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五課 在和睦家庭中成長【課標展示】熟知監護、撫養、扶養、贍養、繼承等民事關系,培育家庭責任意識。第一課時 家和萬事興【課時目標】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2.父母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3.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4.民法典專門規定成年意定監護制度;5.現實中存在的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及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素養目標法治意識通過對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現實中存在的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及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等探究,使學生正確認識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做到幼有所教、老有所養、夫妻和諧相處,家庭成員之間敬老愛幼科學精神正確理解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父母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民法典專門規定成年意定監護制度;現實中存在著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及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學習重點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父母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現實中存在的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及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學習難點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父母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家庭暴力與虐待知識點一 育小職責大1.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對子女不僅有______義務,也有______義務。父母不得______、______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視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更不得有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父母應當讓適齡子女____________,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阻礙其入學或迫使其中途退學、輟學。2.父母必須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職責,保護未成年子女的_______________。在履行監護職責時,父母應當保護未成年子女的____________。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____________。撫養教育虐待遺棄女性未成年人有殘疾的未成年人按時入學并完成義務教育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身安全和健康財產利益民事責任3.根據民法典的規定,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父母的義務,也是父母的權利。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的____________,并對子女進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特別提示】 ①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②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在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情況下,家庭成員中具有監護能力的其他近親屬應當承擔未成年人的監護責任。這些近親屬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兄、姐。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約束和引導批評教育合理懲戒知識點二 敬老是義務1.成年子女對父母有_______的義務。贍養父母,要求子女經濟上___________、生活上___________、精神上___________,照顧父母的特殊需求。贍養父母,要求子女尊重、體諒父母,不干涉父母的___________,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2.為防止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受損,民法典專門規定了_________________。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______________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___________。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贍養供養父母照料父母慰藉父母婚姻自由成年意定監護制度書面形式監護職責成年意定監護制度[思考] 如何看待成年意定監護制度?[答案] 為防止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受損,民法典專門規定了成年意定監護制度。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成年意定監護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隨著年齡增長,活動能力減弱,老年人容易與社會生活脫節,導致判斷力下降。在現實生活中,不乏老年人被騙取錢財的案例,成年意定監護制度有助于解決此類問題。但是,成年意定監護制度也容易限制老年人的自主決定權,故建議選擇與老年人財產沒有利害關系的人擔任監護人。3.__________是幸福生活的基石,但是現實中還存在__________、________和遺棄等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依據法律,實施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老年人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相關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___________。家庭和睦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刑事責任探究點一 育小職責大【合作探究】鏡頭一 中學生小華在學校與同學打架,把同學打傷了,需要賠償1萬元的醫療費。小華父母拒絕支付。鏡頭二 父母離婚后,3歲的小芙跟隨母親生活。在此期間,父親一直希望探望小芙,但母親以父親探望不利于自己管教孩子為由予以拒絕。幾年后,小芙上學,母親要求父親支付孩子的撫養費,父親則以母親長期拒絕他探望孩子為由,拒絕支付撫養費。[思考] 上述情形中家長的做法是否正確?其法律依據是什么?[答案] 錯誤。根據民法典的規定,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義務,也是父母的權利。作為義務,父母應當保護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保護子女的財產利益;作為權利,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約束和引導,并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和合理懲戒。在未成年子女給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重點解讀】1.父母對子女的義務(1)父母對子女最重要的義務是撫養和教育。撫養,是父母為子女的生活、學習等提供物質條件,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是無條件的,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免除;即使父母已經離婚,對未成年子女仍應依法履行撫養的義務。對成年子女的撫養是有條件的,在成年子女沒有勞動能力或出于某種原因不能維持生活時,父母也要根據需要和可能,負擔其生活費用或給予一定的幫助。對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父母自愿給予經濟幫助,法律并不干預。教育,是父母從思想文化、科學知識上給予子女一定的指導和幫助。父母應當尊重未成年子女接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的未成年子女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子女輟學。(2)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保護:父母應當保護其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權益,預防和排除來自外界的危害,使其未成年子女的身心處于安全狀態。教育:側重于管教,是指父母要按照法律和道德要求,采取正確的方法,對其未成年子女進行約束和引導,并對其錯誤行為進行批評和管教。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2.撫養、扶助與扶養?撫養扶助扶養(狹義)區別定義父母為子女的生活、學習等提供物質條件,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子女應該在精神上、生活上給予父母關心和照料平輩人之間在物質上和生活上相互扶助適用范圍適用于長輩對晚輩適用于晚輩對長輩適用于平輩之間聯系三者都是法律規定的家庭成員間應履行的義務,不履行這些義務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三者都是構建和睦家庭的條件【特別提示】 撫養,是指長輩親屬對晚輩親屬的撫育教養,是父母(或其他長輩)與子女(或其他晚輩)間一種基本的權利義務關系,其存在的基礎是血親關系。存在于生父母與婚生子女以及非婚生子女之間,也存在于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還有養父母與養子女之間,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也具有撫養的義務。探究點二 敬老是義務【合作探究】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一起老年人贍養案件。