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學年第一學期階段質量檢測三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問卷)一、判斷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1分,共6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T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F涂黑) T1.中國日益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T2.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F3.協商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T4.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F5.依法執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F6.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教化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規范作用。二、選擇題(本大題共有24題,每小題2分,共48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A7.以下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說法,不正確的是①在凡爾登戰役中,德國首先發明并使用坦克②1914年9月在西線戰場展開馬恩河戰役③根本原因是歐洲列強在瓜分世界和爭奪霸權過程中的矛盾④戰爭結束后召開“巴黎和會”,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C8.“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是中國近代某一革命組織的革命綱領。下列關于該“革命組織”的說法,正確的是A.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B.誕生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C.在孫中山領導下成立D.其機關刊物是《時務報》A9.民國八年,在北京《晨報》中有可能看到的消息是A.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B.北伐軍進軍迅速,連克汀泗橋、賀勝橋C.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蔣介石任校長D.蔣介石叛變革命,殘酷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D10.從1920年秋開始,中國各學校一、二年級的國文都改成了白話文;到1922年冬,所有的文言文課本一律廢止。在這一現象背后起推動作用的是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C11.漫畫《民氣一致之效果》反映了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主要原因是A.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B.“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實踐C.各階層人民的聯合斗爭D.北伐戰爭的有力推動B12.鑒于大革命失敗的教訓,毛澤東在某次會議的發言中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這次會議是指A.中共一大B.八七會議C.國民黨一大D.遵義會議D13.“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中國紅軍被迫進行長征的直接原因是A.四一二反革命政變B.國民革命運動失敗C.中央革命根據地的擴大D.第五次反“圍剿”失利D14.1840年以來中國對西方的反應,經歷了“技術的反應”、“制度的反應”、“觀念的反應”三個階段。按此理解,下列事件與“反應”對應正確的是①師夷長技以制夷——技術②洋務運動——制度③辛亥革命——制度④戊戌變法——觀念⑤新文化運動——觀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③⑤C15.某學者把新政概括為“3R”:revival(復興)relive(救濟)reform(改革)。這反映了羅斯福新政A.徹底消除了國內階級矛盾B.推行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C.調整與鞏固了資本主義制度D.開始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D16.有史學家說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戰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勝利,以下行動中能體現中國為建立和維護“戰時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的是①簽署《聯合國家宣言》②諾曼底登陸③參加開羅會議④組織遠征軍赴緬作戰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C17.“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表中的史實與結論對應正確的是選項史實結論A九一八事變中國全面抗戰開始B日軍偷襲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C斯大林格勒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D遵義會議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的開始D18.這里是中國革命五大圣地之一,也是解放全中國前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在此指揮了三大戰役,黨中央從這里赴京建國。“這里”是指A.井岡山B.瑞金C.延安D.西柏坡D19.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全國人口普查條例》規定,國務院決定于2020年11月1日零時開展第次全國(?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C%AC%E4%B8%83%E6%AC%A1%E5%85%A8%E5%9B%BD%E4%BA%BA%E5%8F%A3%E6%99%AE%E6%9F%A5?/?23542107"\t"_blank?)人口普查。A.1B.2C.3D.7C20.2020年10月14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周年慶祝大會在廣東深圳市隆重舉行。A.10B.20C.40D.60A21.2020年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本屆全國人大到會的代表中,有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公務員、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解放軍戰士、各少數民族人士、港澳臺和華僑代表等,并均占一定比例。這說明在我國A.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的民主?????B.社會主義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C.有事好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D.社會主義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B22.2020年10月17是中國第7個扶貧日。截至2019年底,我國已有9300萬人脫貧,這是中國脫貧史上的壯舉,也是人類社會難以想象的奇跡。2020年,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①就是要徹底消除人民的收入差距②體現了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③有利于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④有利于實現同時富裕、同步富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B23.“我想要住更大的房子。”“我想上重點高中。”“我想找個收入更高的工作。”“我想要優質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老百姓的這些想法反映了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A.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C.實現共同富裕與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D.追求經濟高速增長與高質量增長之間的矛盾B24.為高水平建設“美好教育”,2020年,杭州市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制度進行了較大改革,施行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此舉有利于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②通過教育改革推動社會進步③公民平等享有政治權利④滿足人民對美好教育的需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25.下列對右邊漫畫的理解,正確的有①保護知識產權是創新時代的要求②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③當知識產權遭到侵犯時,我們要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④只有成年人才能享有知識產權,未成年人不享有知識產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B26.2020年9月15日,杭州市召開“公述民評”面對面問政活動工作部署會,確定“環境整治還有哪些短板”“服務企業還有哪些不足”“社區治理還有哪些痛點”“強農惠農還有哪些弱項”四大主題。開展問政活動有利于①培養公民的民主參與意識②促進政府更好改進工作③凸顯民主選舉的獨特優勢④保障人民實行民主監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A27.李克強總理在作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內生發展動力。國家高度重視深化改革是因為①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②中國經濟發展需要適應新變化,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④改革開放是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是我國實現現代化的根本保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C28.按照“群眾提、大家定”的理念,某市政府公開向社會征集202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群眾踴躍參與。這一做法符合我國民主生活中的A.社會聽證制度B.專家咨詢制度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D.