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動物的發育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了解鳥類、兩棲類和昆蟲等動物的發育過程 (2)描述雞、青蛙和家蠶等動物各個不同發育階段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示實驗、圖片、動畫等,促進學生觀察、分析、歸納能力的提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了解動物正常發育與環境的關系,認識到保護環境對動物繁衍后代有密切的關系。 教學重點 觀察雞、青蛙和家蠶的發育過程。 教學難點 描述雞、青蛙和家蠶等動物各個不同發育階段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相信在座的同學都知道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中的這樣一句詩:“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2、提問:同學們,請問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這句詩描寫了鳥類的什么行為?燕子等鳥類是通過哪種方式繁殖后代的? 二、新課的學習: (一)鳥類的發育: 1、過渡:同學們有沒有想過一只小小的鳥卵為何能夠孵化出可愛的小鳥呢?下面就讓我們以雞卵為例來了解胚胎的發育過程。 2、自主學習:請同學們觀看“雞的發育過程”錄像,思考問題: ①雞胚胎發育初期的營養物質是由什么提供的? ②所有的雞蛋都能孵化出小雞嗎?為什么? 3、學生分享自學成果,教師點評。 4、拓展: ①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幅圖片,小組討論,比較剛出殼的雛鳥在形態、生活習性上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說說它們的不同之處。 ②引出早成鳥與晚成鳥的概念。 5、測評:“早成鳥與晚成鳥”的動畫練習。 (二)兩棲類的發育: 1、過渡:“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夏天的雨后,在池塘邊草叢中處處可以聽到雄蛙齊鳴的聲音。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青蛙等兩棲類動物的發育過程嗎? 2、自主學習:請同學們欣賞“青蛙的生殖與發育”錄像 ,并思考:青蛙的發育經歷了哪幾個時期? 3、學生分享自學成果,教師點評。 4、拓展: ①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幅圖片,小組討論,說說蝌蚪和成蛙在形態結構及生活習性上有什么不同,并嘗試著完成表格。 ②教師點評,并引出變態發育的概念。 (三)昆蟲的發育: 1、過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同學們,這句詩里提及了哪種生物啊?下面就讓我們以春蠶為代表來學習昆蟲的發育。 2、自主學習: ①請同學們欣賞“家蠶的發育”錄像。 ②小組討論,請思考家蠶的一生要經歷幾次“風雨的洗禮”,并嘗試著完成家蠶的發育過程連圖。 3、學生分享自學成果,教師點評。 4、拓展: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書本第117頁“家蠶的發育過程”、“蝗蟲的發育過程”,思考:①家蠶的幼蟲和成蟲形態、生活習性相同嗎? ②哪些昆蟲的發育過程和家蠶相似,哪些與之不同? 教師點評,并引出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概念。 5、測評:“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動畫練習。 (四)、(展示4幅畸形動物的圖片) 1、請同學們思考討論,有哪些因素可能會導致動物發育的畸形。 2、引出關注環保,關愛生命的思想。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這堂課你有收獲嗎?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第二節 動物的發育 一、鳥類的發育: 早成鳥:雞、鴨、鵝等 晚成鳥:家燕、麻雀、鴿子等 二、兩棲類的發育: 青蛙: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變態發育) 三、昆蟲的發育: 1、家蠶的發育:受精卵 幼蟲 蛹 成蟲 (完全變態發育) 2、蝗蟲的發育:受精卵 若蟲 成蟲 (不完全變態發育)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