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名稱 根對水分的吸收 執教者 課時 1 所屬教材目錄 冀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章根的吸收作用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的細胞吸水和失水原理,是解釋根吸水、失水的關鍵,盡管這一節內容講得很淺顯,但這一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弄清水分進入植物體的來龍去脈,為以后學習葉、莖等器官的水分輸導打下基礎;同時也為高中進一步學習滲透作用做好鋪墊。只有明白了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才能合理解釋生活中的問題和解釋農業生產中經常遇到的灌溉問題。 學情分析 這一節是在學習了根尖的結構以后,進一步學習根對水分的吸收,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較容易的觀察到細胞吸水和失水的現象,而對于這種現象的解釋,就要涉及到一些比較生疏、抽象的概念,如:溶液、濃度等,而初二的學生不具備這些知識,因此這一節只要求講述生理現象,不要求深入講述原理,只要把演示實驗做好就能形象地說明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實驗,能夠說明根毛細胞吸水的原因,了解合理灌溉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課題研究,繼續學習觀察實驗現象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2、通過對生活實例、實驗結果的分析,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根毛細胞適于吸收水分的結構特點,初步樹立植物體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通過了解根吸水原理在實踐上應用,進行_??????_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實驗和道理,以及根毛吸水和失水的道理和過程。 難點 細胞和根毛吸水和失水的道理。 教學策略與 設計說明 1、自學預習法:指導學生進行自學預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從而最終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2、直觀教學:本節課的內容比較抽象,而且這些理化知識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如何運用直觀教學手段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直觀形象的知識是本節課的關鍵。在這節課中充分運用演示實驗和多媒體課件等直觀教學手段,努力增強學生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啟發式教學: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向學生提出一些有啟發性的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思考、歸納、總結和判斷,提問由淺及深,由表及里,環環相扣,使學生由形象思維上升到抽象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思維能力。 4、討論分析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盡量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多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通過自己的分析和判斷找到問題的答案。因此在提出啟發性的問題后,讓學生們討論,這樣不但往往可以解決問題,而且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注明每個環節預設的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_?¤????_提問: (2分鐘) 1、根據掛圖說明根尖各部分細胞結構和功能。 2、成熟區的生理功能與根毛細胞的細胞特點。 學生回答 導入: (1分鐘) 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經常看到買菜的人拿著一個大水瓶往萎蔫的青菜上灑水,過一會兒,青菜就會又變得光亮鮮嫩。植物為什么能夠吸水?吸水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思考并嘗試假設回答(如根、莖、葉等) 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內容 (30分鐘) (一)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提示設計探究實驗過程中變量的唯一性。 并得出結論: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 ? 展示根尖結構示意圖 (二)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實驗一:讓學生觀察泡在清水中的蘿卜條和泡在濃鹽水中的蘿卜條的變化。 ? (三)出示實驗二圖片 資料:蘿卜中不同濃度食鹽水在一段時間后液面的變化情況。并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 ?? (四)出示細胞吸水示意圖并引導學生總結細胞吸水原理。 ? 出示細胞失水示 意圖并引導學生總結細胞失水原理 分組進行實驗設計通過討論得出結論: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 說出根尖四部分結構特點,尤其是成熟區特點。 觀察實驗現象并得出結論:植物細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 ? 說出實驗現象:玻璃管中食鹽溶液濃度大的液面上升,食鹽溶液濃度小的液面下降。 ? 得出結論: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與細胞周圍水溶液濃度有關。 細胞液濃度大于周圍水溶液濃度----細胞吸水 細胞液濃度小于周圍水溶液濃度----細胞失水 給學生展示自我,交流與合作的機會。 ? 讓學生確立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學習通過對事物現象的觀察進行分析、綜合。 ?形成歸納總結能力。給一些高層次的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 培養識圖能 力、總結歸納能力。 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提問: 1、根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并且 主要在根尖進行,那么根毛吸水的原理是什么呢? ? ?? 2、根毛有哪些適于吸收水分的特點呢? ? 3、根毛吸水的途徑是什么? (出示水分從土壤進到根內部的示意圖) ? 4、水分在植物體內是如何運輸的? ? 思考并可結合課本回答: ?1、根毛吸水的原理:根周圍土壤溶液濃度大于根毛細胞液的濃度 ?2、根毛適于吸收水分的特點:細胞壁薄、細胞質少、液泡大。 ? 3、(水分)土壤溶液→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液泡 ? 4、(水分)土壤溶液→根毛細胞→根內層層細胞→導管→莖和其他器官 學會通過對事物現象的觀察進行分析、綜 合,形成歸納總結能力。給一些高層次的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 ? 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 演示實驗:把切好的新鮮的蘿卜片放入干燥的培養皿中,并撒上食鹽。通過實物投影展示其變化。 提出問題:"為什么會有水分產生,水分從何而來?" 舉例:糖拌西紅柿,拌黃瓜等。 學生觀察演示實驗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學生很容易分析出水分是由蘿卜細胞的細胞液中出來的,是因為撒入食鹽造成的。) 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學習通過對事物現象的觀察進行分析、綜合,形成歸納總結能力。給一些高層次的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 思考:植物栽培過程中,為什么一次施肥過多會造成“燒苗”? 問:鹽堿地莊稼為什么長不好? 思考并回答:土壤溶液濃度大于根毛細胞液濃度,根毛細胞不能從土壤中吸水,反而會使細胞液中的水分滲到土壤里去,就會造成“燒苗” 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習慣。 提問: 1、不同植物生長所需水量一樣嗎? ? (出示不同植物生長所需水量表) ? 2、同一種植物不同生長期的需水量一樣嗎? ? (出示一種水稻不同生長期平均需水量表)?引導學生歸納合理灌溉 ? 圖片介紹:節水灌溉。 ? 通過閱讀課本23頁內容和教師講解,總結并理解: ?1、不同植物生長所需水量不同。 ?2、同一種植物不同生長期的需水量不同。 針對我國是缺水國家談談如何合理灌溉,節約水資源 培養學生的節水意識及愛國主義情感。 ? 課堂小結 5分鐘 小結本課重點、難點知識。 當堂練習 布置作業 1分鐘 復習鞏固知識點 板書設計 板書: §2~2根對水分的吸收 一、植物吸水的器官: 植物的各器官都能吸水,根是吸水的主要器官。 二、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 三、植物細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植物細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決于細胞液的濃度和周圍溶液的濃度的大小。 植物細胞吸水:細胞液的濃度>周圍溶液的濃度 植物細胞失水:細胞液的濃度<周圍溶液的濃度 四、根毛吸水的原理: 1、根毛細胞液的濃度>土壤溶液的濃度 2、根毛適于吸水的特點:細胞壁薄、細胞質少、液泡大。 3、根毛吸水的途徑:土壤溶液→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液泡 教學反思 這一節是學習了根尖結構后 ,進一步學習根對水分的吸收。教學中,先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演示實驗,得出植物細胞吸水失水的原理,然后再根據教師的提問來分析、歸納總結根吸水的原理、特點和途徑,力求讓學生能夠自己獲得知識。且教學中注意聯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如給菜灑水,鹽堿地莊稼長不好等,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同時利于引導學生關注生物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學生興趣很高,參與性強,從學生的作業情況來看,絕大多數都較好的掌握了相關知識點。不足是學生動手操作機會少。如果重新上這節課,我會考慮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的實際操作,這樣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