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動物的生殖》 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能描述動物的受精與生殖的方式 2、概述鳥卵的結構和主要作用 3、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的情感,從動物繁殖后代的艱辛中體會父母養育自己的艱辛,從而激發學生尊敬父母的情感。同時體驗同學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二、教學重點:動物的受精與生殖的方式;通過實驗概述鳥卵的結構和作用。 難點:動物的受精和生殖方式資料的整合與交流。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探究實驗材料(一個新鮮雞蛋、鑷子、培養皿、放大鏡) 三、教材分析 動物的生殖這一小節,教材通過直觀、生動、形象的彩色圖片來幫助學生了解動物的生殖和受精方式,通過課文的介紹,還激發了課后去主動觀察和了解其他動物的受精與生殖的方式,以此來豐富對動物繁殖行為的認識,區別卵生動物與胎生動物的差異。觀察鳥卵的結構時取的材料是雞蛋,雞蛋的體積較大,內部的結構比較清晰,從而保證了探究活動的成功。 四、教學方法: 新課標倡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活動,始終貫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生活中同學們可以看到蜻蜓點水、孔雀開屏、蝴蝶交尾、青蛙抱對,你能解釋它們在做什么?引出課題——動物的生殖。 [設計說明:通過創設情境,能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過渡)動物的種類很多,身體構造各異,生活環境多樣,因此他們的生殖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簡單,有的復雜。大多數動物是通過受精的方式——雌雄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而產生新個體的,從而引出動物有哪些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 (二)、自主學習,初步探究: 1、結合問題,自主學習: 下面列舉了一些動物繁殖的行為,根據繁殖行為推斷動物的受精方式。 ①進行體外受精的有哪些動物,進行體內受精的又有哪些動物?兩種受精方式有什么優缺點? ②以上動物形成的受精卵,是在母體內還是母體外發育成新個體的?哪種生殖方式更優越? 2、結合問題,合作學習: 交流你獲得的結果或結論。 [設計說明:以日常生活中學生常見的動物為材料,利用網絡平臺查詢相關信息,創設問題情境,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這個環節注重培養學生整合資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接下來的深入學習。] (過渡)除了哺乳動物以外,其他大多數種類的動物都是卵生的,它們的卵為什么能孵化出新個體呢?讓我們以鳥卵為例,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三)、開展實驗,深入探究: 現在同學們看自己的實驗桌上有一個新鮮的生雞蛋,可愛的小雞就是從這樣的蛋內發育出來的,這些蛋為什么能發育成雛雞呢?是不是與它的結構有關? 1、讓學生兩人一組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在探究過程中完成導學案 教師隨時指導,及時幫助學生解決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探討問題,師生互動: 各小組之間相互交流信息,教師及時進行評價。 3、聯系生活,積極質疑: 一個雞蛋能看成一個卵細胞嗎? [設計說明:新課程倡導科學探究學習,這個環節充分體現這一點。本環節一方面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創造和表達的機會;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和科學態度與價值觀。] (四)歸納總結,盤點收獲: 1、動物的受精方式 2、動物的生殖方式 3、鳥卵的結構以及功能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能體現新課程理念,重過程,重體驗,再教學過程中教師起引導作用,讓學生開展活動,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判斷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得到培養。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