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e?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復習課件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目錄課標要求1思維導圖………….…2知識梳理……………..3451.感受個人成長與民族文化和國家命運之間的聯系,提高文化認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責任意識。2.學習和了解中華文化傳統。3.知道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等狀況,了解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4.知道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法律,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課標要求已7世紀就盲wwu2icny.com已7世紀盲uuU.≥icny.compsadctabiamde已7世紀盲wwu2icny.com中華文化的內容、特點中華文化的產生、作用中華文化根新時代傳承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人民文化自信的來源堅定文化自信的原因及具體做法延續文化血脈中華傳統美德的作用美德萬年長中華傳統美德的特點:內涵豐富、博大精深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青少年應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守望精神家園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高揚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具有的品格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的表現凝聚價值追求我們要高揚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文明與家園構筑中國價值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因(作用)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口問題的影響我國的人口國情和人口特點發展中的人口問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實行計劃生育的原因及意義實施仝面兩孩政策的原因正視發展挑戰我國資源環境面臨的危機我國的資源現狀建設美麗中國資源環境面臨危機我國面臨的環境現狀環境惡化的危害解決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我們應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因共筑生命家園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做法和要求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版權聲明21世紀教育網w.21cnjy.com(以下簡稱“本網站”)系屬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旗下網站,為維護本公司合法權益,現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作出如下鄭重聲明本網站上所有原創內容,由本公司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安排專項經費,運營規劃,組織名校名師創作完成,著作權歸屬本公司所有。二、經由網站用戶上傳至本網站的試卷、教案、課件、學案等內容,由本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其作品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本網站不保證其內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發的任何法律糾紛,均由上傳用戶承擔法律責任本網站僅有義務協助司法機關了解事實情況三、任何個人、企事業單位(含教育網站)或者其他組織,未經本公司許可,不得使用本網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復制、發行、表演、廣播、信息網絡傳播、改編、匯編、翻譯等方式),一旦發現侵權,本公司將聯合司法機關獲取相關用戶信息并要求侵權者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四、一旦發現侵犯本網站作品著作權的行為,歡迎予以舉報。舉報電話:4006379991舉報信息一經核實,本公司將依法追究侵權人法律責任!五、本公司將結合廣大用戶和網友的舉報,聯合全國各地文化執法機關和相關司法機關嚴厲打擊侵權盜版行為依法追究侵權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特此聲明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復習學案【課標要求】1.感受個人成長與民族文化和國家命運之間的聯系,提高文化認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責任意識。2.學習和了解中華文化傳統。3.知道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等狀況,了解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4.知道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法律,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思維導圖】【知識梳理】第五課守望精神家園中華文化的內容: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等,共同組成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文化雖歷經滄桑仍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為什么要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文化?①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名族的靈魂。②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③中華文化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什么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①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②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易錯易混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1)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2)文化存在差異,各有千秋,沒有優劣之分,任何民族文化的精華都屬于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3)文化在交流中傳播,文化因交流互鑒而豐富多彩。我們既要樹立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又要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怎樣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①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③傳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為什么要傳承中華傳統美德?①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②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文化基因。青少年應如何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建設,青少年責無旁貸;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須身體力行。美德走進生活、走向未來,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美好,更加幸福。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是什么?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中華民族精神的品格:與時俱進。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并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人民是具有哪些偉大精神的人民?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15、中華民族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表現。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改革開放時期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易錯易混民族精神已不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已經過時。(?)