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根的生長》 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 1.區別根尖四部分結構,舉例說明四部分的作用。 2.分析根主要靠哪部分生長。 技能性目標:?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實驗操作、觀察能力 情感性目標: 1.形成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2.體驗科學探究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根尖四部分的結構和功能。 2.根靠哪部分生長 。 3.根的生長方向 教學難點:根尖四部分細胞結構特點,以及每部分的功能。 教師準備 學生準備: (1)預習本課,清楚本課的探究目的。 (2)收集植物根以及與根的作用有關的資料。 教師準備: (1)準備“根尖的結構”材料用具。永久性切片、放大鏡、鑷子、培養皿、顯微鏡 (2)準備十余份己做好標記的培養24h的根尖 (3)制作相關課件,有關教學錄像資料等。 課時分配: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一株長在路邊的蘋果樹,但是這些紅紅的果實可不是我們要看的重點,大家可以數一數,看看蘋果樹的枝條有所少呢?是不是最多也就十多根啊!但是如果把蘋果樹地下部分的根挖出來看,你會發現,根的分支多達50000多條,為樹枝的5000多倍! 接下來看到的這幅圖片看上去很普通是吧,它叫駱駝刺,是一種生長在荒漠里的植物,可以看到,地面以上的部分還不足一米,現在這是什么你們知道嗎?這是駱駝刺的根系,又粗又長,可以伸到地面以下15米之多! 這就是駱駝刺完整植株的示意圖,上下對比非常的強烈吧!聽完了老師的介紹,看過了這么多圖片,相信大家都充滿了好奇。你們有些什么想法或者問題嗎?都可以大膽的提出來。 老師也總結出了一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1、根有些什么結構?2、植物的根具有什么樣的功能呢?? 3、根為什么會生長得這樣旺盛?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就一同來進入一個新內容的學習,第二節 植物根的生長。 新課講授: 生:展示并介紹自己收集的植物的根。植物體的根形態各異,指出它們有哪些共同的結構? 師:都有根尖和根毛。 生:用肉眼、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植物的根尖的外形,小組交流并派代表描述。 師:展示根尖的縱切掛圖認識根尖及根尖四部分。 首先,根尖的最下部呈淡黃色是根冠和分生區,往上呈白色的部分是伸長區,再往上密布白色的絨毛,這些絨毛由于生長在根上,所以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做根毛,當根毛形成,就表示這些細胞成熟了,因此我們把這一段稱之為成熟區,根毛增加了根尖與外界接觸的面積,有利于根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最尖端的地方,有一個透明的、像帽子一樣的結構,套在前面,我們把這一段叫作根冠,冠,顧名思義就是帽子。 根冠的細胞有些什么特點呢?從細胞大小,形狀以及排列上來看 生:分組討論,推薦一代表發言。 細胞較大,形狀不規則,排列不整齊,是保護作用 師:觀看根尖縱切圖分別指出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 大家看這樣一個區域,也就是被根冠包圍的部分,它的細胞特點是排列緊密,細胞核大,細胞質比較少,還記不記得以前學過的,植物的主要組織,這些特點符合哪個組織啊?沒錯,正是分生組織,它分布于植物的莖尖和根尖處,而在根尖中的分生組織被根冠包圍著,我們把這一部分稱為分生區。 在根冠與成熟區之間的這樣一段,從外部看沒有什么特別,但是大家看看右邊細胞的特點,是不是非常的長啊?而且從下往上,越來越長,所以我們給它取名為伸長區。伸長區細胞的特點很明顯,細胞體積較大,呈長方形。成熟區的細胞體積也較大,也呈長方形。 生:用顯微鏡觀察根尖的縱切玻片標本,了解根尖各部分細胞的大小、形態等特點,小組討論并派一代表描述。 師生:共同小結,將根尖各部分細胞的大小、形態等特點填入課本的表格中。 5、2、1 根尖的結構 ? 結構 功能 細胞的大小 細胞的形狀 ? 根冠 ? ? ? 分生區 ? ? ? 伸長區 ? ? ? 成熟區 ? ? ? 師:到此為止,根尖的基本結構我們就全部了解了,從下至上依次是根冠,分生區,伸長區以及成熟區。這幾個區的名稱和細胞的形態結構特點大家一定要牢牢的記住。 剛才我們看到的是根尖的模式圖片,現在我們再來看看根尖在顯微鏡下是個什么樣子。現在看到的是根尖的橫切面,知不知道是哪個區的橫切面啊?看看最外圈的細胞,有向外突出的什么結構?所以這是成熟區的橫切面的圖。大家可以一邊看一邊回顧每個區細胞的形態結構特點,老師呆會兒要提問地啊!接下來看到的是縱切的各個區。最尖端的根冠,根冠包圍著分生區,由于分生區很小,所以又稱為生長點。再往上是呈長方形的伸長區,而且很明顯,伸長區的細胞從下往上越來越長。