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課件(22張PPT)+教案+教材習題+圖片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課件(22張PPT)+教案+教材習題+圖片素材

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了解遣唐使、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經等史實,思考并認識外交的開放與唐朝國力強盛之間的關系。
2.識讀《日本唐招提寺內的鑒真塑像》《玄奘西行與回國路線圖》,獲取有效歷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
3.學習鑒真為實現目標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東渡日本遠播中華文化的品質,學習玄奘西行和譯經追求真知的精神﹔感受開放交流、包容吸收外來文化對于世界各國文明發展的重要作用。
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行。
玄奘西行。
同學們,今天我們將學習第4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大家先聽兩段音樂。
多媒體播放音樂導入新課,板書寫標題
: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提問:《聰明的一休》是哪個國家的人?
日本
(2)提問:《西游記》中的唐僧最后在哪里取得真經?
天竺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就和這兩個國家有關。
現在請一位同學來展示導學案,大家一起訂正一下。板書寫:一、遣唐使注音
知識點1
遣唐使
接下來,我們學習第一個知識點“遣唐使”,那么,什么是遣唐使呢?就是日本派遣到中國學習先進文化的使節。同學們看這張地圖——
1.(多媒體展示《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找出日本和天竺
提問:從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出唐朝時與中國交往的國家和地區還有哪些?新羅、波斯。
當時的人怎樣從日本來中國呢?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乘船來。而去天竺,既可以從廣州出發走海路,也可以從長安出發,一路西行,通過陸上絲綢之路最后到達目的地。唐玄奘走的就是這條路。
這些四通八達的道路說明唐朝交通狀況如何?(交通發達、便利)
便利的交通使周邊各國的使臣和商人前來中國成為可能。(多媒體展示《建寧旅游圖》)例如現在我們建寧空氣清新,風景優美,今年又被評為全一旅游縣城,來建寧的旅客很多,他們既可乘坐便利的高鐵,也可以通過便捷的高速公路來。
(多媒體展示《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
從圖上可以看出日本是一個島國,是我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從漢代開始就與我國正式交往,唐朝時期的前后200多年間,日本天皇先后19次派出遣唐使團到中國,有時還親自到海邊為他們送行;遣唐使團先后2500多人冒著生命危險,舍身渡海到達中國。那么,日本為什么付出這么大的代價派遣唐使來中國呢?(為了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他們向我們學到了什么呢?
2.(多媒體展示圖片)(文字、建筑、服飾)副板書:唐招提寺(鑒真建造、有鑒真坐像)
除此之外,根據同學們的預習,你們還能說出唐文化對日本哪些影響?
(先進的制度、
天文歷法、典籍、書法藝術、建筑技術等。)
可以說從政治到社會生活,唐文化對日本都有深遠的影響,即使是今天我們走在日本的街市,都會有一種似熟悉的感覺。
3.
(多媒體展示圖片)現在我們一起來整理遣唐使的相關知識。
其實,在中日交往中,不只是日本向唐朝派遣使節,唐朝赴日本去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響的就是唐玄宗時期的著名高僧鑒真。我們來觀看兩個視頻,然后清同學們結合課本,完成表格。板書寫:二
、鑒真東渡和玄奘西游注音
知識點2
鑒真東渡和玄奘西游
1.(多媒體展示鑒真東渡和玄奘西游)
2.小組合作:結合課本,完成表格
3.我們從他們身上能學到哪些可貴的品質呢?
堅持不懈、不怕苦、意志力堅強、目標明確。
合作探究
1.唐朝中外文化頻繁交流的原因和影響:
原因:(1)唐朝的全面繁榮;
(2)唐朝較為開放的政策;
(3)唐朝發達的對外交通發達(陸上、海上絲綢之路)。
唐朝國家安定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對各國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較開放、寬容的對外政策給各國友好交流提供了機會。陸路和海路交通比過去發達,為中外相互往來創造了條件。
影響:(1)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2)促進了文化的繁榮。
可見,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對于世界各國文明發展都有重要作用。
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得到了哪些收獲?中日、中印友好往來。
唐朝這個強盛的國家具有強大的輻射力和吸引力,得到世界各國的尊重乃至仰慕,所以我國要努力提高經濟文化水平,堅持對外開放,鼓勵交流,尤其是在我國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的現在要多學習它們的優點才會進步。
完成對應練習
本課要達到的教學效果是要讓學生明白今天的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時期,我們能從唐朝的對外交往中得到很多啟迪。第一,我們必須具備安定團結的、穩定的政治局面,堅持對外開放政策;同時,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提高經濟文化水平,這樣才有條件投入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中。第二,我們必須學習唐朝廣博的胸懷,在傳播先進技術的同時,也善于吸收他國之長,為己所用,有容人之度量。(共22張PPT)
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第4節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CONTENTS
1
學習目標
2
新課導入
3
新課講解
4
課堂小結
5
當堂小練
6
布置作業
學習目標
1.了解遣唐使的含義及唐朝時期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2.知道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經的基本史實,總結鑒真與玄奘的共同之處。
3.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頻繁的原因和影響。
新課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將學習第4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大家先聽兩段音樂。多媒體播放音樂導入新課
(1)提問:《聰明的一休》是哪個國家的人?
(2)提問:《西游記》中的唐僧最后在哪里取得真經?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就和這兩個國家有關?,F在請一位同學來展示導學案,大家一起訂正一下。
新課講解
一、遣唐使和鑒真東渡
遣唐使
背景
唐朝時期,中國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頻繁
含義
日本派遣到中國的使節,當時稱為“遣唐使”
目的
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
概況
①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幾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
②跟隨使節來華的,還有很多留學生和留學僧等
影響
他們把唐朝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筑技術等傳回日本的奈良參照長安規劃建設日本,對日本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新課講解
2.
鑒真東渡



