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教材分析“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初中生物八年級(下)第三章“生物的進化”中的第一節的內容。談到生物的進化,自然要先探討有關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可以說本節課是本章的重點,這樣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但本節的內容與傳統的教科書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開放性和伸縮性,這無疑加大了教學的難度。因此我在教學中應緊扣課程標準,抓住重點,突破難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通過一定的資料向學生提出了生命起源的幾種不同觀點,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便能幫助學生順利理解教學內容,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二、學情分析生命起源的知識一直是學生感興趣、想探索的一個問題。學生在小學就接觸過關于生命起源的相關知識,但對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樣出現的卻不甚清楚。所以,讓學生課前進行了材料的收集,并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讓學生在此基礎上能進一步科學的認識生命的起源。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不迷信權威、敢于質疑的思維品質,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關于生命起源的有關假說。三、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關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過程2、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運用證據進行推測的科學方法。(2)通過不同觀點的介紹,培養學生的開放性和發散性思維的方法。(3)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體協作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通過對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討,培養求知和敢于懷疑的品質。(2)在課堂滲透無神論的世界觀,進行尊重熱愛生命的教育。(3)增強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積極探索科學的精神和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四、教學重點、難點重點:關注關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難點:“化學起源說”中關于生命起源的過程五、教學準備教師:①收集有關生命起源的資料和教學錄像短片。(收集有關生命起源的各種信息,特別是最新的報道。)③教師準備好學案④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以組為單位,通過圖書館、互聯網、報刊媒體等渠道搜集有關生命起源的各種信息觀點,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種觀點,特別是最新的報道六、課時按排1課時七、教學過程設計教學過程教師的主導活動學生的主體活動過程方法創設情景,導入新課談話2017年4月20我國“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成功,若讓你站在天舟一號看我們的家園地球是什么樣子?回到地球展示美麗的生物圖片地球上最初并沒有生命。那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就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地球生命起源的問題。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學生聽講欣賞并進行質疑通過設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導入本節課題,進入新課的學習。同時激發愛國情感二、學習新課——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命起源的不同推測觀點關于這個問題,我們的祖先曾經有這樣的傳說。——“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那么,今天的科學家們對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見解呢?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將各組收集到的關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的資料進行交流、匯報,推測判斷一:“神創論”你們相信這種說法嗎?理由是什么?結論:神創論的觀點是完全不正確的。推測判斷二:自然發生說有的科學家認為生物是從非生物環境中自然發生出來的。我國古代認為有:腐草化螢腐肉生蛆淤泥生鼠等.這個觀點能證明生命是自然發生的嗎?并提問:“肉湯中的微生物是不是肉湯自己產生的?”認識科學推測: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推測推測判斷三:化學起源說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討論交流:1、分析原始大氣中有哪些主要成分?2、地球上原始大氣的成分與現在的大氣成分有什么明顯的不同?3、你認為原始地球上存在生命嗎?請說出你的理由。播放有關原始地球和原始海洋的景觀錄像片,然后配合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分析、討論:①資料描述的是什么現象?②這種情況是科學家自己看到的嗎?③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嗎?為什么?④原始地球和現在的地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⑤現在的地球會不會再形成原始生命?⑥原始海洋是怎樣形成的?原始地球上形成生命有沒有科學依據呢?我們看看米勒是怎么回答的?并思考問題:1.米勒實驗中運用了哪些氣體?2.米勒實驗中火花放電模擬了什么?3.米勒實驗中合成了什么物質?4.分析米勒的科學實驗驗證明了什么?學習結論:米勒實驗證明了化學進化論中,從無機小分子物質→有機小分子物質是有可能實現的。那么從有機小分子(氨基酸)有機大分子(蛋白質)有沒有可能呢?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結論:通過介紹結晶胰島素的合成可以理解從有機小分子(氨基酸)有機大分子(蛋白質)是完全可能的。我國在探索生命起源問題上的成果,走在世界前列。我國的這些成就,不是模擬實驗而是人工合成,為將來人工合成新的生命物質,改造和創造生命,都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然而,目前由有機大分子物質到多分子體系再到原始生命的進化過程,人們還沒有找到科學的證據。許多科學家推測在原始海洋當中形成了原始生命。學生分組進行資料交流,了解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學生代表講述“上帝造人”及“女媧造人”的故事,全班學生做出推測判斷不相信。因為沒有確鑿的科學證據,只是神話傳說。人類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學生聯系教材及前面所學巴斯德實驗說明生命不是自發產生的,而是來自瓶外。從而證明“自然發生論”是不可信的。學生閱讀教材理解學生介紹展示:原始地球的情況:學生的推測判斷H2O、H2、NH3、CH4、CO2、H2S;現在的大氣成分中有氧氣,而原始的成分中沒有氧氣。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因為原始地球上沒有生命存在的環境條件。學生觀看觀看視頻分析、討論問題學生小組代表交流學生小組討論推測得出;甲烷、氨、氫、水蒸汽等氣體閃電多種氨基酸原始地球上盡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構成生物體的小分子有機物。介紹結晶牛胰島素發現歷史和我國首例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的資料 學生交流達成共識介紹奧巴林實驗本環節是這節課的重點環節,通過采用教師引導、講解與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培養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運用證據和邏輯作出推測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推測,發散思維的能力。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不迷信權威、敢于懷疑的思維品質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三、其他科學推測推測判斷四:“宇生說”播放隕石證據,引導學生推測,體現科學的開放精神學生進行推測總結出宇生說認同科學的不斷發展及開放精神四、課堂小結讓學生小結本節內容,鼓勵同學們今后繼續探索生命的奧秘。回顧小結本節的有關內容引導學生不斷探索,尊重愛護生命五、考考你課件出示練習題進行練習,交流答案。及時總結并通過練習,鞏固學生對生命起源的知識理解八、板書設計第三章生物的進化第一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推測1、神創論2、自然發生說3、化學起源說4、宇生說二、化學起源說無機物有機物小分子有機物大分子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