(1)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2)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在改革開放新時代,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能使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更加豐富,使民族精神在保持優良傳統的同時更具有現代氣息和時代風貌。(3)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每一個中華兒女都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使命,都有責任、有義務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16、為什么要傳承和弘揚偉大民族精神?①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②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17、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表現及要求。(怎樣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①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繼。②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③日常學習工作中的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創優。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造精彩人生。18、當代中國價值是什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9、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①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②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③公民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0、為什么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21、怎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①要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做到落細、落小、落實。②應自覺做到勤于學習、敏于思考、注重修養、勇于實踐,明辨是非、善于選擇,認真做事、踏實做人。名言警句●來者落地生根,去者落葉歸根。●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用純《朱子家訓》)●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朱用純《朱子家訓》)●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朱用純《朱子家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君子喻于義。●君子坦蕩蕩。●言必信,行必果。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我國的人口國情和人口現狀的特點①人口國情: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②特點:基本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新的特點:增速趨緩、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老齡化加劇、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失衡、大量人口流動等。我國當前為什么還要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①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②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③計劃生育政策,使人口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有效的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利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如何推進計劃生育?在我國,計劃生育必須長期堅持。生育政策要隨著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不斷的完善。我國面臨怎樣的資源形勢(國情)?其原因是什么?對我國發展有什么影響?①我國資源國情: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②原因: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費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③影響:導致資源的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也會越來越小。我國面臨怎樣的生態環境形勢?其影響是什么?①當前我國生態環境雖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形勢不容客觀②影響: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如何解決我國嚴峻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①堅持科學發展,轉變發展方式。②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③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內涵:堅持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商、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①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做出的智慧選擇。②自然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③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④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①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②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清。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我國為什么要堅持綠色發展道路?①我國的資源、人口、環境問題非常突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③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③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這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怎樣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①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③走綠色、循環、低碳的發展之路,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④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線、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12、繪制美麗中國時代圖景①美麗中國,不僅是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這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名言警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其五》)●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隨堂檢測】一、單項選擇題:1.(2020·福建,22)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良渚古城遺址,代表了中國在5000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這反映了()A.中華文明,最為優越B.中華文化,源遠流長C.中華文化,博大精深D.中華文明,兼收并蓄2.(2020·甘肅天水,7)染衣、釀酒、織布、古法造紙、制作胭脂口紅……這個叫李子柒的姑娘,把傳統文化和田園生活拍成視頻上傳網絡,深受海內外網友喜愛。她用自己的方式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活出了中國人的精彩和自信。這啟示我們要()A.堅定文化自信B.堅決抵制外來文化C.全面繼承傳統文化D.豐富傳統文化內涵3.(2020·廣東廣州,18)以永慶坊為中心的恩寧路片區,是廣州保存最完整的騎樓建筑群,2016年,廣州市提出了“微改造”理念,力求保留老建筑的空間肌理、外部輪廓;在建筑內部則采用現代元素,改善人居環境。如鐘書閣在原有主體結構的基礎上,外立面加入外來元素,散發出多元文化氣息。