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 真 菌 教學設計 一、課標分析 本節內容在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國家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通過學習能夠描述真菌的形態結構、營養和生殖方式,關注真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因此,本節重點在學習真菌的形態結構,研究真菌的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本節內容是在學習了病毒、細菌之后,讓學生對微生物這一類群的了解更為全面。 課程標準中同時給出活動建議:調查當地食用菌的種類及生產情況;觀察酵母菌、霉菌。培養酵母菌、霉菌和蘑菇的活動放在課前,觀察活動課上進行,調查活動發動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主完成。 二、教材解讀 通過前兩節課《病毒》和《細菌》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了微生物的一些特點,但真菌區別于細菌的特點,真菌是怎樣生活的,真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哪些關聯這些問題卻模糊不清。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明確真菌的種類、特點、生活方式與生殖方式,辯證地認識真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三、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細菌,同時在植物的學習中,學生已進行了生物的營養方式的學習,這為本節的教學打下了基礎。同時學生在生活中,對于酵母菌、霉菌和蘑菇并不陌生,比如饅頭的制作、食物的霉變,各種食用的蘑菇等等,可以說真菌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學生對于酵母菌和其他霉菌的形態結構、生活方式、營養方式、生殖方式等都不能準卻描述。因此,本節課通過觀察酵母菌、青霉、黑根霉的形態實驗,引導學生獨立動手操作并觀察,同時認 識真菌的細胞結構。區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時引導學生描述酵母菌、真菌和蘑菇的培養環境,從而思考怎樣延緩食物的腐敗,并能說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的措施。根據霉菌和蘑菇的營養菌絲著生的部位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為什么部分腐敗的水果不能食用?培養孩子科學的飲食習慣。 四、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面包和饅頭的松軟口感,感知酵母菌的作用,觀察酵母菌臨時裝片,說出酵母菌的形狀和細胞結構。 2.對比細菌和真菌的細胞結構的異同,區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3. 體驗發面和霉菌培養的過程,分析真菌的營養方式; 能力目標: 1.制作、觀察青霉和黑根霉的臨時裝片,描述出兩種霉菌的成熟孢子顏色,形狀。 2.利用太空泥制作青霉和黑根霉的模型,準確說出各部分結構名稱。 3.負責培養蘑菇的同學和全班分享自己培養出的蘑菇,并總結蘑菇的生長環境、營養方式等知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辯證地看待真菌對于自然界的意義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2.通過觀察霉菌和蘑菇營養菌絲著生的部位,意識到部分腐敗的水果不能食用,做家庭成員健康飲食的守衛者。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 酵母菌的細胞結構,區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教學難點: 制作霉菌的臨時裝片,觀察霉菌的結構特點,制作青霉和黑根霉的模型 六、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提問: 饅頭也是我們家鄉的味道,是什么讓面包和饅頭多孔而松軟? 觀看視頻:面包和毛豆腐的制作 觀看圖片:松軟的饅頭 實驗一: 觀察酵母菌 請負責培養酵母菌的小組同學說一說需要的材料。 請同學們對照植物細胞的結構名稱,說一說酵母菌細胞的結構名稱。 比較: 酵母菌與植物細胞相比有什么異同? 思考: 為什么酵母菌培養液中加一些白糖? 請同學們對比酵母菌和細菌的結構,他們主要區別在哪里? 通過對百度詞條:真核生物的閱讀,同學們知道了細菌屬于原核生物,而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所以酵母菌屬于真菌。這里的真指的是真正的細胞核(也就是核膜包裹著核物質) 關于酵母菌你還知道哪些用處? 酵母菌不但能發面、釀酒,還可以制成藥物! 生:燒杯,溫水,干酵母和一點白糖 制作酵母菌的臨時裝片,觀察酵母菌,完成活動單上的任務。 細菌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真菌就是細胞核 閱讀材料: 真核生物eukaryotes 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真核生物是所有單細胞或多細胞的、其細胞具有細胞核的生物的總稱,它包括所有動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著的復雜亞細胞結構的生物。 