基本形態角度看,漫畫《精心一跌》的創作屬于( )A.個體思維B.群體思維C.形象思維D.抽象思維解析 漫畫《精心一跌》形象、直觀地表現了當前的股市情況,C項符合題意,應入選。A、B、D三項與題意不符,應排除。答案 C2.上題中所述的思維基本形態的最大特點是( )①思維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 ②思維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屬性 ③以概念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④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 上述思維形態屬形象思維,根據形象思維的特征可知①④符合題意,故答案選C項。②③講的是抽象思維的特征,不合題意,應排除。答案 C知識點二 抽象思維的基本形式及過程(難點)1.抽象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斷和推理。2.抽象思維反映認識對象,是通過一系列環節和階段實現的,認識的對象被概括反映為概念,概念組合成判斷,判斷經過邏輯聯系形成推理,推理再構成推理系列,從而構成復雜的思想。反過來,一個比較復雜的思想,可以被分解成若干系列的推理,各個系列的推理可以分解為一個個推理,每一個推理又可以分解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判斷,最后,判斷還可以分解為一組概念。如下圖所示:【目標訓練】3.下列屬于抽象思維的基本形式的是( )①概念 ②知覺 ③表象 ④判斷 ⑤感覺 ⑥推理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⑥D.④⑤⑥解析 抽象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斷、推理,而感性認識的基本形式是感覺、知覺、表象,二者不可混淆,此題應選C。答案 C4.下列各項對抽象思維認識正確的是( )①以概念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 ②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 ③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④觸及事物的本質和規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 ②④反映的是形象思維的內容,不合題意。答案 C【精題】漫畫《理解有誤》諷刺了某些人不對事物進行具體分析,機械照搬所鬧出的笑話。這是通過________來表達的。( )理解有誤A.抽象思維B.形象思維C.個體思維D.群體思維解題技法審設問:本題考查對思維基本形態的理解能力。審材料:漫畫的內容是對路標—禁止行人通行的誤解。定選項:根據漫畫所描繪的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可以斷定,這是形象思維,故選B項。答案 B【變式訓練】有些順口溜形象地反映社會現實的變遷,如“沒錢的時候,在馬路上騎自行車;有錢的時候,在客廳里騎自行車。”從思維基本形態角度看,創作順口溜的思維形式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A.基本單元的概念性B.運行方式的推導性C.思維表達的嚴謹性D.基本單元的形象性解析 創作順口溜以反映現實屬形象思維,其特征主要是基本單元的形象性、運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維表達的情感性,故D當選;A、B、C皆是抽象思維的主要特征。答案 D一、選擇題1.日本文部科學省通過對日本歷史上歷次大地震的數據的分析研究,預測日本東海、東南海、南海和宮崎縣近海極有可能發生連鎖地震,一旦發生連鎖地震,最大震級有可能達到里氏9級。從思維對認識對象的思考角度看,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研究和預測屬于( )A.抽象思維B.形象思維C.聚合思維D.分析思維解析 日本發布的信息是以歷史上的地震數據作為認識對象,從而進行一系列預測。因此,答案應該選D;A、B、C不符合設問范圍,不選。答案 D2.“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這屬于抽象思維中的( )A.概念B.推理C.判斷D.綜合解析 概念是抽象思維的基本單元,因此A項正確。答案 A3.“所有的液體都是有彈性的,水是液體,所以水是有彈性的。”這屬于抽象思維形式的( )A.概念B.判斷C.推理D.形象思維解析 引言從若干已知的事物情況認識未知的事物情況,或者說明事物情況出現的原因,屬于推理。故答案選C項。答案 C4.汪國真的詩以樸實無華著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就是他的著名詩句之一。該詩句屬于形象思維形式的( )A.感覺B.聯想C.想象D.幻想解析 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現象,B符合題意。答案 B5.下列各項,不屬于形象思維的主要特征的是( )A.基本單元的形象性B.運行方式的想象性C.思維表達的情感性D.思維表達的嚴謹性解析 D項屬抽象思維的主要特征,符合題意。答案 D6.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關系是( )A.形象思維是抽象思維的基礎,抽象思維是形象思維的必然結果B.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分屬思維過程的初級、高級階段C.離開了抽象思維的形象思維是不完整的思維D.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各有其功能和作用,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解析 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A、B、C明顯錯誤。答案 D二、非選擇題7.黨的十九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明確規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建立,是人們運用下列哪種思維基本形態的結果?( )A.抽象思維B.形象思維C.概括思維(2)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有什么聯系?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思維的形態、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聯系的綜合認識。