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1.小明同學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時,在視野中觀察到了清晰的紅細胞,但沒有發現白細胞,他再采用下列哪一項操作最有可能找到白細胞()A.換用高倍物鏡B.換用凹面反光鏡C.移動永久涂片D.調節細準焦螺旋2.如圖為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到的人血永久涂片,有關敘述錯誤的一項是()A.血液中含量最多的血細胞是①B.③所指的細胞具有防御保護功能C.當人體內出現急性炎癥時,細胞②的數量會明顯增加D.輸血時主要考慮細胞①是否出現凝集現象3.用顯微鏡觀察人血涂片時,具有細胞核的是()A.紅細胞B.血紅蛋白C.白細胞D.血小板4.用顯微鏡觀察人的血涂片時,視野中細胞數目最多的目鏡和物鏡組合是()A.4×、10×B.10×、10×C.10×、20×D.10×、40×5.利用顯微鏡觀察人的血細胞涂片,在兩種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視野分別為甲和乙,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鏡,則甲比乙亮B.甲中所觀察到的細胞,在乙中均可觀察到C.若玻片往左移,則視野中的物像也會往左移D.若在甲看中到模糊的物像,則改換成乙就可看到清晰的物像6.如圖表示人血涂片在顯微鏡下的視野,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圖中①中的數量太少會出現貧血的癥狀B.當人體患急性炎癥時,②的數量將顯著增加C.圖中③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D.做親子鑒定用到的血細胞是①和③7.在初中生物實驗操作考試中,小張同學在觀察人血永久涂片時,顯微鏡處于光線較暗的環境中,下列操作組合中正確的是()A.小光圈 平面鏡B.大光圈 平面鏡C.大光圈 凹面鏡D.小光圈 凹面鏡8.如圖為人血涂片在顯微鏡低倍鏡下的觀察結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①血小板、③紅細胞B.①紅細胞、③白細胞C.②血小板、③紅細胞D.②紅細胞、③白細胞9.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的人血涂片,比較紅細胞和白細胞的區別,紅細胞的特點是()A.數量多,沒有細胞核B.數量少,沒有細胞核C.數量多,有細胞核D.數量少,有細胞核10.如圖是顯微鏡視野中人血涂片示意圖,請回答相關問題:(1)在“10×”目鏡、“40×”物鏡組合的顯微鏡視野中,血細胞被放大了______倍,若想在同一處的視野中觀察到更多的血細胞,應換用______(填“20×”或“60×”)的物鏡。觀察過程中發現視野中有一污點,移動載玻片、更換物鏡后污點都沒有動,說明污點最可能在______上。(2)當人體某處受傷出血時,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③]血小板,若傷口受病菌感染發炎,數量明顯增高的是[②]______。(3)成熟的紅細胞沒有______,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具有運輸______的功能。小燕經常面色蒼白,容易疲勞,經血液化驗,紅細胞的數目為3×1012個/L(女子正常值為4.2×1012個/L)。據此判斷可能患有______癥。平時應多吃一些含蛋白質和______豐富的食物。參考答案1.C【解析】在三種血細胞中,紅細胞的數量最多,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紅細胞的數量,男子為500萬個左右,女子平均為420萬個左右;而白細胞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5000~10000個;血小板的含量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10萬--30萬個。因此用顯微鏡觀察人的血涂片,在視野中觀察到數量最多的細胞是紅細胞。在視野中清晰地看到許多紅細胞,卻看不到白細胞,已知白細胞比紅細胞大,所以,換用高倍物鏡、換用凹面反光鏡和調節細準焦螺旋都沒有用,只有C移動裝片才最有可能觀察到白細胞,故C正確。故選C。2.B【解析】A、圖中①是紅細胞,②是白細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漿,紅細胞和血小板無細胞核,白細胞有細胞核,因此①紅細胞和②白細胞在結構上的區別是①沒有細胞核,②有細胞核。用顯微鏡觀察人血液涂片時,觀察到的數量最多的血細胞是紅細胞,視野中個體最大的細胞是白細胞。A正確。B、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血友病患者受傷后流血不止,這主要與血液中③血小板的數量過少有關。B錯誤。C、②白細胞有防御和保護作用,能吞噬病菌,因此當人體發生炎癥或其他疾病時,血液內白細胞的總數會增多。C正確。D、輸血時主要考慮紅細胞是否出現凝集現象。D正確。故答案為:B3.C【解析】A、紅細胞無細胞核,A不符合題意;B、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一直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無細胞結構,B不符合題意;C、白細胞有細胞核,C符合題意;D、血小板無細胞核,D不符合題意。故選:C。4.A【解析】A、顯微鏡的放大倍數:4×10=40(倍);B、顯微鏡的放大倍數:10×10=100(倍);C、顯微鏡的放大倍數:10×20=200(倍);D、顯微鏡的放大倍數:10×40=400(倍);因此顯微鏡放大倍數最小的是A.50倍,所以用顯微鏡觀察人的血涂片時,視野中細胞數目最多的目鏡和物鏡組合是4×、10×。