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的根本性區別是前者的細胞內有以核膜為邊界的細胞核,因此以真核來命名這一類細胞。許多真核細胞中還含有其它細胞器,如線粒體、葉綠體、高爾基體等。 生:釀酒 觀看視頻:秒懂百科:酵母菌 達成知識目標: 通過面包和饅頭的松軟口感,感知酵母菌的作用,觀察酵母菌臨時裝片,說出酵母菌的形狀和細胞結構。 達成知識目標: 2.對比細菌和真菌的細胞結構的異同,區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實驗二:觀察青霉和黑根霉 思考:青霉的孢子排列的形狀? 盤尼西林是什么? 發現青霉的人:弗萊明 提純青霉素:弗洛里和錢恩 他們被授予了1945年的諾貝爾生物學和醫學獎。 人們會說二戰救人最多的不是戰地的醫生,而是弗萊明、弗洛里和錢恩。 毛霉菌用來做美味的毛豆腐,豆腐乳,青霉可以提取青霉素, 所有霉菌都對我們有利嗎? 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牛奶中會出現黃曲霉素? 所以: 霉變的食物并不是都能食用的。有的有毒。 安徽徽州的毛豆腐用到的是毛霉菌屬于霉菌,霉菌也屬于真菌。 負責培養青霉的小組展示錄制的小 視頻:培養青霉和黑根霉 完成活動單并思考 霉菌的營養菌絲的著生在哪里? 霉菌的營養方式?繁殖方式? 制作青霉和黑根霉的模型 展示模型 搜狐娛樂訊:26日晚在莫斯科舉行的俄羅斯戰爭題材國際電影節上,經過激烈的角逐,《盤尼西林-1944》從眾多影片中脫穎而出,獲得電影新作獎,主演車永莉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影片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敵我雙方為了爭奪兩箱珍貴的盤尼西林藥品而展開的一場殊死較量。 新聞: 蒙牛該批次超標的產品為該集團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產的250ML/盒包裝的純牛奶產品。蒙牛純牛奶致癌物黃曲霉素超標140% 生:可能是飼料中有 生:飼料霉變了 達成知識目標: 3. 體驗發面和霉菌培養的過程,分析真菌的營養方式; 達成能力目標: 1.制作、觀察青霉和黑根霉的臨時裝片,描述出兩種霉菌的成熟孢子顏色,形狀。 2.利用太空泥制作青霉和黑根霉的模型,準確說出各部分結構名稱。 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 2.通過觀察霉菌和蘑菇營養菌絲著生的部位,意識到部分腐敗的水果不能食用,做家庭成員健康飲食的守衛者。 小調查:家里的水果有一點點腐爛了,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是怎么處理的呢? 師: 沒有腐爛的地方就沒有霉菌了嗎? 那還能吃嗎? 你確定你在水果店買的處理好的果盤是新鮮的水果嘛? 所以還是不要買這種切好的水果了。 除了不能確定水果是否新鮮,塑料盒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生:扔了 生:腐爛的地方去掉,沒有腐爛的地方吃。 生:有營養菌絲, 生:有毒素 生:不能吃了 三、觀察蘑菇 真菌除了包括單細胞的酵母菌,霉菌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大類,就是蘑菇。 請負責培養蘑菇的小組給同學們分發蘑菇。 請同學對照圖片說一說,你拿到的是什么? 那老師手里的菌包里還有什么? 菌包里的豆餅、麥麩、秸稈為蘑菇生長提供營養。 蘑菇也是異養,利用菌包里現成的有機物生活。 請同學們把蘑菇的菌褶朝上,仔細觀察菌褶,上面有東西嗎? 真的沒有嘛? + 我們來看一看。 落在紙上的是什么呢? 孢子有什么作用呢? 這些食用菌你吃過哪些? 這個吃過嗎? 野外的蘑菇可以隨意食用嗎? 根據同學培養酵母菌和霉菌的方法: 小組討論: 有什么方法可以延緩食物的腐敗? 生:蘑菇 生:是子實體 生:營養菌絲 生:孢子 生:蘑菇用孢子來繁殖 生:這個有毒 生:不能,有的有毒。 1.培養酵母菌時候放30度的溫水。 2.培養青霉和黑根霉的時候向橘子皮和面包上噴了些水,然后放在溫暖的地方培養。 生:曬干、脫水、真空包裝、低溫、高溫殺菌、紫外線殺菌、用鹽腌等 達成能力目標 3.負責培養蘑菇的同學和全班分享自己培養出的蘑菇,并總結蘑菇的生長環境、營養方式等知識。 四、真菌與人類的關系 討論: 真菌對自然界的意義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生:食用、讓食物腐爛、致病、提取藥物 圖片:足癬 圖片:玉米穗腐病 圖片:真菌與人類的關系 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 1.辯證地看待真菌對于自然界的意義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酵母菌的觀察由于實驗室的顯微鏡放大倍數有限,最大的放大一千倍還是不能完全看清楚細胞內的結構,所以采用書本圖片并結合繪圖來完成學習。青霉和黑根霉在顯微鏡下觀察的比較清楚,制作模型后,學生已經完全掌握了青霉和黑根霉的結構特點、營養方式和繁殖方式等知識。因為酵母菌、霉菌和蘑菇在課前是讓學生自己培養的,學生根據培養酵母菌、霉菌和蘑菇的環境要求,能夠推理出怎樣讓食物延緩腐敗的方法,以及怎樣預防足癬,學會科學地生活。同樣,生活中很多家長會把部分腐敗的水果腐爛部分去除,把沒有腐爛的部分吃掉,提供本節課的學習,希望孩子們明白,看上去沒有腐爛的部分實質上也有菌絲和毒素,所以不能再食用。提醒學生也不要購買水果店里處理好的水果,因為我們不能確定是否是部分腐爛的水果處理后留下的部分。塑料包裝盒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讓孩子們學會健康地生活。 - 2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