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第一框《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導學案學習目標了解對外開放的必要性,懂得閉關自守只能導致落后;知道我國是如何堅持對外開放的。重點和難點:重點: 對外開放的必要性 難點: 如何堅持對外開放自主學習:1.我國為什么要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1)(2)(3)2.如何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1)(2)(3)3.我們國家任何時候都不能依靠別人搞建設,必須始終把 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合作探究一、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1、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活動一】列舉中國同世界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例子,說明了什么?舉例:略。說明現在科技,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增強了世界各國人民的交往,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聯系日益緊密,世界正變得更加開放。(1)、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聯系日益緊密【活動二】閉關自守為什么會導致落后?p47說明了什么?答:略。 說明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任何國家和民族要發展壯大,都必須把自己融入到世界發展的大潮中去,閉關自守只能導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2)、實行對外開放的必要性(三點P47-48)【活動三】討論加入世貿組織的利與弊答: 利大于弊。因為:A、在開放的世界中,無論什么國家,要發展壯大,都必須把自己融入到世界發展的大潮中去,閉關自守只能導致落后。B、中國要發展、進步、富強,就要吸收和借鑒一切先進的東西,與世界各國相互取長補短,在競爭與合作中加快自己的發展步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動力。C、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擴大開放,為我國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增強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因此我們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2、堅持對外開放【活動四】我國對外開放體現在哪些方面?經濟: 進出口貿易;中國的紡織品、電器產品等日益走向世界市場;中國重新“入世”等。政治: 國家領導人互訪;積極參與聯合國等各種國際組織活動;成功舉辦上海APEC會議等。文化 中國在法國文化年;中國在美國文化年;中國在俄羅斯文化年等。教育: 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許多國家高校聯合辦學等 。體育: 積極參加世界各種比賽,并取得良好成績等。(1)、我國對外開放是全方位的對外開放對世界上所有國家開放,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要開放。對外開放使中國逐步融入世界,與世界各國相互取長補短,在競爭與合作中加快自己的發展步伐。【活動五】在經濟如何發展的問題(如何看待國產汽車發展問題)上一直存在兩種傾向:一種認為應該堅持獨立自主,自創品牌;另一種則認為應該堅持對外開放,全面引進。你是如何看待上述觀點的?答:題中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正確的觀點是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對外開放。因為:A、現代科技的發展,使世界國家和地區的聯系和交流日益緊密。中國要發展壯大,都必須把自己融入到世界發展的大潮中去,閉關自守只能導致落后。B、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任何時候都不能依靠別人搞建設,必須始終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同時又必須打開大門搞建設,把對內搞活和對外開放結合起來,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動力。(2)、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的關系:像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任何時候都不能依靠別人搞建設:①必須始終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②必須打開大門搞建設,把對內搞活和對外開放結合起來,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動力。(3)、 總之,我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①、既要積極敞開國門又要維護自身安全②、既要借鑒、吸收一切先進的東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東西。③、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課堂反饋(做錯了請訂正)2004年是中法建交40周年。2004年1月26日至29日,我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同時,中國在法國舉辦的文化年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共計300多個項目,極大地推動了中法關系與合作。近年來,中法經貿往來也呈現出強勁勢頭。截止2002年底,法國在華投資項目2032個,中國從法國引進項目1972個,正在執行的中法科技合作項目近700個。請根據材料回答:(10分)⑴、中法兩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充分說明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我們實行了什么基本國策?(2分)答:⑵、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我國為什么要實行這一基本國策?(4分)答:①、 ②、 ③、⑶、你認為我國在堅持這一基本國策是時,要注意哪些問題?(4分)課后反思:第四課《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第二框《計劃生育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導學案學習目標了解我國人口現狀的特點及影響、實行計劃生育的必要性、目的、具體要求、和意義;以實際行動支持和宣傳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了解我國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及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能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建設與保護環境的關系;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保護環境。重點: 為什么要實行計劃生育;我國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難點: 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建設與保護環境的關系自主學習:1. 是我國人口的基本國情。2.我國為什么要實行計劃生育?(1)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是: 。(2)我國人口現狀的直接影響:(3)實行計劃生育的必要:(4)實行計劃生育的意義:3. 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就是 ;具體要求就是 ;4. 我國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5.我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是:6. 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建設與保護環境的關系:(1)(2)(3)合作探究二、計劃生育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1、計劃生育關乎國計民生【活動一】聯合國確定“世界人口日”的意義結論:人口問題已成為當代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活動二】觀點一:把人口多的包袱變成人力資源的優勢關鍵在于提高人口素質。觀點二:多么小的問題乘以13億都會變得很大;多么大的經濟總量,除以13億,都變得很小。用實例說明上述觀點學生舉例:(1)、說明觀點一:據關有資料顯示,世界歷史上三次成功的經濟追趕都伴隨著人力資源的先進追趕。一是美國1871——1913年對英國的趕超。在此之前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這期間美國經濟總量趕超英國,就包括以人均受教育年限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綜合指標的人力資源的追趕。而二是日本,它是20世紀世界上最成功的追趕國家,1920——1992年不僅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創世界紀錄,人力資源發展水平與美國的差距也大大縮小。三是韓國。韓國自1965年以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中等、高等教育的超常規發展以及人力資源水平的快速提升。