法官當庭判決女兒小馬除了支付父親馬某一定的經濟補償費外,還要在判決生效之月起,每兩個月至少前往馬某居住處看望問候一次;如果小馬不履行義務,權利人可申請強制執行。[思考] (1)上述案例是《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常回家看看”條款的司法適用。你怎么看待此條款的司法適用?(2)你怎樣理解贍養父母的要求?[答案] (1)所謂“常回家看看”條款是指《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8條前兩款的規定。社會對該條款的質疑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探視老人屬于道德層面的問題,不能以司法程序強制于人;二是該條款在執行過程中似乎沒有意義,“強扭的瓜不甜”,在法律強制下的“常回家看看”往往缺乏誠意。其實,這是對“常回家看看”條款立法目的和司法適用的片面解讀。《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8條有3款規定,最后一款規定的是“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從司法適用角度看,前兩款“常回家看看”主要目的在于為保障贍養人探視權利做宣示性權利條款,司法效果在于對用人單位的休假制度做出規制,保障贍養人有權以“常回家看看”要求用人單位給予制度性的帶薪假期。(2)贍養父母,要求子女經濟上供養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顧父母的特殊需求。贍養父母,要求子女尊重、體貼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重點解讀】1.贍養及不履行的法律后果(1)贍養,指子女或晚輩對父母或長輩在物質上和生活上的幫助。包括兩種情況:①子女對父母贍養:《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民法典也規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贍養扶助的主要內容是指在現有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子女在經濟上應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費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對父母應尊敬、關心和照顧。有經濟負擔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贍養時,都應依法盡力履行這一義務直至父母死亡。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僅發生在婚生子女與父母間,而且也發生在非婚生子女與生父母間,養子女與養父母間和繼子女與履行了扶養教育義務的繼父母之間。對拒不履行者,可以通過訴訟解決,情節惡劣構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②晚輩對長輩贍養:民法典規定: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義務。這種贍養是有條件的,即須孫子女、外孫子女有負擔能力,且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上述規定是保護老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法律措施。(2)不履行法律后果民法典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一般來說,子女成年獨立生活后,父母在物質和生活上不再有撫養義務。但是,對以下情況下的成年子女,父母有能力負擔時,父母有教育撫養的義務:①喪失勞動能力或喪失部分勞動能力,其收入不足于維持生活的。②尚在校就讀的。③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當父母不履行義務時,未成年子女有向父母追索撫養費的權利。因追索撫養費而發生的糾紛,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也可由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處理。對拒絕撫養、情節惡劣,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法律對侵犯家庭成員的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的處罰規定(1)侵犯家庭成員的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行為含義處罰遺棄是指有義務扶(撫)養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而拒絕扶(撫)養的行為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贍養費的判決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對實施這些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家庭暴力是對家庭成員進行身體、精神上的暴力侵犯的行為,向來是破壞家庭關系的禍首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行政處罰虐待是指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凍餓、禁閉、有病不給治、強迫超體力勞動或限制人身自由、凌辱人格等方法,從肉體或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的行為(2)虐待行為與家庭暴力的關系?虐待行為家庭暴力區別最基本的特征是持續性和經常性一次或短期的毆打、捆綁等行為可以構成家庭暴力,但不一定構成虐待在表現方式上,虐待行為的內容表現為進行肉體上的摧殘和精神上的折磨在表現方式上主要是肉體上的摧殘聯系兩者都是侵犯家庭成員權利和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都給家庭成員造成傷害,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總結歸納】1.小軍隨改嫁的母親到繼父家生活。因家庭困難,繼父讓讀八年級的小軍退學,外出打工貼補家用。小軍繼父的行為是違法的,因為( )①父母有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 ②父母有撫養和教育子女的義務 ③父母不得迫使適齡子女中途退學④父母不得遺棄未成年子女,否則要承擔刑事責任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解析 父母有撫養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要讓未成年子女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所以②③正確。題意不是反映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問題,也不是反映遺棄未成年子女問題,所以①④排除。答案 D2.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父母有權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其條件是父母( )A.有勞動能力B.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C.無民事行為能力D.喪失記憶能力答案 B3.某敬老院的負責人張女士說:“有兒有女的,老人被安置在敬老院就沒人交錢了。80多歲的張老太住在這里兩年多了,護理費每月1500元,到現在已經欠了3萬多元。”在這里,張老太的子女( )A.履行了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B.遺棄老人,未履行子女的法定義務C.虐待老人,要追究其刑事責任D.只違背道德而不違背法律解析 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有義務扶(撫)養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而拒絕扶(撫)養的行為構成遺棄,被遺棄者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該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的判決。B正確。A、D錯誤。C中“虐待”不符合題意。答案 B4.浙江杭州市小學生施某長期遭到其養母李某毆打,致其身上多處表皮受傷。李某的行為( )①屬于家庭暴力和虐待行為 ②屬于遺棄未成年人行為③表明其未盡到撫養和保護未成年人的義務 ④表明其履行了管教子女的義務,情有可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遺棄是指有義務扶(撫)養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而拒絕扶(撫)養的行為,②排除;李某的行為屬于家庭暴力和虐待行為,她未盡到撫養和保護未成年人的義務,所以①③正確,④錯誤。答案 B5.年近八旬的李某不要大兒子照顧,選擇跟小女兒生活,并讓大兒子出贍養費。可是,大兒子以李某未在自己家養老為由拒付贍養費。為此,李某向法院起訴大兒子。對此,法院最有可能( )A.判決大兒子履行撫養義務,支付相關生活費B.判決小女兒住大兒子家,兄妹共同贍養李某C.進行訴訟外調解,勸說李某在大兒子家養老D.支持李某訴訟請求,判決大兒子支付贍養費答案 D第二單元 家庭與婚姻第五課 在和睦家庭中成長【課標展示】熟知監護、撫養、扶養、贍養、繼承等民事關系,培育家庭責任意識。第一課時 家和萬事興【課時目標】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2.父母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3.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4.民法典專門規定成年意定監護制度;5.現實中存在的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及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素養目標法治意識通過對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現實中存在的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及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等探究,使學生正確認識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做到幼有所教、老有所養、夫妻和諧相處,家庭成員之間敬老愛幼科學精神正確理解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父母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民法典專門規定成年意定監護制度;現實中存在著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及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學習重點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父母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現實中存在的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及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學習難點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父母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家庭暴力與虐待INCLUDEPICTURE"../../新課導學.tif"\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新建文件夾/新課導學.tif"\MERGEFORMAT知識點一 育小職責大1.