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7張PPT)集合的概念一新課引入二新課講解問題1:如何簡潔、準確地表述數學對象及研究范圍呢?集合一般地,我們把研究對象統(tǒng)稱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組成的總體叫做集合(set)(簡稱為集). 集合元素具有確定性. 集合元素具有互異性. 集合元素具有無序性.問題2:上面的例1(3),例1(4),例1(5)能組成集合嗎?問題2:上面的例1(3),例1(4),例1(5)能組成集合嗎?集合元素具有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全體非負整數組成的集合稱為非負整數集(或自然數集),記作N;全體正整數組成的集合稱為正整數集,記作N或N+;全體整數組成的集合稱為整數集,記作Z;全體有理數組成的集合稱為有理數集,記作Q;全體實數組成的集合稱為實數集,記作R.集合論是德國數學家康托爾于19世紀末創(chuàng)立的.當時康托爾在解決涉及無限量研究的數學問題時,越過“數集”限制,提出了一般性的“集合”概念.集合論受到很多數學家、哲學家贊譽,羅素描述其為“可能是這個時代所能夸耀的最偉大的工作”.集合論的創(chuàng)立過程體現了數學發(fā)生發(fā)展的背景和客觀需求,數學的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過程充滿著數學家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不屈不饒、精益求精的精神,展現了人類理性思維的巨大作用.像這樣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舉出來,并用花括號括起來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舉法.像這樣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舉出來,并用花括號括起來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舉法.練習:練習:追問2:當集合中元素個數有無數個,我們如何表示它呢?追問2:當集合中元素個數有無數個,我們如何表示呢?追問3:整數集Z可以分為奇數集和偶數集.我們如何用描述法表示奇數集?追問3:整數集Z可以分為奇數集和偶數集.我們如何用描述法表示奇數集?追問4:你能用描述法表示偶數集嗎?追問4:你能用描述法表示偶數集嗎?追問4:你能用描述法表示偶數集嗎?追問5:我們如何用描述法表示有理數集?三例題講解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元素和集合的含義,元素與集合的“屬于”關系及用符號語言刻畫集合.集合知識是現代數學的基礎,也是高中數學的基礎.這節(jié)課新概念,新符號較多,我們要明確符號代表的意義,熟悉不同的符號的表示形式,多用、多回歸到概念,建立起符號和數學對象之間的關系. 高中數學內容的抽象程度提高了,我們要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刻苦鉆研的精神,采取多樣化學習方式,注重基礎,拾級而上,按學習規(guī)律辦事,逐步總結高中數學學習方法,盡早適應高中學習.五作業(yè)1.認真閱讀本節(jié)教材,完成課后練習;查閱“集合論”創(chuàng)立的相關資料,與同學分享.同學們感受到數學語言的簡潔嚴謹之美了嗎?因為喜歡數學而學習數學,因為學習數學更喜歡數學.我們一起加油!課程基本信息課例編號2020QJ10SXRA001學科數學年級高一學期第一學期課題集合的概念教科書書名:普通高中教科書數學必修第一冊A版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6月學生信息姓名學校班級學號課后練習1.設,則下列各式正確的是()ABCD2.集合{}的另一種表示法是()A{0,1,2,3,4}B{1,2,3,4}C{0,1,2,3,4,5}D{1,2,3,4,5}3.由大于且小于的偶數所組成的集合是()ABCD4.集合{}用描述法表示為______________.5.方程的解集中含有_________個元素.【答案】1.C;2.B;3.D;4.{};5.3個課程基本信息課例編號2020QJ10SXRA001學科數學年級高一學期第一學期課題集合的概念教科書書名:普通高中教科書數學必修第一冊A版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6月教學人員姓名單位授課教師指導教師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集合與元素的特性,能準確使用符號表示集合與元素間的關系,用適當的方法表示集合;2.在集合概念學習的過程中,從直觀到抽象,逐步了解集合語言的抽象,嚴謹的特點,學會用集合的語言表述數學的研究對象;3.基于集合知識的學習,積累抽象思維的經驗,提升數學抽象素養(yǎng)。教學重點:認識元素與集合間的關系,準確使用符號語言刻畫集合.教學難點:選擇恰當的方法準確表示集合.教學過程時間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師生活動2分鐘15分鐘4分鐘3分鐘新課引入新課講解三例題與練習四課堂小結五課后作業(yè)方程是否有解?所有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組成何種圖形?通過大家討論我們達成共識:方程在有理數范圍內無解,但在實數范圍內有解.在平面內,所有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組成一個圓;而在空間中,所有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組成一個球面.因此,明確研究對象、確定研究范圍是研究數學問題的基礎.問題1:如何簡潔、準確地表述數學對象及研究范圍呢?我們看下面幾個例子:(1)1~11之間的所有偶數;(2)地球上的四大洋;(3)不等式的解集;(4)較小的數.例(1)中,我們把1~11之間的每一個偶數作為研究對象,即是研究范圍.在小學和初中,我們已經接觸過一些集合.例如,自然數的集合,同一平面內到一個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即圓)等.在我們進一步學習中,我們利用集合語言簡潔、準確地表述數學問題.為了更有效地使用集合語言,我們需要進一步了解集合的有關知識.【教師講解1】一般地,我們把研究對象統(tǒng)稱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組成的總體叫做集合(set)(簡稱為集).給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須是確定的.也就是說,給定一個集合,那么一個元素在或不在這個集合中就確定了.例如,“1~11之間的所有偶數”構成一個集合,2,4,6,8,10是這個集合的元素,1,3,5,7,9,…不是它的元素.一個給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也就是說,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復出現的.只要構成兩個集合的元素是一樣的,我們就稱這兩個集合是相等的.問題2:上面的例(2)到例(4)也都能組成集合嗎?它們的元素分別是什么?顯然例(2),(3)能組成集合,而“較小的數”不能構成集合,因為組成它的元素是不確定的.