第(1)問要注意設問中“思維基本形態”這一關鍵信息,據此排除C,B不符合題意。第(2)問要注意結合教材知識,概括歸納出兩種思維形態的聯系。答案 (1)A(2)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來源于實踐,都屬思維的基本形態,二者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8.統計資料顯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長速度為8.42%,垃圾圍城成為各國關注的問題。在垃圾圍城的恐怖陰影下,每個人都是受害者。在“垃圾反恐”中,公眾參與是解決垃圾問題的動力。“垃圾反恐”不僅促進了公民意識的表達,也是公民意識的考驗。請圍繞“變廢為寶”這一主題,展示自己對垃圾處理的想象。答案 圍繞“變廢為寶”進行合理想象即可。第一單元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課標內容要求課標教學提示課標學業要求1.描述常見的思維活動,體會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了解思維的基本形態和特征;懂得正確思維的基本條件。2.區分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掌握科學思維的特點,體悟學會科學思維的意義。1.聯系實際,探究人的思維的特征、思維形態的差異,說明不同思維形態的獨特功用、彼此相輔相成的關系。2.列舉生活中正、反兩方面的事例,通過故事講述、主題演講等形式,分享如何運用科學思維處理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3.聯系科學思維與文學想象的差異,討論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特點,探究二者的關系。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經歷探究過程,明確思維的含義與特征;學會遵循邏輯思維的規律,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正確運用科學思維方法觀察和理解社會,處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第一課 走進思維世界【情境導入 激發心智】情境導入有六只將要出口的小兔,三只黑,三只白,分別裝在三個木箱中,每個木箱中放兩只小兔,一個木箱中放了一黑一白,另一個木箱中放了兩白,第三個木箱中放了兩黑。每個木箱外面分別貼著標簽,標明“白白”“黑黑”“黑白”字樣。但由于疏忽,標簽全貼錯了,與木箱中裝的兔子完全不相符合。思考 你能從其中的一個木箱中取出一只兔子,就能說出這三個木箱中裝的各是什么顏色的小兔嗎?提示 (1)在本題中,應從貼有“黑白”標簽的木箱中取出一只小兔來進行推理。因為木箱中裝的小兔同所貼的標簽不符,所以在貼有“黑白”標簽的木箱中,裝的就不是一黑一白,而只能是兩只黑兔或者是兩只白兔。如果我們從中取出的是只黑兔,那么就可以斷定其中的另一只也是黑兔,由此,就可以進一步推出貼有“白白”標簽的箱子里裝的一定是一只黑兔一只白兔。因為這個箱子里裝的不外乎兩種可能:兩只黑兔或一黑一白。現在已斷定兩只黑兔在貼“黑白”標簽的箱子里,所以這個箱子里只能是一黑一白。那么剩下的那個標有“黑黑”的木箱中裝的一定是兩只白兔了。(2)如果從貼有“黑白”標簽的箱子里取出的是一只白兔,也可作類似的分析推斷。(3)如果從標有“白白”或“黑黑”的木箱中取兔,就無法推斷了。第一課時 思維的含義與特征【目標導航 把握航向】三維目標知識理解思維的含義;把握思維的特征。能力從具體材料入手,通過分析思維的特征,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思維的重要性,對思維的內容有初步了解,并逐漸形成學習興趣。一、思維的含義1.含義(1)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思維與意識同義,狹義的思維與理性認識同義。(2)感性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系的反映,是認識的初級階段。(3)“邏輯與思維”中所說的“思維”主要是從狹義角度來講的,指認識的高級階段,是對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反映。2.重要方式: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等,是對人類理性認識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人們認識事物本質、把握事物規律的重要的思維方式,是具有指導性和針對性的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二、思維的特征1.思維具有間接性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2.思維具有概括性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3.思維具有能動性思維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錯誤的思維歪曲地反映認識對象。三、思維與實踐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知識點一 思維的含義(難點)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思維與意識同義,狹義的思維與理性認識同義。教材中的思維就是從狹義方面說的,即思維是在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是揭示認識對象本質和規律的過程。它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通俗地說,只要我們在“思”在“想”、在“考慮”在“琢磨”,就是在思維。與其他動物相比,人人有思維,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但是每個人的思維又有差異,表現在思維風格不同,即思想速度、方式、質量乃至結果都有差異。【目標訓練】1.下列關于“思維”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系的反映B.思維就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C.思維是對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反映D.對事物的一切認識都是思維解析 本題考查思維的含義,應選C項。A、B、D本身都不是思維的含義。答案 C2.關于思維的形成,正確的說法是( )A.思維是人特有的屬性,是人腦的機能B.