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 本 信 息 教材版本 人民美術出版社 年級冊課 五年級上冊 課 題 12.《口字底——善》 參考資料 《中小學書法指導綱要》及解讀、“九三一”理念、廿四法 設計與實施人員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總綱:“中小學書法教育,必須以中國傳統經典碑帖與漢字文化為基本內容,加強對祖國文字的理解與熱愛,以提高漢字書寫能力和書法藝術審美能力為基本目標,以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為基本途徑,適當融入中國其他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在書法教育教學中,以“總綱”為基本宗旨,以“經典碑帖與漢字文化”為基本內容,以“九三一”為基本理念,以“廿四法”為基本方法。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寫好簡化字、熟知繁體字!遵循書寫規范,關注個性體驗。加強技能訓練,提高文化素養。 在課堂教學中,嚴格遵循“九大原則”,完成“三個目標”。以“一課一字,一字多得”為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教學實際,熟練運用“廿四法”,關注學生實際獲得,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本課理論簡述: 教 學 目 標(七要素) 任 務 目 標 基本 能保持正確的執筆與坐姿,能認真讀帖,并能用恰當的書法術語描述口字底結構、用筆特點,能區分“善”字軟硬筆寫法不同,使用軟筆較為準確、規范得臨習例字。 高級 初步能運用“察之者尚精”的觀察要求觀察“善”字點畫、結構等要點,并能較為精準、熟練的靠體臨習,并能書寫簡單形制帶有“善”字的書法作品。 三 維 目 標 技術 借助觀察、點線輔助、口訣要領、筆畫標尺等方法,能說出歐體中口字底及“善”結構要點;能規范坐姿執筆書寫,并體會提按、粗細用筆變化;借助習字格,較好地把握筆畫之間、部件之間的位置關系,書寫出結構勻稱美觀的例字。 藝術 通過觀察,能感受“口字底”寬扁、“善”字主筆突出的形態美;在臨摹過程中體會歐體字險絕結構特點并感受點畫微妙變化,力求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與書寫素養。 文化 通過了解“善”字字源及演變,感知漢字文化的豐富性,通過嘗試書寫帶“善”字書法作品,營造樂學善學的氛圍,培養學生對書法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 學 重點 在準確讀帖分析的情況下,能總結出口字底及“善”的書寫要點,能較準確的書寫例字中的筆畫。 難點 處理好好“口字底”不封口和兩處出尖的細微用筆;處理好“善”字中長橫的提按變化及各部件之間的比例關系。 準備 1.教師集字練習;2.與練習紙同大的范字“善”;3.錄制“善”字視頻;4.米字格及作品紙 ;5.實物投影及多媒體課件。 教 學 過 程 環節 與 時間 教 師 活 動 (教 案) 學 生 活 動 (學 案) 設計意圖 (遵循原則) (教法選擇) 情 境 創 設 與 復 習 導 入 (3分鐘) 動機激發,觀察導入 帶學生重溫“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思考、總結這句話的含義。 出示帶有“口”字集字練習,引導學生觀察練習中漢字特點并分類,并對學生回答及時進行評價。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幅集字練習,大家看看練習中的漢字有什么特點? 師:你能根據口字在漢字中的位置給它分分類嗎? 師向學生介紹中國漢字中有很多帶“口”部分的字,這些口字都是教材《九成宮醴泉銘》中的字,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研究口字底在下“善”字的寫法(板書課題)。 