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城市環境保護一、設計意圖《城市環境保護》是八年級生命科學第六章“城市生態”中第一節“城市生態與城市環境保護”下的一個內容。學生在學習了“生態系統”以及“城市生態系統”之后,了解了城市生態和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區別,人類的活動給城市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本節課回顧和進一步了解了大氣和水環境的保護,重點在于城市垃圾的處理,結合上海發起的城市垃圾分類的活動,使學生明白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并通過垃圾教具,學生親手進行分類,這樣既有感性認識,又有理性的知識,同時讓學生養成“5R”意識,以達到上海市提出的“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環保目標。現代生物技術在城市環境保護中的應用,是學生比較陌生的,通過一些實例,結合上海市對蘇州河的治理以及“生物塑料”的應用,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對生命科學的熱愛和求知欲。二、教學目標1、學生通過閱讀資料,知道上海的大氣和水環境現狀及保護情況2、通過PPT圖片觀察,知道城市垃圾的處理過程及上海市城市垃圾處理的目標3、通過垃圾分類的活動,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垃圾分類,能認識到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提升對上海環境保護的關注度和責任感,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4、觀看小視頻,了解現代生物技術在城市環境保護中的應用,激發對生命科學的熱愛和求知欲。三、重點、難點重點:如何進行垃圾的分類處理難點:1、如何進行垃圾的分類處理2、現代生物技術在城市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四、教學準備1、自制垃圾桶和垃圾教具2、PPT制作?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出示多媒體1、(潔凈美麗的城市街道)出示多媒體2、(被垃圾淹沒的城市)提問:1、你向往生活在哪座城市?為什么?2、生活在污染的城市會怎樣?思考并回答:從向往的城市入手,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一、城市環境保護的任務提問:保護城市環境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做?出示多媒體:1.保護人體免受病原微生物、有毒化學品的傷害2.不使人受到被污染的空氣、水等的刺激和傷害3.保持生態穩定和保護自然資源思考、討論二、城市環境保護的措施(一)城市的大氣和水環境及其保護1.(大氣環境)出示上海上空提問:為什么現在上海上空的能見度那么低?有哪些污染?提問:(1)PM2.5是什么?有哪些危害?(2)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3)提出建議(個人和社會兩方面)學生思考并回答:PM2.5通過所見所聞和日常經驗討論,了解大氣現狀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2.(水環境)出示蘇州河照片出示問題:蘇州河水質污染的原因政府治理措施閱讀書本并回答問題在了解蘇州河的治理后明白自己該怎么做(二)城市垃圾的處理1、垃圾的危害:提問:你知道我們每天產生的垃圾去哪了嗎?介紹:垃圾的危害出示PPT:老港垃圾填埋場介紹垃垃圾的生命以及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思考并回答用實例讓學生意識到垃圾的危害,喚起他們垃圾分類的意識2、垃圾的分類提問:垃圾里有那么多的寶藏,我們應該怎樣處理生活垃圾呢?提問:你知道怎樣進行垃圾分類嗎?出示圖片:校園新裝雙筒垃圾桶提問:你能根據垃圾箱上的標注,舉例說明哪些垃圾屬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屬于不可回收垃圾嗎?出示垃圾實物進行“給垃圾找個家”的游戲糾正錯誤分類播放垃圾分類廣告提問:不可被回收的垃圾是否一定不能被利用?例如,香蕉皮、蘋果核、魚骨頭、菜葉、枯枝落葉、雞蛋殼等還能被利用嗎?學生回答:分類回收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學生上臺進行分類思考并回答:可作為飼料或堆肥通過參與垃圾分類的游戲,學會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3、上海垃圾管理目標提問:假使我們生活中所產生的垃圾都可以回收利用,我們是否可以不用控制垃圾的產生量?為什么?出示5R生活方式PPT思考并回答:(三)現代生物技術在城市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城市環境保護,不僅需要政府的支持,民眾的參與,現代生物技術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多媒體展示實例:1、細菌處理污水2、“生物塑料”的應用學生聽講讓學生理解,社會推動了生物技術的發展,生物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三、課堂小結總結:通過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做?談收獲加深對本節內容的理解,升華學生的環保熱情,對城市美好生活展望。六、教學反思本節課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達成了預期的教學效果,通過學習,學生了解了城市環境保護的任務,學會了垃圾的正確處理方式,知道了現代生物技術在環保中的重要性,欠缺之處在于課堂亮點不多,教學氛圍不夠活躍,學生的參與度還不夠,今后一定多聽多看優秀教師的教學案例,改進自己的不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