當今世界,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開發人力資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用以增強綜合國力的大趨勢。(2)、說明觀點二:每人每年少用一張賀卡,13億人每年將大約少砍生長10年的大樹32500棵;2005年,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達180000多億美元,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仍在世界百名之后。結論: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我國的重要國情之一。(1)、 我國人口現狀的特點及其影響(我國人口形勢的嚴峻性)p50-51【活動三】:用實例說明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帶來那些問題?糧食供應不足 每天消耗13斤糧食就業壓力加大 每年以增加1700萬個就業遞增教育經費短缺 人均教育經費排在世界百名之后(2)、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①實行計劃生育的必要性p51 ②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和具體要求p52 ③實行計劃生育的意義p522、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保護環境【活動四】調查你生活的地區存在哪些環境問題答:水土流失嚴重;水資源匱乏;水資源受污染在擴大;空氣污染較為嚴重;噪音污染在逐步擴大;生活垃圾和白色污染在不斷蔓延等等。(1) 、我國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p52-53(2)、我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P53嚴峻的環境形勢帶給我們的警示——走可持續發展之路(3)、怎樣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建設與保護環境的關系課堂反饋(做錯了請訂正)資料一: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因此,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是我國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北歐的一些國家卻鼓勵多生孩子,并且撥款給予獎勵。資料二:從上個世紀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我國累計少生了3億人。但是現在人口壓力仍然很大。究其原因,農村人口占80%,農村超生現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除了重男輕女的陳舊觀念外,農村由于生產力水平低,農業生產以體力勞動為主,男孩子在生產中發揮了更多更大的作用;其次,在農村女孩子結婚后基本上不承擔親生父母的養育義務。大多數農民養兒為了防老。缺乏養老保障,使一些孤苦無子的老人備受艱辛。現實堅定了農村一些人寧可接受罰款,也要生兒子的決心。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我國和北歐在人口問題上制定不同政策的依據是什么?(1分)答:○ 人口過多過快增長,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哪些問題?(3分)答:○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和具體要求分別是什么?(3分)答:○ 請你為解決我國人口過多過快增長提出幾條合理化建議。(3分)答:(1)、 ;(2)、(3)、課后反思:第四課《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第三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學習目標了解我國資源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的實質、含義、要求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樹立循環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重點和難點重點: 我國資源現狀; 可持續發展的實質、含義、要求必要性難點:在日常生活中要樹立循環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自主學習:1、 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2、我國的資源現狀是什么?3、 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4、資源問題說到底就是 問題。5、可持續發展的含義是什么?6、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什么?7、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是什么?合作探究1、 我們共同的家園【活動一】是否能砍這樣的大樹?毀壞森林資源的行為有哪些?答:不能。毀壞森林資源的行為有:砍伐樹木;毀林開荒;農村生活柴火砍伐等等。(1)、我國的資源現狀①、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是我國的又一個重要國情。②、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科學,浪費、損失嚴重。(2)、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既不能做它的奴隸,無所作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對大自然隨心所欲地發號施令。如果我們對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會受到它的懲罰。2、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活動二】P55答:三個觀點都從不同角度認識到了人類要善待地球、保護環境。觀點一:表明人類在生存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能損害后代人的利益,要對子孫后代負責。觀點二:認識到人類需要的無限性與資源的有限性之間存在的矛盾。我們絕不能縱容人類的貪欲。因為人類對環境的肆意破壞和資源的掠奪式開發,最終將直接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觀點三:認識到了人類的命運與環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對環境的最大威脅是人類自身,所以防治環境污染、保護環境,關鍵是靠人類自身。○設計以環保、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公益廣告A、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 B、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C、大地需要綠色,人類心靈需要綠色;D、小草與我共同成長;E、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F、地球是我家,保護靠大家;G、“手拉手,創造美好環境;心連心,構建和諧社會”;H、攜手共建美好和諧的環境。I、(1)、資源問題也是發展問題。(當前,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的嚴峻性: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口的劇增、資源的短缺、環境的惡化、生態的危機等一系列的世界性問題,已經直接威脅到我們和子孫后代的生存。)(2)、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和要求含義: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要求: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盡的責任。【活動三】假如你是牧民會作出怎樣的選擇?答:選擇第一種,大家合作,有意識地控制各自的牲畜頭數,使之與牧場的承載力相適應,走可恥續發展之路。(3)、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①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如果我們對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會受到它的懲罰。②資源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人口的劇增、資源的短缺、環境的惡化、生態的危機等一系列的世界性問題,已經直接威脅到我們和子孫后代的生存。③面對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國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中都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P56。【活動四】我們能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做些什么?答:A、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B、節約和回收廢紙、碎玻璃等;C、不送或少送賀卡;D、節約用電,隨手關燈;E、節約用水,隨手關閉水龍頭;F、用淘過米的水澆花;G、用“中水”洗車等等。課堂反饋(做錯了請在反面訂正)1、只有堅持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才能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請簡要回答:我國制定下列國策、政策、戰略的依據分別是什么?(5分)(1)、可持續發展戰略: 。