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七上 3 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輔導講義(機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七上 3 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輔導講義(機構)

資源簡介

教師輔導講義
學員編號:1
年 級:七年級
課 時 數:
學員姓名:
輔導科目:科學
學科教師:
授課類型
T同步(科學入門)
T同步(科學觀察)
授課日期及時段

教學內容
T同步——科學入門
T同步——科學入門
同步知識梳理
同步知識梳理
1.1 科學并不神秘
1.科學要研究各種自然現象,并尋找它們產生、發展的原因和規律。
2.科學研究是從疑問開始的。科學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思維方式。
3.我們要多觀察、多實驗、多思考,運用科學方法和知識,推動社會的進步,協調人與自 然的關系,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進科學實驗室
1.實驗室取用藥品三原則:
(1)“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拿藥品;不能用鼻孔湊近容器口去聞藥品的氣味;不得 品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2)節約原則:嚴格按實驗規定用量取用藥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 液體 1ml~2ml,固體只要蓋滿試管的底部。
(3)處理原則:實驗時剩余的藥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隨意丟棄;更不要拿出實驗室。
2.固體藥品通常保存在廣口瓶中,取用固體藥品一般用藥匙。有些塊狀固體應用鑷子取。 用過的藥匙或鑷子要立刻用干凈的紙擦拭干凈以備下次再用。
3.酒精燈的使用:用火柴點燃,用燈帽蓋滅,禁止燃燒時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氣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熱;坩堝、蒸發皿、試管、燃燒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 加熱;燒杯、燒瓶要放在石棉網上加熱。
5.試管:加熱時用試管夾夾在中上部;加熱液體時,液體不超過容積的 1/3;加熱液體時 試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驟冷,防止炸裂;加熱液體時試管口向上成 45 度,加熱固體時試管 口略向下傾斜。加熱時,先預熱后集中加熱。
6.蒸發皿:加熱液體時,不超過容積的 2/3。
7.燒杯:用作反應時液體不超過容積的 2/3,加熱時液體不超過容積 1/2。燒瓶中液體加熱 時不超過 1/2。
8.廣口瓶用于盛放固體藥品,細口瓶用于液體藥品。容易見光分解的物質用棕色瓶。堿性 液體用橡膠塞,酸性液體用玻璃塞。
9.酒精燈失火要立即用濕布蓋滅。割傷要用 3%雙氧水清洗,再貼上止血貼。燙傷用大量冷 水沖洗傷處,并在傷處涂上燙傷膏。被化學試劑灼傷要先用濕抹布拭去皮膚上的化學藥品, 再用緩緩流水沖洗 1 分鐘以上。
10.膠頭滴管:加液體時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觸容器,垂直懸空于容器上方 0.5cm 處。 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用完后立即用水洗凈。滴瓶上配有的滴管必須專用,不能 吸取其他液體。吸上的藥品剩余不可倒回。
11.酒精燈:酒精的量在 1/4~2/3 之間;加熱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因為外焰與空氣接觸 最充分,燃燒也最完全,溫度最高;用燈帽蓋滅,切不可用嘴吹。
12.放大鏡:可以用來聚焦取火。
13.意外傷害事故的正確處理方法:
(1)如皮膚燙傷、被化學試劑灼傷、失火等,應立即報告老師,并保持鎮定。
(2)燒傷或燙傷,用大量冷水沖洗受傷處;被化學試劑灼傷,用緩緩流水沖洗1分鐘以上。
(3)如果意外傷害較嚴重,在老師指導下去就醫;火災時有序撤離并打火警電話119。
1.3 科學觀察
1.科學要研究各種自然現象,并尋找他們產生、發展的原因和規律。
2.觀察是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也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
3.觀察除了用感官進行,還需要借助于一些儀器和工具。
4.在實驗時,我們要逐步學會正確使用各種儀器,仔細觀察各種實驗現象,正確記錄實驗 現象和所測數據。
5.將生雞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燒杯里,雞蛋便會下沉。在燒杯里放入較多的食鹽,攪拌后食 鹽開始溶解,生雞蛋會上浮,最后漂浮。
6.科學觀察不僅要認真仔細,還要有客觀、有效、規范的記錄,記錄的方法有文字描述、 表格紀錄和圖形記錄等方法。
7.實驗設計的主要原則:對照性原則、隨機性原則、平行重復原則、單因子變量原則。
8.觀察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是借助眼睛直接觀察;
二是通過儀器進行間接觀察。
觀察可分三步進行,即一看、二找、三定。
看物理現象、看實驗現象、看圖像;找物理現象的規律; 確定條件。
T同步——科學測量
T同步——科學測量
同步知識梳理
同步知識梳理
一.長度的測量。
國際公認的長度主單位是米,單位符號是 m。了解一些常用的長度單位,并掌握它們 之間的換算關系。
l 千米(km)=1000 米(m)
1 米(m)=10 分米(dm)=100 厘米(cm)=1000 毫米(mm)=10 微米(um)=10 納米(nm)
48768001257300測量長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
(1)了解刻度尺的構造。
觀察:零刻度線
最小刻度值:讀出每一大格數值和單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長度和單位,即 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測量的最大范圍。
(2)使用刻度尺時要做到:
*放正確: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刻度尺緊靠被測量 的物體(垂直于被測物體)。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測量結果是什么?(讀數偏大) 零刻度線磨損了怎么辦?
