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日期周次:課型:新授課課題花的結構和功能教時11、本課教學具體目標:知識與技能1)、初步學會花的解剖2)、知道花的結構和功能、傳粉和受精的過程以及花、種子和果實之間的關系。3)、知道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區別。4)、知道單生花、花序的區別。過程與方法1)、通過利用實驗工具進行觀察和解剖花的實驗過程,明白幾種花的解剖和比較觀察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感悟“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辯證觀點;了解花、果實和種子對被子植物傳種接代的重要意義,激發保護環境的責任感。教學重點:花的結構和功能。3、教學難點:傳粉和受精4、多媒體使用:PPT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學內容互助活動設計意圖引入1、播放PPT:一組花的圖片、一段視頻《開花》。設問:春天來了,百花齊放。花總給人一種美好的感覺,你知道植物開花的有關知識嗎?。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探討的問題。1、師友欣賞五彩繽紛的花并積極思索老師提出的問題。1、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一、花的結構和功能1、請學生在白紙上畫出自己心目中的一朵花的結構圖。2、設問:你知道要花好一朵花的結構關鍵是什么?3、播放桃花結構解剖的實驗視頻。設問:1)、解剖花的順序怎樣的?結合教材上花的結構圖,用解剖桃花的方法用鑷子按由外向內的順序將花的各結構取下,并粘貼在白紙上、注明各部分結構的名稱4、交流你們解剖的成果:你解剖的花有哪些結構?每一結構有什么作用?教師總結:花的結構--------花柄和花托------支持作用花蕊----------------繁殖5、你畫的花的結構與你所觀察到的花的結構有什么區別?出示:形態各異的花冠你知道花冠有什么作用嗎?畫花師友思考交流3、師友互助解剖花的結構并將各結構粘貼在白紙上并注明結構名稱4、師友討論交流并認真聽講5、師友觀察思考和交流1、了解學生對花的認識。2、培養學生的思考交流能力。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通過解剖對花的結構有個感性的認識。4、培養學生思考交流的能力。認識的花的結構的功能。5、培養學生觀察、思考交流能力。2、花的種類1、出示:一朵黃瓜花的圖片仔細觀察:這朵花與我們前面學習的桃花的結構有什么不同?教師總結:花的種類單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雄蕊兩性花:一朵花中不但有雌蕊而且有雄蕊。雌雄同株---雌花和雄花著生在同一植株上。雌雄異株---雌花和雄花分別著生在兩棵植株上1、師友觀察分析交流1、培養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知道單性花和兩性花的區別。3、花序出示:郁金香和菊花圖片仔細觀察:這是一朵花嗎?教師總結:花序-------大多數植物的花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在花軸上的方式花序的種類:總狀花序穗狀花序傘形花序傘房花序頭狀花序仔細觀察:這些花序有什么作用?1、師友觀察思考并交流1、培養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思考問題的能力。4、傳粉和受精播放蜜蜂采蜜的視頻設問:你知道它們在干什么?2、設問: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傳粉的過程嗎?播放:傳粉的視頻教師總結:傳粉----指雄蕊的花粉被傳送到雌蕊的柱頭上的過程。自花傳粉--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頭上。異花傳粉--一朵花的花粉被傳送到另一朵花雌蕊柱頭上。3、你知道不同植物的傳粉媒介一樣嗎?教師總結:根據傳粉媒介不同將植物的花分為蟲媒花和風媒花那么,這兩種花有什么不同呢?完成表格風媒花和蟲媒花特征的比較4設問:那么植物為什么要傳粉呢?播放受精的視頻你知道什么叫受精?受精的結果是什么?受精------精子和卵子結合的過程受精結果胚發育成種子子房發育成果實1、師友思考與討論并交流2、師友學友觀察思考交流傳份的過程。3、師友討論交流并完成表格師友觀看視頻思考交流1、培養學生思考交流能力。2、培養學生總結歸納能力。知道傳份的含義以及傳份的種類。3、讓學生知道蟲媒花和風媒花的區別。3、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能力。二、思考與討論1、如果一朵花的雌蕊被動物吃掉了還能發育成果實嗎?為什么有的黃瓜花可以結出果實,有的不能?2、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的植物,哪一種對環境的適應力更強?為什么?3、你知道,在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什么?為什么?4、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師友思考討論交流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作業布置:1、練習冊:P1填空題5、7;判斷題---3P3填表格2;連線題P4填圖花的基本結構反思重建:本節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比較難理解,所以整節課我主要采取視頻播放的形式,是抽象的知識直觀化,這樣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得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主意力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對學生來說花再熟悉不過了,所以為了避免發生“花誰不知道,有什么好學”的思想的產生,因此,我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畫一朵你心中的花的形式來了解學生對花了解的一個基礎情況,同時設問:畫好一朵花的關鍵是什么?的討論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命科學教學的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產生新的問題,教師只起到引導作用,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同時讓學生充分利用教材來分析老師提出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最好通過思考與討論讓學生真正地學以致用。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對這部分知識的短期掌握情況較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