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對子女不僅有撫養義務,也有教育義務。父母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殘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有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父母應當讓適齡子女按時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不得阻礙其入學或迫使其中途退學、輟學。2.父母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在履行監護職責時,父母應當保護未成年子女的財產利益。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3.根據民法典的規定,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義務,也是父母的權利。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并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和合理懲戒。【特別提示】 ①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②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在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情況下,家庭成員中具有監護能力的其他近親屬應當承擔未成年人的監護責任。這些近親屬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兄、姐。知識點二 敬老是義務1.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贍養父母,要求子女經濟上供養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顧父母的特殊需求。贍養父母,要求子女尊重、體諒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2.為防止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受損,民法典專門規定了成年意定監護制度。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成年意定監護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思考] 如何看待成年意定監護制度?[答案] 為防止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受損,民法典專門規定了成年意定監護制度。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成年意定監護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隨著年齡增長,活動能力減弱,老年人容易與社會生活脫節,導致判斷力下降。在現實生活中,不乏老年人被騙取錢財的案例,成年意定監護制度有助于解決此類問題。但是,成年意定監護制度也容易限制老年人的自主決定權,故建議選擇與老年人財產沒有利害關系的人擔任監護人。3.家庭和睦是幸福生活的基石,但是現實中還存在家庭暴力、虐待和遺棄等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依據法律,實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相關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INCLUDEPICTURE"../../素養提升.tif"\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新建文件夾/素養提升.tif"\MERGEFORMAT探究點一 育小職責大【合作探究】鏡頭一 中學生小華在學校與同學打架,把同學打傷了,需要賠償1萬元的醫療費。小華父母拒絕支付。鏡頭二 父母離婚后,3歲的小芙跟隨母親生活。在此期間,父親一直希望探望小芙,但母親以父親探望不利于自己管教孩子為由予以拒絕。幾年后,小芙上學,母親要求父親支付孩子的撫養費,父親則以母親長期拒絕他探望孩子為由,拒絕支付撫養費。[思考] 上述情形中家長的做法是否正確?其法律依據是什么?[答案] 錯誤。根據民法典的規定,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義務,也是父母的權利。作為義務,父母應當保護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保護子女的財產利益;作為權利,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約束和引導,并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和合理懲戒。在未成年子女給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重點解讀】1.父母對子女的義務(1)父母對子女最重要的義務是撫養和教育。撫養,是父母為子女的生活、學習等提供物質條件,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是無條件的,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免除;即使父母已經離婚,對未成年子女仍應依法履行撫養的義務。對成年子女的撫養是有條件的,在成年子女沒有勞動能力或出于某種原因不能維持生活時,父母也要根據需要和可能,負擔其生活費用或給予一定的幫助。對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父母自愿給予經濟幫助,法律并不干預。教育,是父母從思想文化、科學知識上給予子女一定的指導和幫助。父母應當尊重未成年子女接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的未成年子女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子女輟學。(2)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保護:父母應當保護其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權益,預防和排除來自外界的危害,使其未成年子女的身心處于安全狀態。教育:側重于管教,是指父母要按照法律和道德要求,采取正確的方法,對其未成年子女進行約束和引導,并對其錯誤行為進行批評和管教。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2.撫養、扶助與扶養撫養扶助扶養(狹義)區別定義父母為子女的生活、學習等提供物質條件,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子女應該在精神上、生活上給予父母關心和照料平輩人之間在物質上和生活上相互扶助適用范圍適用于長輩對晚輩適用于晚輩對長輩適用于平輩之間聯系三者都是法律規定的家庭成員間應履行的義務,不履行這些義務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三者都是構建和睦家庭的條件【特別提示】 撫養,是指長輩親屬對晚輩親屬的撫育教養,是父母(或其他長輩)與子女(或其他晚輩)間一種基本的權利義務關系,其存在的基礎是血親關系。存在于生父母與婚生子女以及非婚生子女之間,也存在于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還有養父母與養子女之間,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也具有撫養的義務。探究點二 敬老是義務【合作探究】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一起老年人贍養案件。法官當庭判決女兒小馬除了支付父親馬某一定的經濟補償費外,還要在判決生效之月起,每兩個月至少前往馬某居住處看望問候一次;如果小馬不履行義務,權利人可申請強制執行。[思考] (1)上述案例是《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常回家看看”條款的司法適用。你怎么看待此條款的司法適用?(2)你怎樣理解贍養父母的要求?[答案] (1)所謂“常回家看看”條款是指《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8條前兩款的規定。社會對該條款的質疑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探視老人屬于道德層面的問題,不能以司法程序強制于人;二是該條款在執行過程中似乎沒有意義,“強扭的瓜不甜”,在法律強制下的“常回家看看”往往缺乏誠意。其實,這是對“常回家看看”條款立法目的和司法適用的片面解讀。《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8條有3款規定,最后一款規定的是“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從司法適用角度看,前兩款“常回家看看”主要目的在于為保障贍養人探視權利做宣示性權利條款,司法效果在于對用人單位的休假制度做出規制,保障贍養人有權以“常回家看看”要求用人單位給予制度性的帶薪假期。(2)贍養父母,要求子女經濟上供養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顧父母的特殊需求。贍養父母,要求子女尊重、體貼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重點解讀】1.贍養及不履行的法律后果(1)贍養,指子女或晚輩對父母或長輩在物質上和生活上的幫助。包括兩種情況:①子女對父母贍養:《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民法典也規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贍養扶助的主要內容是指在現有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子女在經濟上應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費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對父母應尊敬、關心和照顧。有經濟負擔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贍養時,都應依法盡力履行這一義務直至父母死亡。