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師輔導講義 學員編號:1 年 級:九年級 課 時 數: 學員姓名: 輔導科目:科學 學科教師: 授課類型 T同步(食物與營養) 授課日期及時段 教學內容 T同步——食物與營養 T同步——食物與營養 同步知識梳理 同步知識梳理 一.食物中的七大營養素:水、糖類、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二.各類營養素的作用 糖類: ①是人體細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質; ②人體細胞的—種組成成分。 蛋白質: ①是細胞生長和修補的主要原料; ②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③參與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 脂肪:生物體貯存能量的物質。 水: ①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 ②各種生理活動的基礎。 無機鹽:構成組織和維護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質。如缺 鋅 時會使兒童味蕾功能下降,造成食欲減弱。 缺鈣 骨骼牙齒發育不正常,兒童的佝僂病,少年軟骨病,老年人的骨質松癥 缺鎂 發育不良,肌肉振顫,手足抽搐,心肌梗死 缺鋅 導致兒童味蕾功能下降 缺碘 會引起單純性甲狀腺腫大 缺鐵 引起缺鐵性貧血 缺鉻 引起糖尿病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機物。 膳食纖維:來源于植物性食物,能吸收和保留水分,輔助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三.幾種維生素來源及缺乏癥 名稱 缺乏癥 主要來源 維生素A 夜盲癥 肝、卵黃、胡蘿卜 維生素D 成人骨軟化、兒童佝僂病 卵黃(唯一能自行合成) 維生素E 肌肉萎縮 谷物胚芽、綠葉 維生素B1 腳氣病 米糠、麥麩 維生素B2 口角炎、唇裂癥 酵母、大豆、胚芽、肝 維生素B12 惡性貧血 肝、奶、肉、蛋 維生素C 壞血病 蔬菜、水果 同步題型分析 同步題型分析 【例1】請完成下列有關實驗探究的問題: 4734560238760 (1)探究花生仁和核桃仁哪個所含的能量多。改進的實驗裝置(易拉罐罩著錐形瓶)如圖。請根據實驗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該實驗裝置與教材裝置相比其主要優點是______。 ②等質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燃燒后,A、B兩瓶中水溫升高幾乎相同, 請說出實驗誤差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準確說出2點即可)。 下列圖示中,圖甲為“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實驗中對材料的處理; 圖乙是用顯微鏡觀察時,看到的一個視野。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甲中用棉絮包裹小魚的鰓蓋和軀干部,并時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其目的是______。 ②通常情況下,我們應使用______倍顯微鏡觀察尾鰭血管內血液的流動。 ③圖乙中,血管a 與血管c的主要區別是______;血管b是毛細血管,判斷的主要依據是______。 ④若要把視野右下方的血管c移到正中央,則培養皿應向______移動。 【詳解】(1)①該裝置中的易拉罐能防止熱量散失,減少誤差。因此,該實驗裝置與教材裝置相比其主要優點是能防止熱量散失。 ②實際上核桃仁所含能量高于花生仁所含能量。假如等質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燃燒后,A、B兩瓶中水溫升高幾乎相同,可能的原因是核桃仁沒有燃盡,點燃后沒有迅速放到錐形瓶底部,沒有用核桃仁火焰的外焰加熱錐形瓶,溫度計讀數不準確。 (2)①小魚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來獲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的實驗過程中,要用浸濕的棉絮,并經常滴加清水,將小魚的頭部的鰓蓋和軀干包裹起來,目的是保持小魚正常的呼吸。 ②小魚尾鰭內含色素,顏色深,視野較暗,因此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應該用低倍的顯微鏡,低倍鏡要比高倍鏡的視野亮。 ③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時,判斷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依據是: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動脈,如圖中的a,由分支匯集而成的血管是靜脈,如圖中的c,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其中毛細血管的特點是:管腔最細,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管壁最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血流速度最慢;這些特點都有利于血液與組織細胞間進行物質交換。圖中b是毛細血管,因紅細胞是單行通過的。因此,圖乙中,血管a 與血管c的主要區別是血流方向;血管b是毛細血管,判斷的主要依據是紅細胞是單行通過。 ④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所以把視野中偏右下方的物像移動正中央的話,玻片標本應往右下方移動。 課堂達標檢測 課堂達標檢測 一、單選題 1.下列疾病與其致病原因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壞血病—缺維生素C B.