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員編號:1 年 級:九年級 課 時 數: 學員姓名: 輔導科目:科學 學科教師: 授課類型 授課日期及時段 教學內容 T同步——歐姆定律 R一定時,I與U成正比 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 U一定時,I與U成反比 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須是在同一段電路中 公式: (變形式 ,) 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兩個量就可求另一個量 ③計算時單位要統一。 成立條件:I、U、R是對應同一個導體或同一部分電路上的物理量 原理: 伏安法測電阻 電路圖: 應用 實驗步驟: 串聯電路:R=R1+R2+R3+……+Rn 串、并聯電路的電阻 并聯電路: = = …… = 歐姆定律的規律: ① 同一個電阻,阻值不變,與電流和電壓無關, 但加在這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通過的電流也增大。(R=U/I) ②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小。(I=U/R) ③當電流一定時,電阻越大,則電阻兩端的電壓就越大。(U=IR) 人體的安全電壓≤36V 安全用電 不能用濕手觸摸用電器 注意防雷 一.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 1、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實驗目的 研究電路中的電流與電路兩端的電壓的關系 實驗電路圖 實驗器材 電源、開關、導線、電流表、電壓表、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 實驗步驟 ①按照電路圖連接實物圖 ②閉合開關后,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使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成整倍數變化 ③根據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讀出每次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值與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值,并記錄在表格中 分析論證 在電阻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電阻的電流與電阻兩端的電壓有關,電流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大,成正比關系。 圖 2、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實驗目的 研究電路中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實驗電路圖 實驗器材 電源、開關、導線、電流表、電壓表、n個阻值不同的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 實驗步驟 ①按照電路圖連接實物圖 ②閉合開關后,換不同的定值電阻,使電阻成整倍變化 ③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保持定值電阻的兩端電壓不變 ④把對應著不同阻值的電流值記錄在表格中 分析論證 電流和電阻有關,當電阻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電流隨電阻的增大而減小,即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圖 3、在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的實驗中 滑動變阻器的作用作用: 改變電路中電流的大小;改變R兩端的電壓大小;保護電路,使電路中的電流不至于過高。 注意事項: 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在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到電阻值最大的位置;電壓表和電流表應該選擇合適的量程。 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分析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關系: 利用圖像來表示一個物理量隨另一個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可以直觀、形象地表示出物理量的變化規律。 控制變量法 該實驗中,第一步是保持電阻不變,改變電壓,觀察電流隨電壓的變化規律;第二步是保持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改變定值電阻的大小,觀察阻值和電流之間的變化規律。這種方法稱為控制變量法。 4、注意該試驗中,可能的電路故障的判斷和分析, 常見的故障有:電表無示數、示數偏低、實驗數據或結論錯誤等 二.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1、內容 變形式: 或 描述: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注意:① 該定律中涉及到的電流、電壓、電阻是針對同一段導體的或電路的;具有同時性。 ② 使用該定律時,各物理量的單位必須統一,電壓、電阻、電流的單位分別是V、Ω、A。 ③該定律只適用于金屬導電和液體導電,對氣體、半導體導電一般不適用。 ④該定律只適用于純電阻電路。 2、結論(注意前提條件) 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3、電阻的串、并聯 (1)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串聯電阻之和 R=R1+R2+……+Rn 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串聯,其總電阻為R=nR0 把幾個電阻串聯起來相當于增加了導體的長度,其總電阻一定比每個導體的電阻大。 (2)并聯電路的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并聯電阻的倒數之和 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并聯,其總電阻為 把n個電阻并聯起來,相當于增加了導體的橫截面積,其總電阻比每一個導體的都要小。 4、串、并聯中電壓電流的分配特點 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 電路圖 電流 I總=I1=I2 I總=I1+I2 電壓 U總=U1+U2 U總=U1=U2 電阻 R總=R1+R2 比例分配 “串聯分壓、并聯分流”的理解: 根據串聯中,電流不變,利用歐姆定律,有,變形得 根據并聯中,電壓相等,利用歐姆定律,有,變形得 三.測量電燈泡的電阻 1、伏安法測導體電阻 試驗原理 根據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 用電壓表、電流表分別測出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就可以求得這段導體的電阻。此法叫“伏安法” 實驗器材 電源、開關、電壓表、 電流表、滑動變阻器、 待測電阻、導線若干 實驗電路圖 實驗步驟 ①按實驗原理圖正確連接實驗電路 ②電路經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使電阻兩端的電壓分別為U1、U2、U3,觀察電流表的示數,每次對應的數值為I1、I2、I3,分別填入設計的表格中。 ③根據每次記錄的電壓值和電流值求出每次對應的電阻值R1、R2、R3,求出它們的平均值R=(R1+R2+R3)/3 滑動變阻器作用 ①保護電路 ②改變導體兩端的電壓,使其成倍數地增加 ③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2、伏安法測小燈泡電阻(重要) 原理 ,伏安法,同上 實驗所需器材 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電源、開關、導線若干 原理圖 記錄表格 實驗序號 U/V I/A R/Ω 1 2 3 注意事項 ①器材的選取:電流表所選用量程滿偏值要大于電路中的最大電流;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應略大于或接近小燈泡的電阻(效果更明顯) ②連接電路時:按照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的使用規則,將它們正確地連入電路,在連接的過程中,開關要斷開。 ③進行實驗時:閉合開關前,要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到最大阻值處,是電路中的電流最小,以保證電路中燈泡、滑動變阻器、電壓表、電流表等儀器的安全。 ④將每次測量的結果和小燈泡的發光情況記錄下來,以便最后分析和總結。 ⑤分析處理數據,對于測得的各組電流和電壓值,計算出相應的電阻,然后比較,找出規律。 3、“伏安法”測電阻試驗中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 故障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 閉合開關,燈泡不亮,?表示數是零,?示數很大 電壓表直接接在了電源兩極,小燈泡開路 檢查小燈泡與底座是否接觸良好,否則更換好的小燈泡 閉合開關后發現小燈泡不亮,??都沒有示數 電路中除小燈泡外的某處接觸不良(或同時小燈泡的燈絲斷了) 將連接各電路元件的接線處重新連接,若同時小燈泡的燈絲壞了,應更換 閉合開關S,發現小燈泡不亮,同時??有示數,但非常小 ??表有示數,說明電路是通路,燈泡不亮,說明加載燈泡兩端的電壓太小,使得通過燈泡的電流太小而不亮,這可能是電源電壓太小,或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過大 可以適當提高電源電壓,或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調小 閉合開關S后,小燈泡亮,發現??的指針左偏 指正向左偏轉說明??的正負接線柱接反了 對調正負接線柱上面的線 連接好實驗電路后,閉合開關并移動滑片,發現小燈泡變亮,?示數變大,?示數變小;小燈泡變暗,?示數變小,?示數變大 電路是通路,但是小燈泡變亮,?示數變大時,?示數反而變小,是由于?并聯在了滑動變阻器兩端 將電壓表改裝,并聯在小燈泡兩端 將實驗電路連接好后,閉合開關S,發現小燈泡特別亮,無論滑片怎樣移,燈泡亮讀不變。 滑動變阻器連接有誤 糾正接法(一上一下) 同步題型分析 【例1】如圖兩個電阻都為R0,再與變阻器R′,并聯接到電路中,在R′,的滑片向右滑動的過程中,電路總電阻R的變化范圍是 ( ) R變大,R0>R>0.5R0 R變小,2R0>R>R0 R變大,但R<0.5R0 R變小,R<0.5R0 精析 可將3個電阻的并聯,等效為兩個電阻的并聯,然后再分析總電阻的變化. R0與R0并聯,電阻=0.5R0,再與R′并聯,總電阻R一定小于0.5 R0,選項范圍縮小到C或D. 又因為0.5 R0不變,滑片向右移動,R′增大,總電阻也應該增大. 答案 C 【例2】(南京市中考試題)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開關S閉合,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右移動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將 ( ) A.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的示數變大 B.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的示數不變 C.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的示數不變 D.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的示數變小 精析 識別電路,然后分析電路中電阻的變化,電流的變化及電壓的變化. 去掉電壓表,很容易看出電路是一個串聯電路.測的是R1兩端的電壓. 當變阻器滑片向右移動時,電路中總電阻變大,電流減小. R1兩端電壓U1=I R1,I減小,R1不變,U1減小. 答案 D 【例3】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U不變.將開關S閉合,電流表A1的讀數將________,電流表A2的讀數將________,電壓表V的讀數將_________. (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 精析 如圖是并聯電路,應從并聯電路的特點出發去分析問題,且并聯電路各支路互不影響. 當S閉合后,所以U不變,則電壓表V的讀數不變. 流過R2的電流I2=,U和R2不變,I2不變. 測的是干路電流,S閉合前,示數為I,S閉合后,示數為I+I1,I不變,所以增加. 答案 增大,不變,不變 課堂達標檢測 1.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且保持不變,定值電阻,變阻器最大阻值為,電流表量程為,電壓表量程為。為保護電表,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范圍是( ) B. C. D. 2.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1=15Ω,閉合開關S1,斷開開關S2,電流表示數為0.2A;同時閉合開關S1、S2,電流表示數為0.5A,此時R1、R2的電功率分別為P1、P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P1:P2=2:3 R1:R2=2:5 B.P1:P2=2:3 R1:R2=3:2 C.P1:P2=3:2 R1:R2=2:5 D.P1:P2=3:2 R1:R2=3:2 3.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開關S閉合后,燈L1、L2都能正常發光,甲、乙兩個電表的示數之比是2:3.此時燈L1、L2的電阻之比是( ) A.2:1 B.3:2 C.2:3 D.1:2 4.把一根阻值是16Ω的電阻絲彎成一個圓環(電阻絲阻值與長度成正比),按如圖所示方式連接在3.6V的電源上則電流表的讀數為 A.1.2A B.0.9A C.0.3A D.0.12A 5.如圖所示,當斷開與閉合時,電流表的兩次示數之比是,由此可知是( ) B. C. D. 6.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由斷開到閉合,電流表兩次示數之比為,則電阻為( ) B. C. D. 7.如圖所示的電路中R1=R3=20歐,R2阻值變化范圍為歐,當變阻器滑片移動過程中,電流表、電壓表示數的最大值分別為 安 伏 B.安 伏 C.安 伏 D.安 伏 8.如圖所示,A、B間為一串聯電路的一部分,R2=R4,V1、 V2示數分別為90 V、50 V,則A、B間電壓為 A.110 V B.140 V C.130 V D.無法確定 9.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2A;當開關S1、S2都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O.8A.則電阻R1與R2的比值為 A.1:3 B.3:1 C.2:3 D.3:2 10.如圖所示,電阻R2=30 Ω,閉合開關S,電流表A1的示數為0.2 A,電流表A2的示數為 0.6 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阻R1的阻值為60 Ω B.電源電壓為18 V C.電路中的總電阻為90 Ω D.電路的總電流為0.8 A D 2.B 3.D 4.A 5.B 6.A 7.C 8.B 9.A 10.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