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僅發生在婚生子女與父母間,而且也發生在非婚生子女與生父母間,養子女與養父母間和繼子女與履行了扶養教育義務的繼父母之間。對拒不履行者,可以通過訴訟解決,情節惡劣構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②晚輩對長輩贍養:民法典規定: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義務。這種贍養是有條件的,即須孫子女、外孫子女有負擔能力,且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上述規定是保護老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法律措施。(2)不履行法律后果民法典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一般來說,子女成年獨立生活后,父母在物質和生活上不再有撫養義務。但是,對以下情況下的成年子女,父母有能力負擔時,父母有教育撫養的義務:①喪失勞動能力或喪失部分勞動能力,其收入不足于維持生活的。②尚在校就讀的。③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當父母不履行義務時,未成年子女有向父母追索撫養費的權利。因追索撫養費而發生的糾紛,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也可由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處理。對拒絕撫養、情節惡劣,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法律對侵犯家庭成員的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的處罰規定(1)侵犯家庭成員的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行為含義處罰遺棄是指有義務扶(撫)養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而拒絕扶(撫)養的行為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贍養費的判決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對實施這些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家庭暴力是對家庭成員進行身體、精神上的暴力侵犯的行為,向來是破壞家庭關系的禍首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行政處罰虐待是指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凍餓、禁閉、有病不給治、強迫超體力勞動或限制人身自由、凌辱人格等方法,從肉體或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的行為(2)虐待行為與家庭暴力的關系虐待行為家庭暴力區別最基本的特征是持續性和經常性一次或短期的毆打、捆綁等行為可以構成家庭暴力,但不一定構成虐待在表現方式上,虐待行為的內容表現為進行肉體上的摧殘和精神上的折磨在表現方式上主要是肉體上的摧殘聯系兩者都是侵犯家庭成員權利和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都給家庭成員造成傷害,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INCLUDEPICTURE"../../課堂評價.tif"\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新建文件夾/課堂評價.tif"\MERGEFORMAT【總結歸納】1.小軍隨改嫁的母親到繼父家生活。因家庭困難,繼父讓讀八年級的小軍退學,外出打工貼補家用。小軍繼父的行為是違法的,因為( )①父母有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 ②父母有撫養和教育子女的義務 ③父母不得迫使適齡子女中途退學④父母不得遺棄未成年子女,否則要承擔刑事責任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解析 父母有撫養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要讓未成年子女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所以②③正確。題意不是反映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問題,也不是反映遺棄未成年子女問題,所以①④排除。答案 D2.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父母有權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其條件是父母( )A.有勞動能力B.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C.無民事行為能力D.喪失記憶能力答案 B3.某敬老院的負責人張女士說:“有兒有女的,老人被安置在敬老院就沒人交錢了。80多歲的張老太住在這里兩年多了,護理費每月1500元,到現在已經欠了3萬多元。”在這里,張老太的子女( )A.履行了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B.遺棄老人,未履行子女的法定義務C.虐待老人,要追究其刑事責任D.只違背道德而不違背法律解析 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有義務扶(撫)養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而拒絕扶(撫)養的行為構成遺棄,被遺棄者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該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的判決。B正確。A、D錯誤。C中“虐待”不符合題意。答案 B4.浙江杭州市小學生施某長期遭到其養母李某毆打,致其身上多處表皮受傷。李某的行為( )①屬于家庭暴力和虐待行為 ②屬于遺棄未成年人行為③表明其未盡到撫養和保護未成年人的義務 ④表明其履行了管教子女的義務,情有可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遺棄是指有義務扶(撫)養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而拒絕扶(撫)養的行為,②排除;李某的行為屬于家庭暴力和虐待行為,她未盡到撫養和保護未成年人的義務,所以①③正確,④錯誤。答案 B5.年近八旬的李某不要大兒子照顧,選擇跟小女兒生活,并讓大兒子出贍養費。可是,大兒子以李某未在自己家養老為由拒付贍養費。為此,李某向法院起訴大兒子。對此,法院最有可能( )A.判決大兒子履行撫養義務,支付相關生活費B.判決小女兒住大兒子家,兄妹共同贍養李某C.進行訴訟外調解,勸說李某在大兒子家養老D.支持李某訴訟請求,判決大兒子支付贍養費答案 DINCLUDEPICTURE"../../課時作業.tif"\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新建文件夾/課時作業.tif"\MERGEFORMAT[素養診斷]1.7歲的剛剛因撒謊被爸爸罰站;11歲的梅梅生病了,媽媽領她到衛生室打針。以上兩則事例分別體現了( )A.撫養 教育B.撫養 保護C.保護 教育D.教育 撫養解析 剛剛因撒謊被爸爸罰站,是爸爸對剛剛的教育;媽媽領梅梅看病,體現家長對子女的撫養。答案 D2.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義務,意味著( )①父母為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學習等提供物質條件 ②父母要為未成年子女創造優越的成長環境 ③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這一義務是有條件的 ④父母若不履行這一義務是違法的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義務,即要提供未成年子女生活、學習所需要的物質條件,但不一定多么優越,這一義務也不是有條件的,①④正確,②③表述錯誤。答案 B3.“我的孩子我說了算,要打要罰是我的事,別人無權干涉。”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父母有教育子女的義務,打、罰孩子是父母在盡自己的義務B.家長打、罰孩子是對孩子的約束和教育,是應該的C.父母對子女進行約束和引導是正確的,但不能靠打、罰D.家長打、罰孩子是家庭暴力,是不能經常使用的解析 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父母有權對未成年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并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和合理征戒,但不能靠打、罰,故選C。A、B、D說法錯誤。答案 C4.張某生活富裕,但因自己的小孩小時,其父母未幫助自己照顧小孩而拒絕贍養張老漢夫婦,張老漢為此將獨生子張某告上法庭。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張老漢未給張某照顧小孩,不應要求張某贍養B.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張老漢告得有理C.張老漢沒有尊重兒子的選擇權,告得不對D.張老漢不能告兒子,這違背常理解析 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子女應尊重、體貼父母,使父母安享晚年,張某不能因為老人未幫助自己照顧小孩而拒絕贍養老人,故排除A、C、D三項。答案 B5.為防止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受損,民法典專門規定成年意定監護制度。這一制度( )①容易導致對老年人自主決定權的限制 ②要求以口頭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 ③可以為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提供良好保障 ④建議選擇與老年人財產有利害關系的人擔任監護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成年意定監護制度容易導致對老年人自主決定權的限制,但可以為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提供良好保障,①③符合題意;成年意定監護制度要求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建議選擇與老年人財產沒有利害關系的人擔任監護人,②④排除。答案 B6.李某與湯某是夫妻關系,但李某經常無故打罵湯某,從肉體、精神上摧殘湯某,導致其身體挫傷并引發心理疾病。