有些較高級的動物盡管沒有人腦,但也有思維C.人之外的動物可以形成思維,但不能離開認識對象D.形成思維離不開人腦這一生理基礎,但可以離開認識對象解析 思維的形成既是人所特有的屬性,是人腦的機能,同時也不能離開認識對象,B、C、D三項表述不正確。答案 A知識點二 思維的特征(重點)思維的間接性思維的概括性思維的能動性區別原因人們不可能對所要認識的每一個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也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但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思維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錯誤的思維歪曲地反映認識對象作用能夠彌補直接感知的不足,克服感性認識的局限,更深刻、更正確、更全面地反映客觀事物。這種間接性也可能因為感性材料的虛假或片面,或加工制作的失誤,導致認識失真憑借思維的概括性,人們才能以簡馭繁地認識世界,從千差萬別、紛紜復雜的事物現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聯系正因為思維具有概括性、能動性,人們才憑借已獲得的感性材料、經驗和知識,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從而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思維才體現出間接性的特點【目標訓練】3.朱熹《答胡伯逢書》中提到:“夫告往知來,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者皆適。”這直接表明思維具有( )A.間接性B.概括性C.具體性D.抽象性解析 朱熹的觀點強調人能夠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表明思維具有間接性,A正確,B不符合題意;思維的特征不包括抽象性和具體性,C、D不選。答案 A4.《韓非子·五蠹》中講述了一則寓言: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來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守株待兔》的故事從一個側面表明人的思維具有( )A.間接性B.概括性C.能動性D.目的性解析 人的思維具有能動性,錯誤的思維是對認識對象的歪曲反映,正如“身為宋國笑”的守株待兔者那樣,C當選。答案 C知識點三 思維與實踐1.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任何思維都是人們在實踐中對認識對象的反映,沒有實踐就沒有思維。而思維又可分為正確的思維和錯誤的思維,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對象,錯誤的思維歪曲地反映對象。2.思維反作用于實踐,即對認識對象有能動的反作用。不同性質的思維對實踐有不同的反作用,只有正確的思維才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目標訓練】5.有人認為,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但只有正確的思維才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因此,在實踐中必須獲得科學思維,盡量避免任何錯誤。這種觀點是否正確?為什么?解析 本題考查思維與實踐的辯證關系、思維的特點和進行科學思維的條件,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題中觀點分為前后兩個辨點,答題時要注意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相結合,首先對題中辨點要具體辨析,指出相應理由,然后指出科學思維獲取正確認識的途徑。答案 (1)“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但只有正確的思維才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這句話正確揭示了實踐與思維的辯證關系以及思維反作用的二重性,是正確的。因此,在實踐基礎上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并使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獲得正確的理性認識是必要的。(2)思維具有間接性。這種間接性也可能因為感性材料的虛假或片面,或加工制作的失誤,導致認識失真。因此,人們在對具體事物的認識過程中出現錯誤是難免的,只有經過不斷糾正錯誤,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3)我們要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思維,必須深入實踐,切實把握基本事實,把握正確的思維形式,遵循形式邏輯的要求,正確運用辯證思維的方法,勇于并善于創新,自覺糾正錯誤,才能獲得科學思維。【精題】我們平時看到的樹,總是有高或矮、直或曲、粗或細、闊葉或針葉、喬木或灌木、落葉或常青等個性特征。“樹”這個概念,揭示了一切樹所具有的共同屬性,即木質莖干植物。(1)材料反映出思維具有什么特征?(2)請簡要說明思維具有這一特征的原因。解法指導審設問:本題考查思維的特征及其具有這些思維特征的原因。審材料:材料描述了多種樹木的各種具體屬性,但其共性是“木質莖干植物”。定思路:解答問題前先分析材料。材料談到我們平時看到的樹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但是樹的概念把握了一切樹所具有的個性,這符合思維概括性的特征。第(1)問,反映的是思維的概括性;第(2)問,可從概括性的含義找到答案。答案 (1)思維具有概括性的特征。(2)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從而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因此,思維具有概括性。思維拓展 任何事物都是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思維的概括性就在于人們能夠從千差萬別的現象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東西,從而人們能夠以簡馭繁地認識世界。在學習和工作中要注意體會和把握思維的這一特征。【變式訓練】東漢時候,王戎和幾個小朋友到野外玩耍。看到路邊有棵李子樹,樹上結滿了李子,小朋友們紛紛跑上前去摘李子,王戎卻站在一邊一動也不動。小朋友們就問他為什么不摘李子吃,王戎說:“李子樹長在路邊,結滿了李子,卻沒人吃,說明李子是苦的。”