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D29.新時代是中國走向強國的時代,法治是強國之源、強國之基,是強國的重要標志。落實法治,我們應①讓法治成為治理國家的唯一手段②堅持以人為本,人治與法治相結合③實行善治,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④實行良法之治,健全完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30.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必須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下列選項屬于這一范疇的有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②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制度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④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三、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按序為10分、7分、9分、10分、10分,共46分)31.(10分)道路問題不能含糊。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充分證明,道路決定命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不斷探索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發展道路。(1)請寫出年代尺的方框內所空缺的歷史事件①,并概述該歷史事件中在“民主化”方面所取得的成果。(2分)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材料二:中國革命新道路的歷程(2)請分別寫出年代尺中方框內所空缺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①和②,并簡述歷史事件①在近代中國發展中的歷史意義。(4分)①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的誕生)②井岡山會師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3)簡述中國革命新道路的主要內容,新道路的“新”是相對什么而言的?(4分)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農村包圍城市);從中國國情出;依靠工農力量;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指導。32.(7分)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法西斯侵略與反法西斯侵略的戰爭,是邪惡與正義的戰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1圖2(1)根據材料一,說明法西斯的“邪惡”表現。(2分)日本法西斯對中國人民實行血腥屠殺(制造南京大屠殺、日軍在南京活埋中國平民)德國法西斯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屠殺猶太人、集中關押猶太人)(2)1942年是“正義戰勝邪惡”的關鍵一年,請舉出這一年影響戰爭走向的兩件大事。(2分)1942年初,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也得分)1942年開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取得勝利,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材料二:抗日漫畫美國飛虎隊僑胞援助抗日(3)中國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戰勝了日本法西斯。根據材料二中三幅圖片,分析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3分)①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②中國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協同作戰;③海外華人華僑的支持(每點1分,共3分)33.(9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3000多人齊集天安門,舉行游行示威。6月初,上海工人舉行罷工,商人參加罷市,支援學生的反帝愛國斗爭。在這場斗爭中工人階級起了巨大作用。(1)材料一中的“這場斗爭”指哪一歷史事件?根據材料一概括此歷史事件進程中所發生的變化。(3分)五四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主力由學生轉變為工人階級。材料二:文獻記錄片《走近毛澤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衛員給毛澤東梳頭時拔下一根白發,毛打趣地說:“打了三個戰役,白了一根頭發,值得!“(2)寫出材料二中毛澤東所說的“三個戰役”的具體名稱及歷史意義。(4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三大戰役大大加快了解放戰爭全國勝利的到來。材料三:“中國現實社會的性質,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它就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改變這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之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3)指出材料三中第一步革命取得勝利的標志性事件。(1分)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或開國大典(4)以上三則材料共同反映的歷史時期是什么?(1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34.(10分)農業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0年10月14日下午,由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和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合作試驗種植的耐鹽水稻進行測產。經實測,“超優千號”耐鹽水稻的平均畝產量達到802.9公斤,創下鹽堿地水稻高產新紀錄。袁隆平希望通過耐鹽堿雜交水稻的研發和推廣,讓鹽堿地像普通耕地那樣造福人類,他把海水稻技術的突破和創新稱為拓荒人精神。(1)根據所學知識,寫出袁隆平的創新所屬領域及其作用。(3分)技術的創新;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社會財富。材料二:面對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國農業科技未來的任務依然相當艱巨。中國現在的很多核心關鍵技術領域依然受制于人,農業領域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因此需要下功夫改變這一局面。中國要在一些戰略必爭的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搶占農業科技競爭制高點。(2)結合材料,分析當前中國用創新引領農業科學進步的重要性。(5分)“面對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國農業科技未來的任務依然相當艱巨”(或“中國現在的很多核心關鍵技術領域依然受制于人,農業領域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材料1分)說明了①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②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每點2分,共4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給1分)(3)為了改變我國農業領域當前存在的問題,應重點實施哪些戰略?(2分)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35.(10分)完善立法工作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一環,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9年10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對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進行了審議,并于2019年10月31日-11月29日期間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1)材料一中“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屬于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哪一形式?這種形式有何意義?(3分)民主決策;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有利于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只寫地位得1分,寫出有利于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科學化得2分)材料二: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加里“網絡保護”和“政府保護”。其中“政府保護”一章中,整合、細化了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教育、安全保障、衛生保健、社會救助等方面的職責,并明確民政部門的兜底監護責任。(2)“政府保護”明確政府及其各部分的職責體現了政府的工作宗旨是什么?(2分)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1分)材料三:在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后,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補齊了現有法律中的短板。但是,能否切實保護未成年人,關鍵要看落實。比如網絡保護,過去多年間,由于違規收益大,處罰力度輕,很多網絡服務提供商的法律意識十分淡薄,即便出現問題被有關部門約談后,很快又死灰復燃。(3)結合材料三,運用厲行法治的相關知識,闡述如何將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落到實處。(5分)堅持厲行法治,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分“廣泛征求意見,補齊法律短板”體現立法機關需要科學立法;1分“處罰力度輕”說明行政機關需要依法行政,嚴格執法;1分“網絡服務提供商法律意識淡薄”說明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或企業要依法經營)1分(有材料意識,結合材料進行答題再得1分,共5分)第11題圖第25題圖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問卷第1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