對于本案,你認為( )①李某行為構成了虐待 ②李某行為構成了遺棄 ③湯某可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④湯某自己可判定李某承擔刑事責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 李某與湯某是夫妻關系,但李某經常無故打罵湯某,從肉體、精神上摧殘湯某,導致其身體挫傷并引發心理疾病,可見,李某行為構成了虐待,湯某可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①③符合題意;遺棄是指有義務扶(撫)養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而拒絕扶(撫)養的行為,②排除;對實施虐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應由法院判定,④排除。答案 A7.對侵犯家庭成員的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認識正確的是( )①其行為主要有遺棄、家庭暴力、虐待等 ②實施這些行為要承擔刑事責任 ③這些行為僅是相對于未成年人而言的 ④我們應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民法典等相關法律同這些行為進行堅決的斗爭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 ②說法錯誤,相關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③說法明顯不對。答案 D[素養發展]8.劉某離婚后又與布某共同生活。布某去世后,劉某和與他共同撫養的養女布霞(27歲)因家庭瑣事發生矛盾。2020年1月劉某突發疾病,布霞對其不聞不問,于是劉某將布霞告上法院,要求布霞給付贍養費、醫療費、護理費等。本案中( )A.法院可能會支持劉某,因為布霞對劉某有贍養扶助的義務B.布霞對劉某構成虐待,法院應竭力維護劉某的實體權利C.布霞與劉某并非血親,布霞可以只對劉某盡道義上的責任D.劉某的財產權受侵害,法院應竭力維護劉某的實體權利解析 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A符合題意;題目沒有涉及虐待,B排除;養子女與養父母的關系適用于父母與子女的關系,C排除;題目沒有涉及劉某的財產權受侵害,D排除。答案 A9.90歲的劉老漢與成年兒子簽訂協議,寫明其由兒子、兒媳負責養老。但幾年后,劉老漢與兒子產生矛盾,賭氣出走,一個人居住生活。之后,兒子對劉老漢不聞不問。為此,劉老漢一怒之下將兒子告上法庭。法院依法判決劉老漢兒子必須常常去看劉老漢并盡快接劉老漢回家照顧。法院判決的依據是( )①成年子女對父母有扶助的義務 ②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③成年子女對父母有撫養的義務 ④成年子女對父母有保護的義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 撫養適用于長輩對晚輩,③排除;法院依法判決劉老漢兒子必須常常去看劉老漢并盡快接其回家照顧,法院判決的依據是成年子女對父母有扶助、贍養以及保護的義務,①②④入選。答案 B10.下面有關成年意定監護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成年人都可以采用這一制度確定自己的監護人 ②采用該制度必須由被監護人以書面形式確定監護人 ③該制度下已確定監護人的父母,其子女即可免除贍養義務④該制度有助于減少老年人被欺詐現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才可以通過成年意定監護制度并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①錯誤,②可選。子女贍養父母是法定義務,不可隨意免除,③錯誤。該制度有助于避免老年人被欺詐現象發生,④當選。答案 D11.李某不堪忍受丈夫楊某經常打罵,便攜幼女與其分居,獨立生活。楊某對此強烈不滿,長期拒絕支付女兒生活費用,甚至在妻子生病期間也不管不問,還四處散布一些詆毀李某的謠言。楊某的行為( )①侵犯了女兒的人身權 ②侵犯了妻子的人身權 ③對幼女構成了遺棄 ④對幼女構成了虐待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 C12.(2019年12月嘉興市高三政治選考教學測試試題)丈夫去世后,馬某帶著12歲的女兒小倩改嫁同村的李某。李某阻撓小倩上學,還經常對其打罵。馬某為“保全婚姻”,對女兒的遭遇保持沉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李某侵犯了小倩的受教育權 ②小倩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靠其監護人來維權 ③保護小倩是馬某的義務而非權利 ④小倩可尋求當地村委會或公安機關來維權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①正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預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在司法活動中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及其監護人或者其他組織和個人有權向有關部門投訴,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④正確;小倩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而非無民事行為能力人,②錯誤;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義務,也是父母的權利,③錯誤。答案 B13.宋某和王某婚后生有二兒一女,在大兒子十六歲、二兒子十歲、小女兒三歲時,宋某離家出走,對三個孩子不聞不同,全丟給王某一人撫養。20年后,宋某疾病纏身,無收入來源,生活艱難,想再回到子女身邊,子女堅決反對。宋某說,如果不讓她回來、不好好贍養她,她就要上法院告他們。運用《法律與生活》相關知識,結合本案,回答下列問題:(1)宋某對子女沒有盡到哪些義務?(2)宋某有權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請說明理由。答案 (1)撫養、教育監護職責。(2)有。我國民法典規定,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本案中,宋某疾病纏身且無收入來源,屬于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情況,有權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14.小英12歲時父母離婚,她被判給母親張某某撫養,第二年母親張某某與賈某結婚,婚后一年生下一男孩,小英的繼父賈某認為,小英不是自己的親生子女,不讓小英去上學,還叫小英到鎮上的一家餐館幫工。家里的臟活累活都叫小英干,小英稍有不滿,賈某非打即罵,還經常不讓小英吃飽穿暖,有時還把小英關在家里,不讓小英出去。母親張某某懾于賈某的暴力,不敢制止賈某的所作所為,一家人幾乎沒有和睦的一天。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中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小英的繼父賈某的做法錯在哪里?(2)請你從民事法律的角度,簡要回答怎樣才能構建一個和睦的家庭。答案 (1)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義務,不得迫使適齡子女中途退學、輟學。小英的繼父賈某違反了法律規定。小英的繼父賈某的做法還屬于家庭暴力和虐待,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民法典的規定。(2)明確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父母對子女要盡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要盡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父母或子女對所有家庭成員都不得遺棄、采用家庭暴力或進行虐待。只有做到這兩個方面,才能構建一個和睦的家庭。(共27張PPT)第二課時 薪火相傳有繼承【課時目標】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繼承的含義、內容;2.取得繼承權的根據;3.法定繼承的范圍和順序;4.協商處理繼承問題;5.遺囑、遺贈;6.遺囑的形式;7.通過遺囑處分遺產的意義素養目標法治意識通過對法定繼承有順序、遺囑繼承重意愿的探究,使學生正確認識繼承,培育家庭責任意識科學精神正確理解繼承的含義、內容;取得繼承權的根據;法定繼承的范圍和順序;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囑、遺贈;遺囑的形式;通過遺囑處分遺產的意義學習重點繼承的內容;取得繼承權的根據;法定繼承的范圍和順序;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囑、遺贈;遺囑的形式學習難點法定繼承的范圍和順序,遺囑、遺贈知識點一 法定繼承有順序1.繼承是指將自然人死亡后遺留的_______________依法轉移給他人所有。繼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___________愛的延續和傳遞,是代際傳承的___________。在繼承關系中,______是被繼承人,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是________;依法承受遺產的人是_______,繼承人享有的財產性權利稱為________。2.繼承人不僅會獲得被繼承人的_____,還需要承擔被繼承人未償還的_____。本應由被繼承人償還的債務,應由繼承人在______________范圍內承擔清償責任,超過部分不負__________,但繼承人__________的除外。個人合法財產代與代之間重要保障死者遺產繼承人繼承權遺產債務繼承的遺產清償責任自愿償還3.取得繼承權的根據有兩種:一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規定,稱為___________,即基于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扶養關系獲得繼承權;二是基于合法有效遺囑的指定,稱為___________。遺囑繼承只能在______________范圍內指定繼承人。法定繼承遺囑繼承法定繼承人[思考] 有人認為繼承人都享有繼承權。請對此觀點做簡要分析。[答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規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4.在被繼承人___________或者所立遺囑_______時,法律根據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親屬關系的親疏確定法定繼承順序。法定繼承的范圍和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順序)。此外,法律也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5.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繼承人應當本著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這樣做,有利于繼承人之間的和睦團結和整個家庭的安寧幸福,也是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未立遺囑無效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知識點二 遺囑繼承重意愿1.法律尊重死者生前通過______處分個人合法財產的意愿。