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師輔導講義 學員編號:1 年 級:七年級 課 時 數: 學員姓名: 輔導科目:科學 學科教師: 授課類型 科學探究 授課日期及時段 教學內容 T同步——科學探究 T同步——科學探究 同步知識梳理 同步知識梳理 科學探究是科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它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通過多種途徑尋求證據,運用創造性思維解決問題,并通過評價與交流達成共識的過程。探究過程如下: (1)發現和提出問題; (2)通過思考建立猜想或假設; (3)制定探究方案; (4)通過觀察、實驗收集事實數據; (5)檢驗猜想或假設; (6)口頭或書面呈現結果,并與他人交流討論。 ①何為科學問題:所謂的科學問題是指具有可探究性的且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即問題的結果是可以測量的、可觀察到的、有一個統一評價的客觀標準。 ②猜想或假設都是在研究的問題中產生的,因此猜想或假設都要與研究問題的內容保持一致,但句子表達方式不一樣。猜想是隨時都可以建立的,例如:“狗叫了,可能有陌生人來了”,到底是不是陌生人來了,不一定要驗證,在句子中要帶“可能”二字。但是如果是假設的話,接下來一定要有驗證性活動,而且句子中不能帶“可能”二字,用陳述句表達。若是實驗前建立的假設(或猜想),可以是正確的,也可以是錯誤的;若通過實驗驗證后假設(或猜想)成立,那么假設(或猜想)就成為結論了。 ③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要求: *1、控制變量。實驗組與對照組只允許有一個變量,即要符合單一變量的原則(注意:變量不能寫某某的有無,也不能寫控制該變量的具體方法)。 *2、設置對照(對比實驗)。目的是通過設置對照或對比實驗增加實驗結論的說服力(或可信度)。 3、實驗的對象(樣本)盡量多一些。目的是避免(或排除)實驗結論的偶然性,使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性。 4、實驗的次數盡可能多一些,要有重復實驗的意識。具體來說: (1)若得出的結論是用文字來表達的,那么多做幾次實驗的目的是避免或排除實驗結論的偶然性,使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性; (2)若得出的結論是用具體數字來表達的,那么多做幾次實驗的目的是求平均值,減小誤差,提高實驗結果的精確度。 5、實驗選擇的器材或選取的數據不能搞特殊化,否則得出的結論可能是片面的,具有偶然性而不具有普遍性,甚至可能得出完全錯誤的結論。 ④結論的回答要與研究的問題相一致,并且要寫上前提條件,格式為“當……都相同時,……”。 *不能用實驗現象直接代替實驗結論,當講到兩個相關量有關時,應具體寫出兩個量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⑤實驗方案評價的基本點: *1、是否控制變量(若沒有控制好變量,要具體寫明哪個變量沒控制好,不要籠統地說沒有控制變量)。*2、是否設置了對照(對比)實驗(設置對照組時可以參考實驗組,對照組與實驗組只允許出現一個不同變量,其它條件相同)。 3、實驗對象(樣本)是不是多個。 4、實驗次數是不是多次,要體現出重復實驗的思想。 *5、[化學]如果是物質制備題,還應考慮理論上是否可行、裝置(或操作)是否簡單、是否環保、是否節能、是否安全、是否經濟(成本低)等問題。 6、實驗操作是否符合規范、實驗器材選擇是否合理、實驗數據選取是否具有代表性。 科學探究流程圖: 提出問題→建立猜想或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收集事實與證據→檢驗假設—成立→得出結論,評價 ↑_________________不成立_________________丨 T同步——科學探究 T同步——科學探究 同步知識梳理 同步知識梳理 1、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 (1)累積法:把某些難以用常規儀器直接測量的微小量積累起來,將小量變大量的測量方法,不僅使測量過程變得更容易,而且能提高測量的精度。 例如:測一張紙的厚度,用普通刻度尺無法直接測量,采用測n張紙的厚度再除以n的方法。 (2)化曲為直法:例如:測地圖上的高速公路或鐵路的長度,可以用柔軟的不可伸長的棉線與地圖上的線重合,然后將棉線拉直測量,再按比例算出其長度。 (3)利用工具平移法:例如:測量硬幣的直徑,可以利用直角三角板將硬幣的直徑平移到直尺上進行測量。 (4)替代法:在測量時,還會用到其它一些儀器和方法,例如:潛水艇在水下航行時,常用聲吶來測量潛水艇和障礙物的距離;雷達用電磁波反射的原理測量距離;激光測距也是現代測量中常用的技術。 2、體積測量的特殊方法 對于形狀不規則的固體,要用特殊的方法間接測量它們的體積。例如:用排水法測量體積,方法如下: ①在量筒中注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1; ②用細線系住固體,把它緩緩地放入量筒的水中,記下水面到達的刻度V2。 ③計算固體的體積:V=V2-V1。 課堂達標檢查 課堂達標檢查 1、甲、乙兩同學分別用量筒測量一個小石塊的體積。甲同學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1,然后用細線系住小石塊輕輕放入,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沒石塊,記下此時水和石塊的總體積V2,計算石塊的體積為V2-V1。乙同學是先用細線系住小石塊置于量筒中,同時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沒石塊,記下此時水和石塊的總體積V1,然后取出石塊,記下取出石塊后水的體積V2,計算石塊的體積為V1-V2。比較這兩種方法,回答下列問題: (1)你做此實驗將選擇哪種方法:____(選填“甲”或“乙”)。 (2)如果兩同學讀數都是正確的,兩同學計算出的石塊體積可能不相等,比較大的是____(選填“甲”或“乙”)。 2、有三只量筒,量程和最小刻度如下: 甲 乙 丙 量程(mL) 100 50 10 最小刻度(mL) 2 1 0.5 現要一次性盡可能準確地量取15毫升酒精,最好選用哪只量筒( ) A.甲 B.乙 C.丙 D.甲乙均可 3、量筒做得細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狀,這主要是因為( ) A.實驗中,細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細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對較大的底座,增加穩度 C.