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教材分析】 本節是根據《生物學課程標準》第四個一級主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中的第二個二級主題“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及第四個二級主題“綠色植物對生物圈有重大作用”來編寫的。本節課緊扣綠色植物與水,綠色植物生長所需的水從哪來又去了哪,如何參加生物圈的水循環? 植物依靠根從土壤里吸收的水分99%以上用于蒸騰作用,蒸騰作用是綠色植物的一項重要生理活動,它對植物自身有著重要的作用。教材從測定植物的蒸騰作用入手,讓學生感知到植物的蒸騰作用,總結出蒸騰作用的概念。 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場所是葉片,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葉片上與之相適應的結構氣孔是本節的教學重難點之一,氣孔是植物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和蒸騰水分的通道,通過制作鴨跖草葉下表皮臨時裝片重點觀察氣孔。理解氣孔的張開與閉合可以調節植物蒸騰作用的強弱。 植物的蒸騰作用意義重大,為下節課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描述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 2.描述氣孔的組成及開閉原理。 3.通過測定植物的蒸騰作用和觀察植物葉表皮氣孔的實驗,培養學生分析和總結能力、畫圖能力及實驗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習重點:制作并觀察葉表皮的臨時裝片;描述氣孔的組成及開閉的原理。氣孔的開閉與蒸騰作用的關系,蒸騰作用的概念及意義。 學習難點:制作并觀察葉表皮的臨時裝片;描述氣孔的組成及開閉的原理。 新課導入 新知探究一:觀察植物葉表皮的氣孔 新知探究二:測定植物的蒸騰作用 新知探究三:蒸騰作用的意義 學以致用 情感升華鋪墊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將月季的葉子放入70℃的溫水中,觀察葉表面出現了什么?上表面多還是下表面多?有氣泡產生說明有氣體從植物體內到了植物體外,這是通過葉表皮的哪個結構到達植物體外呢? 依據實驗進度表進行實驗 制作鴨跖草葉下表皮臨時裝片 實驗步驟 顯微鏡對光 制作葉表皮臨時裝片 觀察記錄 收鏡 擦 滴 撕 展 蓋 建議時間 22min 8-10min 課后完成 是否完成 (完成打√) 用低倍鏡觀察葉表皮的臨時裝片 3.實驗記錄 制作葉表皮的臨時裝片 2.用低倍顯微鏡觀察葉表皮 (1)將制作好的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的 鏡下觀察,除了看到許多形狀不規則的 細胞外,還可以看到成對的半月形的 細胞,以及由它們的空隙形成的 。表皮細胞的顏色是 的,保衛細胞的顏色是 色,說明保衛細胞里有 。 (2)保衛細胞的細胞壁厚薄均勻嗎?靠近氣孔側的細胞壁 (厚/薄),遠離氣孔側的細胞壁 (厚/薄)。 3.畫圖 根據觀察的結果,用鉛筆畫出5-6個相連的葉表皮細胞和一個氣孔,并在圖的右方標注各部分名稱。 4.思考氣孔開合的原理 保衛細胞 ,氣孔張開; 保衛細胞 ?,氣孔關閉。 當氣孔張開時,植物體會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如氧氣、二氧化碳,我們初一學習過植物的哪些生理過程與這兩種氣體有關啊?復習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氣孔這一結構還與植物的哪項生理過程相適應呢? 1.播放“測定植物的蒸騰作用”的實驗視頻。(學生合作學習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選取兩枝粗細相近的枝條,一枝將葉片去掉,一枝保留葉片,分別插入兩個量筒內,枝條露在瓶外的部分用塑料袋罩住,袋口扎緊。在瓶內倒入等量的水,液面上加適量的食用油,然后在瓶壁上做上標記,放在光下照射一段時間。) 2. 請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思考以下問題:①比較兩個瓶內水的液面高度、塑料袋里是否發生了變化?②為什么設置兩組實驗,該實驗中的變量是什么?③分析實驗現象,你能直觀地得出什么結論? 3.植物蒸騰作用的概念:水分以氣體的狀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植物體外的過程。 植物99%的水分都用于蒸騰作用,這是不是極大的浪費?蒸騰作用對于植物本身而言具有什么意義呢 觀看視頻,理解蒸騰作用對于植物本身而言有什么重大意義。 將蒸騰作用與支付寶螞蟻森林的公益項目聯系起來: 如果要在阿拉善盟種樹,結合今天學習到的內容,想想我們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樹種? 公益組織將樹苗移栽過去時剪去了枝葉,這是為什么? 利用種植前后的照片學生思考:綠色植物有哪些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做? 學生動手實驗,為新知學習埋下伏筆 依據老師提供的實驗進度表,分組實驗觀察葉表皮的臨時裝片。 結合實驗記錄紙的問題進一步觀察氣孔的結構,嘗試解決氣孔是怎樣構成的?為什么氣孔可以張開和閉合?是否與葉片的含水量的多少有關?結合自己觀察到的圖像完成畫圖 學生結合模型以及視頻理解氣孔開合原理 學生回憶初一學過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理解氣孔是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 觀看視頻,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植物主要通過葉片向外散失水分。進一步總結出蒸騰作用的概念。 學生小組討論,分析蒸騰作用的意義 學生聯系實際回答問題 保護綠色植物,增加綠化覆蓋率等等 用小實驗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探知欲,導入觀察氣孔的實驗 氣孔的結構比較微觀,學生需要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設計分組實驗觀察葉表皮氣孔并畫圖,幫助學生對氣孔的認識由理性上升為感性認識。 學生借助“實驗記錄紙”自主建構本節課的知識體系:氣孔是葉表皮上一對保衛細胞之間的空隙,是葉片散失水分以及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氣孔的張開與閉合可以調節蒸騰作用的強弱 通過模型展示、視頻播放幫助理解氣孔開合原理 將實驗拍成微視頻,清楚地展示實驗步驟以及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分析總結能力,自主建構蒸騰作用的概念,理解氣孔不僅是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也是葉片散失水分的通道 學生總結蒸騰作用的意義。 學以致用,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興趣 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時尚潮流引導學生樹立保護綠色植物,保護森林,保護環境的概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