最上面的是成熟區,向外伸出了許多根毛。 最后我們再來看兩個思考題,稍微有點難度的,第一題,根尖的四個部分是互不連續的嗎?怎么來看這個問題呢? 生:分組討論,代表發言。 師:之前我們學習了根尖的四個區,每個區的細胞都有各自不同的形態結構,行使不同的功能,所以說根尖的四個部分是不連續的,也就是說相互沒有關系,老師說的有道理嗎?我們考慮問題要全面一點,老師提示一下,從結構和功能兩方面來分析看看。根冠包圍著分生區,而分生區細胞分裂,一方面補充了受損的根冠,另一方面又向上提供伸長區的細胞,而伸長區細胞不斷長長,到了一定程度即長出根毛后便形成了成熟區,能夠大量的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所以說,從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看,根尖都是一個整體,是逐漸過渡的,沒有嚴格的界限來區分,而我們人為的將根尖分成四個區就是為了便于大家的學習和理解。記住了嗎? 生:小組討論交流,提出假設:根尖的四部位都有可能與根的生長有關。 師:我們怎么能說明提出的假設可能正確呢?那就要做實驗了。(學生4至6人一組進行實驗,每組提出一個假設,如根冠與植物的根生長直接有關等) 取一株根長約2cm的紅豆苗,給幼根的各部分做上標記,測量長度,認真培養,再與生長24h后測量得到的長度做比較。(教師隨時提示根尖所作標記的部位、長度和距離,應注意的事項等) 討論:標記做幾條合適?如果畫不上標記,應怎樣處理?教師拿出24h前已做好準備工作的紅豆幼苗,請同學們把原來已做好標記的長度與現在的長度做比較。 四組學生代表四種不同的假設發言,提供實驗數據,各組之間交流實驗的過程。 師:究竟哪種假設成立,到底什么部位能使根的長度不斷增長? 生:學生討論后回答: 同學1:伸長區是使根不斷增長的部位,因為它24h后長度變化最大。 同學2:分生區是使根不斷增長的部位,因為如果沒有分生區細胞的分裂,細胞數目的增多,就不能分裂產生新的細胞,它是關鍵部位,使根不斷生長。 同學3:根的生長主要是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和伸長區細胞伸長的共同結果。 老師不作回答,請同學觀看“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和伸長區細胞的伸長”的課件, 生:總結出根的生長主要是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和伸長區細胞的伸長的結果。 生:猜測根的生長方向,然后再以小組根據自己的假設設計實驗 師:植物的根還具有向地生長、向肥生長和向水生長的特性。 生:閱讀實際用: 提出幾個生產生活中的具體事例,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如:移栽幼苗?深層施肥?蹲苗烤田的意義? 課堂作業 一、填空題 1.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2.根具有____、_____和___ 的特征,與植物根的_____、______有關。 二、選擇題 1.在顯微鏡下觀察根尖的結構,由尖端一次向上是?????(????????? ) A.根冠、分生區、成熟區、伸長區 B.? 分生區、根冠、成熟區、伸長區 C.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 D.? 分生區、根冠、伸長區、成熟區 3.下列結構中,使根不斷長長的是 (????????? ) A.根冠和生長點????B。伸長區和成熟區????? ? ?C.分生區和伸長區??????????? D。根冠和伸長區 4.(1)根不斷長長的原因是什么? (2)為什么移栽幼苗時,一般要帶土? 總結:根不斷長長的原因是為了更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移栽植物一般要帶土是因為:根尖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區,而且主要是依靠成熟區的根毛,而根毛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受損。剛移栽的植物非常虛弱,如果不好好的保護根毛的話,植物吸收不到足夠的水分,容易萎蔫,所以,為了保護根毛,在移栽植物的時候一般要帶土 課堂小結 1、引導學生回顧本節內容。理清思路:根尖的結構 2.根生長的原因——根各部分的功能 3.設計幾個問題: ①你學了什么?②你體驗到了什么?③你掌握了什么? 課后作業: 1.課后找到其它幾種根進行觀察找到根的四個區 2.請學生課后查找資料,了解黃土高原的現狀,談一談植物對黃土高原的保護作用,怎樣才能重現黃土高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麗景色? 板書設計:根的生長--------靠根尖 根尖的結構和功能 成熟區: 吸收水分營養 伸長區:細胞迅速伸長 分生區:細胞分類增生 根 冠:保護作用 二、根的生長方向: 向水 向地 向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