(2)、西部大開發戰略:根據 發展水平與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共同富裕的原則。(3)、科教興國戰略: 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和各國科技、經濟的高速發展對我國的嚴峻挑戰。(4)、依法治國方略: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5)、計劃生育: 國情決定的。2、背景資料:2005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到北京展覽館參觀正在這里舉辦的建設節約型社會展覽會。胡錦濤主席指出,節約資源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節約土地、資源、淡水、礦產資源,對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我們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節約能源資源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快推進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各項工作。漫畫:(略)一個人喜新厭舊,隨意扔掉舊手機,買新手機閱讀材料,觀察漫畫,回答下列問題:(1)試對漫畫中人物的行為進行簡要評析。(3分)(2)結合胡錦濤書記的重要講話,聯系我國初級階段的國情,談談目前我國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要性。(5分)(3)我們應如何腳踏實地地做好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工作?(5分)課后反思:第四課《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第四框《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學習目標引導同學們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等內容。重點和難點重點:我國加快發展科學技術的必要性;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科技和教育創新。難點:作為中學生如何為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做貢獻,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自主學習:1、當今世界, 成為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 是第一生產力。2、我國加快發展科學技術的必要性:或我國為什么加快發展科學技術?(1)(2)(3)3當今世界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 的競爭、 的競爭。4、 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 是民族振興的基石。5、為什么必須真正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6、 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7、推進科教興國為什么必須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合作探究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活動一】☆什么力量是通信工具變得迅速便捷?答:科學技術的力量。☆你還能設想一下未來的通信工具還會有哪些變化嗎?答:能。微型化、遙控化、智能化。(1)科技的重要性:①科技發展的每一次突破都會引起經濟的深刻變革和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②、科學技術成為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是第一生產力。(2)、我國加快發展科學技術的必要性①、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②、從整體上看,我們與發達國家在科技方面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面臨發達國家在科技方面占優勢的壓力。要迅速提高我國的生產力水平,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必須加快發展科學技術。③總之,把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同推進改革開發和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結合起來,是實現我國生產力迅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要求。2、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活動二】在如何處理教育和經濟的問題上,有如下的觀點:觀點一:經濟眼上,教育要讓,先把經濟搞上去,再來發展教育。觀點二:我們要千方百計,即使在別的方面忍耐一些,也要把教育問題解決好。你是如何看待教育與經濟關系問題上的兩種不同觀點?答:第一種觀點是片面的,第二種觀點正確。因為:A、我們國家要在日趨激烈的國家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B、當今世界,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競爭。C、從一定的意義上說,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1)、為什么要真正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①、當今世界,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競爭。C、從一定的意義上說,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活動三】以“民族的希望在教育”為題發表演說我們可以從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綱中可看出:A、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B、教育是提高現實生產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力量;C、離開教育事業的發展,離開全民族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②、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意義的就是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具體要做到真正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活動四】如何看待打工女回鄉重讀小學事件答: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迎接未來知識經濟的挑戰,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漸成為人們生存發展的第一需要和終身受益的財富,甚至決定其一生的命運。③、教育關系子孫后代,涉及千家萬戶,和廣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迎接未來知識經濟的挑戰,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漸成為人們生存發展的第一需要和終身受益的財富,甚至決定其一生的命運。④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國為人才強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戰略主動地位。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必須始終堅持。3、科教興國【活動五】列舉靠科技興業的實例,說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意義(1)、 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黨中央、國務院在站在時代的高度,分析了全球范圍內科技革命的突飛猛進,對各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綜合國力的增強所產生的巨大推動力量,以及對我國的嚴峻挑戰,審時度勢,提出了實施科教興國的重大戰略決策。【活動六】該制藥廠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答:不重視科技創新。(2)、 推進科教興國必須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為什么要進行科技創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意義)答:要進一步推進科教興國,就必須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①、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國際科技競爭面前,如果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術引進,就永遠難以擺脫技術落后的局面。②、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創新能力。③發展科技、教育,是實現經濟振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大計,也是建設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課堂反饋:1.你是怎樣理解“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2.你認為怎樣才能提高中華民族的創新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