(找一清晰的刻度線作為零刻度線,如圖所示,但讀數時要注意)
*看正確:眼睛的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思考:視線偏左和偏右時,讀數會怎樣? (視線偏左讀數偏大,視線偏右讀數偏小)
*讀正確: 先讀被測物體長度的準確值, 即讀到最小刻度值, 再估讀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即估計值。
數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單位——沒有單位的數值是沒有意義的。
*記正確:記錄的數值=準確值+估計值+單位 了解測量所能達到的準確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決定的。
根據實際測量的要求和 測量對象,會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
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
知道指距、步長可 以粗略測量物體長度,聲納、雷達、激光也可以用來測距。
(3)長度的特殊測量法。
*積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積少成多,測多求少的方法來間接地測量。
如:測量一張紙的厚度、一枚郵票的質量、細鐵絲的直徑等。
*滾輪法:測較長曲線的長度時,可先測出一個輪子的周長。
當輪子沿著曲線從一端 滾到另一端時,記下輪子滾動的圈數。
長度==周長 X 圈數。 如:測量操場的周長。
*化曲為直法:測量一段較短曲線的長,可用一根沒有彈性或彈性不大的柔軟棉線一 端放在曲線的一端處,逐步沿著曲線放置,讓它與曲線完全重合,在棉線上做出終點記號。 用刻度尺量出兩點間的距離,即為曲線的長度。 如:測量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
*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測量物體直徑。
二.體積的測量。
體積是指物體占有的空間大小。固體體積常用的單位是立方米(m3),還有較小的體積單位,
如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
液體體積常用的單位有升(L)和毫升(ml)。
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1 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 升=l 立方分米=1000 毫升=1000 立方厘米
我們有時還會聽到“cc”,lcc=lcm3
對于一些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如立方體、長方體體積的測量,是建立在長度測量的基礎上,可以直接測量,利用公式求得。如果是測量液體體積,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測量。
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時應注意:
(1)放平穩: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觀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讀正確:讀數時,視線要垂直于筒壁并與凹形液面中央最低處相平。 俯視時,讀數偏大;仰視時,讀數偏小。
對于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如小石塊,則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間接測量。 V物=V物+水-V水
三.面積的測量
規則物體的面積測量與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一樣,是建立在長度測量的基礎上。
不規則物體的面積測量有割補法、方格法等。
方格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面積:
(1)測出每一方格的長和寬,并利用長和寬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積。
(2)數出不規則物體所占的方格數:占半格以上的算 1 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積=每一方格的面積×總的方格數。
四.溫度的測量
物體的冷熱程度用溫度來表示。溫度的常用單位是攝氏度,單位符號是℃。
人為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 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 100℃。
在 O℃和 100℃之間分成 100 小格,則每一小格為 l℃。
通常我們認為冷的物體溫度低,熱的物體溫度高。但是光憑感覺來判斷物體的溫度高低容易發生錯誤,不能客觀地反映實際物體溫度的高低,這時需要借助溫度計。
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上面有刻度,內徑很細,但粗細均勻。下有一個玻璃泡,裝有液體。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有水銀溫度計、酒精溫度計、煤油溫度計等。
