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媽媽有腿沒有尾,兒子有尾沒有腿,兒子長大變了樣,脫掉尾巴長出腿。新課導入第二節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學習目標1.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過程及特點。2.通過比較蝌蚪發育成青蛙的過程中形態結構的變化,認識青蛙的變態發育。(難點)3.關注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與環境的關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1.when:青蛙的繁殖季節一般發生在什么時候?2.who:雌雄蛙中由哪一方發出抱對信號?3.where:雌雄蛙產生的精子和卵細胞在何處進行受精?4.why:為什么蛙鳴?為什么抱對?為什么每個受精卵上面的顏色要深一些?自主閱讀課本57頁想一想春末夏初池塘(水中)雄蛙鳴叫上面顏色深?蛙鳴?抱對?吸引雌蛙提高受精率可吸收較多的熱量,利于受精卵的發育。小結:兩棲動物的生殖特點:生殖、受精、體外有性卵生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本58頁思考以下問題1.青蛙的發育過程要經過幾個階段?2.青蛙發育過程中,幼體和成體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何差異?3.什么是變態發育?()()()()1234()5()6受精卵蝌蚪先長后肢蝌蚪后長前肢蝌蚪尾巴逐漸消失的幼蛙成蛙青蛙的發育過程蝌蚪受精卵幼蛙成蛙(鰓)(肺、皮膚)蝌蚪成蛙呼吸器官尾四肢生活環境有無水中肺、皮膚無有淺水及濕潤的陸地外部形態內部結構生活習性變態發育鰓像青蛙這樣,幼體和成體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的發育類型,稱為變態發育。有人說:“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就是兩棲動物。”你認為該觀點是否符合科學道理?試發表自己的見解。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并且用皮膚輔助呼吸,發育為變態發育。中華大蟾蜍蟾蜍俗稱癩蛤蟆,皮膚粗糙,背面長滿了大大小小的疙瘩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對是位于眼后方的腺體。這些腺體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晝伏夜出大鯢大鯢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的兩棲動物。終身有尾,最長可達2米。我國的大鯢(娃娃魚)主要分布華南、西南山區的水質清澈、水溫低的溪流間。大鯢為我國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蠑螈蠑螈身體小,有4條腿,皮膚潮濕,體長大約在10至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顯眼的模樣。中國大蠑螈體型最大,體長可達1.5米。1、青蛙的皮膚濕潤而裸露,這對它有什么意義呢?青蛙的呼吸器官是肺,但肺不發達,需要皮膚能輔助呼吸。2、到了冬天,我們很少看到青蛙,青蛙哪里去了?為什么?青蛙冬眠,因為體溫不恒定。體表無保溫結構,體溫隨環境溫度改變而變化,屬于變溫動物。3、青蛙的生殖發育必須在水中進行嗎?你對青蛙了解多少呢?生殖和發育必須在水中地球上日漸嚴重的溫室效應不僅使氣候出現了奇怪的變化,也使變色的青蛙數量在逐漸增多,很多地方出現了各種橘黃色、白色,甚至粉紅色的青蛙,這種現象肯定不是自然界與人類在開玩笑。在美國,靠近湖泊和河流的濕地中出現了一些嚴重畸形的青蛙,有的只有3條腿,有的前兩條腿缺失,有的后腿長了3條或4條。這一消息引起了世界各地的環保專家和人士的震驚和密切關注。對此,有人認為是寄生蟲搗的鬼,有人認為罪魁禍首是殺蟲劑,還有的則認為是臭氧層破壞造成紫外線過多污染環境而致動物畸形。由于青蛙是水陸兩棲動物,它們一般被視為環境衛生的晴雨表。青蛙在發育時,胚胎直接浸泡于水中,更容易受到致畸物的影響。1、某些地區出現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環境污染而造成的,這種水中有影響蛙正常發育的物質。2、從上述事例中,你得到什么啟示?為了保護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我們必須愛護環境,保護環境,防止環境受到污染。據統計每天大約有5-10萬只青蛙被人類捕殺。同學們可為保護兩棲動物做做宣傳:1.兩棲動物的生殖(1)繁殖行為:鳴叫和抱對(2)特點:有性生殖、體外受精、卵生2.兩棲動物的發育(1)過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2)特點:變態發育謝謝觀看1.大鯢被稱為兩棲動物的原因是( )A.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只能生活在陸地上B.在水中生殖,在陸上發育C.