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算法與程序實現》鞏固測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6分) 1.下列選項都是屬于高級語言的是( ) A.匯編語言、機器語言 B.匯編語言、Basic語言 C. Basic語 言、Python語言 D.機器語言、Python語言 2. input( )函數的返回結果是( )。 A.數值型 B.集合 C.列表 D.字符串 3. 下面關于算法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算法不可以用自然語言描述 B. 算法只能用流程圖來描述 C. 一個算法必須保證它的執行步驟是有限的 D. 算法的流程圖表示法有零個或多個輸入,但只能有一個輸出 4. s=int(input("請輸入一個兩位數:")) s=s%6 print(s) 程序運行后,鍵盤輸入33,其輸出結果為 ( ) A. 5.5 B. 3 C.5 D.3.0 5. 在Python中運行下列程序,輸出結果 ( ) for i in range (1,6): print(‘*’) A ****** B. * * * * * * C. * * * * * D. ***** 6. 在python語言中,以下哪個選項a數據類型為整型( ) A. a=5 B. a=input() C. a='5' D. a=5.0 7. 在python語言中,運行以下程序,結果應為( ) a=5 b=7 b+=3 a=b*20 a+=2 a=a%b print(a,b) A. 5 7 B. 20 10 C. 22 7 D. 2 10 8.下面的程序中一共有( )處錯誤 1a=3 b=input() c=a+b print("c") A. 1 B. 2 C. 3 D. 4 9.下面的程序段,通過鍵盤輸入5,則運算結果是( ) A=input() print(A * 5) A. 3125 B. 25 C. 5*5 D. 5.5 10. 運行下列Python程序,輸出結果為True,則空白處應為( ) a=15 b=46 if__________: print(‘True’) else: print(‘Flase’) A. a=b B. a>b C. a11. 運行下列 Python程序,結果正確是( ) a=32 b=14 c=a//b print(c) A. 2.2 B.2 C. “2” D. 4 12. 下列選項中,屬于Python立即終止循環的語句是( ) A. break B. continue C. stop D. print 13. 下面的程序段運行后的結果為( ) s=1 for i in range(1,6,2): s=s+i print(s) A.15 B. 10 C. 12 D.9 14. 下列標識符中合法的是( ) A. 3df B. f3e C. 3-Q D. %er 15. Python程序文件擴展名是( ) A. .python B. .pyt C. .pt D. .py 16. 算術運算符、賦值運算符和關系運算符的運算優先級按從高到低依次為( ) A.算術運算、賦值運算、關系運算 B.算術運算、關系運算、賦值運算 C.關系運算、賦值運算、算術運算 D.關系運算、算術運算、賦值運算 17. 計算機能夠直接識別的語言是 ( ) A.自然語言 B.機器語言 C.匯編語言 D.高級語言 18 .不屬于使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步驟是( ) A.分析問題 B. 輸入數據 C.編寫程序 D. 設計算法 二、多項多選題(每題4分,共20分) 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If(條件表達式)后面可以不加冒號 B.執行過程中條件表達式為真,執行語句A,為假則不執行語句A C.If(條件表達式)后面必須加冒號 D.當語句A由多個語句構成時,嚴格遵守相同的縮進 2.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電視新聞、報紙、廣播、網絡等方式了解到美國大選的結果,這體現了信息的( )特征。 A. 傳遞性 B 共享性 C. 價值相對性 D. 依附性 3. 下列有關for循環語句說法正確的是( )。 A. for 循環變量 in 列表后面必須加冒號 B. For循環所包含的語句是不以縮進為標志的。 C. 列表的幾種表達方式有直接羅列,先定義后使用和使用range()函數 D. For循環所包含的語句是以縮進為標志的。 4. 有關順序結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順序結構是算法的基本結構之一 B. 任何的程序設計中都有順序結構 C. 順序結構在程序設計中可有可無 D. 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循環結構是程序設計 三種基本結構。 5. ( )是程序的基本控制結構。 A. 順序結構 B. 組合結構 C. 循環結構 D. 選擇結構 三、判斷(每題4分,共20分) ( )1.算法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 ( )2. python語言是一種面向對象的解釋型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發明于1989年。目前,python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程序設計語言之一。 ( )3. 使用流程圖描述算法存在歧義性,容易導致算法執行的不確定性。 ( )4. 王軍同學編寫程序解決“韓信點兵”問題后,總結出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分為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運行程序等步驟。 ( )5. 算法必須有輸出。 四、填空題題(每題5分,共10分) 1.運行下列程序,正確的結果是 s=0 for i in range (1 5): s=s+i print("i=",i,"s=",s) 2.程序運行后,從鍵盤輸入781,結果是 x=int(input("請輸入一個正整數:")) if x%2==0: print(x,"是偶數。") else: print(x,"是奇數。") 五、設計算法(14分) 自由落體運動問題:從離地500m的高處自由落下一個小球,求從開始落下的時刻起,小球在最后1s內的位移(重力加速度g以9.8m/s2計)。 10845801469390? ? 14554202660015? ? 第二章《算法與程序實現》鞏固測試卷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B D A D C B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A B B D B B B 二、多項多選題(每題3分,共15分) 1 2 3 4 5 BCD ABD ACD ABD ACD 三、判斷(每題2分,共10分) 1 2 3 4 5 √ √ ╳ √ √ 四、填空題題(每題5分,共10分) 1.運行下列程序,正確的結果是 i=4 s=10 s=0 for i in range (1 5): s=s+i print("i=",i,"s=",s) 2.程序運行后,從鍵盤輸入781,結果是 781是奇數。 x=int(input("請輸入一個正整數:")) if x%2==0: print(x,"是偶數。") else: print(x,"是奇數。") 五設計算法(14分) 自由落體運動問題:從離地500m的高處自由落下一個小球,求從開始落下的時刻起,小球在最后1s內的位移(重力加速度g以9.8m/s2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