項目
遣唐使
鑒真東渡
不同點
目的
學習唐朝文化
傳播唐朝文化
方向
日本學習中國
中國幫助日本
人員
使節、留學生、留學僧
鑒真及隨行人員
相同點
顯示了唐朝文化的輝煌燦爛和其在世界的領先地位
遣唐使和鑒真東渡的異同
在上海世博會日本館里,有一個以“遣唐使”為中心的展區。下列關于遣唐使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唐朝時期有十幾批遣唐使來訪
B.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是和親結盟
C.很多留學生和留學僧跟隨遣唐使來華
D.把唐朝先進的制度等傳回日本
B

典例分析
新課講解
【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為了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幾批遣唐使團,很多留學生和留學僧跟隨遣唐使來華,把唐朝先進的制度等傳回日本。遣唐使對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和促進中日友好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是學習唐朝的先進文化,并非和親結盟,故B項正確。
二、唐與新羅的關系
新課講解
2.雙向交往
(1)新羅方面
①新羅強盛以后,派遣使節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文化。
②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③新羅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舉制選拔官吏,還引入了中國的醫學、天文、歷算等科技成就。
1.背景: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和隋唐往來頻繁
新課講解
(2)唐朝方面:
朝鮮半島的音樂傳入中國,不僅在唐朝宮廷演出,而且廣泛流行于民間。
新羅是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和隋唐往來頻繁。下列相關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B.新羅引入了中國的醫學、天文等科技成就
C.新羅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D.唐朝的音樂傳入新羅,并廣泛流行于民間
D

典例分析
新課講解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朝鮮半島的音樂傳入唐朝,并廣泛流行于民間。故D項表述不正確,符合題意。
新課講解
三、玄奘西行
1.背景:
唐朝與天竺有頻繁的交往。
2.時間:
貞觀初年。
3.玄奘的經歷
(1)西行取經: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經,不畏艱險,歷經磨難,經過4年的長途跋涉到達天竺。
(2)天竺游學:玄奘遍訪天竺的名寺,研習佛法,曾在佛學最高學府那爛陀寺游學,成為遠近聞名的佛學大師。
(3)譯經生涯:10多年后,玄奘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此后主持譯經工作。
新課講解
4.玄奘的貢獻
(1)為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2)根據他的口述,由弟子記錄成書的《大唐西域記》,記載了他游歷過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山川風物及社會習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



唐朝對外交流頻繁的原因
1.唐朝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為對外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2.唐朝國力強盛,政治、經濟、文化發達,對周邊國家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
3.唐朝統治者推行開放的對外政策,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在中國長期居住,和中國人通婚或在中國做官。
4.唐朝有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必要的客觀條件。
變式提問:唐朝對外交流頻繁的因素有哪些?



