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7張PPT)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觀點一: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固守馬克思主義,不得絲毫更改,不得絲毫違背,以此來建設社會主義。觀點二:中國有中國的國情,我們要結合中國國情,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創立自己的指導思想,走自己的路。問:你如何看待這兩個觀點?觀點辨析閱讀書本P35頁的探究與分享鄧小平在談到我國改革開放時曾指出,面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這樣的新事業,該怎么做,馬克思沒有講過,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干過,所以,沒有現成經驗可學,只能在干中學,在實踐中摸索。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br/>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實踐探索過程中取得了哪些理論創新成果?探究與分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內容)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的提出1.標志:1982年,黨的十二大開幕式上,鄧小平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2.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在十二大上致開幕詞1987年2月18日,鄧小平會見加蓬總統邦戈時指出:最終說服不相信社會主義的人要靠我們的發展。如果我們本世紀內達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們清醒一點;到下世紀中葉我們建成中等發達水平的社會主義國家時,就會進一步地說服他們。——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鏡頭一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容1.鄧小平理論(1)創立主體: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了鄧小平理論。(2)回答問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容(3)主要內容:①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政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②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③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1.鄧小平理論相關鏈接:①四項基本原則;②兩手抓;③社會主義本質(4)作用: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這是我們黨經過近二十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實踐作出的歷史性決策。作出這個決策,表明中央領導集體和全黨把鄧小平開創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新世紀的決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國人民的共識和心愿。——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鏡頭二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容(1)創立主體: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回答問題: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容(3)主要內容:①在國內外形勢十分復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②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③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4)地位作用: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相關鏈接:①三個代表;②關鍵、核心、本質回首近代以來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展望中華民族充滿希望的未來,我們得出一個堅定的結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012年11月8日,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鏡頭三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容(1)創立主體: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了科學發展觀。(2)回答問題: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3.科學發展觀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容(3)主要內容:①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②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建設和諧世界;③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4)作用: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科學發展觀相關鏈接:①科學發展觀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志為它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這篇大文章上都寫下了精彩的篇章?,F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2013年1月5日,習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鏡頭四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容(1)創立主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回答問題: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4.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容(3)主要內容:①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②對黨和國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4)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4.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一脈相承與時俱進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十三屆四中全會后黨的十六大以后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19781989201220021.科學社會主義是發展的理論,不是僵死的教條,它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和特點。2.實踐→理論→實踐;改革生產關系、調整上層建筑3.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結合了中國的具體國情和時代特點,它們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繼承和發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一脈相承和與時俱進的關系。總結1.下列關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同點的表述,正確的是①都是我黨的指導思想②都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作出了貢獻,都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③后者都是對前者的繼承和發展④都直接指導了中國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轉變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練一練答案:A2.改革開放以來,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先進理論的正確指導下,我們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夢想。這些重大理論在本質上具有一致性。對這些重大理論“一致性”的理解正確的是①都與本國國情相結合,以復興民族為宗旨②都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③都是20世紀推動中國歷史前進的思想武器④都是21世紀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產物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練一練答案: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觀看“改革開放后的成就”視頻,感受我國取得的成績和進步播放改革開放后的成就試從以下5個方面分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成就: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社會1.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2.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政治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2.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3.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4.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5.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經濟1.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2.樹立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軟實力3.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大力發展,滿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文化1.建設美麗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生態文明體制體系加快形成,全面節約資源有效推進。3.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進展順利,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生態1.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社會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的領導核心基本路線根本任務五位一體1.含義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適合時代發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確道路。2.意義(書本P38頁相關鏈接)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等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1.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行動指南)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指南,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2.意義(書本P39頁相關鏈接)觀看視頻“中特制度”,并思考一下問題:1.視頻中主要講了哪一個制度?2.你還知道其他制度嗎?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1.含義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2.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確保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書本P40頁上的相關鏈接)2.特點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1.來源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2.發展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歷史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注意汲取其中積極的養分。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小康”這個概念,就出自《禮記?禮運》,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3.意義(書本P40下的相關鏈接)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七、總結1.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2.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隨堂聯系1.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加強扶貧開發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 )①是鄧小平理論解放思想的要求 ②體現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核心立場 ③體現了“兩個十五年”奮斗目標 ④體現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答案:B隨堂聯系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四位一體構成的。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 ③堅定不移地發展人民民主,切實保證廣大人民民主權利的實現,是堅持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 ④四者分別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根本保障、行動指南、精神力量A.①③B.①④C.③④D.①②答案:A隨堂聯系3.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體系,能源自給能力保持在85%左右?!赌茉窗l展戰略行動計劃》提出了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綠色低碳和創新驅動四大戰略計劃,為我國能源戰略的實施指明了方向。該《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的目標和內容體現了( )①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②我國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③“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怎么建設黨的要求 ④鄧小平理論實現全黨工作重心由經濟建設向環境保護轉移的要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pptx 視頻中特制度.mp4 視頻改革開放后的成就.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