故選:A。5.A【解析】A、甲的放大倍數小,視野寬,進入的光線多。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鏡,則甲比乙亮,A敘述正確;B、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物像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越窄。乙的放大倍數比甲大,視野窄,因此甲中看見的細胞,乙中有時看不見。B敘述錯誤;C、顯微鏡成的是倒像,若玻片往左移,則像向右移動,C敘述錯誤;D、影像是否模糊,有多方面因素,換成乙后放大倍數過大,未必清晰,D敘述錯誤。故選:A。6.D【解析】A、①是紅細胞,血液內紅細胞的數目過少就會貧血,故A正確;B、白細胞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和異物,具有防御和保護作用,當人體患急性炎癥時,②白細胞的數量將顯著增加,故B正確;C、③血小板是體積最小的血細胞,無細胞核,其主要功能是促進止血、加速凝血。故C正確;D、做親子鑒定用到的血細胞是③,①沒有細胞核,不具有DNA物質,不能用做親子鑒定,故D錯誤。故選D。7.C【解析】顯微鏡視野亮度的調節:光線強時,用小光圈、平面鏡調節;光線弱時,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若顯微鏡處于光線較暗的環境中,應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會使視野變亮。故選C。8.B【解析】在顯微鏡下,我們看見最多的是紅細胞,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呈兩面凹的圓餅狀;看到最少的血細胞是白細胞,白細胞呈圓球狀,有細胞核;血小板個體最小,因此①是紅細胞,③是白細胞,②是血小板。故選B。9.A【解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組成。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是血細胞中數量最多的一種。白細胞無色,體積比紅細胞大,有細胞核。血小板無核,由于血小板非常小,從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人血涂片,不易觀察到。紅細胞與白細胞最大的區別是白細胞體積大,有細胞核,紅細胞體積小沒有細胞核。故選A。10.(1)400;20×;目鏡鏡(2)白細胞(3)細胞核;氧氣;貧血;鐵【解析】在人血涂片示意圖中,數量最多的是①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餅狀,沒有細胞核;②數量最少的是白細胞,比紅細胞大,有細胞核;③是血小板,體積小,形狀不規則。(1)顯微鏡的成像的特點是呈放大的像,放大倍數=目鏡倍數×物鏡倍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使用的目鏡是l0×,物鏡是40×,則像物緣被放大了400倍。換用20×物鏡后放大倍數是200倍,換用60×物鏡后放大倍數是600倍。因此若想觀察到更多的細胞,應換用20×的物鏡。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視野中出現了的污點,污點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鏡、物鏡或玻片標本,判斷的方法是轉動目鏡或移動玻片。轉動目鏡黑點動就在目鏡,不動就不在目鏡;移動載玻片,黑點移動就在載玻片,不動就不在載玻片;如果不在目鏡和載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鏡上。故移動載玻片、更換物鏡后污點都沒有動,說明污點可能在目鏡上。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的計算是目鏡的放大倍數乘以物鏡的放大倍數。在“10×”目鏡、“40×”物鏡組合的顯微鏡視野中,血細胞被放大了10×40═400(倍)。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就越小,看到的細胞就越大,但看到的細胞數目較少;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視野就越大,看到的細胞就越小,但看到數目較多;因此想在同一處的視野中觀察到更多的血細胞,應換用20×物鏡。觀察過程中發現視野中有一污點,移動載玻片、更換物鏡后污點都沒有動,說明污點最可能在目鏡。(2)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組成。紅細胞,又稱紅血球,是血細胞中數量最多的一種。紅細胞的主要功能為運輸氧氣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細胞無色,體積比紅細胞大。白細胞能做變形運動,當細菌侵入人體后,白細胞能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并將細菌吞噬。白細胞的主要功能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壞死組織等。人體出現炎癥時血液中的白細胞的數量會明顯增多;血小板無核,又稱血栓細胞。血小板的主要機能包括促進止血作用和加速凝血兩個方面。若傷口受病菌感染發炎,數量明顯增高的是[②]白細胞。(3)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紅細胞之所以呈紅色,就是因為含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與氧容易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紅細胞數量低于正常值,因此判斷可能患有貧血;此病會降低血液運輸氧的能力,從而影響身體的各項生理活動,容易疲勞。