唐朝對外交流的影響
1.在中外交流中,唐朝先進的政治制度、文化技術等不斷外傳,極大地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
2.唐朝吸收外來優秀文化,促進了自身的發展。通過對外交流,唐朝學習了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科學文化,進一步促使唐朝經濟文化的繁榮,也豐富了人民的經濟文化生活。
變式提問:唐朝對外交流有何歷史意義?



項目
鑒真東渡
玄奘西行
不同點
目的地
日本
天竺
方式
結伴
獨行
是否歸國


目的
傳播中國文化
求取佛經精義(學習他國文化)
相同點
都是唐朝高僧;都歷經磨難;都促進了唐朝的對外交流
鑒真東渡與玄奘西行的異同
唐朝時對外交往頻繁,其中能夠印證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實是(

A.玄奘西行
B.鑒真東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張騫出使西域
A

典例分析
新課講解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貞觀初年,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經,不畏艱險,歷經磨難,經過4年的長途跋涉到達天竺。他遍訪天竺的名寺,研習佛法,曾在佛學最高學府那爛陀寺游學,成為遠近聞名的佛學大師。而在玄奘西行前,國人稱印度為天竺,后玄奘譯為印度,并逐漸流行,故A項正確。
課堂小結
當堂小練
1.“日本前后共任命19次遣唐使團,成行15次。另外還有10次非正式的日本使者,唐朝也10次派使團訪問日本。遣唐使團成員早期200人左右,后期多達500人。”這段材料不能說明的是(
)
A.唐代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輻射鄰近國家
B.唐朝兼收并蓄的對外政策,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與發展
C.日本遣唐使團次數多,規模大
D.通過吸收盛唐先進文化,日本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
D
當堂小練
2.鑒真東渡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這表述的是鑒真東渡日本的(
)
A.背景
B.目的
C.性質
D.影響
D
3.唐朝時,蔬菜品種日益豐富,出現了原產于印度的刀豆、尼泊爾的菠菜等。這一現象說明唐朝對外貿易頻繁。其中,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的是(
)
A.天竺
B.日本
C.新羅
D.波斯
C
當堂小練
4.唐朝的繁榮與開放在很大程度上與中外交流有關。以下最能表明中國人向外國學習的是(
)
A.玄奘西行
B.新羅商人來中國經商
C.鑒真東渡日本
D.遣唐使來華
A
請完成對應習題
布置作業(共2張PPT)
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材習題
教材習題
-問題思考(見教材P21)
參考答案:8世紀以前,日本使用漢字作為
鑒真東渡和玄奘西行都經歷了千辛萬苦
表達記述的工具。唐朝時,隨遣唐使來華的留
他們是如何面對重重困難的?
學生吉備真備和學問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
申題指導:解答本題首先要知道鑒真東渡
利用中國漢字標音表意的基礎上,創造了日文
和玄奘西行的概況,其次根據他們遇到的困難
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動了日
分析其體現的精神
本文化的發展。同時,日文的詞匯和文法也受
參考答案:鑒真東渡,前后6次,用了12年
到漢語的影響
困難重重,但他百折不撓,矢志不渝,終于成功
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議一議:這
玄奘西行路途遙遠,但他不畏艱險,歷經磨難,
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圖片略)
為追求真理,堅韌不拔,意志堅定
參考答案:大食人俑、東羅馬金幣、非洲黑
人俑等文物反映出唐朝與阿拉伯地區、歐洲和
課后活動(見教材P22)
非洲都有交往
1.日本文字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它
3.嘗試查閱資料,看看同一時期的歐洲、非
們的創制,與漢字有直接關系。請查找相關材洲和美洲,處在怎樣的發展水平。
料,加以說明
參考答案: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丰市| 鞍山市| 扎囊县| 四川省| 高台县| 原平市| 屯门区| 信宜市| 勐海县| 汉源县| 蕉岭县| 潢川县| 民乐县| 无极县| 万山特区| 安福县| 资兴市| 沈丘县| 陈巴尔虎旗| 舟山市| 定南县| 皋兰县| 岗巴县| 荔浦县| 铅山县| 建湖县| 广宗县| 长治县| 柏乡县| 会理县| 电白县| 寻甸| 泸西县| 崇义县| 芮城县| 郯城县| 南雄市| 邛崃市| 中江县| 香河县| 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