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依法律規定處分其_______________及與此相關的事務,并于其死亡時發生效力的_______意思表示。有遺囑不一定是__________。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法律上稱之為_______。遺贈不屬于繼承。遺囑繼承是在__________的范圍內確定具體繼承人及份額,其法律效力優先于___________。無論是遺囑繼承還是遺贈,都應當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遺囑個人合法財產單方遺囑繼承遺贈法定繼承人法定繼承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2.民法典規定,遺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六種。代書遺囑、打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須有兩個以上______________的見證人在場見證才能生效。遺囑人立有內容相抵觸的前后數份遺囑,以_______的遺囑為準。3.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個人合法財產日益增多。通過_______處分財產,既是對遺囑人意愿的尊重,又有助于減少繼承人之間的分歧,有利于整個家庭的和睦。自書遺囑代書遺囑打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公正遺囑無利害關系最后遺囑探究點一 法定繼承有順序【合作探究】黃某父親去世留下60多萬元的債務。父親臨終前希望黃某想辦法把債還上。此后,黃某學開挖掘機,沒日沒夜攬活掙錢還債。每年除夕前,他最重要的事就是去債主家還債。五年后的除夕,黃某走出最后一戶債主的家門,還清了全部債務。[思考] 你如何看待黃某還債的行為?[答案] 繼承不僅僅是獲得被繼承人的遺產,被繼承人死亡時也會存在未償還的債務。本應由被繼承人償還的債務在其死亡后,繼承人在繼承的遺產范圍內承擔清償責任,超過部分不負清償責任,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除外。【重點解讀】法定繼承的范圍和順序1.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3.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4.民法典強調繼承權男女平等,婚生子女與非婚生子女平等。在行使繼承權時,如有歧視婦女,非婚生子女的行為,當事人有權提出異議,必要時可以訴諸法律。5.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條: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探究點二 遺囑繼承重意愿【合作探究】材料一 黃甲死后留有房屋一間和存款若干,法定繼承人為其子黃乙。黃甲生前立有遺囑,將其存款贈與侄女黃丙。材料二 謝某生有兩子一女,置房5間。2010年謝某立下自書遺囑將東邊兩間房給大兒子,西邊兩間房給小兒子,北邊一間房給女兒。2014年2月15日清晨,謝某彌留之際,在神志清楚且有多個見證人在場的情況下作了口頭遺囑,將原本由大兒子繼承的東邊兩間房改由女兒繼承,西邊兩間房仍歸小兒子繼承。當日中午謝某去世。[思考] (1)材料一中黃乙和黃丙在接受遺產的身份和條件上有什么區別?(2)材料二中謝某的遺產應當如何處理?[答案] (1)黃乙的繼承屬于法定繼承。法定繼承人的身份基于法律直接規定而取得,即基于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扶養關系而取得,其中第一順序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第二順序繼承人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法定繼承的條件是:被繼承人未立遺囑或者所立遺囑無效。黃丙屬于受遺贈人。身份上,受遺贈人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員。受遺贈的條件是基于遺囑人生前合法有效遺囑的指定。(2)謝某于2010年和2014年2月15日所立的遺囑分別為自書遺囑和口頭遺囑,且兩份遺囑均為有效遺囑,遺囑人立有內容相抵觸的前后數份遺囑,以最后的遺囑為準。故謝某的遺囑應以2014年2月15日所立的口頭遺囑為準,其遺產中,東邊兩間房和北邊一間房歸女兒所有,西邊兩間房歸小兒子所有。【重點解讀】1.遺囑的含義及特征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依法律規定處分其個人合法財產及與此相關的事務,并于其死亡時發生效力的單方意思表示。遺囑共有以下幾個特征:(1)遺囑是單方法律行為:遺囑是基于遺囑人單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發生預期法律后果的法律行為。(2)遺囑人必須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具有遺囑能力,不能設立遺囑。(3)設立遺囑不能進行代理:遺囑的內容必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由遺囑人本人親自作出,不能由他人代理。如是代書遺囑,也必須由本人在遺囑上簽名。(4)緊急情況下,才能采用口頭形式,而且要求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后,遺囑人能夠以書面形式或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口頭遺囑因此失效。(5)遺囑是遺囑人死亡時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因為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以遺囑方式對其死亡后的財產歸屬問題所作的處分,死亡前還可以加以變更、撤銷,所以,遺囑必須以遺囑人的死亡作為生效的條件。如果遺囑人沒有事實死亡,而是在具備相關的法律條件下,經有關利害關系人的申請,由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遺囑也發生法律效力,利害關系人可以處分遺囑當事人的財產。如果在短期內遺囑人重新出現,那相應的財產可以退還遺囑人;如果時間較長,如超過兩年以上以及財產出現了無法退還的情況,則受益人應當對遺囑人的基本生活在其受益的范圍內提供幫助,但法定義務人不受此限。2.遺囑的形式根據民法典,遺囑的形式有如下六種(1)自書遺囑: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2)代書遺囑: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并由遺囑人、代書人和其他見證人簽名,注明年、月、日。(3)打印遺囑:打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注明年、月、日。(4)錄音錄像遺囑: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5)口頭遺囑: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消除后,遺囑人能夠以書面或者錄音錄像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6)公證遺囑: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構辦理。【總結歸納】1.我國法律規定,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行為有( )①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②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③虐待被繼承人情節輕微的 ④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2.法定第一順序繼承的范圍包括( )①配偶 ②子女 ③兄弟姐妹 ④祖父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A3.下列關系中屬于基于撫養關系而享有繼承權的是( )A.養子女對養父母享有繼承權B.繼子女對生父母享有繼承權C.繼子女對繼父母享有繼承權D.生子女對生父母享有繼承權解析 養子女對養父母享有繼承權是依據收養關系或擬制血親關系;生子女對生父母享有繼承權是依據血緣關系;繼子女對生父母享有繼承權也是依據血緣關系;繼子女對繼父母享有繼承權是依據撫養關系,未形成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不享有繼承權。答案 C4.家住S縣的八旬老人楊某,因為兒子長期在外地工作,沒有盡孝,在重病期間,老人將自己的房產口頭贈與了像親人一樣無微不至照顧自己多年的鄰居張某,并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老人去世后,兒子前來要求繼承老人房產,引起遺產繼承糾紛,鄰居張某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本案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楊某的兒子作為繼承人,有權繼承老人的房產B.楊某口頭贈與張某房產口說無憑,張某無法獲得老人的房產C.楊某所立口頭贈與有效,張某有權獲得老人贈與的房產D.張某和楊某沒有血緣關系,無權繼承老人贈與的房產解析 A表述錯誤,楊某因為兒子沒有盡孝,在重病期間將自己的房產口頭贈與了像親人一樣無微不至照顧自己多年的鄰居張某,并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故可以判定楊某的兒子不能繼承楊某的房產;口頭贈與且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因此贈與是有法律效力的,B錯誤,C表述正確;D表述錯誤。答案 C5.代書遺囑、錄音錄象遺囑、口頭遺囑生效的條件是( )A.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B.只需一名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C.兩個以上有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D.只要家里有多個見證人在場見證解析 代書遺囑、錄音錄象遺囑、口頭遺囑生效的條件是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A符合題意,B、C、D排除。答案 A第二課時 薪火相傳有繼承【課時目標】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繼承的含義、內容;2.取得繼承權的根據;3.法定繼承的范圍和順序;4.協商處理繼承問題;5.遺囑、遺贈;6.遺囑的形式;7.通過遺囑處分遺產的意義素養目標法治意識通過對法定繼承有順序、遺囑繼承重意愿的探究,使學生正確認識繼承,培育家庭責任意識科學精神正確理解繼承的含義、內容;取得繼承權的根據;法定繼承的范圍和順序;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囑、遺贈;遺囑的形式;通過遺囑處分遺產的意義學習重點繼承的內容;取得繼承權的根據;法定繼承的范圍和順序;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囑、遺贈;遺囑的形式學習難點法定繼承的范圍和順序,遺囑、遺贈INCLUDEPICTURE"../../新課導學.tif"\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新建文件夾/新課導學.tif"\MERGEFORMAT知識點一 法定繼承有順序1.