【教師講解2】我們通常用大寫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寫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如果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屬于(belongto)集合A集合,記作;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不屬于(notbelongto)集合A,記作.問題3:若用A表示前面例(1)中“1~11之間的每一個偶數”組成的集合,分別與集合A有何種關系呢?易知,.追問1:與的數學含義相同嗎?一般的,表示一個數字,一個元素,而表示一個集合,這個集合里只有一個元素.追問2:如何用數學語言表述與之間關系呢?基于上述分析,與是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元素屬于集合,記作.【教師講解4】數學中一些常用的數集及其記法全體非負整數組成的集合稱為非負整數集(或自然數集),記作N;全體正整數組成的集合稱為正整數集,記作N或N+;全體整數組成的集合稱為整數集,記作Z;全體有理數組成的集合稱為有理數集,記作Q;全體實數組成的集合稱為實數集,記作R.【教師講解3】集合論是德國數學家康托爾于19世紀末創(chuàng)立的.當時,康托爾在解決涉及無限量研究的數學問題時,越過“數集”限制,提出了一般性的“集合”概念.關于集合論,希爾伯特贊譽其為“數學思想的驚人的產物,在純粹理性的范疇中人類活動的最美的表現之一”,羅素描述其為“能是這個時代所能夸耀的最偉大的工作”集合論的創(chuàng)立過程體現了數學發(fā)生發(fā)展的背景和客觀需求,數學的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過程充滿著數學家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不屈不饒、精益求精的精神,展現了人類理性思維的巨大作用.問題4:從上面的例子看到,我們可以用自然語言描述一個集合.除此之外,還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集合呢?“方程在實數范圍內的解”只有,兩個,可以表示為,“1~11之間的所有偶數”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為,“地球上的四大洋”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教師講解5】像這樣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舉出來,并用花括號括起來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舉法.【練習1】用列舉法表示集合:大于1且小于6的整數;方程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追問1:“在平面內所有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組成何種圖形”,“不等式的解集”能用列舉法表示嗎?不等式的解是,因為的實數有無數個,所以的解集無法用列舉法表示.追問2:當集合中元素個數有無數個,我們如何表示呢?我們可以利用解集中元素的共同特征,即x是實數,且,把解集表示為.【教師講解6】一般地,設A是一個集合,我們把集合A中所有具有共同特征的元素x所組成的集合表示為.這種表示集合的方法稱為描述法.有時也用冒號或分號代替豎線,寫成或.追問3:整數集Z可以分為奇數集和偶數集.我們如何用描述法表示奇數集?我們思考一下奇數集合中元素所有具有共同特征是什么呢?對于每一個,如果它能表示為的形式,那么x除以2的余數為1,它是一個奇數;反之,如果x是一個奇數,那么x除以2的余數為1,它能表示為的形式.所以,是所有奇數的一個共同特征,于是奇數集可以表示為.追問4:你能用這樣的方法表示偶數集嗎?.追問5:我們如何用描述法表示有理數集?例1選擇恰當方式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數組成的集合;(2)方程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解:(1)設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數組成的集合為A,那么.由于元素完全相同的兩個集合相等,而與列舉的順序無關,因此一個集合可以有不同的列舉方法.例如,例1(1)的集合還可以寫成.我們還可以用描述法表示集合.(2)設方程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為B,由于集合B中只有兩個元素,那么可以用列舉法表示為.也可以用描述法表示為.我們約定,如果從上下文的關系看,,是明確的,那么可以省略,只寫其元素x.練習試分別用描述法和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A;(2)由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數組成的集合B.解:(1)設,則x是一個實數,且.因此,用描述法表示為.方程有兩個實數根,,因此,用列舉法表示為.(2)設,則x是一個整數,即,且.因此,用描述法表示為.大于10且小于20的整數有,因此,用列舉法表示為.本節(jié)課在小學和初中數學學習的基礎上引入集合的含義及其表示,通過本節(jié)學習,我們在了解集合含義的基礎上,會用符號語言刻畫集合,并能判斷元素與集合之間的關系.本節(jié)的新概念,新符號較多,我們要明確符號代表的意義,熟悉不同的符號的表示形式,多用、多回歸到概念,建立起符號和數學對象之間的關系.高中數學內容的抽象程度提高了,我們要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刻苦鉆研的精神,采取多樣化學習方式,注重基礎,拾級而上,按學習規(guī)律辦事,逐步總結高中數學學習方法,盡早適應高中學習.1.認真閱讀本節(jié)教材,完成課后練習;2.查閱“集合論”創(chuàng)立相關資料,與同學分享.課程基本信息課例編號2020QJ10SXRA001學科數學年級高一學期第一學期課題集合的概念教科書書名:普通高中教科書數學必修第一冊A版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6月學生信息姓名學校班級學號學習目標1.初步了解集合與元素的特性,能準確使用符號表示集合與元素間的關系,用適當的方法表示集合;2.在集合概念學習的過程中,從直觀到抽象,逐步了解集合語言的抽象,嚴謹的特點,學會用集合的語言表述數學的研究對象;3.基于集合知識的學習,積累抽象思維的經驗,提升數學抽象素養(yǎng)。課前學習任務閱讀教材“主編寄語”.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理清集合與元素的含義,能準確使用符號表示集合與元素間的關系,認識一些常見常用的數集及其記法;【學習任務二】能夠用適當的方法表示集合,準確使用符號語言刻畫集合.推薦的學習資源1.人教A版教材;2.查閱“集合論”創(chuàng)立相關資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集合的概念-上傳版.pptx 集合的概念-任務單.docx 集合的概念-教學設計.docx 集合的概念-練習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