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案例第五章生態系統第二節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生態系統的組成教學設計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界,人所需的能量和物質都是由大自然提供的。所以我們不僅不能獨立于這個自然界,更不能破壞自然界,而應與自然界和諧共存、持續發展。本節課將通過在課堂上的觀察、思考、討論,使學生了解生態系統的概念,生態系統的成分,培養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的能力。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生態系統是有哪些成分組成的;理解一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的關系。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討論,使學生明白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能解釋食物鏈、食物網等相關概念。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與和諧,使學生了解生物、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生態系統的概念;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一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的關系。教學難點:生態系統、食物鏈、食物網。教學方法:引導-討論法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復習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種群的概念種群的數量變化規律回憶回答新課導入:(教師采用啟發式的提問形式)在節假日中,許多人都想乘此機會到大自然中去,擁抱大自然,與大自然來個親密接觸,從而放飛自己的心靈,舒展一下疲憊的身心。同學們,假如你現在正置身于優美的環境中時,你會看到什么呢?你會聽到什么呢?你又會想到什么呢?這時候,你會想到過這些環境中的各種生物之間的關系嗎?有沒有想過這些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的關系呢?其實它們之間的關系就象一張無形的大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領略,一起來暢游這張奇妙的“生命之網”。請同學們把書本打開(P83)。(略)微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溪水淙淙,蟲鳴鳥唱。第二節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一、生態系統的組成1、生態系統(板書)2、生態系統的成分(板書)(教師采用多媒體演示與板書相結合的形式)首先我們一起來探討生態系統的含義。生態系統是什么呢?我們知道生物和環境是統一的整體,就像我們校園內的池塘一樣。其實一片樹林、一塊農田、一塊山地、一個池塘、一個小花園、還是廣闊的沙漠、海洋、甚至整個地球,都可以看成是一個個生態系統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什么叫生態系統嗎?很好!了解了生態系統的基本概念之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究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那么生態系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下面讓我們來觀看大屏幕(點擊),并分組討論下面的問題:這是一個池塘生態系統,它有哪些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這些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分別扮演什么角色?看哪個小組討論的最熱烈,討論的結果最準確。每個小組的同學可以以卡片上的結構來想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生態系統中植物、動物、微生物分別扮演什么角色呢?現在請一個小組的同學來扮演一下這些角色。大家掌聲歡迎!(鼓掌)同學們剛才分別扮演了植物、動物、細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強調了它們的作用。那么它們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呢?(點擊)同學們請看大屏幕。可以用這一圖解來表示它們的關系:生產者能制造有機物為消費者提供食物和棲息場所,消費者對于植物的傳粉、受精、種子傳播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能夠將動植物的遺體和排出物分解成無機物,而這些無機物又被生產者利用,這充分說明了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是:(停頓)請學生回答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幾條練習,來鞏固一下剛才所學的內容拓展:你們的父母每天上班勞動,創造價值;農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辛勤勞動收獲著果實,那么他們是生產者嗎?可以這樣理解,其實人是社會意義上的生產者,而植物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生產者閱讀、思考、回答問題所謂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范圍內,所有的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觀察、討論、分析陽光、空氣、水、土壤等有一些藻類、浮萍、蓮、蘆葦等植物,有蝦、小魚、大魚等動物,還有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扮演、講述以后再請另一個小組扮演。植物是生產者,能進行光合作用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這些有機物不僅為植物自身的生長、生殖提供營養物質和能量,而且也是人和動物的食物來源,所以把它們叫生產者。動物是消費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它們的生存必須直接或間接的依賴于綠色植物,所以把它們叫消費者。以動植物為食的動物和人也是消費者。細菌、真菌是分解者它們能將動植物的排出物和遺體所含的有機物逐漸分解成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中被綠色植物重新利用。如果沒有分解者,動植物的遺體殘骸就會堆積如山,生態系統就會崩潰。預設答案: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缺一不可不是(或是)因為在地球上只有植物才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它們才是生產者二、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板書)1、食物鏈2、食物網大家一定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成語,它揭示出生物之間存在著什么關系呢?我們知道草,兔,鷹之間的聯系嗎?這就是食物鏈,(點擊)大屏幕上出現那么誰可以告訴大家什么叫食物鏈呢?(點擊)例如草—兔—狐—狼。讓學生之間交流并舉例請同學們觀看大屏幕圖,這是一個草原生態系統。請你們用箭頭把消費者和生產者連接起來。注意:每一條食物鏈的起點必須從生產者(植物)開始,箭頭要指向捕食者。我先做一個示范,(點擊)好,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連接其他生物,看哪些同學連得又快又好在黑板上寫下幾種生物的名稱,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上演示一下分析(點擊)其實連出幾條食物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兩個注意點。大家看這幅圖像什么?在生態系統中各條食物鏈并不是彼此分離的。例如:小鳥不僅吃昆蟲,也吃野果。野兔不僅被狐貍捕食,也其他肉食動物捕食。因此,許多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形成了一張無形的網絡,這就是食物網(點擊)在食物鏈和食物網中,一種生物數量的變化往往會引起其他生物數量也發生變化。在這張網中,假如蛇的數量大量減少,哪些生物的數量可能會發生變化?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在研究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我們自己在食物網中處于什么位置呢?請同學們課后探究一下我們在食物網中的位置好不好?捕食關系鷹吃兔,兔吃草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的一種聯系就叫做食物鏈討論并回答看書連線,討論連線像一張網老鼠的數量可能會增加,鳥的數量也可能會增加,昆蟲的數量可能會減少等小結生態系統的概念、組成食物鏈和食物網作業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練習題(P16)課堂練習題請你用直線將下列有所屬關系的名詞連起來:水草生產者魚藻類消費者細菌獅子分解者人2、下列屬于生態系統的是()A.一群羊B.一只貓C.一片森林D.一窩小雞3、在生態系統中陽光、水分屬于()A.生產者B.消費者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4、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屬于生產者的是()A.水草B.鯉魚C.螺螄D.浮游生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