繼承是指將自然人死亡后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法轉移給他人所有。繼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代與代之間愛的延續和傳遞,是代際傳承的重要保障。在繼承關系中,死者是被繼承人,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是遺產;依法承受遺產的人是繼承人,繼承人享有的財產性權利稱為繼承權。2.繼承人不僅會獲得被繼承人的遺產,還需要承擔被繼承人未償還的債務。本應由被繼承人償還的債務,應由繼承人在繼承的遺產范圍內承擔清償責任,超過部分不負清償責任,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除外。3.取得繼承權的根據有兩種:一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規定,稱為法定繼承,即基于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扶養關系獲得繼承權;二是基于合法有效遺囑的指定,稱為遺囑繼承。遺囑繼承只能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指定繼承人。[思考] 有人認為繼承人都享有繼承權。請對此觀點做簡要分析。[答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規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4.在被繼承人未立遺囑或者所立遺囑無效時,法律根據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親屬關系的親疏確定法定繼承順序。法定繼承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順序)。此外,法律也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5.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這樣做,有利于繼承人之間的和睦團結和整個家庭的安寧幸福,也是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知識點二 遺囑繼承重意愿1.法律尊重死者生前通過遺囑處分個人合法財產的意愿。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依法律規定處分其個人合法財產及與此相關的事務,并于其死亡時發生效力的單方意思表示。有遺囑不一定是遺囑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法律上稱之為遺贈。遺贈不屬于繼承。遺囑繼承是在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內確定具體繼承人及份額,其法律效力優先于法定繼承。無論是遺囑繼承還是遺贈,都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2.民法典規定,遺囑有自書遺囑、代書遺囑、打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和公正遺囑六種。代書遺囑、打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才能生效。遺囑人立有內容相抵觸的前后數份遺囑,以最后的遺囑為準。3.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個人合法財產日益增多。通過遺囑處分財產,既是對遺囑人意愿的尊重,又有助于減少繼承人之間的分歧,有利于整個家庭的和睦。INCLUDEPICTURE"../../素養提升.tif"\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新建文件夾/素養提升.tif"\MERGEFORMAT探究點一 法定繼承有順序【合作探究】黃某父親去世留下60多萬元的債務。父親臨終前希望黃某想辦法把債還上。此后,黃某學開挖掘機,沒日沒夜攬活掙錢還債。每年除夕前,他最重要的事就是去債主家還債。五年后的除夕,黃某走出最后一戶債主的家門,還清了全部債務。[思考] 你如何看待黃某還債的行為?[答案] 繼承不僅僅是獲得被繼承人的遺產,被繼承人死亡時也會存在未償還的債務。本應由被繼承人償還的債務在其死亡后,繼承人在繼承的遺產范圍內承擔清償責任,超過部分不負清償責任,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除外。【重點解讀】法定繼承的范圍和順序1.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3.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4.民法典強調繼承權男女平等,婚生子女與非婚生子女平等。在行使繼承權時,如有歧視婦女,非婚生子女的行為,當事人有權提出異議,必要時可以訴諸法律。5.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條: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探究點二 遺囑繼承重意愿【合作探究】材料一 黃甲死后留有房屋一間和存款若干,法定繼承人為其子黃乙。黃甲生前立有遺囑,將其存款贈與侄女黃丙。材料二 謝某生有兩子一女,置房5間。2010年謝某立下自書遺囑將東邊兩間房給大兒子,西邊兩間房給小兒子,北邊一間房給女兒。2014年2月15日清晨,謝某彌留之際,在神志清楚且有多個見證人在場的情況下作了口頭遺囑,將原本由大兒子繼承的東邊兩間房改由女兒繼承,西邊兩間房仍歸小兒子繼承。當日中午謝某去世。[思考] (1)材料一中黃乙和黃丙在接受遺產的身份和條件上有什么區別?(2)材料二中謝某的遺產應當如何處理?[答案] (1)黃乙的繼承屬于法定繼承。法定繼承人的身份基于法律直接規定而取得,即基于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扶養關系而取得,其中第一順序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第二順序繼承人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法定繼承的條件是:被繼承人未立遺囑或者所立遺囑無效。黃丙屬于受遺贈人。身份上,受遺贈人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員。受遺贈的條件是基于遺囑人生前合法有效遺囑的指定。(2)謝某于2010年和2014年2月15日所立的遺囑分別為自書遺囑和口頭遺囑,且兩份遺囑均為有效遺囑,遺囑人立有內容相抵觸的前后數份遺囑,以最后的遺囑為準。故謝某的遺囑應以2014年2月15日所立的口頭遺囑為準,其遺產中,東邊兩間房和北邊一間房歸女兒所有,西邊兩間房歸小兒子所有。【重點解讀】1.遺囑的含義及特征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依法律規定處分其個人合法財產及與此相關的事務,并于其死亡時發生效力的單方意思表示。遺囑共有以下幾個特征:(1)遺囑是單方法律行為:遺囑是基于遺囑人單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發生預期法律后果的法律行為。(2)遺囑人必須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具有遺囑能力,不能設立遺囑。(3)設立遺囑不能進行代理:遺囑的內容必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由遺囑人本人親自作出,不能由他人代理。如是代書遺囑,也必須由本人在遺囑上簽名。(4)緊急情況下,才能采用口頭形式,而且要求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后,遺囑人能夠以書面形式或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口頭遺囑因此失效。(5)遺囑是遺囑人死亡時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因為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以遺囑方式對其死亡后的財產歸屬問題所作的處分,死亡前還可以加以變更、撤銷,所以,遺囑必須以遺囑人的死亡作為生效的條件。如果遺囑人沒有事實死亡,而是在具備相關的法律條件下,經有關利害關系人的申請,由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遺囑也發生法律效力,利害關系人可以處分遺囑當事人的財產。如果在短期內遺囑人重新出現,那相應的財產可以退還遺囑人;如果時間較長,如超過兩年以上以及財產出現了無法退還的情況,則受益人應當對遺囑人的基本生活在其受益的范圍內提供幫助,但法定義務人不受此限。2.遺囑的形式根據民法典,遺囑的形式有如下六種(1)自書遺囑: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2)代書遺囑: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并由遺囑人、代書人和其他見證人簽名,注明年、月、日。(3)打印遺囑:打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注明年、月、日。(4)錄音錄像遺囑: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5)口頭遺囑: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消除后,遺囑人能夠以書面或者錄音錄像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6)公證遺囑: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構辦理。INCLUDEPICTURE"../../課堂評價.tif"\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新建文件夾/課堂評價.tif"\MERGEFORMAT【總結歸納】1.我國法律規定,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行為有( )①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②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③虐待被繼承人情節輕微的 ④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2.法定第一順序繼承的范圍包括( )①配偶 ②子女 ③兄弟姐妹 ④祖父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A3.下列關系中屬于基于撫養關系而享有繼承權的是( )A.養子女對養父母享有繼承權B.繼子女對生父母享有繼承權C.繼子女對繼父母享有繼承權D.生子女對生父母享有繼承權解析 養子女對養父母享有繼承權是依據收養關系或擬制血親關系;生子女對生父母享有繼承權是依據血緣關系;繼子女對生父母享有繼承權也是依據血緣關系;繼子女對繼父母享有繼承權是依據撫養關系,未形成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不享有繼承權。答案 C4.