貧血癥—缺鈣 C.夜盲癥—缺維生素D D.佝僂病—缺碘 2.合理營養是指全面而平衡的營養。小郭設計的午餐食譜有面條、豆腐、蔬菜和瘦肉。從合理營養的角度分析,還缺少的是( ) A.奶類 B.水果 C.油脂類 D.谷類 3.冬筍除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之外,還含有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 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 A.冬筍中含有的鐵元素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元素 B.纖維素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有利于食物消化 C.蛋白質在胃中被徹底消化分解 D.維生素不經過消化就能被小腸吸收 4.下列有關營養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無機鹽在人體的含量很少,對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幾乎沒有作用 B.食物中的“三大產熱營養素”指的是蛋白質、維生素和脂肪 C.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 D.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兒童缺鈣容易患骨軟化癥 5.下列飲食習慣中,不易患壞血病的是 A.多吃高蛋白食物 B.多吃高能量食物 C.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D.多吃動物肝臟、奶等 6.下列營養物質中,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 ①糖類 ②脂肪 ③蛋白質 ④水 ⑤無機鹽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7.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營養物質是( ) A.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B.維生素、水和無機鹽 C.維生素、膳食纖維和糖類 D.維生素、糖.蛋白質 8.下列營養物質中,不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是 A.糖類 B.無機鹽 C.脂肪 D.蛋白質 9.處在青春期的同學們身體生長發育快,建議同學們經常喝牛奶,其主要原因是牛奶中含有較多的 ( ) A.維生素 B.糖類 C.蛋白質 D.脂肪 10.壞血病人需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是因為其中含有較多的 ( ) A.維生素A B.維生素B1 C.維生素C D.維生素D 11.某初中女生體檢時發現有貧血的病癥,你認為她應該適當補充 A.含鈣較多的食品 B.含鐵和淀粉豐富的食品 C.含碘較多的食品 D.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12.“補鈣新觀念,吸收是關鍵。”小麗的媽媽一直給她喂奶粉,可是醫生說小麗患佝僂病,原因在于喂奶粉時沒有喂 A.維生素A B.維生素B1 C.維生素C D.維生素D 13.媽媽給小明買了個生日蛋糕,甜甜的奶油在他的體內游歷了一圈。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奶油的成分主要是脂肪,脂肪屬于糖類物質,是人體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 B.膽汁中含有消化酶,因此膽汁的消化作用屬于化學性消化 C.消化過程是在大腸中進行,大腸是人體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 D.消化后形成的甘油和脂肪酸最終會被小腸吸收 14.小李體檢查出貧血了,他體內可能最缺少哪種營養物質( ) A.鐵 B.鈣 C.鋅 D.碘 二、實驗探究題 15.某小組的同學嘗試測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首先,取一粒核桃仁,稱其重量為5克,切取一部分用做實驗材料,稱其重量為0.5g。然后,組裝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用點燃的核桃仁給錐形瓶中的水(20毫升)加熱。要獲得較為準確的測量結果,什么時候將燃燒后的核桃仁從錐形瓶下移開,并記錄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呢?經過討論,形成了以下三種不同意見,其中最為科學合理的是______。 A.火焰熄滅時 B.核桃仁灰燼涼透時 C.溫度計顯示的溫度不再升高時 (2)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測定錐形瓶中水的溫度升高了10℃,請計算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不考慮能量散失造成的誤差)______焦。 (3)核桃中含有較多的脂肪,在一般情況下脂肪只作為______的能源物質儲存在體內。它在小腸中徹底消化,小腸適于消化的特點是:______ (4)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這三種營養物質主要供能的是______,其中脂肪在消化道中被最終消化成______和______。 16.探究某種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燒放出的熱量使水溫度升高的方法來測定。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耳的熱量。某興趣小組對不同食物中的能量進行測定,實驗結果如下表,請據表回答下列問題: 食物名稱 花生仁 黃豆 核桃仁 大米 質量(克) 30 30 30 ① 水(毫升) 50 50 50 50 溫度上升(℃) 3.3 2.1 4.5 1.9 (1)從平衡膳食角度考慮,這四種食物中,我們應該以食用_________為主。 (2)從該小組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黃豆、核桃仁三種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 (3)實驗中①應該為_____克,以保證實驗變量的唯一性原則。 (4)在粗糧、蔬菜、水果等食物中含有的________,被稱為人體的“第七類營養素”。 17.回答下列有關探究實驗“測定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的問題: (1)探究時有玉米、花生和葡萄三種食物供選擇,你認為應當選擇________為實驗材料,理由是_____。 (2)探究時可作出的假設是________。 (3)探究過程中,除食物外,所有條件均相同的目的是控制單一________,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擾.盡量減少能量損耗的目的是為了________,使得到的能量數值更準確。 (4)為了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度,需設置平行重復實驗,取實驗數據的________值。 18.黃瓜內含豐富的維生素C,莉麗同學決定就“高溫是否會破壞維生素C”這一問題進行探究。(提示:維生素C能與高錳酸鉀溶液發生化學反應,使高錳酸鉀溶液褪去顏色) (1)作出假設:莉麗的假設是_____。 (2)該探究實驗的變量是_____。 (3)制定計劃并實施 ①稱取等量的兩份黃瓜,其中一份保持新鮮,另一份加熱煮熟,然后分別制成相同體積的汁液,倒入兩個小燒杯; ②取2支潔凈干燥的小試管編號1和2,分別注入相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2毫升,用一干凈滴管吸取生黃瓜汁液,逐滴滴入1號試管,邊滴邊振蕩邊觀察,直到高錳酸鉀溶液顏色褪去,記錄所用汁液的滴數x; ③接著用另一干凈滴管,吸取熟黃瓜汁液,逐滴滴入2號試管,振蕩并觀察高錳酸鉀溶液的顏色 直到顏色褪去,記錄所用汁液的滴數y; (4)分析得出結論:什么樣的實驗結果會得出以下結論?若_____,則說明高溫不會破壞維生素C;若_____,則說明高溫會破壞維生素C。 19.18世紀中葉,遠洋航行的人們發現在船上容易患壞血病,英國醫生通過實驗法得到了治療壞血病的方法。他將12名病情嚴重的壞血病患者分組進食,其中A組:每人每天2個橘子和一個檸檬,B組不給橘子和檸檬。據觀察,A組進食6天后病情大為減輕,26天后A組都恢復了健康,另外B組的病情沒有明顯改善。后來他將這一方法建議用于英國海軍,此后英國很快成為世界海上霸主。請用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看了該實驗過程,你認為他所要探究的實驗變量是______。 (2)英國醫生所提出的探究實驗問題是______。 (3)為了保障實驗結果的合理性,除實驗變量外對影響實驗的其它相關因素應設置______( 填字母代號)。 A、不同的條件 B、相同的條件 C、相對的條件 D、相似的條件 (4)在這個實驗中,實驗組是_____ 組。 (5)限制于當時的水平,人們并不知道的是橘子和檸檬中的維生素C治療了壞血病。為了能得到“維生素C可以治療壞血病”這個結論,現給你維生素C片,你只需將實驗中______改為維生素C片即可。 (6)維生素是人體生長和發育等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微量物質,大部分維生素不能由人體自身合成,所以必須從食物中攝取,人體缺乏某種維生素就會生病。某同學患夜盲癥,視力減弱,醫生建議他多吃胡蘿卜、番茄等含________多的食物。 20.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是人體必需的主要維生素之一。水果和蔬菜是人類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研究者對北方地區幾種常見水果和蔬菜中維生素C的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如下圖所示: (1)消化道中能吸收維生素的器官有______和大腸。 (2)下列關于維生素C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 A.維生素C缺乏可引起敗血癥 B.維生素C不用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 C.維生素C可以為大腦提供能量 D.維生素C主要存在于谷類食物中 (3)根據中國營養協會推薦的青少年午餐所需營養物質的種類和質量,13歲至16歲青 少年一頓午餐所需要的維生素C的質量為24mg,假設午餐中只有大白菜一種蔬菜, 那么請你計算出一名初三學生一頓午餐至少攝入的大白菜的質量為______克。 (4)有人認為生活中可以長期用水果代替蔬菜,你覺得這種做法是否合理并說出你的理由_____。 (5)研究者還探究了某些因素對維生素C穩定性的影響,探究結果如下圖所示: 本實驗主要探究了______因素對維生素C穩定性的影響,據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飲用蔬菜汁和果汁的時候,應盡量避免_______。 1-7 A C C C C D A 8-14 B C C D D D A 15.C 8400 備用 小腸含有多種消化液;小腸很長;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增加了消化的面積(答對2點就可以) 糖類 甘油 脂肪酸 16.大米 核桃仁 30 膳食纖維 17.玉米、花生 利于燃燒(意思對即可) 不同食物所含能量不同 變量 減少誤差 平均 18.高溫會破壞維生素C 溫度 x=y x<y 19.橘子和檸檬 橘子和檸檬能治療壞血病嗎? B A 橘子和檸檬 維生素A 20.小腸 AB 80(80克、80g) 不合理,理由從維生素C 的含量或者合理膳食的角度即可 溫度和加熱時間 長時間高溫加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