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種子萌發的條件》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闡明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 2.闡明種子萌發的過程。 3.用實驗法完成“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探究。 4.嘗試用抽樣檢測的方法測定種子的發芽率。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結合生活經驗和實驗觀察來探究種子萌發的過程,學會實驗設計的基本方法,懂得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 2.運用對照實驗法設計并完成“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探究,學會控制條件,檢驗不同的環境條件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3.學會抽樣檢測的基本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同學間的合作精神和協作情感。 2.通過參與種植、管理植物的活動,培養愛護植物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 2.運用實驗法完成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探究。 3.抽樣檢測法測定發芽率的方法及原理。 三.教學難點 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的結論的得出。 2.種子萌發環境條件的探究實驗中,設置對照實驗的訓練及現象分析。 四.教學方法 實驗法、歸納法、分析法。 五.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 (1)種子結構及種子萌發過程的CAI課件。 (2)培養皿、濾紙等,分發給各小組。 2.學生準備: (1)生物課外小組的同學做好測定種子發芽率的演示實驗。 (2)可自己再收集一部分種子。 (3)玻璃瓶、罐頭瓶或燒杯。 六.課時安排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教師:“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倒背如流的詩句。那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學生解釋:這是一首描寫草的生命活動的詩句,是草生命周期的生動寫照。 教師:非常正確,這不但是草生命周期的生動寫照,也是被子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動寫照,被子植物的一生都要經歷生長、發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過程。我們這一章就來詳細地認識一下被子植物的一生。 [講授新課] 教師:當我們步入茂密的大森林,抬頭仰望那參天的大樹時,都不禁會感嘆生命的偉大。但是不要忘記,對于被子植物來說,生命的起源要從種子的萌發開始。 一提到種子,我們就不由自主地會想到在春暖花開的春天,農民要播撒種子。俗話說的好“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那么,農民為什么要在春天播種呢?這還得從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說起。下面,我們就來試著探究一下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教師:我們生物課外小組的同學在生物園中種植過菜豆,請問誰能把種植菜豆種子的過程描述一下? 學生:將種子放于疏松的土壤中,置于溫暖處,每天澆點水,…… 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種子萌發可能需要哪些外界條件?請同學們讀課本91頁的資料,并結合我們種植菜豆時的經驗,做出假設。 學生:種子萌發所需外界條件可能有:水分、土壤、陽光、溫度、空氣、肥料等。 教師:哪些是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呢? 學生:種子本身有貯存養料的結構,種子的萌發不需要肥料。 學生:水、陽光、空氣、土壤、適宜的溫度可能是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 學生:我不同意上述看法,我認為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是充足的水和空氣以及適宜的溫度。 …… 教師:那么到底我們的假設哪一種情況正確呢?這就需要我們…… 學生:這就需要我們設計實驗來檢驗假設。 教師:同學們說的非常正確,請大家按照我們課前分好的小組,進行討論,制定計劃。制定計劃時依據我們教材中所給出的方案,也可以設計自己的方案。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明確小組分工(組長(主持討論每一個問題,做好分工);討論內容記錄員(簡單記錄討論的結果,準備組間交流);觀察、記錄實驗結果的負責;實驗操作人(負責實驗的操作,其他人輔助)),然后制定計劃。 教師:請每小組選派一名代表談一談本組制定的計劃。 在教師的引導下,每小組選派一名代表交流計劃,并總結: ①準備植物的種子,如小麥種子。四個玻璃瓶子分別編號。一個小勺、吸水紙。 ②將每個瓶子分別放十粒種子。A號瓶倒入較多的水。 ③將A、B、D號瓶放在室內,C號瓶放到冰箱內。 教師:計劃制定好以后要作進一步的完善。下面我們就來討論、完善我們的計劃,請大家思考: (1)?? 在探究中應當選用什么樣的種子? (2)?? 怎樣才能探究不同環境條件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應當將種子分成幾組? (3)?? 每一組應當有多少粒種子?每小組只有一粒種子行嗎 ? (4)?? 對照組應當提供什么樣的溫度、水分、空氣等條件? (5)?? 對每一個實驗組的處理除了研究的條件外,其它環境條件是否應當與對照組相同? (6)?? 每隔多長時間觀察一次?對每組實驗是否應同時觀察。 師生共同討論總結: (1)?? 完整的、飽滿的、活的種子。 (2)?? 設置對照實驗,應將種子分成四組。 (3)?? 10~20粒,一粒種子不行,因為,可能其中有偶然因素,使種子不能萌發。 (4)?? 溫暖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等條件。 (5)?? 應該相同,方能保證只有一個變量。 (6)?? 每天觀察一次,每組實驗應同時觀察,方能保證萌發時間相同。 學生:老師我想設計一個探究方案,來探究一下種子的萌發是否需要光,該怎樣設計呢? 教師:誰能幫助他? 學生:可以用黑布包裹對照組,來探究“光”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教師:同學們你們真是太棒了,經過大家的討論和交流對我們的方案進行了分析,如果認為合理和完善的就可按照方案來實施,并做好觀察記錄筆記,以備下節課使用。