在使用液體溫度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測量前,選擇合適的溫度計。切勿超過它的量程。
(2)測量時,手握在溫度計的上方。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但不能碰 到容器壁。溫度計的玻璃泡浸人被測液體后,不能立即讀數,待液柱穩定后再 讀數。
(3)讀數時,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液體中取出。視線應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
(4)記錄時,數據后面要寫上單位。
體溫計是一類特殊的溫度計。測量范圍從 35℃~42℃。玻璃泡容積大而內徑很細。
當溫 度有微小變化時,水銀柱的高度發生顯著變化。
由于管徑中間有一段特別細的彎曲,體溫計離開人體后,細管中的水銀會斷開, 所以它離開人體后還能表示人體的溫度。使用體溫計后, 要將體溫計用力甩幾下,才能把水銀甩回到玻璃泡中。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更先進的測溫儀器和方法也不斷出現。如電子溫度計、金屬溫 度計、色帶溫度計、光測溫度計(在 SARS 期間發揮巨大的作用)、輻射溫度計、衛星的遙 感測溫、光譜分析等。
五.質量的測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接觸到大量的物體,一切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的。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物體的質量是由物體本身決定的。所含的物質越多,其質量就越大。
質量具有以下屬性: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溫度、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國際上質量的主單位是千克,單位符號是 kg。常用的單位還有噸,符號 t;克,符號 g; 毫克,符號 mg。
它們之間的換算是: 1 噸=1000 千克 I 千克=1000 克=10 毫克
測量質量的常用工具有電子秤、桿秤、磅秤等。(彈簧秤不是測量質量的工具)實驗室中常用托盤天平來測量質量。
了解托盤天平的基本構造: 分度盤、指針、托盤、橫梁、橫梁標尺、游碼、琺碼、底座、平衡螺母。
4023995-14986000
使用托盤天平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放平: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調平:將游碼撥至“0”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 或指針在中央刻度線左右小范圍等幅擺動。 思考:當指針偏轉時,應如何調節平衡螺母? 指針偏左,平衡螺母向右(外)調;指針偏右,平衡螺母向左(里)調。
(3)稱量:左盤物體質量=右盤砝碼碼總質量+游碼指示的質量值 加砝碼時,先估測,用鑷子由大加到小,并調節游碼直至天平平衡。 不可把潮濕的物品或化學藥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盤上 (可在兩個盤中都墊上大小質量相等 的兩張紙或兩個玻璃器皿)。
(4)整理器材:用鑷子將砝碼放回砝碼盒中,游碼移回“0”刻度線處。 思考:如果物體和砝碼放置的位置反了,這時怎樣求得物體的實際質量? 將上述公式變為左盤砝碼質量=右盤物體質量+游碼指示的質量值求解。
六.時間的測量
在自然界中,任何具有周期性的運動都能用來測量時間。
古時,人們常用日晷、燃香、 沙漏等方法來計時。現在人們常用鐘、表等先進的儀器來測量時間。
時間的主單位是秒,單位符號是 S 常用的單位還有分、時、天、月、年。
時間的基本換算關系是: I 天=24 小時 l 小時=60 分鐘=3600 秒
時間通常包含兩層含義:時刻和時間間隔。
時刻指的是時間的一個點,如 10:00;
時間間隔指的是一段時間,如課間休息 10 分鐘。
實驗室中常用來計時的工具是停表,有機械停表和電子停表。 電子停表的準確值可以達 到 0.01 秒。
機械停表在讀數時,要分別讀出分(小盤:轉一圈 15 分鐘)和秒(大盤:轉一 圈 30 秒),并將它們相加。
它的準確值為 0.1 秒。
七.科學探究
1.理解科學的本質,它的核心是探究。
2.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
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收集事實證據→檢驗假設→交流與討論。
3.科學探究方法: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轉換法、觀察比較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梅县| 鄂托克旗| 罗江县| 彩票| 朝阳市| 崇礼县| 大足县| 当涂县| 博湖县| 南靖县| 宣汉县| 收藏| 军事| 榆中县| 同心县| 浪卡子县| 凤冈县| 望江县| 斗六市| 崇州市| 宜黄县| 泸西县| 吴桥县| 肥东县| 阳东县| 壤塘县| 平罗县| 大荔县| 深泽县| 闽清县| 永宁县| 岑巩县| 神农架林区| 门头沟区| 墨玉县| 长乐市| 新龙县| 博野县| 康平县| 吉林省|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