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右耳旁 【教學內容】 右耳旁 【教學目標】 1、掌握并學會右耳旁整體形態及其寫法,寫好帶有右耳旁的字,能做到筆畫到位,字形準確。 2、運用觀察、比較和拼擺的方法,體會右耳刀的結字規律,培養學生比較分析,總結歸納的能力。 3、在觀察、比較、書寫的過程中體會書寫的樂趣,不斷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并學會右耳旁整體形態及其寫法。 【教學難點】 體會右耳旁結字規律,安排好字形結構。 【教學準備】 幻燈片 音樂(古琴曲) 【學習方式】 小組學習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師:我們知道學書法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用筆,又稱筆畫。然后是結字,也就是結構。最后是章法。我們在三四年級的時候主要學習的是用筆怎樣書寫筆畫。從五年級開始我們逐漸講結字。那么同學們想一想,中國漢字的常用字有3500字,我們都是一個一個去練習寫的么?這就需要我們找一些規律。比如說這些字(出示ppt 郎、郭、都、鄭、鄧)它們共同的規律都是什么哪? 生:它們共同的規律就是右邊都是右耳刀 師:對了,它們都是左右結構的,右邊都是右耳刀又稱右耳旁。 師:那么右耳刀是由哪幾個筆畫組成的哪? 生:橫鉤、彎鉤、懸針豎 三、教授新課 師:(出示橫撇彎鉤圖片)在我們以前學過的這個筆畫叫什么? 生:橫撇彎鉤 師:我們在寫這個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哪? 生:需要注意橫撇中的撇寫得細一些。 生:彎鉤要稍微往外一些,不要太往里,否則就不好看了。 師:也就是說折要重,撇要輕。由橫撇彎鉤,我們能組成什么? 生:耳刀旁 師:(出示兩個不同的右耳刀)那么請大家看看這兩個右耳刀一樣么? 生:不一樣。 師:那它們分別都是什么那? 生:一個橫撇比較細,另外一個橫撇比較粗。豎也不同,一個懸針豎,一個垂露豎。 師:說得非常好,那么它們分別都叫什么那? 生:左耳刀、右耳刀。 師:那么這兩個筆畫是由什么演變過來的那?(出示PPT),那么我們來看邑這個字(出示邑字的字理識字)在古代表示會意字,上面是城,下面是一個人席地而坐。(出示漢字的演變過程)經過漢字的不斷演變,那么我們今天所學的右耳刀就是借用草書的寫法。右耳刀是邑字的變形。豎表示凸起的城市建筑,折表示城市的布局,基本都是圓弧或者方形,彎鉤表示城市不斷向外擴張。它主要代表的就是城市。所以帶有右耳刀的大多數都和地名有關。 師:出示(右耳刀圖片)我們看一下,右耳刀具體是怎么寫的呢?誰愿意來說一說 生:整體形狀像一個不規則的梯形。橫撇彎鉤,最后一筆不和豎連上 師:這個不規則的梯形具體是一個什么樣的形狀 生:上面寬,下面窄。 師:同學們再仔細觀察橫撇彎鉤和豎的大小關系怎樣? 生:橫撇彎鉤是豎的一半還要多一點。 師:具體該怎么寫,我們來看一下。橫撇要短,折是由重到輕,順勢右輕到重,鉤要小寫的含蓄而飽滿,豎要挺直(和學生一邊觀察,一邊說重點) 師:接下來我們嘗試寫一下(提示坐姿與執筆姿勢) 師:(展示同學寫的作品)進行點評 生:筆畫寫的有些偏,豎寫的不夠挺直。 師:接下來我們看看書寫動作(教師播放視頻演示)提示學生注意看是如何交代用筆的。 師:書寫的動作是怎樣的哪? 生:很平穩,在折的地方要停穩。不要著急太快。 師生:共同書空。邊書空,邊說動作(順鋒起筆,停穩,壓筆寫折,撇稍長,順勢寫彎鉤,逆鋒頓住,豎出鋒) 生:書寫練習。 師:教師巡視指導 師:右耳刀我們會寫了,那么右耳刀的字哪?那么下面同學們每個人都有君字和右耳刀,請大家拼一拼,這兩個字怎樣組合才能寫出一個漂亮的郡字?拼完后和同桌說一說。 生:學生進行匯報。演示拼法。 師:教師出示歐陽詢九成宮里的郡字進行指導觀察。 師:觀察左邊的君字,給你什么感覺? 生:有些傾斜 師:教師做動作演示,像一個人昂首挺胸向上看的樣子,右邊低一些。總結左右結構的字以左部為主的總結 “讓左者,左昂右低”。 師:觀看視頻書寫。提示注意用筆。 生:學生練習寫。 師:教師巡視指導 師:展示學生作品 生:學生點評。 師:觀察每一起筆和收筆在米字格中的位置。接下來對比占格位置,進行書寫。 生:練習書寫。 四、體驗臨摹 師:出示“部”“廊”字 生:觀察書寫練習。 師:巡視指導。 師:不同的字通過筆畫的粗與細,連與斷體現出不同風格。我們來欣賞一下不同書家是怎樣書寫郡字的。 師:出示歐陽詢、米芾、褚遂良書家的郡字。 生:觀察體會。 師:雖然都是同樣一個字,但是用筆不同,風格也就有了不同的體現。所以我們在寫書時要善于觀察。 【評課】 縱觀整節課。書寫仍然是基礎。在通過不斷的嘗試、觀察、總結、拼擺等方式讓學生的書寫和審美能力都隨著課堂教學的不斷深入而有新的發現和提高。充分發揮了書法與人的作用。 這一節課書法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現為方法,以探究構建新知為教學特點 在教學郡字的寫法時,高寶老師將“郡”字進行部件拆分,再讓學生重新組合,通過學生嘗試不同的拼擺方式,總結出來君字和右耳刀的位置如何寫才能更美觀。另外再講解右耳刀這一偏旁環節中,教師通過引入圖形與漢字構型關系的變化,學生能夠進行知識的遷移與再遷移。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這一點充分體現了讓學生學會學習成為核心素養中所倡導的基本要求。 2.注重觀察,注重學生體驗,注重總結方法。課堂有效果,學生有提升。 在練習書寫中,教師每一次都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無論是結字規律的分析還是結構的比較,無論是從用墨到行筆,還是從結構到筆畫教師都不急于講解,而是讓學生說一說,寫一寫,在學生體驗后層層深入。例如在寫“郡”字時,先讓學生自由練寫,進行體驗感受,然后再進行觀察,提出問題“如何占格”再次進行觀察練習寫。可以說每一次通過教師的引領和指導學生都有新的進步和提升。 3.注重漢字的文化,書法的文化傳承 書法教學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一節課中既要有技目標,藝術目標也要有文化目標,這節書法課堂中,不僅讓學生知道如何寫字,還要了解為什么要這么寫,這個字的是怎么來的。例如在講解右耳刀時告訴學生豎表示凸起的城市建筑,折表示城市的布局,基本都是圓弧或者方形,彎鉤表示城市不斷向外擴張。這樣的課堂既充滿文化的氛圍,又有文化的味道。因此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更了解漢字文化的魅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