家住S縣的八旬老人楊某,因為兒子長期在外地工作,沒有盡孝,在重病期間,老人將自己的房產口頭贈與了像親人一樣無微不至照顧自己多年的鄰居張某,并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老人去世后,兒子前來要求繼承老人房產,引起遺產繼承糾紛,鄰居張某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本案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楊某的兒子作為繼承人,有權繼承老人的房產B.楊某口頭贈與張某房產口說無憑,張某無法獲得老人的房產C.楊某所立口頭贈與有效,張某有權獲得老人贈與的房產D.張某和楊某沒有血緣關系,無權繼承老人贈與的房產解析 A表述錯誤,楊某因為兒子沒有盡孝,在重病期間將自己的房產口頭贈與了像親人一樣無微不至照顧自己多年的鄰居張某,并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故可以判定楊某的兒子不能繼承楊某的房產;口頭贈與且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因此贈與是有法律效力的,B錯誤,C表述正確;D表述錯誤。答案 C5.代書遺囑、錄音錄象遺囑、口頭遺囑生效的條件是( )A.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B.只需一名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C.兩個以上有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D.只要家里有多個見證人在場見證解析 代書遺囑、錄音錄象遺囑、口頭遺囑生效的條件是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A符合題意,B、C、D排除。答案 AINCLUDEPICTURE"../../課時作業.tif"\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新建文件夾/課時作業.tif"\MERGEFORMAT[素養診斷]1.繼承包括( )①被繼承人的遺產 ②被繼承人死亡時未償還的債務 ③被繼承人的權利 ④被繼承人的各項義務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 A2.法定繼承的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 )①配偶 ②兄弟姐妹 ③子女 ④祖父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3.甲、乙于2019年5月結婚。2019年11月,甲因意外事故死亡。甲父母早亡,甲與乙亦無子女。甲的遺產的處理辦法是( )A.由乙繼承B.由甲的親戚繼承C.由乙的父母繼承D.由甲的姐姐繼承答案 A4.我國民法典規定( )A.子女有繼承父母遺產的權利,父母沒有繼承子女遺產的權利B.父母有繼承子女遺產的權利,子女沒有繼承父母遺產的權利C.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但父母是第一順序繼承人D.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且互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解析 我國民法典規定,父母與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且互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故選D。答案 D5.甲(男)與乙(女)結婚多年,其子小明20周歲時,甲與乙離婚。后甲與丙(女)再婚,丙子小亮8周歲,隨甲、丙共同生活。小亮成年成家后,甲與丙甚感孤寂,收養孤兒小光為養子,視同己出,但未辦理收養手續。丙去世后,下列有權繼承其遺產的是( )①小明 ②小亮 ③甲 ④小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 本題中,甲與丙結婚時,小明20周歲,與丙之間不存在撫養關系,小明不能以繼子女身份參與繼承,①排除;甲與丙收養孤兒小光,未辦理收養手續,因此,收養關系不成立,小光不能以養子女的身份參與繼承,④排除;小亮是丙的兒子,是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所以小亮和甲都可以繼承丙的遺產,②③正確。答案 C6.(2018·麗水二模)祖父母和父母親都已過世,作為家中唯一子女的李某在繼承父親房產時,半路“殺出”個小田。小田系李某父親再婚妻子田某與其前夫的女兒。李某父親撫養小田5年后,雖與田某離婚,但仍因對小田的不舍繼續給付撫養費。在這種情況下,李某父親的房產歸( )A.李某繼承B.小田與李某共同繼承C.小田繼承D.小田無權繼承解析 小田系李某父親的繼子女,繼父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適用民法典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且有撫養教育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不會因繼父母離婚而解除,材料中小田與李某父親是存在撫養關系的繼子女與繼父母關系,其繼承繼父遺產的權利不因母親與繼父離婚而解除,故小田和李某都擁有繼承李父房產(遺產)的權利,B正確,A、C、D排除。答案 B7.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法律上稱為( )A.遺囑B.遺產C.遺贈D.遺愿答案 C8.遺囑中證明力最強的遺囑是( )A.公證遺囑B.錄音錄象遺囑C.代書遺囑D.口頭遺囑答案 A[素養發展]9.(2018·嘉興期末統考)錢某和胡某婚后生有子女甲和乙,后錢某和胡某離婚,甲、乙歸胡某撫養。胡某與吳某結婚,當時甲已參加工作而乙尚未成年,乙跟隨胡某與吳某居住,后胡某與吳某生下一女丙,吳某與前妻生有一子丁。錢某與吳某先后去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胡某和乙可以繼承錢某的遺產 ②胡某和丙可以繼承吳某的遺產 ③甲和丙可以繼承吳某的遺產 ④乙和丁可以繼承吳某的遺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 本案中胡某與吳某是夫妻關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丙是吳某的婚生子女,有權繼承吳某遺產,②正確;乙和吳某是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關系,丁是吳某的婚生子女,有權繼承吳某遺產,④正確;錢某在和胡某離婚后死亡,胡某無權繼承錢某遺產,①錯誤;甲已參加工作,和吳某不存在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關系,無權繼承吳某的遺產,③錯誤。答案 D10.(2019·浙江2月超級全能生聯考)李某為退休干部,其妻早逝。獨生子李小明于2012年結婚,與父親同住。2015年1月,李某經人介紹與喪偶女工劉某登記結婚,婚后即搬去劉某處共同生活。劉某無子女,只有一妹妹劉娜(離婚)與其二人共住。2017年2月劉娜回家時發現李某夫婦煤氣中毒,送往醫院途中,李某死亡,劉某也終因搶救無效死于翌日凌晨。整理遺物時發現李某夫婦留有存款30000元。對這筆遺產( )A.李小明有權繼承全部30000元B.李小明繼承7500元,劉娜繼承22500元C.劉娜和李小明各繼承15000元D.李小明繼承5000元,劉娜繼承25000元解析 民法典規定,在分割遺產時應當先將被繼承人配偶的個人財產從夫妻共有財產中分出,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本案中李某死亡在先,30000元為夫妻共有財產,因此其中只有15000元屬李某的遺產,另15000元歸劉某所有。而在李某去世后,李某的15000遺產由其子李小明與其妻劉某共同繼承,每人應繼承7500元。劉某從夫妻共有財產中分得的一半15000元,加上她繼承李某的7500元遺產,共計22500元,在其去世后,其遺產則由其妹妹(劉娜)繼承。故選B;A、C、D錯誤。答案 B11.(2018·臺州3月二模)甲與乙系夫妻關系,婚后育有一子丙,一女丁,丙與丁分別于1996年、1999年結婚,乙于2010年去世,甲乙在結婚時有房屋一套,2011年該房屋拆遷,拆遷款共計42萬被甲和丙領走。丁遂將甲與丙訴至法院。本案中( )①甲最終可以享有拆遷款中的21萬 ②甲丙丁對于乙的遺產享有同等繼承權利 ③42萬為甲乙夫妻按份共有財產 ④丙丁分別對拆遷款中的7萬元享有繼承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我國法律規定,夫妻雙方互有繼承遺產的權利,父母子女有互相繼承遺產的權利,②符合題意;因為該房屋是夫妻共同財產,所以先夫妻分割,乙用作遺產的是21萬元,甲丙丁一般可平均繼承遺產,各得7萬元,②④符合題意;甲可獲得21萬元加7萬元共28萬元,①錯誤,排除;42萬元是夫妻共同共有財產,③錯誤,排除。答案 C12.黃甲死后留有房屋一間和存款若干,法定繼承人為其子黃乙。黃甲生前立有遺囑,將其存款贈與侄女黃丙。對于本案,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①黃乙的繼承屬于法定繼承 ②黃丙屬于受遺贈人③黃乙的繼承屬于遺囑繼承 ④黃丙屬于遺囑繼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黃乙的繼承屬于法定繼承,不是遺囑繼承,①符合題意、③排除;受遺贈人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員,②符合題意、④排除。答案 A13.張老漢喪偶,有一個兒子。李老太離婚,有一兒一女。二人經人介紹結婚,再婚時老人兒女都已成年,二人名下各有房產一套。張老漢的房子是和前妻結婚后單位分配并已經購買了產權,而李老太名下的房產是和前夫離婚時法院判給李老太所有。二人婚后居住在張老漢的房子里,而今張老漢突發心臟病去世,沒有來得及立遺囑,喪事辦完后,張老漢的子女要求李老太搬走,為此雙方發生爭議。(1)張老漢的房產應該怎么繼承?(2)如果李老太先去世,房產該如何繼承?答案 (1)張老漢的房子是在和前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產權,所以屬于和前妻的夫妻共同財產。因前妻死亡沒留遺囑,前妻的一半轉化為遺產,由張老漢和兒子共同繼承。所以,對于房產,張老漢擁有大概四分之三的份額。張老漢去世時,因為也沒有遺囑,所以適用法定繼承,該四分之三份額的房產成為遺產,由張老漢的再婚妻子和親生兒子共同繼承。因此,李老太依法能繼承四分之三遺產的一半,也就是房產的八分之三。(2)如果李老太先去世,不留遺囑的話,李老太名下的房產全部成為遺產,由張老漢和李老太的兒女共同繼承。張老漢能取得三分之一的房產。14.王老太早年喪偶,一個人拉扯兩兒一女長大成人,兒女都結婚后,王老太和小兒子一起生活,小兒子在老婆的授意下,纏著王老太去公證處立了一份公證遺囑,指定小兒子一個人繼承自己身后的所有財產。后來因和小兒媳關系不睦,老人一氣之下搬到女兒家居住,看著女兒對自己孝敬有加,王老太就又親筆書寫了一份新的遺囑,指定女兒為自己身后財產的唯一繼承人。后來,王老太生病過世,兄妹倆各持一份遺囑對簿公堂。結合本案,說明王老太的遺產應由誰繼承?并說明理由。答案 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遺囑人立有內容相抵觸的前后數份遺囑,以最后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本案中,由于王老太為女兒書立的遺囑屬于自書遺囑,按照繼承法規定,不能撤銷變更公證遺囑,因此,王老太的遺產應該由兒子一個人繼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課時 家和萬事興.doc 第一課時 家和萬事興.ppt 第二課時 薪火相傳有繼承.doc 第二課時 薪火相傳有繼承.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