這啟示我們()①要延續文化血脈,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②要注重文明傳承,發掘歷史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③歷史文脈的保存,要讓位于城市更新和民生所需④要堅定文化自信,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20·廣西貴港,14)中醫藥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多次戰勝瘟疫,對中華民族繁衍生息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次全國新冠肺炎臨床療效中,中醫藥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尤其是中西醫結合救治,是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的亮點。這啟示我們要()①全面繼承中醫藥文化②推動中醫藥文化創新性發展③認同中醫藥文化,樹立文化自信④努力實現中西醫融合統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0·貴州安順,5)浙江省良渚古城遺址,真實展現了新石器時代長江下游稻作文明的發展程度,結識了新石器時代早期區域城市文明的全景。2019年,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這體現了中華文化A.歷盡滄桑、完好無損B.薪火相傳、唯我獨尊()C.源遠流長、博大精深D.歷久彌新、一成不變6.(2020·廣西桂林,8)自然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我市下列做法與之要求相符的是()A.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建設平安桂林B.開展酒駕醉駕交通違法集中整治行動C.開展“百姓家風大講堂”助力家庭教育D.啟動2020年桂林青少年保護母親河志愿環保行動7.(2020·廣西賀州,3)觀察圖,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①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②有利于建設美麗中國③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④能夠杜絕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2020·廣西柳州,6)“春花秋水,畫卷柳州?!泵麚P四海的滿城紫荊,水質排名全國前列的柳江,山清水秀的宜居環境,柳州把一座工業城市建設成一個生態大公園,實現了“華麗轉身”。這說明柳州()①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②生態問題已得到完全解決③堅持走綠色發展的道路④保護生態追求高質量發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2020·廣西梧州,13)不用的家具送給有需要的住戶;上班不開小車改為自行車,低碳又鍛煉身體;外出住賓館,自帶牙刷、梳子——如今,綠色生活方式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自覺選擇,這說明()A.節約資源已成為每位公民的自覺行動B.我們的行為可以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C.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民的生活當中D.我國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的現象已消失10.(2020·貴州黔東南州,18)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0年要深化重點地區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加強污水、垃圾處置設施建設;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嚴懲非法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行為;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這()A.有利于落實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B.能杜絕生態環境污染,建設美麗中國C.符合科教興國戰略,有利于經濟發展D.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推動復工復產二非選擇題11.(2020·北京,24)2020年5月2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某校開展了“云參觀中國茶葉博物館”的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分組設計主題海報,請你參與其中,完成以下任務。【海報一】【海報二】【海報三】茶讓生活更美好無論是“琴棋書畫詩酒茶”,還是“柴米油鹽醬酷茶”,茶已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蛠頃r,敬杯茶,能增進情誼;口干時,飲杯茶,能潤喉生津;疲勞時,喝杯茶,能舒筋解乏;空暇時,品杯茶,能修身養性。中國是“茶的故鄉”。自漢唐以來,有一條著名的“茶馬古道”。它從中國云南和四川的茶葉產地出發,以人背馬馱的最原始運載方式,翻山越嶺,從亞洲通向歐洲、非洲。中國的茶文化不斷向外傳播,并影響整個世界。重德,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內涵。中國茶文化的“和”精神,主要表現在以禮待人、和誠處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上。通過飲茶、敬茶,以茶聯誼,以茶傳情,以茶表德。人們借品茶體驗和領悟清和、儉約、自尊、廉潔、求真、求美的高雅境界。⑴分別給海報二和海報三擬個恰當的名稱。⑵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此次“云觀展”活動的意義。12.(2020·廣東東莞,21節選)材料:2019年8月,習近平主席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發表了重要講話。習主席在講話中強調,中華文明5000多年延綿不斷、經久不衰。今天,我們要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懷,更加廣泛地開展同各國的文化交流,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⑵作為中學生,我們能為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做些什么?(4分)13.(2020·山東青島,24節選)決戰決勝追夢圓夢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國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綠色廊道】一個和諧平衡的生態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遠離干旱、風沙、貧困,是縈繞在寧夏人心頭的夢想。寧夏西海固地區因地制宜抓井窖工程,初步解決生活用水、產業用水的短缺問題,并逐步實現開發用水和生態蓄水的良性循環;賀蘭山保護區轉變發展理念,大力實施“生態立區”戰略,果斷關停轄區內所有煤炭、砂石等工礦企業……曾經“水貴如油”,黃沙漫天的寧夏成為涵養水源、生物多樣的綠色生態廊道。⑵結合材料,分析黃沙漫天的寧夏為什么會成為綠色生態廊道。14.(2020·四川巴中,18)材料一:觀察下圖。圖一圖二材料二: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美麗中國,不僅是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⑴我國實施了什么基本國策?堅持走什么發展道路?⑵怎樣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⑶建設美麗中國,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行動?一單選題B2.A3.B4.C5.C6.D7.A8.C9.C10.A二非選擇題11.⑴茶文化走向世界;茶葉弘揚美德;⑵有利于了解中華文化,有利于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12.⑵①夯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基,薪火相傳,代代守護;②推動中華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③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④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⑤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⑥正確認識中華文化,堅定文化自信。13.⑵①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②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③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④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⑤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⑥艱苦奮斗是實現理想的必經之路。14.⑴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走綠色發展道路。⑵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⑶學習和宣傳環保知識,踐行低碳生活方式,從身邊小事做起,落實環保行動,并積極向有關部門獻計獻策,勇于同各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復習學案.doc 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復習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