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了解了植物一生所要經歷的階段,并制定了驗證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計劃。結果會是什么樣子呢?請大家在課后一定要注意觀察。 ?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教師:在上節課中,我們結合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和教材所給的資料對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作了假設和驗證。同學們都實施了自己的計劃,那最終觀察的結果如何呢? 學生回答:只有2號瓶中的種子長成了幼苗。(對有不同結果的小組要與其他小組共同分析原因。) [講授新課] 教師:這個實驗結果能告訴我們什么呢?1號瓶說明沒有水種子不能萌發。3號瓶和4號瓶呢? 學生:3號瓶溫度太低,4號瓶水太多,種子缺少空氣。 教師:同學的思維非常清晰。那么,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呢? 學生: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為: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 教師:那種子在萌發時,只要符合以上條件就一定能萌發嗎? 學生:不一定。種子萌發不僅要有外部的環境條件,而且,還要有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 教師:當一粒種子被昆蟲咬壞或儲存時間過長已經死亡的種子是不能萌發的。此外,種子成熟后,大都有一段時間的休眠,正在休眠時期的種子也是不能萌發的。一粒種子要想萌發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或長成一株農作物都必須具備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農民為了讓他們的產量不降低,在播種前都要測定種子的發芽率,一般發芽率要在90%以上才適于播種,否則就會帶來經濟損失。下面我們還是來探究一下如何測定種子的發芽率。 怎樣來測定種子的發芽率呢?在測定之前請大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如果你是一個農民,從種子站買了一袋種子,測發芽率時,能把整袋種子都用上嗎?如不能,應怎么辦? (2)有人說為避免浪費,用三五粒種子測一下發芽率就行了。你認為可行嗎? (3)又有人說測發芽率應當盡量挑選個大、飽滿的種子。這個想法對嗎? (4)測發芽率時,應當給種子提供什么樣的環境條件?怎樣提供這些條件? (5)怎樣計算種子的發芽率?各組測出的數據有所不同,請分析原因。測發芽率還要重復1—2次,取幾次的平均值。 學生討論,總結: (1)?? 不能。太浪費,采用抽樣檢測。 (2)?? 不行,因數量太少不能反映總體真實情況,這樣得到的結果往往帶有一些偶然因素的影響。 (3)?? 不對,應隨機選取種子,盡量避免人為因素的影響。 (4)?? 充足的水分、空氣和適當的溫度。可按照課本93頁右圖裝置取一個直徑10cm的培養皿,鋪2—3層吸水紙,加入少量的水,使紙濕潤,然后均勻地擺上100粒種子,把整個裝置放到溫暖的環境中或恒溫箱中。 (5)?? 按書上的公式計算,發芽率是指萌發種子占全部待測種子的百分率。 ??? 教師:現在我們明白了抽樣檢測和抽樣調查的概念、測定發芽率的方法,具體實驗需要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課后完成。種子有了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后,就可萌發成為幼苗,那么幼苗又是如何發育形成的呢?請同學們觀看多媒體動畫,觀看完畢后我找一位同學來描述一下。 學生觀看后描述:當種子萌發時,首先要吸水脹破種皮,同時將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轉給胚根、胚芽和胚軸,隨后,胚根發育,突出種皮,形成根,從而固定植物體,并從土壤中吸取水分。胚芽發育成莖和葉,隨著胚軸的伸長露出地面。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測定種子發芽率和種子萌發的過程。對種子的萌發條件及其過程都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希望大家能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積累更多的有關資料和信息。 八.板書設計 (隨實驗進行,由學生歸納得出) 一、種子萌發的條件 外界條件???? 充足的空氣、水分和適宜的溫度 自身條件???? 成熟的胚完整、有活力、度過休眠期 二、測定并計算種子發芽率 三、種子萌發的過程 突破種皮的順序:先胚根后胚芽 九、鞏固練習 1.下列最適合種子萌發的環境是(??? ) ? A.潮濕松軟的土壤??? ????????? B.干旱疏松的土壤 ? C.冰凍的土壤??????? ????????? D.潮濕板結的土壤 2.保存種子的適宜條件是(??? ) ①低溫? ②高溫? ③干燥? ④潮濕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D.②④ 3.我國北方常在早春播種以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這對種子萌發的主要好處是(??? ) ? A.增加水分? ???? B.增加空氣?? ?????? C.提高溫度??? D.防止鳥吃種子 4.大豆和玉米萌發過程中將營養供給胚的結構分別是(??? ) A.子葉和胚乳??? B.胚乳和子葉??? C.子葉和子葉??? D.胚乳和胚乳 5.發育成莖和葉的分別是種子的(??? ) A.胚軸和子葉??? B.胚芽和胚芽??? C.胚芽和子葉??? D.胚根和胚軸 6.綠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由種子的哪部分發育而來(??? ) A.胚芽??? ???????? B.胚根?? ??? ?C.胚軸??? ????????????? D.胚乳 6.種子萌發取決于兩方面條件,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玉米和菜豆種子萌發過程中子葉的作用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8.在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實驗中,據下列處理分析回答: ?????? 1號瓶?? 2號瓶?? 3號瓶?? 4號瓶 處理方法???? 10粒種子,擰緊瓶蓋???? 10粒種子加適量水,擰緊瓶蓋?? 10粒種子加較多水,擰緊瓶蓋?? 10粒種子加適量水,擰緊瓶蓋 ?????? 室溫????? 室溫????? 室溫????? 低溫 (1)表中有_________組對照實驗,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號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事先就知道2號瓶里具備種子萌發所需要的外界條件,那么,還有沒有必要設置2號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