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科學二年級上冊期末復習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1.地球家園中有動物、植物、水、空氣、土壤、巖石......空氣的高處飄著白云,白云也是地球家園的一部分 2.從地球家園往外看,能看到太陽、月亮和星星。它們和地球一樣都是宇宙中的星球,它們不屬于地球家園。 3.觀察要有順序,要運用眼睛、耳朵、手、鼻子等多種感覺器官去觀察,才能觀察得更加全面。 4.土壤上面生活著蝸牛、蜈蚣、蟋蟀等小動物,土壤中生活著蚯蚓。蚯蚓喜歡潮濕、松軟的土壤,能夠松土、改良土壤。 5.太陽能夠發光發熱,對動物、植物以及人們的生產生活有重要的影響。例如:植物生長需要陽光、人們曬衣服需要陽光、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 6.(難點)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傍晚太陽在西方落下。中午,太陽在天空的南方。(首先根據時間確定太陽所在的方向) 確定剩余三個方向的方法: ①“上北下南(前北后南),左西右東”法; ②順時針“東南西北東”法; ③背誦 清早出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中午出來,面向太陽,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東,右面是西。 傍晚出來,面向太陽,前面是西,后面是東,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7.?我們看到的月球發亮部分的形狀叫月相。月相是不斷變化的,月相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律。農歷每月初一的月相是新月,是看不見的。初一到十四,月相缺左邊,十六到月末,月相缺右邊。 8.天氣現象包括:陰、晴、雨、雪、風、氣溫、霜、雷、冰雹等。 天氣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陽光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可以進行太陽能發電,但也會曬傷皮膚、曬死植物、造成干旱;降雨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能夠使空氣變得清新,但過多會造成洪澇災害。 9.災害性天氣:臺風、雷電、暴雨、冰雹、干旱、寒潮、霜凍、大霧、沙塵暴……我們只有掌握天氣變化的規律,才能更好的根據天氣調節生產活動,減少災害性天氣帶來的損害。 10、不同的季節,地球家園會有不同的變化: 春:萬物復蘇、冰雪消融、春暖花開、植物生根發芽、鳥兒筑巢繁殖…… 夏:枝繁葉茂、烈日炎炎、植物快速生長、動物脫毛、動物避暑…… 秋:碩果累累、秋高氣爽、候鳥遷徙、動物儲存糧食、植物落葉、果實成熟…… 冬:白雪皚皚、冰天雪地、植物凋零、動物冬眠、動物皮毛加厚…… 11、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大自然提供的各種資源: 與人類的聯系 動植物資源 衣 植物:棉花、亞麻…… 動物:蠶絲、羊毛…… 食 植物:蘿卜、白菜、小麥…… 動物:雞、鴨、魚、豬肉…… 住 植物:樹木(橡樹、松樹)、竹子、茅草…… 行 植物:樹木、竹子……(制作交通工具) 動物:馬、牛、狗(狗拉雪橇)…… 其他 藥材:人參、蒼耳、菊花等植物資源,鹿茸、牛黃、犀牛角等動物資源…… 信息傳遞:信鴿、馬…… 注意:蘑菇、木耳不屬于植物 12、制作好小鳥餐廳后,只有在必要的情況下才給小鳥喂食,比如嚴寒天氣或下雪天,除了不能讓小鳥產生依賴之外,人類對大自然的干預和一些不當舉動也會對生態平衡造成破壞。 第二單元 1、我們生活的世界中既有自然世界,如高山、樹木,又有人工世界如高樓、衣服。 2、人工世界的物品都是由各種各樣的材料做成的,來自自然世界的材料有石頭、木頭、竹子、沙子等,來自人工世界的材料有金屬、紙、塑料、玻璃、橡膠、纖維等。 3、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點,我們可以把物品按材料來進行分類: 4、每種材料各有什么特點? 塑料——輕、顏色多、光滑 金屬——有光澤、堅硬、會生銹 木頭——有顏色、有花紋、能浮在水上 橡膠——有彈性 玻璃——透明、光滑、堅硬、容易碎 纖維——柔軟、吸水、透氣、能做衣服 陶瓷——重、光滑、易碎 5、觀察不同材料的方法: 6、四種餐具的特點: 木碗(勺):較輕、有花紋、粗糙、有木頭氣味……?? 陶瓷碗(勺):堅硬、比較重、光滑、敲擊時聲音清脆…… 金屬碗(勺):堅硬、反光、光滑、摸起來涼涼的、敲擊時聲音清脆…… 塑料碗(勺):較輕、光滑、有顏色……? (注意:越硬的東西表面越不容易留下痕跡,與是否易碎無關) 7、材料可以做成不同的物品,物品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不同的材料制成的物品具有一些不同的功能。 8、最早的書是用自然界的材料做成的,用泥板、獸骨、龜甲、石頭等制作,不易書寫,十分笨重,無法裝訂。 隨著歷史發展,出現了用絲帛、木片、竹片制作的書,其中絲帛十分昂貴,不能普及使用。而竹簡比較笨重,裝訂、運輸和閱讀都不方便。 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這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從此有了紙做的書籍,書寫、裝訂、攜帶和閱讀都更加方便,但紙不能長久保存。 現在出現了電子書,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材料在不斷改進。 9、材料經過加工、改造和優化后其性能會發生改變。把一張普通紙折疊成瓦楞狀紙以后,它具有:不易變形、承重能力強、隔熱等特點;在一張普通紙上刷食用油,可以制作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油紙。 10、椅子通常由靠背、坐墊、扶手、椅腳、支架等部分組成。 ①靠背:網布(網狀纖維材料)——輕、柔軟、有彈性、透氣、吸水…… ②坐墊:纖維、海綿——輕、透氣、柔軟、吸水…… ③椅腳:塑料——輕、耐磨、堅硬、防水…… ④扶手:塑料——堅硬、光滑、防水…… ⑤支架:金屬——堅硬、重、有光澤、光滑、防水…… 為了滿足人類更好的需求,我們往往會用多種材料來制作物品,使產品具有更多的功能。 12、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同種物品,它們的功能和用途可能不同。例如: ①薄帆布(纖維)做的帽子可以遮陽、防雨; ②棉布或毛線(纖維)做的帽子可以保暖; ③草編織的帽子可以遮陽、透氣; ④一些較硬的塑料做的帽子可以防水、保護頭部 13、做一頂帽子的步驟:①根據功能設計出帽子的形狀;②選擇材料;③量頭圍、制作帽子;④評價,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