細高的量筒與矮粗的相比,相應的刻度間隔較大,便于準確地讀數 D.矮粗量筒中的液體較多,筒壁所受壓強較大,需用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讀數 4、小明同學想測量學校操場的長度,請你幫他從下面提供的器材中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 ) A.長為30cm,分度值為1mm的鋼尺 B.長為1m,分度值為0.5cm的木尺 C.長為3m,分度值為1cm的鋼卷尺 D.長為30m,分度值為1mm的皮卷尺 5、在運動會的鐵餅比賽中,裁判員用皮卷尺測量比賽的成績,如在測量時將皮卷尺拉得太緊,則測量結果會( ) A.偏大 B.偏小 C.不變 D.都有可能 6、測量科學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下面做法正確的是( ) A.用最小刻度是0.5毫米的刻度尺能直接測量出一張紙的厚度 B.在計算課本的張數時,應包括封面和封底 C.測課本總厚度時,把封面、封底除外,再把課本壓緊,再用刻度尺準確測出 D.用總厚度除以課本的頁碼(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就測出一張紙的厚度 7、將細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25圈,如下圖所示是剖面圖,用分度值為mm的刻度尺進行測量,線圈總長度是5.00cm,則細銅絲的直徑是________cm。 8、如下圖所示: (1)被測物體的長度是________mm。 (2)用它測得《科學》課本188頁的厚度為9.4mm,則每一張紙的厚度為________mm。 (3)測量距離的方法除了用有刻度的尺進行丈量外,你還能舉出一種其它的方法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量筒量取溶液,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讀數為15mL;倒出部分液體后,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9mL。則該學生實際倒出的溶液體積( ) A.小于6mL B.大于6mL C.等于6mL 10、用體溫計測得小明的體溫為37.3℃,若沒有把水銀甩回玻璃泡就去測量小英和小剛的體溫,如果小英和小剛的實際體溫為37.1℃和38.4℃,那么兩次測量結果應該是( ) A.37.3℃和38.4℃ B.37.1℃和38.4℃ C.37.1℃和37.4℃ D.37.3℃和37.4℃ 11、酒精有很強的揮發性,也就是說很容易從液態酒精變成氣態酒精。實驗發現,酒精在揮發時,要從原來的酒精液體中帶走很多熱量,而使剩余的酒精溫度降低。在室內將一支溫度計從酒精中抽出,短時間內它的示數將(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12、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原刻度模糊不清的酒精溫度計與刻度尺平行地放在冰水混合物中,這時溫度計的液柱面恰好對準刻度尺上8mm的刻度線;當放在沸水中時,溫度計的液柱面恰好對準208mm的刻度線。則當溫度計的液柱面對準100mm的刻度線時,所測的溫度為( ) A.90℃ B.100℃ C.46℃ D.50℃ 13、在冬天,向玻璃杯內倒開水前,往往先倒入一些溫水,將杯子熱一下后倒去,再將開水倒入杯中,這樣做主要是為了( ) A.清潔杯子 B.使玻璃杯變得容易熱傳遞 C.使玻璃杯內外溫差不至于過大,杯子不易損壞 D.使玻璃杯內外溫度相等,杯子不易損壞 14、兩支內徑不同但下面玻璃泡內水銀的量相等的合格的溫度計,同時插入一杯熱水中,過一會兒則會看到( ) A.兩支溫度計水銀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數相同 B.內徑細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高,示數較大 C.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高,示數較大 D.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低,兩支溫度計示數相同 15、有一支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讀數為4℃,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讀數為96℃。若用此溫度計測量某杯液體的溫度是22.4℃,則這杯液體的實際溫度是________。 16、把溫度計插入熱水中時,水銀柱先是稍微下降然后再上升。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玻璃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緣故。 538353059055*17、造紙廠生產的紙是緊密地繞成筒狀的,如圖所示是它的橫截面。從它的標簽上知道,紙的厚度為d。但是,要想知道紙的總長度有一定的困難。因為紙很薄且卷繞得很緊,所以無法數出卷繞的層數;又因為紙筒上卷繞的紙很長,不可能將紙全部放開拉直了再用尺測量。 請你設計一個簡易的測量方案,估測卷紙筒上所卷繞的紙的總長度L(用相應的字母表示您在測量過程中所測的量,最后寫出計算紙的長度的表達式)。 18、一只量筒有50毫升水,往里面放入一木塊,當一半浸入水中時,量筒的讀數是58毫升,則這塊木塊的體積是________。 *19、有一支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讀數為a℃,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讀數為b℃。若用此溫度計測量某杯液體的溫度是c℃,則這杯液體的實際溫度是________℃。 *20、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原刻度模糊不清的酒精溫度計與刻度尺平行地放在冰水混合物中,這時溫度計的液柱面恰好對準刻度尺上a毫米的刻度線;當放在沸水中時,溫度計的液柱面恰好對準b毫米的刻度線。則當溫度計的液柱面對準c毫米的刻度線時,所測的溫度為________℃。 1、甲;乙 2-6、BCDBC 7、0.20 8、35.0;0.1;較長的路程可以用配有里程表的 機動車測量 9-14、BABCCD 15、20℃ 16、受熱膨脹 17、測出卷軸半徑為R1, 卷紙半徑為R2,L=π(R22-R12)/d 18、16cm3 19、(c-a)/(b-a)×100 20、(c-a)/(b-a)×10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