血紅蛋白是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因此醫生建議應多吃些含蛋白質和鐵質豐富的食物。(共15張PPT)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實驗目的1﹒能夠正確區別紅細胞和白細胞。2﹒知道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是哪種?什么看不到其他的?3﹒了解三種血細胞的正常值。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實驗目的1.血液是有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血漿能運輸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的形態和數量都是不同的,依次可以幫助我們在顯微鏡下分辨它們。2.只有它們的形態、數量保持正常,人體才能保持健康,否則,人就會患病。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數量最多,呈兩面凹的圓餅狀,沒有細胞核,有紅色含鐵的血紅蛋白。3.白細胞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數量較少。血小板時最小的血細胞,沒有細胞核,形狀不規則。實驗原理人血的永久涂片、顯微鏡、擦鏡紙。材料用具實驗步驟1.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合適位置。轉動轉換器,使低倍鏡對準通光孔。選擇合適的光圈對準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視目鏡,轉動反光鏡,通過目鏡可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把永久性人血涂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標本基本正對通光孔的中心,用壓片夾壓住。實驗步驟2.眼睛看物鏡,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一只眼注視目鏡內,同時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象為止。實驗步驟3.觀察視野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比較它們的的形態和數量。觀察結束后,整理器材把實驗器材重新整理好。實驗結果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1.你所觀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數量最多的是哪種細胞?提示:數量最多的細胞是紅細胞。2.你是怎樣區別紅細胞和白細胞的?提示: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餅狀,紅色數最多,不用染色就可以觀察到:白細胞的個體比紅細胞大,數量少。只有經過染色才能觀察清楚。實驗問題探究1.在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永久涂片的實驗中,敘述不正確的是()A.?血小板因太小不易被觀察到?B.?白細胞數量較少,體積較大,具細胞核?C.?已染色的人血永久涂片應放在高倍鏡下觀察?D.?紅細胞數量較多,細胞中間較亮,體積比白細胞小C實驗知能提升2.下圖是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人血永久涂片的視野,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可用細胞①進行親子鑒定B.?細胞①具有凝血和止血的作用C.?細胞②能吞噬入侵人體內的病菌D.?細胞②能運輸氧氣C3.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當光線較暗時,應使用反光鏡的凹面來對光②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時,把葉片直接放在清水中加熱脫色③用顯微鏡觀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d”④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是清水⑤顯微鏡觀察時,若目鏡選用10×,物鏡選用40×,則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50倍⑥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時,視野中數量最多的是紅細胞A.?①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③④⑤⑥D.?②④⑥B4.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時,成熟的紅細胞的形態結構特點是( )A.?有細胞核,比白細胞大B.?呈兩面凹的圓餅狀,有細胞核C.?無細胞核,比白細胞大D.?呈兩面凹的圓餅狀,無細胞核D5.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時(如圖);(1)同一視野中看到的血細胞中,數量最多的為[A]________,視野中不易觀察到[B]_________;在視野中觀察到有細胞核的是[C]__________。