生讀書論文字,并嘗試說出“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的意思,體會其含義。 生觀看教師寫的集字練習,發現四個字中都有口字部分。 生觀察例字并總結:集字中的“口”分別在漢字中上、下、左、右不同位置。 把唐孫過庭《書譜》中這句書論呈獻給學生,引導學生挖掘其中的內涵,溫習書法學習的精髓,同時對學生本節課的學習起提示作用。 用集字練習導入,引導學生觀察口字在漢字中的不同位置,感受漢字豐富性的同時,自然過渡到今天要學習課題。 新 知 傳 授 與 講 解 示 范 (15分鐘) 1.對比軟、硬筆書寫不同 師:對比板書“善”與”軟筆字帖“善”的寫法一樣嗎? 師小結:在書寫時要區分軟硬筆不同的寫法,硬筆遵循規范字的寫法,軟筆遵循古人的寫法,即“軟筆適古,硬筆適今”。 2.初探口字底的寫法 師按照先整體再局部的觀察順序,出示文字引導學生觀察口字底有什么特點? 師鼓勵學生進行嘗試書寫,提示學生雙姿。 展示生書寫。 師總結生的評價并進行對比示范,強化學生對口字底特點掌握,強調書寫時將橫折中轉折處的提按用筆表現出來,鼓勵學生再練一練口字底的寫法。 3.研究“善”字的寫法 (1)善字字源及演變 課件依次出現“善”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引導學生觀察甲骨文“善”字有什么特點,并根據其形象特點說說“善”字內涵。 師總結“善”本義是人眼中的羊溫馴,表示眼神安祥溫和;金文的善表示人們用語言夸張羊身上的品質,言語祥和親切;小篆承續金文的寫法;隸書將小篆筆畫做了簡單化處理。 (2)分析“善”字的特點 師過渡:楷書中的善有什么特點呢?提示學生從結構、筆畫之間的關系、用筆等方面在范字上做批注。 師對生的觀察進行肯定,并提煉學生觀察的特點:橫向間距勻,長短有別尋。 主筆突出寫,中軸偏左臨。 (3)嘗試書寫,發現書寫問題 師:請大家依據總結的這些特點,試著將“善”寫1個。 師巡視,展示一生書寫,引導生分析書寫中的優點與不足。 總結學生書寫時發現的共性問題:1.長橫作為主筆,不夠突出;2.字部件之間的比例關系體現不明顯。 (4)針對問題,直擊教學難點 出示課件,演示羊字頭、長橫、口字底之間的比例關系。 師:請大家看課件演示。 師:看完后請你把“善”字的比例關系帶入到書寫中,將“善”再寫一寫。 (5)教師示范,形成偶像 師鼓勵學生的進步,通過一遍遍臨寫,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用筆上還有待提升,請大家看老師示范“善”字,細致觀察老師對例字結構、提按變化等技巧。 生對比觀察“善”字,總結:硬筆中豎出頭和長橫挨著,軟筆中羊字頭不出頭,點撇和長橫挨著。 生觀察口字底(寬扁的倒梯形、筆畫由輕到重、左上不封口、兩處筆畫出頭呈三角形), 生分析書寫優點(左上不封口)與不足。 生看教師示范,體會橫折提按用筆。 生再次練習口字底的寫法,嘗試將提按用筆運用到自己的書寫中。 生觀察甲骨文“善”字: 生1:羊很善良; 生2:羊看人的眼神很友善; 生3:人夸贊羊。 生觀察范字并進行批注。 生1:橫向間距相等,長橫筆畫突出,兩頭粗中間細,羊字頭最后收筆在橫中線; 生2:“善”字中豎偏左。 生讀“善”書寫要訣,感受“善”字結構、占格、筆畫特點。 生嘗試書寫,師巡視,提醒生雙姿。 生觀看展示,從優點與不足兩方面進行評價,預設: 生1:橫畫間距寫的很好,主筆不夠突出。 生2:主筆缺乏提按變化。 生3:口字底寬扁特點不明顯。 生觀看課件,發現3個羊字頭約等于1個長橫的寬度,口字底比羊字頭略寬,兩個口字底約等于長橫的長度。 生再次嘗試書寫。 認真專注看老師示范,感受“善”字書寫寫的占格、提按用筆。 繁簡同識法,借助板書,引導學生觀察軟筆、硬筆不同寫法,總結“軟筆適古,硬筆適今”原則。 運用點線輔助法,由先整體再細節的觀察順序總結口字底結構、用筆特點,培養學生形成良好觀察習慣,精準觀察范字特點。 結合學生書寫,對比示范,提升書寫效果。 通過運用“漢字趣解法”講解“善”字字源字義及字體演變,引導學生深入認識“善”字內涵,教師借此環節向學生滲透德育教育,培養學生樂學善學意識。 