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D.大鯢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上1.蛙個體發育的起點是()A.蝌蚪B.卵C.幼蛙D.受精卵2.青蛙的精子和卵細胞是在()結合成受精卵的。 A.雌蛙體內B.雄蛙體內C.水中D.陸地上蟾蜍的發育經歷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階段,因此屬于________發育。雌性蟾蜍將_________排入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受精方式屬于__________。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變態卵細胞體外受精都說我不是兩棲動物,你能請說出兩棲動物的共同特征嗎?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發育屬于變態發育,這樣的動物叫做兩棲動物。抱對時雌蛙將_____排入水中,雄蛙將___排入水中,在___形成受精卵。這說明青蛙的受精方式屬于____(體內/體外)受精。抱對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卵細胞精子水體外促進雄蛙排出精子,雌蛙排出卵細胞我有鳴囊,我是雄蛙,我鳴叫是為了尋找伴侶。(不好意思)課題: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過程及特點。通過比較蝌蚪發育成青蛙的過程中形態結構的變化,認識青蛙的變態發育。(難點)關注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與環境的關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難點)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通過猜謎語,謎底為青蛙引出主題二、自主探究,導讀自學探究活動一(1):兩棲動物的生殖1、教師播放青蛙的生殖視頻,并提出問題:(1)、when青蛙的繁殖季節一般發生在什么時候?(2)、who雌雄蛙中由哪一方發出抱對信號?(3)、where雌雄蛙產生的精子和卵細胞在何處進行受精?(4)、why為什么蛙鳴?為什么抱對?為什么每個受精卵上面的顏色要深一些?2、學生觀察課本自主完成探究活動二(2)兩棲動物的發育教師播放青蛙的發育視頻,并提出問題(1)青蛙的發育過程要經過幾個階段?(2)青蛙發育過程中,幼體和成體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何差異?2、學生觀察課本討論完成3、討論蝌蚪和青蛙的區別三、深入探究有人說:“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就是兩棲動物。”你認為該觀點是否符合科學道理。從而得出兩棲動物的概念,并讓學生思考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兩棲動物。四、拓展延伸青蛙的皮膚濕潤而裸露,這對它有什么意義呢?到了冬天,我們很少看到青蛙,青蛙哪里去了?為什么?青蛙的生殖發育必須在水中進行嗎?五、情感升華:資料分析青蛙的變異現象和社會吃播的這種現象來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學生能明白要從自身做起愛護青蛙,保護青蛙六、課后作業:學生自己搜集資料整理一些保護動物的宣傳語七、歸納總結:同學們分享自己本節課的收獲。課堂達標檢測題(挑戰自我)1、青蛙的精子和卵細胞是在()結合成受精卵的。A.雌蛙體內B.雄蛙體內C.水中D.陸地上2.蛙個體發育的起點是()A.蝌蚪B.卵C.幼蛙D.受精卵3、大鯢被稱為兩棲動物的原因是()A.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只能生活在陸地上B.在水中生殖,在陸地上發育C.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陸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D.大鯢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4、蟾蜍的發育經歷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個階段,因此屬于變態發育。雌性蟾蜍將卵細胞排入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受精方式屬于體外受精。5、鱷魚:都說我不是兩棲動物,你能說出兩棲動物的共同特征嗎?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發育屬于變態發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濟南版八年級生物上冊鳥的生殖和發育教案.doc 濟南版八年級生物上冊鳥的生殖和發育課件(32張ppt).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