(2)其中能吞噬病菌的是_______,能起止血和凝血起作用的是_______。運輸氧氣的是_______。紅細胞??血小板?白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再見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預習案】一、自主學習目標1.概述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2.概述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二、自主學習檢測請同學們自主學習課本第50-54頁,完成下列問題。1.血液是由____________和血細胞(紅細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成的。2.血液之所以是紅色,是因為紅細胞中富含,它含有_________,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它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的功能。3.白細胞能吞噬,對其有和作用;血小板有加速凝血和作用。4.由此可見,血液不僅具有作用,而且還具有和_作用。三、自主學習疑惑親愛的同學,請把你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惑記錄在這里,上課時和同學們一起來突破這些學習難點哦。【探究案】膈肌運動的模擬實驗一、實驗目標1﹒能夠正確區別紅細胞和白細胞。2﹒知道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是哪種?什么看不到其他的?3﹒了解三種血細胞的正常值。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二、實驗原理本實驗所依據的實驗原理是什么?三、材料用具1.本實驗需要哪些材料?為什么選用這些材料?2.本實驗用到哪些試劑?3.本實驗需要用到哪些儀器用具?四、實驗步驟1.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合適位置。轉動___________,使低倍鏡對準通光孔。選擇合適的光圈對準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視___________,轉動反光鏡,通過目鏡可看到_________的圓形視野。把永久性人血涂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標本基本正對通光孔的中心,用壓片夾壓住。2.眼睛看物鏡,順時針轉動______________。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一只眼注視目鏡內,同時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___________為止。3.觀察視野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比較它們的的___________和數量。觀察結束后,整理器材把實驗器材重新整理好。五、實驗結果與結論血細胞形狀有無細胞核體積數量(成人)功能紅細胞兩面______的圓餅狀較大男:5.0×1012個/升女:4.2×1012個/升運輸_______。白細胞圓球狀(4~10)×109個/升________和保護血小板不規則非常小(100~300)×109個/升止血和加速______六、實驗知能提升1.人體呼吸運動需要相應肌肉的參與,當肋間肌和膈肌舒張時,不會出現()A.膈肌頂端下降B.胸腔容積減小C.肺泡內氣壓上升D.肺內氣體排出2.如圖為某模擬裝置的實驗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裝置是用來模擬人體呼吸運動的B.該裝置中氣球模擬肺,橡皮膜模擬膈C.甲圖模擬膈肌收縮,呼氣D.乙圖模擬膈膜下降,吸氣3.如圖是人體在平靜呼吸時肺內氣體容量變化曲線,以下正確的是()A.ab段曲線表示膈肌舒張,膈頂部下降,吸氣B.bc段曲線表示肋間肌收縮,肋骨向上向外運動,呼氣C.cd段曲線表示肺擴張,肺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D.ab段和cd段曲線都表示呼氣4.有時出現打嗝現象,會令人心煩,深吸氣能有效解除打嗝現象,深吸氣時發生的現象是()A.膈肌舒張B.膈頂部上升C.胸廓縮小D.肋骨間的肌肉收縮5.如圖是模擬膈肌運動的實驗裝置,請回答:(1)圖1所示實驗裝置中,序號______模擬人體的肺,序號______模擬人的膈肌。(2)圖2模擬的是人體在______時膈肌所處的運動狀態,此時由于膈肌的______使胸廓的______徑增大,此時肺內氣壓______大氣壓。(3)當人體處于圖1所示的呼吸運動狀態時,肋間肌處于______狀態。參考答案自主學習檢測:1.肺;外界;氣體交換;胸腔;左;兩;右;三2.支氣管;肺泡;毛細血管;上皮細胞;肺泡壁;肺泡實驗知能提升1.A2.C3.C4.D5.(1)3;4(2)吸氣;收縮;上下;低于(3)舒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中生物實驗突破(通用版):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導學案.docx 初中生物實驗突破(通用版):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課件.pptx 初中生物實驗突破(通用版):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課后作業.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