遵循“心摹手追,擬之貴似”原則,引導學生運用點線輔助法觀察“善”字結構用筆特點。 遵循“先重結構,后重用筆”原則,運用“口訣要領法”,將“善”字書寫要點進行總結,強化學生對范字的認知理解。 課上引導學生進行嘗試書寫,同時滲透發現、感知、欣賞、觀察美的意識和基本能力,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并根據書寫問題深入研究、總結書寫方法,提高學生學習及解決問題能力。 遵循“精講多練,注重實效”原則,運用“筆畫標尺法”引導學生準確定位長橫的長度、羊字頭及口字底的寬度,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 遵循“教師示范,形成偶像”。 學 生 實 踐 與 分 享 交 流 (10分鐘) 強化要點,結合視頻,比對臨摹 再次出示書寫要點,強調在書寫時回想剛剛總結的要領書寫,如果對用筆有疑惑的可以看老師錄制視頻比對臨摹(師播放提前寫好的“善”字視頻。 師引導學生臨習完后,將范字放在自己書寫下面,看看沒有重合部分在哪里,并分析原因再次練習。 生回想總結的要點,借助教師錄制視頻進行臨寫。 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雙姿及用筆變化,并進行個別示范。 生比對書寫與范字的差異,再練習。 運用“循環演示法”,滿足學生對筆法要求。 拓 展 提 高 與 作 品 展 示 (10分鐘) 欣賞拓展,嘗試創作 師展示生書寫與范字重合率,強調達到70%的同學可以嘗試著寫幅和“善”字有關的作品,體會下寫作品的樂趣。 出示教師書寫集字作品,引導學生讀一讀,并介紹“至善”和“上善若水”的出處和內涵。 師強調書寫事項:創作時注意從上到下,從右往左,落款只需寫名字,當寫的作品比練習時字要大,注意提按用筆的代入。 生欣賞教師書法作品,讀作品內容,感受書法作品是從上到下,從右到左的書寫形式。 生寫作品,師巡視指導(提示注意作品中大小協調統一)。 向學生展示并介紹多種形制書法作品,從中依據作品內容向學生滲透德育教育。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效 果 評 價 與 歸 納 總 結 (2分鐘) 展示評價,關注實際獲得 師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書寫作品粘到黑板上,并及時表揚生的書寫,勇于嘗試,敢于書寫。 生從用筆、結構、整體是否協調等方面評價黑板作品。 通過展示評價環節,為學生提供展示機會,激發學生樂學善學。同時從側面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根據書寫效果調整教學方法。 下 節 預 設 今天這節課我們研究了“善”字的寫法,期待下節課我們能繼續用“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的觀察方法書寫土字底的字并寫好它。 板 書 設 計 一課一字 善 附: 一、中小學書法教育九三一理念 一)九大原則: 1.健康第一,寫字第二。2.軟筆寫古,硬筆寫今。3.經典為師,循序漸進。 4.點畫先學,結構為重。5.心摹手追,擬之貴似。6.教師示范,形成偶像。 7.精講多練,注重實效。8.因材施教,博精多樣。9.智慧降本,師古不泥。 二)三維目標: 1.技術目標:三要素:立姿、規范、熟練。四內涵:知識、技能、方法、過程。 2.藝術目標:三要素:靠體、字法、章法。四內涵:情感、態度、陶冶、變化。 3.文化目標:三要素:源流、形制、傳統。四內涵:感受、內化、認同、自信。 三)一個目的:普及書法教育,弘揚傳統文化 二、中小學書法教育教學廿四法 五指執筆法;坐姿懸臂法;雙鉤點畫法;單鉤結構法;漢字趣解法;典故思啟法; 教材活用法;同類歸納法;摹臨復合法;點線輔助法;筆畫標尺法;黃金比例法; 單字通關法;異體區別法;繁簡同識法;口訣要領法;通臨提高法;集字強記法; 名作再創法;同字大小法;循環演示法;優生先達法;差異資源法;班級特色法。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