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說出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及面臨的威脅。 說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通過閱讀資料,分析生物多樣性衰減的原因。 4、查閱資料,區分自然保護區所屬的類型及重點保護的對象。 (二)能力方面 運用類比遷移等方法,認識如何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通過教學讓感受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危機,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意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生物的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原因。 2、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二)教學難點 理解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意義,人類活動與生物多樣性遭受危害之間的關系。 三、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本課時是義務教育教科書八年級《生物》(人民教育出版社)上冊,第六單元第三章的內容。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只有維持生物多樣性所依賴的青山綠水、藍天沃野,才能使人類世代繁衍,生生不息。本章 《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從生物多樣性對于維持生物圈的生態平衡、提高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入手,提出了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通過兩個資料分析,揭示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危機,進而提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必要性和迫切感。為了遏制生物多樣性銳減的趨勢,教材的最后一部分內容呈現了人類從保護生物多樣性出發采取的部分措施,通過學習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對物種豐富的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此感情基礎上,將保護生物多樣性轉化為內在的主動意識,樹立保護環境、珍惜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學生上節學習了《認識生物的多樣性》的有關內容,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生物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本章特別注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達到提高學生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公民意識,增強學生保護生物、保護環境的自覺性,積極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和行動中來的目的。 四、教學準備 1、教師:全面準確理解教學內容,收集相關圖片資料,認真備課,制作多媒體課件。 2、學生:課前預習本節教學內容,收集我國珍惜動植物資料的圖片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標語。 五、教學方法: 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以問題情境為媒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進行探究,通過文字資料的閱讀、視頻資料的觀看,學會處理信息,積極思考,合作交流從而解決問題,增長知識和才干,發展健全的個性。 六、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資料:江豚) [提問] (1)認識這段視頻中的動物嗎?(2)看了這段視頻,你有什么感想? 利用PPT播放洞庭湖連續發生江豚死亡事件的組圖,講述洞庭湖連續發生江豚死亡的事件。 [提問] 看了這段新聞,你心理又有什么感受? 學生認真觀看并辨認。 [回答] 江豚 愉快、興奮 [回答] 惋惜、難過 通過兩段對比鮮明的材料,讓學生體驗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激發學生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愿望和求知欲。 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 及其原因 讓學生快速閱讀P110想一想,議一議的內容,思考并回答白鰭豚滅絕的主要原因! 教師引導學生觀看我國部分珍惜動植物的演示文稿,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我國的生物多樣性面臨嚴重的威脅,部分也瀕臨滅絕的邊緣。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提問】 1.什么原因加速了物種的滅絕? 2.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主要因素都有哪些呢?(引導學生閱讀P112資料分析,歸納總結原因) [小結] 人類的活動加速了物種滅絕的速度,使生物的多樣性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引導學生通過對白鰭豚生活環境的思考分析得出長江水質污染是主要原因,此外水利工程,航運、采沙及有害漁具也有重要影響。 學生提供觀看演示文稿歸納總結出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重要原因是 生態環境的改變和破壞、(亂砍濫伐、亂捕濫殺)環境污染、掠奪式開發和利用、外來物種的影響。 通過對動物滅絕原因的思考,激發學生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愿望。 強化學生對生物多樣性面臨嚴重的威脅的認識,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做鋪墊。 保護 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提問】 那么該如何對生物進行保護呢? 讓學生快速閱讀P113——114內容 自主總結。 1、自然保護區的概念 2、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引導學生對各組的表現及交流的信息進行質疑和評價,對各個學生的表現進行反饋。) 小組討論,班級討論,提出方案: 1、就地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 2、遷地保護──建立遺傳資源種質庫、動物園等。 3、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制定法律法規。 一方面建立自然保護區,另一方面開發環境旅游等,讓農民的生活好起來,使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和諧發展。 引導學生交流、歸納保護生物的主要措施。 通過課堂辯論,引發學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如何才能合理有效的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同時使學生明白,保護生物并不意味著人類的退出,而是要力爭人類與生物在共有的家園和諧共處。 課堂小結 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總結。 總結本節重要知識點 加深記憶、理解 七、板書設計 第三章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一)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的主要原因 1、亂砍濫伐; 2、亂捕濫殺(偷獵、偷采); 3、環境污染; 4、外來物種入侵; (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1、就地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 2、遷地保護──將某些瀕危物種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 3、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植物種子庫、動物精子庫等); 4、法律法規保護和管理——制定法律規范,加強法制教育。 八、課堂練習與鞏固 具體見PPT課件 九、作業布置 1、完成配套練習相關內容。 2、四人一組設計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手抄報,班級內交流展示。 十、教學后記與反思 本課教學不僅在于讓學生了解生物多樣性知識,更在于讓學生對生物多樣性的現狀產生危機意識,從而幫助學生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真正把保護生物多樣性落實到宣傳和付諸于行動上。 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全球關注的重大問題,這方面的資料信息比較豐富,所以借助互聯網資源,把一個個生動形象的視頻,觸目驚心的畫面、新聞報道等素材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在學生面前,豐富了教材的課程資源。使學生產生情感的震撼與升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關愛生命、自覺保護珍稀動植物資源的意識會潛移默化地形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