小朋友們一嘗,果然是苦的。王戎的正確判斷主要體現了思維的什么特征?這一特征是如何體現的?解析 本題以“王戎不取路邊李子”的故事為背景,考查對思維特征的理解能力。第(1)問,分析材料可知主要體現了思維的間接性;第(2)問,首先回答思維間接性的含義,然后結合材料運用思維間接性的原理分析,注意材料與原理的結合。答案 (1)材料主要體現了思維的間接性。(2)人們不可能對所要認識的每一個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也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但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而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王戎根據經驗知道李子有甜和苦之分,路邊的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別人摘掉吃了,現在沒人摘,說明這李子一定是苦的。王戎沒有直接品嘗就對事物的屬性作出了正確的判斷,體現了思維的間接性。一、選擇題1.由于實踐中有思維的參與,人成了萬物之靈。下列對思維的理解,合理的是( )①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系的反映 ②是人腦對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反映 ③是認識過程中的高級階段 ④人們的思維既有差異性又有共同特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 ①反映的是感性認識,不屬于思維范疇,舍去含①的A、B、C三項。答案 D2.判斷一個同學的學習情況要綜合各方面的材料,抓住主要的、能夠說明問題的方面,而對有些現象如成績偶有下降進行舍棄。這是( )A.思維具有概括性的具體表現B.由此及彼C.由表及里D.科學理論能夠指導實踐的具體表現解析 判斷一個同學的學習情況,要綜合各方面的材料,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本質的屬性,把握這類事物的共同本質,這是思維具有概括性的表現。答案 A3.我國曾有一位古畫鑒定大師,人稱“徐半尺”。一幅畫,他只要打開半尺一看,就知道畫的真偽、年代、質量、特點及當時的價格。這體現了思維的( )A.間接性B.能動性C.概括性D.抽象性解析 看半尺能辨真偽,說明人的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而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體現了思維的間接性的特征。因此,本題應當選A。答案 A4.下列反映思維間接性和概括性特征的是( )①太陽東升西落 ②晝夜循環 ③某某同學長得很帥 ④某某同學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⑤王明的“教條主義” 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解析 本題考查思維的特征。回答本題的關鍵是要把握住思維的間接性和概括性的內涵。①②③是憑人的感覺器官直接感知到的,不符合思維的特征,故排除,應選④⑤⑥。答案 B5.鋸刀鋸木,其溫度在升高;火爐燒水,水溫在升高;春夏秋冬,氣溫在變化。在這些現象中存在著一個共同的東西,即大量物質粒子的無規則運動。這說明( )A.不同現象表現不同的本質B.本質決定現象,本質相同,現象一定相同C.不同的本質表現為不同的現象D.現象是事物個別的、片面的東西,本質則是同類現象中一般的東西解析 A、B、C說法錯誤。答案 D6.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這表明( )①思維產生于實踐又反作用于實踐 ②不同風格的思維包含著思維的共同特征 ③思維能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 ④科學的思維具有指導性和針對性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 材料未涉及不同風格的思維,②不符合題意;正確的思維才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③表述不科學。答案 C二、非選擇題7.《呂氏春秋》中說,“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明,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上述材料包含《邏輯與思維》中的哪些道理?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綜合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做題的關鍵是讀懂題干,靈活調用相關知識,有難度。答案 (1)思維具有間接性。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而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2)現象與本質是聯系的,理性認識不管多么抽象,歸根到底都是對一定客體的正確或歪曲的反映,在客觀事物中都有它的原型。(3)認識現象并不等于認識本質。要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造福人類,就必須透過現象,抓住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上升到抽象思維。8.周雯的媽媽是水泥廠的化驗員。一天,周雯來到化驗室做作業,做完后想出去玩。“等等,媽媽還要考你一個題目,”她媽媽叫住她說,“你看這6個做化驗用的玻璃杯,前面3個盛滿了水,后面3個是空的,你能只移動1個玻璃杯,就使盛滿水的杯子和空杯子間隔起來嗎?”愛動腦筋的周雯,是學校里有名的“小機靈”,她只想了一會兒就做到了。請你想想,“小機靈”是怎樣做到的?這反映了思維的什么特征?解析 本題難度不大,第一小問,是一道一般的智力測試題;第二小問考查思維的特征,思維的特征包括:間接性、能動性、概括性。答案 (1)將第二個杯子中的水倒入第五個空杯中,并放回原處。(2)①思維具有能動性。周雯積極開動腦筋,很快就找到了答案。②思維具有間接性。周雯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保證“盛滿水的杯子和空杯子間隔起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課時 思維的含義與特征.doc 第一課時 思維的含義與特征.ppt 第二課時 思維形態及其特征.doc 第二課時 思維形態及其特征.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